25萬億來了

就在昨天,基建股強勢爆發,將近20支基建股以漲停收盤

25萬億來了

原因何在?近期各省市密集推出了規模龐大的投資計劃


早在春節前,四川、重慶、陝西和河北等省份就已經發布了本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

1月10日,四川省公佈重點項目700個,總投資約4.4萬萬億。

1月15日,重慶市公佈重大項目1136個,總投資2.6萬億元。

1月15日,陝西省公佈重點項目600個,總投資3.38萬億元。

1月20日,河北省公佈重點項目536個,總投資1.88萬億元。

僅僅四省,投資規模已經達到12.26萬億,而春節後其他省市更猛。

2月23日,雲南推出525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5萬億元。

2月20日,河南省發佈980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3.萬億元。

2月25日,福建省發改委確定福建省重點項目1567個,總投資3.84萬億元。


截止2月25日,2020年七省市投資規模合計25萬億。

25萬億來了

2019年中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額55萬億,2020年僅僅過去了兩個月,7個省市的計劃投資規模已經將近2019年的一半。

2020年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一定遠遠超越2019年,要知道中國一共有36個省級行政單位,當剩下其他29個省市也發佈自己投資項目的時候,那又是一個什麼量級?

2.0版的“四萬億”又要來了嗎?這次可是大幾十萬億啊。


1、2020年本就該是基建大年


很多人都認為,如此規模的加大基建投資是為了刺激經濟,從而對沖本次疫情的影響。

筆者認為這句話說對了一半。

前文說過,在春節之前已經有四省市發佈了規模極大的投資計劃,可見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有了以大規模基建刺激經濟的計劃。

其實筆者在2019年末,就已經預判到2020年一定是一個基建大年。

原因何在?見微知著,一葉知秋。

2019年後半年基建相關類行業已經開始爆發。

據機械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挖掘機銷量突破19萬臺,同比增長14.4%。

重工類企業賺的盆滿缽滿。以中國三大重工企業為例,徐工機械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27%,三一重工營業收入586億元,同比增長43%,中聯重科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增長50%。

不僅如此,2019年10月開始水泥價格也開啟了暴走模式

25萬億來了

珠三角地區基本維持每月漲價四次的節奏,誰也沒有想到平時灰頭土臉的水泥,竟然也會讓人瘋狂。

25萬億來了

為什麼2020年要開啟基建刺激?原因很簡單。

眾所周知,2019年中國經濟形勢很不好,增速下降,甚至已經喊出了保“6”的聲音。在中央房住不炒的高壓態勢下,很多地方政府還是頂著壓力偷偷的放鬆房地產政策,可見經濟形勢的嚴峻。

在經濟下行期,以基建拉動經濟增長,是各國政府的通行慣例。


2、疫情讓經濟雪上加霜


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遠大於非典,讓本就困難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形勢如此,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如此大規模的基建刺激了。

03年的非典,其實全國的爆發只有兩個城市廣東和北京,全國僅5327例病例。

新冠肺炎,爆發的廣度和深度遠超03年非典,截至目前新感染人數已將近8萬人。

如果說03年的非典,大家只是在電視上感覺到了北京和廣東兩個城市嚴峻的氣氛。那麼如今的新冠肺炎,全國的封閉、警戒程度,接近乃至部分超越當年的北京,這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了切切實實的感受。

不僅如此,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受到了疫情的波及。

美股7連跌,十年國債收益率再次倒掛,讓新冠疫情真正的成為了一場全球經濟的黑天鵝事件。


2008年-2020年


其實我想說的是,2020年像極了2008年

2008年1月3日,中國發生了一場罕見的雪災,受災人口超過1億,因災死亡129人,同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地震烈度達到11度,地震波共環繞了地球6圈,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造成的經濟損失共計達數萬億元。

9月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全球股市暴跌,中國經濟急速下行,企業大量裁員。

為了挽救經濟,高層推出了四萬億的基建刺激政策,是的,那時的四萬億刺激就是現在幾十萬億刺激的祖宗。

與此同時基建刺激還伴隨著貨幣的極度寬鬆

寬鬆到什麼程度?2009年中國的廣義貨幣M2同比大增了27.7%,2009一年之內,廣義貨幣M2淨增了13.1萬億(從47.5萬億,增長到了60.6萬億)!

25萬億來了

其實這麼做副作用也挺大,那一年全中國的房價都幾乎翻倍。

是的,大規模的基建刺激一定伴隨著貨幣寬鬆。2020年一個月的貨幣增髮量已經接近18年一季度的貨幣增發。

2018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5.58萬億元

2020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07萬億元。


『貨幣寬鬆近在咫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