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亿来了

就在昨天,基建股强势爆发,将近20支基建股以涨停收盘

25万亿来了

原因何在?近期各省市密集推出了规模庞大的投资计划


早在春节前,四川、重庆、陕西和河北等省份就已经发布了本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1月10日,四川省公布重点项目700个,总投资约4.4万万亿。

1月15日,重庆市公布重大项目1136个,总投资2.6万亿元。

1月15日,陕西省公布重点项目600个,总投资3.38万亿元。

1月20日,河北省公布重点项目536个,总投资1.88万亿元。

仅仅四省,投资规模已经达到12.26万亿,而春节后其他省市更猛。

2月23日,云南推出5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万亿元。

2月20日,河南省发布98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万亿元。

2月25日,福建省发改委确定福建省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


截止2月25日,2020年七省市投资规模合计25万亿。

25万亿来了

2019年中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55万亿,2020年仅仅过去了两个月,7个省市的计划投资规模已经将近2019年的一半。

202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定远远超越2019年,要知道中国一共有36个省级行政单位,当剩下其他29个省市也发布自己投资项目的时候,那又是一个什么量级?

2.0版的“四万亿”又要来了吗?这次可是大几十万亿啊。


1、2020年本就该是基建大年


很多人都认为,如此规模的加大基建投资是为了刺激经济,从而对冲本次疫情的影响。

笔者认为这句话说对了一半。

前文说过,在春节之前已经有四省市发布了规模极大的投资计划,可见疫情发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以大规模基建刺激经济的计划。

其实笔者在2019年末,就已经预判到2020年一定是一个基建大年。

原因何在?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2019年后半年基建相关类行业已经开始爆发。

据机械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挖掘机销量突破19万台,同比增长14.4%。

重工类企业赚的盆满钵满。以中国三大重工企业为例,徐工机械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27%,三一重工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43%,中联重科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50%。

不仅如此,2019年10月开始水泥价格也开启了暴走模式

25万亿来了

珠三角地区基本维持每月涨价四次的节奏,谁也没有想到平时灰头土脸的水泥,竟然也会让人疯狂。

25万亿来了

为什么2020年要开启基建刺激?原因很简单。

众所周知,2019年中国经济形势很不好,增速下降,甚至已经喊出了保“6”的声音。在中央房住不炒的高压态势下,很多地方政府还是顶着压力偷偷的放松房地产政策,可见经济形势的严峻。

在经济下行期,以基建拉动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的通行惯例。


2、疫情让经济雪上加霜


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大于非典,让本就困难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形势如此,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如此大规模的基建刺激了。

03年的非典,其实全国的爆发只有两个城市广东和北京,全国仅5327例病例。

新冠肺炎,爆发的广度和深度远超03年非典,截至目前新感染人数已将近8万人。

如果说03年的非典,大家只是在电视上感觉到了北京和广东两个城市严峻的气氛。那么如今的新冠肺炎,全国的封闭、警戒程度,接近乃至部分超越当年的北京,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切切实实的感受。

不仅如此,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了疫情的波及。

美股7连跌,十年国债收益率再次倒挂,让新冠疫情真正的成为了一场全球经济的黑天鹅事件。


2008年-2020年


其实我想说的是,2020年像极了2008年

2008年1月3日,中国发生了一场罕见的雪灾,受灾人口超过1亿,因灾死亡129人,同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共环绕了地球6圈,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达数万亿元。

9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全球股市暴跌,中国经济急速下行,企业大量裁员。

为了挽救经济,高层推出了四万亿的基建刺激政策,是的,那时的四万亿刺激就是现在几十万亿刺激的祖宗。

与此同时基建刺激还伴随着货币的极度宽松

宽松到什么程度?2009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同比大增了27.7%,2009一年之内,广义货币M2净增了13.1万亿(从47.5万亿,增长到了60.6万亿)!

25万亿来了

其实这么做副作用也挺大,那一年全中国的房价都几乎翻倍。

是的,大规模的基建刺激一定伴随着货币宽松。2020年一个月的货币增发量已经接近18年一季度的货币增发。

2018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58万亿元

2020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07万亿元。


『货币宽松近在咫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