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改變娛樂界

王長田認為互聯網就是五個關鍵詞——用戶化的思維、數字化的開發、互聯網化的管理、快速的行動、分工協作。本文為演講節選,供大家參考。

中國娛樂界未來的走向就是美國化

很多人羨慕娛樂界的從業者,但如果大眾對娛樂行業仍停留在表面浮誇的印象,並且其從業者也正在這樣浮誇地生活的時候,這個行業是不可能做好的。娛樂業也是商業,有自己的內在邏輯,要實現這些邏輯,必須踏踏實實去做。

當然這個行業也確實給我帶來了聲譽。比如在光線傳媒上線之初並未受到關注,而《泰囧》和《致青春》的成功一下子將我推至行業的焦點。於是很多人都在問娛樂業到底是什麼樣子?商業邏輯是什麼?未來走向何方?


歷史上一些成功案例為我們未來發展提供參考。我個人堅定地以為,中國娛樂界的未來走向就是美國化,不是日本韓國這些亞洲國家,而將會延續美國娛樂業的發展模式。

美國娛樂業由大概不超過十家的大型傳媒娛樂集團主導,這些公司包括迪斯尼、時代華納、MC環球集團。通過研究這些公司,發現他們的業務完全一致,都涵蓋電影、電視劇、出版、遊戲、動畫、主題公園、體育等。未來光線也希望能夠搭建這樣的業務結構,這些業務相互支撐、資源共享,以內容創意為核心。比如一個好的電影作為龍頭,可以同時帶動遊戲、動畫、音樂的發展,美國大多娛樂傳媒集團的電影業務會佔到其收入的1/3,這也是美國大多傳媒娛樂集團都選擇以電影為核心業務的原因。

與美國傳媒集團150億到450億美金的收入相比,光線只有10億人民幣,市值大概超過200多億。中國娛樂業高速發展,發展空間很大。中國未來的娛樂行業肯定也是由大公司主導的行業,將和美國相似,有十家左右的大公司主導,比如像光線、華誼兄弟等,當然,也將會出現一些新力量,從新媒體擴展而來,向內容、向上遊滲透,目前已經是這樣的發展趨勢,最近出現的併購現象就是其體現。未來我們將會看到更多的互聯網公司向傳統娛樂進軍。這些互聯網公司可能與娛樂業無關,但他們通過電商、媒體等與娛樂業展開資本合作。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改變娛樂界


娛樂行業將出現大量投資機會

整個娛樂行業差不多有十個左右的分支,各分支目前各自狀況都不太一樣,但是每一個行業都面臨著改變,有大量的投資機會。

電影行業:所有大型電影公司都是以發行為龍頭的綜合公司,中國五家電影發行公司就佔了80%的市場份額,美國大概是六七家佔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次是大量的製片公司。所有的電影製作公司最後的出口都依靠發行。

電視劇行業:電視劇行業的機會正在迅速“集中化、多劇化、定製化”,電視劇行業是中國受政策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古裝劇及時段的播放的限制,導致大量電視劇公司相互依賴形成規模優勢來平衡成本得以生存,所以娛樂業的併購是不可避免的。

電視節目:

由於製播分離模式的推動,中國的電視節目有了一些好的榜樣,比如說《中國好聲音》,但同樣受管制政策影響,使得大多數娛樂集團轉向電影行業,未來電視節目呈現下降趨勢。

動畫行業:這個行業有非常多的機會,電影動畫推動了這個行業的飛速發展。未來中國的動畫電影將會超過普通電影的發展勢頭。

音樂:現在行業處於最低谷,多年沒有起色,導致現在沒有演唱會,只有老歌,我認為在未來三年之內會有很大機會,因為畢竟我們需要新歌,不可能十幾億人聽音樂但是音樂公司的人賺不到錢。

演出與戲劇:它是為電影電視劇這樣更為大眾化的產品來創造資源的,這一塊將有很大的市場,尤其是結合主題公園的場地演出,發展潛力很大。

體育:由於上游內容被政府所壟斷,而媒體也被政府所壟斷,所以本應是一個大產業,卻在中國發展可憐,但未來不可能不被打破,可能首先打破體育行業的媒體壟斷,為其發展帶來新生機。

遊戲:手機遊戲以250%的速度在增長,我認為未來也具有800億到1000億市場的規模,所以遊戲現在很熱門,大家都在收購,我差不多看了20家最好的手遊公司和網頁遊戲公司,毫無疑問將來光線在這方面會有大的投資動作。

新媒體廣告視頻:這一部分未來在版權購買、自制節目等方面將有很大的空間。但我認為,互聯網視頻的戰爭遠遠沒有結束,未來一定有新技術、新平臺產生。

所有這些都是投資機會,投資空間產生的規模將會有幾萬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關注這個行業,光線現在擁有十億,為什麼大家願意給予更高的市值?他們期望我們能夠做到幾百億,而這幾百億收入所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一個幾千億銷售收入的消費品公司所帶來的影響,這就是娛樂業的樂趣。歡迎大家加入娛樂界,跟我們一起改變娛樂界。


文 | 王長田

版權聲明 |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