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擊非典軍隊犧牲的第一位白衣天使,你還記得嗎?她年僅28歲

昨天是“三八”國際女婦節,突然讓我記起2003年抗擊“非典”戰場上,軍隊犧牲的第一位醫務工作者。


她名叫李曉紅,28歲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那個春暖花開的季節。


李曉紅,生前是武警北京總隊醫院最年輕的主治醫師。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武警北京總隊追記一等功,被批准為革命烈士。人事部、衛生部和原總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獎章”。


中國抗擊非典軍隊犧牲的第一位白衣天使,你還記得嗎?她年僅28歲


2003年春天,突如其來的“非典”猛如虎,似魔鬼,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很快置人於死地,特別是體質越好越年年輕力壯的人,越容易被這個魔鬼吞食。有一組數字已經寫進歷史:全球非典病例8422例,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高達11%。中國內地累計病例5327人,死亡349人。


非典來襲,醫務工作者,身處抗病毒前沿。2003年3月那段時間,李曉紅身體有些不適,本來醫院已經批准她休假,可是突出其來的非典疫情卻讓她毅然主動地放棄休假。作為一名主治醫師,她清醒地意識到,白衣戰士將要在一個特殊的戰場上衝鋒陷陣。3月25日,她所在的醫院內二科收治了一名發燒的病人。雖然她不是主管醫生,但病人的症狀如一片陰雲掠過她的心頭:非典?


中國抗擊非典軍隊犧牲的第一位白衣天使,你還記得嗎?她年僅28歲


第二天會診,李曉紅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她的判斷,為醫院儘快確診非典病例、儘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積傳染起到了重要作用。27日,這名患者被確診患有非典。


本來可在家休息的李曉紅看到非典的戰鬥,在全國、特別是在二科已經戰雲密佈,她哪能呆在家裡休息呢?並且,3月29日,科裡有醫務人員開始發燒,人手更加緊張了。而且到她的科室來看病的病人越來越多。放棄休息,必須主動上!


就這樣,李曉紅本來可以躲過災難,而她卻主動與病魔短兵相接,殊死搏鬥。


3月30日,她開始發燒。一夜晚,她整整用一瓶酒精來退燒。31日清晨6點,她把最後一點冰涼的酒精抹在額頭上,讓同在一個單位的愛人相信她已經退燒。兩個人像往常一樣走出家門,來到了醫院。


已經患病的李曉紅沒有把自己當成病人,反覆強調自己是一名軍醫。31日上午,發著高燒的她渾身無力地強撐著整理出自己分管的8名病人的詳細病情和治療方案,細緻入微地交給同科的醫生,才給自己掛上了吊瓶。


疫情在蔓延,病情在加重,需要轉院治療。4月4日深夜,為了切斷傳染源,上級決定醫院所有非典患者全部轉移到京郊隔離治療。生死攸關,有些病人不想走,有很多害怕。這時,李曉紅勇敢地站出來,告訴大家聽從安排,一定會把大家的病治好的。說著,她被愛人攙扶著帶頭上了轉移的車輛。看到她帶頭,一群病人跟著上了車。


由於長時間與非典病人接觸,並且採取了一定防護措施,但是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過度疲勞的李曉紅還是被非典病毒感染。


中國抗擊非典軍隊犧牲的第一位白衣天使,你還記得嗎?她年僅28歲


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到最多的是“拿自做試驗”,探求戰勝非典的“靈丹妙藥”。4月6日,李曉紅病情加重,連說話都困難,每說一句話都要喘好一陣兒。院裡決定將她轉院至條件較好的一家醫院,而她卻說:“我年輕,免疫力好,還是選轉比我更重的病人吧!”。幾天後,醫院還是堅決地把她送到了那家較好的醫院。


非典如魔,殘酷無情。儘管李曉紅一直認為自年輕,決不會被病魔打倒,但是還沒有被人類認識和征服的“非典”,還是奪走了她年僅28歲的生命。

2003年4月16日黎明,在首都北京丁香花盛開、桃花燦爛的季節,李曉紅倒在了中國抗擊“非典”救治病人的征途上。她,成為軍隊抗擊“非典”犧牲的第一位白衣天使。


…………


30多年前,有一首唱遍軍營內外、紅遍大江南北的軍歌《血染的風采》,裡面有一句歌詞是樣的:


也許我倒下,將不再回來

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