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白熱化時代,品牌要怎麼做,才能突出重圍?

如果你有大約1000個鐵桿粉絲,那麼基本上你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了。這是來自凱文·凱利“一千個鐵桿粉絲”的理論。

同樣的道理,作為品牌,我們無需做到人人滿意,我們只需要滿足部分人的需求,就足以活得很滋潤。

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與其說競爭激烈,不如說是我們想要的太多,恨不得生產出一款萬能的產品,老少男女通吃。

不要想,不存在這樣的事。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你只要能在任何一個細分市場擁有1%-5%的份額,就足以讓你成長為一家市值50億元規模的企業了。

在中國做品牌,不求大但求細分,做足做透,回報便會非常豐厚。所以,市場出現了很多“小而美”的品牌,比如在星爸爸滿大街、瑞幸小藍杯大圍剿、老牌雀巢不退讓的情況下,有一個叫“三頓半”的品牌,定位“精品速溶咖啡”逆流而上,在2018年的雙12活動中,銷量僅次於雀巢,一鳴驚人。

競爭白熱化時代,品牌要怎麼做,才能突出重圍?

一、為什麼小而美的品牌更易殺入市場?

1、滿足個性化需求

無論是70後、80後,還是90後,甚至00後,消費觀念已完全改變,不再追求“別人有,我也要有”,而是要與眾不同,所以需求越來越個性化。

英媒曾這樣形容國人的消費需求:中國已變成“個性化及生活方式意識較強的消費者”的大本營

2、粉絲經濟助力

什麼叫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 是一種通過提升用戶黏性並以口碑營銷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商業運作模式。

當產品滿足了個性化需求,用戶會形成長期關注,甚至會參與產品設計、運營做貢獻,免費為其代言推廣,為自己喜歡的產品打call。粉絲經濟典型案例:小米,一個小眾“發燒友”手機品牌,如今已成為市值幾百億美金上市公司。

競爭白熱化時代,品牌要怎麼做,才能突出重圍?

3、品牌建設成本低、產品迭代更新快

相比投資幾十萬甚至幾千萬、上億的大品牌,小而美的品牌可以說是輕車上陣,它只需在市場切入一個小點,先期從種子用戶開始經營,所以是錯成本低,及時需要調整產品,也能快速止損、切換方向,也就是船小好掉頭。

二、小而美的品牌具備什麼特質?

從外在規模來看,“小而美“的”小“不僅僅指規模小,還有面對的市場比較細分、人群也比較小眾。比如大疆無人機,不論是從行業還是受眾,自帶小眾基因,卻已經佔領民用無人機市場約70%的份額,市值約達百億美金。

“美“,不僅是產品好,重要的是與眾不同、拒絕平庸,滿足的是小眾群體個性化需求,他們對產品的期望是“棒”、“酷”、“帥呆了“。

從品牌內涵來看,“小而美”追求的是獨特的人文情懷和文化內涵。比如之前看到一個做Z世代(也被稱為Generation Z、Gen Z,是被定義為出生在1995-2005年之間,還正在校園或者剛剛步入職場這一年輕群體)的鞋履配飾品牌,一個做鞋子配飾的,已經小眾的不能再小眾了,但是這個品牌因倡導追求“生活儀式感”、主張“顏值即正義”而被小眾年輕人熱捧。

從用戶思維看,小而美的品牌以用戶為中心,對產品的創新、市場反應速度、服務意識、以及品牌體驗感的重視,用戶體驗”爽“是它們的最終目標。

個性化是“小而美”品牌的代名詞,無獨特,不小眾。

競爭白熱化時代,品牌要怎麼做,才能突出重圍?

三、如何做個小而美的品牌?

1、確定突破方向,找準市場點

其實就是清晰的定位,你為誰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滿足什麼樣的需求,這個需求不一定大眾化,但有一定但小比例存在,哪怕是為素食者做素食餐飲、零食。我身邊就有幾位純素食者,他們每次出門就因為找不到吃的而自帶食物,就在大上海,想找家純素食餐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找到自己的市場細分點,滿足這部分的小眾化需求,根據他們的生活方式,提供滿足他們生活態度的產品或服務,讓他們感知這個品牌懂他,理解他的需求。

2、確定用戶人群,消費活躍度比廣泛人群更重要

儘管目前的財富掌握現狀,還是以60、70、以及部分80後為主,但論到消費活躍度,可能則要反過來了。數據顯示,95 後在消費活躍度上,已超越80後(儘管90後人群比80後少近30%),成為消費的中堅力量。

所以,在確定方向時,一定要考慮到目標人群的購買力、消費活躍度。

像江小白這款年輕人的白酒,也許從價格、品牌資產上不及五糧液和茅臺,但其活躍度遠超老牌白酒,經常被刷屏和熱搜,一個不起眼的小酒廠居然在白酒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人群的活躍度,帶動品牌的曝光度。

競爭白熱化時代,品牌要怎麼做,才能突出重圍?

3、選擇合適的傳播方式,不求大屏幕,緊抓小屏幕

從費用來看,一塊電視屏幕,從央視到衛視、再到地方電視臺,廣告投放傳播費,央視以億為報價單位,衛視百千萬(植入當紅節目也有過億)、地方電視臺也得幾十萬吧,對於小眾品牌來說,費用高、且人群不精準。

從受眾人群接受的信息角度看,電視不再是信息來源的主要渠道,手機才是

手機這塊小屏幕,無論是從傳播形式,還是內容深度、以及傳播平臺選擇,都有玩不盡的傳播方式。抖音視頻、淘寶直播、小紅書分享、公眾號內容深耕、社群維繫......每一個都藏有無盡的寶藏,就等你來挖掘。

4、成本的考量 , 小成本里的大未來

大而全的大品牌產品,因為人群廣,所以投放推廣及傳播需要大面積覆蓋,才會傳達到消費者,這是一個漏斗形的目標人物層層篩選,如此折騰,轉化率還不能保證,怪不得會有金主爸爸抱怨“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浪費了,問題是我不知道哪一半被浪費了。”

小而美本身市場定位、目標人群都是非常聚焦的,同樣的道理,我們也要將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點上去攻佔,而不是分散精力廣撒網。沒花一分錢廣告的小米一代手機,還沒上市,兩天就預售超過30萬臺手機,靠的就是以低成本運營精耕細作社媒互動,硬是在智能手機行業闖出了一片天。

小而美從本質上,就是以個性博關注,以小博大,以小成本博大未來。

競爭白熱化時代,品牌要怎麼做,才能突出重圍?

總結:與其大而全耗費精力,不如小而美求精緻、做極致。這個市場,儘管產品豐富多樣,但沒有一個產品能夠滿足所有人,所謂“眾口難調”就是這個道理。與其如此,我們倒不如滿足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堅定自己的目標,才能更踏實,才更有可能實現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