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能备案,杭州P2P似乎要“一刀切”?

昨天,杭州一家平台CEO的公开信突然火了,其大致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平台明确不能备案的消息,同时又透露出整个杭州地区几乎所有平台都不能备案的意思,整个杭州,似乎都有着一股“凉凉”的味道。

都不能备案,杭州P2P似乎要“一刀切”?

米金社公告

作为除一线城市外的互金重点区域,浙江省的整体成交量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规模,而这绝大部分平台都出自杭州,截止目前,杭州仍旧在运营平台数量不少于50家,这能够占到目前在运营平台数量的7%左右,假若传闻成真的话,杭州还真的成了“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了。

早在上一年的7月25日,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与杭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就曾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指引(试行)》,以确保网贷信息中介机构退出工作有序进行,当时,两大互金协会还准备成立的浙江网贷行业杭州市帮扶工作小组,为一些有持续经营意愿但面临风险的网贷平台提供帮助,这也是由网贷协会牵头的首个风险化解组织。不过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帮扶行动和案例出来,等来的多是组织退出。

在特殊市场环境下,网贷行业曾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监管加强和优胜略汰,风险加速了行业的自我净化,一方面,投资人非常期望行业背书所带来的信心,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做到全面监管的地步。之前就有消息称“受2020年要开亚运会,p2p行业因涉及人员众多,担心会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浙江省要求杭州必须清退P2P平台。“

在当下监管“备案”的背景下,“一刀切”或许是监管部门的被迫选择。当然,权衡利弊,从自身的角度上来说,选择退出或许成本更低。首先是从去年初打击违法催收开始,整个网贷行业就开始变天了,借款人还款意愿变低,导致逾期率攀高,引爆很多直接没有担保措施的平台;其次,暴雷引发投资人信心不足,也就导致一些靠“以新还旧”做支撑的平台资金链断裂;第三,按监管要求的“三降”标准,没有新业务支撑,平台很难有利润支撑运营,这时候,退出仿佛是最好的选择了。

都不能备案,杭州P2P似乎要“一刀切”?

互金每日早知道整理


实际上,杭州地区还有一些规模较大平台,其中微贷网和51人品已分别在美股和港股上市,有6家平台存量规模还在10亿以上。如果杭州地区真的出现“一刀切“,想必也会导致行业的震荡,我们也希望监管部门在引导平台良退的同时,也能监督平台退出的执行过程,维护出借人的真正权益。

都不能备案,杭州P2P似乎要“一刀切”?

互金每日早知道整理


当然,这只是米金社CEO在公开信中提到的消息,虽然并非空穴来风,但我们并不希望它真的实施。米金社目前已成立清盘小组和催收小组,兑付计划将于近期在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并承诺不失联不跑路,对平台投资人负责到底。


(本文同步于公众号互金每日早知道,公众号内回复平台名称如“你我贷”,查询平台短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