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為何崇拜一介武將的關羽

我國人民好供奉神明,眾所周知,生孩子要請送子觀音,開灶要拜灶王爺,種地要拜土地公,就連求雨都要請雷公電母,可以說中國人的神仙各司其職、分工明確,無論百姓想求什麼都找得到專門的神仙來拜,但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關公。

世人為何崇拜一介武將的關羽

中國石雕之鄉關羽像

在中國,黑社會的小弟拜關公、香港警察局的警察拜關公,經商的拜關公、百姓拜關公、農民起義拜關公、朝廷也拜關公,就連佛教、道教都拜關公,真是萬能神,眾多周知,關羽在三國中雖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首,但他自大、魯莽,也著實沒那麼厲害,最後死的還挺慘,都被分屍了,那又是什麼原因讓關公成為了大家都要參拜的萬能神了呢?


關羽一介武將,為何成了人人都拜的關公?

關羽:我也覺得莫名其妙!


世人為何崇拜一介武將的關羽

惠安黃塘石雕關公像

其實真要講起來,還要算是個烏龍了,據說關羽死在荊州以後,他的鬼魂帶兵在此搗亂,當地老百姓很害怕,便連年祭拜他,就算是一種安撫,但當時,有佛教高僧來此傳教,看到當地人對關羽如此推崇十分吃驚,根本沒問清緣由,便打算借關羽之名來傳教了,他聲稱見到了關羽,還邀請他做了佛教的守護神,封為了“珈藍菩薩”,自此,關羽這“珈藍菩薩”的大名便隨著佛教的盛行而傳開了。

後來道教一看,你一個外來的宗教都能拿我們本土的人做神明,我們怎麼就不能了,便編造了道教人士召喚關羽捉鬼的故事來吸引信徒,自此,關羽就變成了佛、道兩教的神,眾所周知,佛、道兩教是我國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宗教,信徒之多數不勝數,無論是信道還是信佛,這拜關公終究是沒錯,所以關羽也就備受推崇了。

再加上關羽身上有著“忠、義、信、智、仁、勇”的品質,商人推崇“信”字,起義軍和混黑社會的推崇“忠義”,無論是什麼身份,都能在關公身上找到可參拜的點,所以慢慢的關羽在民間就火了起來,後來朝廷一看,民間這麼推崇關羽,拜關羽有利於培養臣民忠於國家,也有利於鞏固統治,便也推崇起關羽來。


世人為何崇拜一介武將的關羽

福建惠安石雕出品

做生意的拜關公是因為關公最講“忠、義、信、智、仁、勇”,而這幾個字正是生意人所需要的生財之道。忠,就是忠誠;義,就是講義氣;信,就是守信用;智,就是有智慧;仁,就是仁義;勇,就是勇敢。河南洛陽關林廟供奉的關公就是以關公這六個字為核心內容的,也正是有了這六個字,關雲長所以才能所向披靡,也正是這六個字,關公才贏得後世的敬仰.

公關與關帝廟在歷朝歷代中的演化

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把關羽當做“忠義”的化身,關羽的地位被抬得越來越高,“由侯而王”,“

旋而進帝”,最後被尊為“武聖人”。陳隋間,佛都徒假託關羽顯靈,在當陽首建關廟。唐建中三年(782年),關羽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放進武廟,配享姜太公。宋代以後,關羽便被戴上“武聖”的桂冠。默默無聞了800年的關羽(如果沒死就被對手敬佩,死後就開始作為武將的榜樣算默默無聞的話),被宋徽宗連升三級:先封“忠惠公”,再封“崇寧真君”,又封“昭烈武安王”和“義勇武安王”。元文宗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顯靈英濟王”,明神宗封之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又把關羽廟長格為“武廟”,與文廟—孔廟並列。清代皇帝標榜關羽為“萬世人極”,封之為“忠義神武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清史稿·禮樂志》),在北京修建了關帝廟,還通令全國,普建關廟,按時奉祀香火。武聖關公廟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文聖孔廟。


世人為何崇拜一介武將的關羽

關公石雕像

清代一朝,僅北京一地,關廟就有116座。而且,有些關廟的建築規模也遠遠超過了孔子的文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文化;也有人說,關公是一種精神。不然,在中國以至海外為何有這樣多的關公廟?

千百年來,經過歷代統治者的封諡,和戲曲、文學的演義描述,一個“對國以忠、待人以仁、處事以智、交友以義、作戰以勇”,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完美的關公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他由“萬世人傑”上升到“神中之神”,成為戰神,財神,文神,農神,是全方位的萬能之神,為歷代統治者和百姓萬民,華夏神州與東瀛海外,中外同奉,上下共仰。

關羽在華人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歷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關羽自不必說,就是李自成、張獻忠、洪秀全等農民起義領袖,也把關羽奉為膜拜的英雄。 不僅如此,除了在夏大地,在日本、東南亞以及海外華僑中,對關羽的膜拜之風也歷歷不衰。 在擁有二千餘萬人口的臺灣,關公信徒多達800萬眾,幾乎各家各戶都為關公設香案,立牌位,掛聖像。臺灣的關公畫像年銷售量,遠遠超過了他們最崇奉的神祗媽祖。 美國的“龍崗總會”是一個以拜關公為祖的民間組織,各地分會有140多個,遍佈華人居住的世界各地。

東南亞各國競相立廟拜求關公,最盛者當數泰國。 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關帝廟;前些年還新建了一座關廟,據稱是海外建築規模最大的關廟。


世人為何崇拜一介武將的關羽

關羽石雕石像

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芝加哥大學人類學博士Davidk jordan(漢名焦大衛)先生曾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我尊敬你們的這一位大神,他應該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義、智、勇直到現在仍有意義,仁就是愛心,義就是信譽,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難。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們的關公一樣,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位美國學者的話是頗有見地的。 凝聚在關羽身上而為萬世共仰的忠、義、信、智、仁、勇,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滲透著儒學的春秋精義,併為釋教、道教教義所趨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質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氣浩然的華夏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