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項羽當初滅了劉邦,也會一樣建立漢朝嗎?還是會分封諸侯?

菜蟲~


如果項羽當初滅了劉邦,也會一樣建立漢朝嗎?還是會分封諸侯?

  這個假設有點令人頭痛,難想得很。因為項羽能單滅劉邦的機會其實挺多,但項羽都沒滅掉,不但沒滅掉,最後還被人家劉邦給滅了,想來想去,最出名的那回,估計就是鴻門宴上吧,咱們從那假設起,如果項羽滅了劉邦,後來會怎麼樣。

  會一樣建立漢朝嗎?我相信,項羽會建立一個新王朝,但肯定不會叫漢,極大的可能叫楚,嗯,大楚朝,楚家天下。漢朝名稱的由來,源自於劉邦的漢王之稱,後來很多王朝,也基本走這個套路。項羽是楚人,是楚名將後裔,是楚國的貴族,他和叔叔起兵,也是打著楚人的名義來的,楚是他的幸運字,也是他的招牌,真的如做夢一般滅了劉邦,滅了其他諸侯,有了絕好的展示機會,當然得用楚來做王朝的新名了,怎麼會用漢呢,不太可能會。(網絡圖,致謝)

  會分封諸侯嗎?我感覺會的。項羽沒滅劉邦之前,就已經實行過一次分封了,當然了,他自封的是西楚霸王,其他的都是某某王,他們之間看起來沒有什麼區別,不分上下,兄弟相稱,但在項羽的心中,那是有的,因為他是天下共主,是他分封其他人,而不是大家開會商討下咱們這個名號怎麼自取。項羽說過,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可見,項羽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甚至是讚揚的,簡單來講,就是咱們現在常說的裝。真的得了天下,不得好好耍耍?

  其次嘛,做了“楚皇帝”的項羽,也許內心並不會真的想讓別人分走自己的權力和土地,可是分封諸侯也還是要做的,雖然這很無奈。劉邦建漢後為什麼分封?沒辦法啊,不分封人家就造反啊,有錢有人有地盤,不反你還咋的?項羽建楚後是不是也會這樣?會的。項羽雖然手握四十萬重兵,但自己的嫡系很少,很多也是別人的人,他們當初選擇跟項羽幹,就是要得到最大的利益,而最大的利益是什麼?裂土分茅啊,當不了皇帝當個王也行啊,沒這麼大好處,跟著你幹什麼?他們可不是為了跪著向你項羽稱臣才起事的,在他們眼裡,你稱帝歸稱帝,他還是那個那個王,只不過原來的齊燕趙之類的名字換了,本質上沒變。於他們而言,秦朝一統就是個把戲,還是原來的諸國並立好。

  項羽雖然厲害,可畢竟能力有限,他也做不到一人獨大眾人跪拜稱臣,他做得最好,也只能是象劉邦一樣,先大封一批,後來悄悄地撤換一些,幹掉一些——看嘛,還是有許多王嘛,雖然那些王都姓了劉。然後,郡縣制在慢慢地成長。

  項羽真做了皇帝,也不會比劉邦做得好,因為項羽的政治智慧比起劉邦來,還是要差一點的,玩起手段來,劉邦可是很溜的。

拋磚引玉了,期待朋友們的關注。


葉之秋


歷史的結果不能改變,但咱可以假設一下,先虛擬一個結果――假如項羽戰勝了劉邦。在虛擬一下後果――也就是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局面――



NO.1可能會出現一個“大楚王朝”。注意,我說可能,因為項羽脾氣太大,一戰敗就抹脖子,而劉邦絕對不會,他不是假痞子,而是貨真價實的痞子,自殺那是別想,“好死不如賴活著”是他們的格言。不自殺也不會老實,滾刀肉是一定的了,天天騷擾你,讓你永無寧日,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十面埋伏”了,姓楚還是姓漢還不一定呢,和諧社會難度也不小,經濟增長8%的目標估計夠嗆。



NO.2穩定的大一統政權不太可能了,只要姓劉的那流氓不死,還想穩定?很多人會說,那就弄死他唄,不容易,痞子逃跑的功夫可不是蓋的,什麼叫滾刀肉,讓刀都切不了的才叫滾刀肉。更何況咱們項將軍那是個“講究人兒”,鴻門宴都不拔刀,如果再頂不住的時候,請一桌酒席不就又擺平了嗎,實在不行來點生猛海鮮什麼的,估計就沒事了。可是政局就不安定了,連年征戰那是跑不了的,老百姓可也夠喝一壺的了。


NO.3就算大楚政權建立,項家王朝的內政治理前景也不容樂觀。不是有那麼一句真理嗎,“可以馬上打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治天下要什麼――人才,很明顯,人才優勢不在項羽那邊,他手下都是些“馬上”的,下了馬能弄成什麼樣實在不好說,不容樂觀。劉痞子就很有“人緣”,好像騎馬的不騎馬的都有,其實後來漢朝初期的治理那些不騎馬的功不可沒。人家的組織部長蕭何同志的水平還真不是吹的,相比之下項羽的乾爹(亞父)范增老先生差了一點點,背後下黑刀的功夫倒是可以,正在鴻門大酒店喝著酒呢就想殺人。


NO.4項羽作為講究人兒是不會幹出什麼“擒韓信”之類的不講究事兒的,太齷齪了,卸磨殺驢是會捱罵的。好吧,在項羽的帶領下,勞苦功高的功臣勳將們都得到了應有的權力地位,論功行賞天經地義,煌煌朝堂估計跟梁山聚義廳差不多了,排座次、分行李那叫一個熱鬧。熱鬧完了呢?不敢保證就沒有不滿意的,也不敢保證沒有不反的,韓信的悲劇有可能就變成了喜劇了(造反成功了唄),老百姓可就是悲劇了。

有人會說太危言聳聽了吧,那些功臣們會緊密地團結在以項羽為中心的大楚中央周圍,為建設大楚帝國而奮鬥的。希望如此,但希望很渺茫。連“非劉不能稱王”的漢朝都有七王之亂,真是不好說呀。更何況項羽手下何止“七王”呀,連勁敵劉邦都是漢中王,你說該有多少王了吧,還不遍地都是王爺呀,亂成一鍋粥了。


NO.5大楚王朝會在與匈奴的會戰中一敗塗地,中原文明可能會有不忍言之事,會遭遇空前浩劫。且慢拍磚,項羽能打不假,但是匈奴絕對不是普通的敵人,你勇猛,人家也不賴,打仗不是比武功,是政治的延伸,何況匈奴是游擊戰術,秦朝軍隊喜歡和你列陣對打,匈奴可不幹,你破釜沉舟也沒用,找不著影兒,白瞎了那些鍋了。漢朝政權歷經三代的努力,以傾國之力才取得的戰果是一個武功高就能解決的嗎?“力拔山兮氣蓋世”,去參加世界舉重錦標賽可以,打匈奴?是不行地。


就算是打贏了幾仗,誰也不敢保證匈奴請他吃一頓“烤全羊”以後,結果會怎麼樣,興許又拜把子了。鴻門大酒店一頓兒酒改變了歷史,可能不知到哪兒又來一頓兒就改變了中國,這可不能喝高了呀。再弄個X姬什麼的給按摩一下,那就更不好說了。

NO.6咱們“漢族”的名頭估計要改改。為什麼叫漢族?因為在漢武帝對匈戰爭中確立了無比的民族自信心,我們才能揚起驕傲的頭顱,自稱一個頂天立地的漢族。



項羽會帶給咱們兩個結果,

第一、戰敗,匈奴橫掃中原,叫什麼族就不好說了,那得看什麼王朝能救咱們於水火,歷史車輪“爆胎”是肯定的了。

第二、戰勝匈奴。那就更沒有漢族這個稱呼了,估計該叫“楚族”了。叫著不怎麼順溜是不。看看,那麼一個好男人就比不過一個痞子,項羽當偶像行,當政治家是不行地。不一定所有的痞子都是政治家,但所有的政治家都是痞子。

最後再看看他們兩個的學術論文,畢竟現在評職稱流行這個,與時俱進嘛。力拔山兮氣蓋世――為國爭光,好樣的,去拿一塊舉重金牌吧,加油。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保國安民,雖然長得痞一點,觀念倒蠻進步的,進政治局吧。

我完全是按照規律來分析整理,什麼事都講個規律是不!



商文君


劉邦、項羽的分封,原因其實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跟著他們打天下的那些諸侯王,本身就是自成一系的諸侯王,有獨立的軍政系統,他們的權力不來自於劉邦項羽的分封,而是自己的軍隊、地盤,

他們是聯合起來打天下,推翻秦朝的,打下天下後,你想不跟他們分蛋糕,估計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所以,這些人你分不分封,他們都是諸侯王,只是承認他們的地位。

項羽的想法也是一樣的,先分封諸侯王,穩住他們,然後再各個擊破,統一天下。

只是項羽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讓劉邦統一天下了。

很多人認為,項羽只是想分封天下,做一個霸主,想恢復六國模式,除非項羽腦子給驢踢了,才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所以,項羽如果成功了,必然還是分封諸侯王,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天下。

統一天下後,同樣面對劉邦的問題,那就是選擇分封還是郡縣制還是郡國並行制。

而史記裡,項羽好像是沒有兒子的,這就看他能活多久,能生多少孩子了,

如果子孫不多,想分封也分封不了了,


南朝居士


性格決定命運!項羽的性格決定了他在那個亂世只能是悲劇式英雄的存在。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可能是他最好的結局和留給世人最豪壯的形象了。山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的情況不會在他身上發生,更何況歷史從來由勝利者書寫。時勢造英雄,歷史沒有如果。我們更多的是從歷史中總結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和戰爭一樣,從來不給失敗者解釋的機會!讓我們一起緬懷一下這位悲劇式英雄吧!《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們班最吵啦


首先歷史沒有如果!

史記記載,楚霸王項羽攻佔咸陽後,有人勸他定都關中,但項羽鄉土觀念很濃厚。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項羽帶領群雄打敗秦朝。項羽分封,劉邦為漢王,可證明,項羽無統天下之決心。


zeng微塵


大家好,我是HK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歷史不能改變,但是可以推測項羽的行為。

1.項羽是不會殺死劉邦(但是還叫劉季),但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萬一項莊真的把劉邦殺死了,那項羽依然會分封諸侯,不會建立漢朝。


2.漢朝的建立是,是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駐紮在漢中地區。

項羽自己叫西楚霸王,他建立的應該是楚朝。


3.殺掉劉邦後,分封諸侯就簡單一些了,但是戰爭不會停息。

項羽的分封制度不公,很多人不服。項羽分封的時候,將那些自己起兵稱王的諸侯都分了比較少的郡縣,把那些能力差,但是跟自己關係不錯的諸侯分的地盤多一些。

這樣必然會導致那些能力強的諸侯的反對,因此肯定會起兵反抗項羽。


4.項羽沒有政治頭腦,亞父范增的話也不聽,身邊的人才不斷流失,韓信跑了,歷史上的英布、彭越這時候即使不能投靠劉邦,也會自立門戶。

歷史上的 項羽自殺的時候,年僅31歲!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HK君


會建立楚朝,也會分封。

分封是因為自身無實力單獨鎮天下,項羽不分封眾諸候的軍隊不答應。


王鐵堯


第一個問題:項羽滅劉邦,肯定不會建立漢朝了,劉邦因為是漢王,所以才將他建立的王朝定為“漢朝”。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項羽是會分封諸侯的,實際上劉邦剛建立漢朝的時候也分封了諸王,比如韓信是楚王,英布是九江王。後來他剿殺異性諸侯王后,又封自己的兒子為諸侯王。當時的人有個觀點,覺得秦朝滅亡,郡縣制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都傾向於恢復分封制度,所以無論是項羽還是劉邦勝利,都會分封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