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春季兒童的長高黃金期?

獨狼


你好,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的身高每個家長都很關心,寶寶的身高增長是遵循一定的規律的:

  • 生後第1年平均身高增長25cm左右
  • 生後第3年到青春期前,平均每年身高增長5~7釐米
  • 整個青春期,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平均身高增長25釐米左右


從原則上來說,每年身高的增長是均勻分佈在每個月的。

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總會發現,春天是竄各自的季節,這是因為:

  • 春天天氣轉暖,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增多,曬太陽的時間也增多,太陽曬多了,相當於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足夠,就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而鈣是長個子的基本原料。
  • 春天到了,小朋友運動量增加,運動量增加,就會刺激骨骼生長,促進增長。



除了在春天多曬太陽,多運動,要想幫助長個子,小朋友還要做到:

在飲食上

均衡飲食,不挑食保證營養素的全面攝入。

每天保證奶量攝入,幼兒園以上的孩子,每天保證一瓶牛奶。

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

控制體重

如果體重過重,會造成骨齡增大,最後會影響身高。

監測性發育程度

性早熟是身高增長的絆腳石。

女孩子8歲前乳房發育,10歲以前來月經,男孩子9歲前睪丸發育,就有可能早熟。

所以,在女孩子7-8歲,男孩子8-9歲,帶去醫院讓醫生評估一下性發育程度,以免錯事機會,後悔莫及。

我是小果醫生,三甲醫院兒科醫生,二寶媽媽,從醫十年餘,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兒科醫生小果


春季來臨,萬物生長,孩子們的身高"猛漲期"也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證實,孩子的生長髮育有顯著的季節性,其中春季(3-5月)長得最快,身高的生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公園裡草地上到處都是撒歡的寶寶們,看著他們可愛的身影,跟在屁股後面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麼只要加強戶外運動就可以了嗎?今天我們來聊聊怎麼抓住身高"猛漲期,讓孩子科學長高吧。

一、身高都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總的來說影響成年後身高的因素分為遺傳因素和後天因素。

1、遺傳性因素。如家族性矮小和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導致生長激素缺乏等。兒童成年後身高大致可以用以下公式來推斷。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cm)±7.5cm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cm)±7.5cm

還有一個自我檢查孩子身高發育是否正常的方法就是查詢身高、體重標準差或百分位數值表。大致如下:


2、後天因素。如營養不良、慢性疾病、骨軟骨發育不良、精神心理性身材矮小慢性疾病等。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家長們能做的就是從各個後天因素為孩子上爭取長更高的機會。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科學為孩子"助長"。

二、如何科學的給孩子"助長"

1、創造良好環境。寬鬆有愛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從而促進安全感的建立,讓孩子沒有壓力的自由生長。如果處在父母非常嚴厲,小孩時常惶恐憂慮的環境,或者父母時常焦慮小孩也被感染,那環境將成為孩子長高的頭號殺手。給孩子很多很多愛,讓他們在美好的環境裡健康成長。

2、科學補鈣。最近一進母嬰店或者藥店,總會被推銷各種各樣的補鈣佳品,那麼鈣是不是必須補?補多少為好呢?其實大部分的父母都是人云亦云,想著反正也沒壞處就吃一點。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維生素D是從出生起就要補充的,而鈣製劑則要看孩子表現情況,如果有缺乏鈣元素的表現諸如枕禿、出牙晚、盜汗、夜驚等問題,最好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後,把握好補鈣的時間和量。

3、良好睡眠。穩定的作息時間有助於保持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深度睡眠時長則更有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孩子長高。有研究表明夜晚11點到凌晨2點間生長激素分泌最多,最好讓孩子在這個期間內保持深度睡眠。因此晚上的家庭活動不宜安排過多,要讓孩子早點上床,可以建立一套睡眠程序,如九點開始洗漱,然後上床,讀讀故事念念繪本等,讓孩子平靜情緒,讓孩子在愉悅的心情裡進入夢鄉。恐懼、不安、生氣等等不良情緒會導致孩子睡眠質量差,長期下去不利於成長。

4、適量運動。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孩子們也同剛出籠的鳥兒,脫去厚厚的冬衣,愉快的撒歡兒。這時,在晴朗的天氣裡可以帶孩子多曬曬太陽,多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例如跳躍類的打籃球、跳繩、摸高,伸展類的游泳、體操、慢跑等等。但是運動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孩子的身體,凡事不可過度,避免造成過度運動導致的各種運動損傷。

5、飲食均衡。在越來越倡導健康飲食的今天,很多媽媽都會給孩子做很多色香味俱全的輔食。在督促孩子吃飯的過程中,我們要關注量更要關注質,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平時生活中要注意均衡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每餐肉、蛋、奶的量不要過多,多給孩子補充蔬菜、水果,多吃粗糧,有的孩子挑食,可能需要餵養者花更多的心思去做寶寶愛吃的餐食。看到孩子把自己花心思做的飯菜全部吃完,還說好好吃我還要,可能是每個像我一樣的廚房菜鳥媽媽們最欣慰的事了吧。同時要糾正孩子吃垃圾食品的習慣。垃圾食品中的色素、防腐劑等添加劑,對孩子的身體不利,不但抑制生長激素的生長,有的還影響孩子的健康。

三、身高長時間不長,需要警惕的幾件事

如果家長們發現自己孩子身高長時間停滯不怎麼漲,可能就要警惕性早熟、過度肥胖、心裡壓力過大等問題,必要時請求助專業的兒童保健醫生,通過測骨齡、垂體、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等專業手段排查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對症治療哦!


靜昕軒


春天長高黃金期,家長掌握2個秘訣8個要點,孩子身高竄一大截

春季萬物復甦,人體血液循環加快,激素水平也處於峰值,所以從立春節氣到清明前後,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期”。

那麼,如何抓住春季黃金期,讓孩子長高一大截?推薦2個秘訣。

一、促進長骨的增長。

二、促進生長激素分泌。

長骨的增長有2個方法。一是補充蛋白質,促進骨細胞增生;二是補充鈣、磷及少量的鈉、鎂等礦物質,增加骨的韌性。

因此,需要孩子均衡營養,才能補充齊全。

例如,肉類、蛋類、魚類、奶類、海產品、豆製品、綠葉蔬菜、種子類(南瓜種子)、貝類、堅果及各類水果等均可選擇適時添加。

注意:

1、家長別光補鈣,給孩子猛吃含鈣量高的食材。

比如早晚三頓牛奶。過量補鈣不僅是對營養的浪費,還抑制身體對鐵、鋅、鎂、磷的吸收;甚至傷害健康,引起便秘、胃潰瘍、結石等。

2、給孩子補鈣,關鍵不在多補鈣,而在促進鈣的合成。

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合成。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比如胡蘿蔔、豬肝、蛋黃等;還可以多帶孩子曬太陽,由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

3、別讓孩子吃太飽,小心“豎著長”變“橫著長”。

如果孩子長胖,很容易使骨齡提前,顯出比同齡人高的假象,卻降低骨齡的後期潛力,導致骨骺過早的閉合,使孩子的身高真正地輸在了青春期。

促進生長激素分泌,需要動靜結合。動指的是運動,刺激骺軟骨增生和脊柱骨、四肢骨的增長;靜指的是睡眠,提高生長激素的分泌量。

其中,助於長高的運動有跳躍、跑步、游泳、摸高、跳繩、自由體操和引體向上等,可拉伸韌帶、伸展脊柱。

注意:

1、別讓孩子鍛鍊成“走過場”。

如果孩子鍛鍊是應付的、走過場的,練個10分鐘是沒有效果的。建議家長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並堅持每次鍛鍊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這樣,才能使生長激素達到高峰值。

2、不要讓孩子做大重量的負重運動。

比如深蹲和舉重。生長激素能促進長高,也能促進肌肉發育。而肌肉的收縮力強,容易限制骨骼的生長。

因此孩子長時間做大重量的負重運動,是抑制長高的。建議做一些無重量的蹲起,或者選擇能做10次的重量舉重。

另一方面,睡眠也有助於長高。據瞭解,生長激素在睡眠狀態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孩子能睡得夠、睡得香。

注意:

1、別讓孩子睡太久。

孩子並不是睡得越久越好,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即可。如果孩子睡太長,相應地也就減少運動、曬太陽的時間,還容易長肉、頭疼等。

2、睡前3個壞習慣,家長別慣。

睡前加餐,睡前看電視、睡前玩太瘋,這3個壞習慣,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導致生長激素的減少,妨礙孩子長高。建議用洗澡、閱讀、談話等替代。

3、不要讓孩子養成這2個睡覺習慣。

白天嗜睡和開燈睡覺,很多孩子都有。這2個習慣都是因為光線,降低了生長激素水平,使孩子長不高。

因此,建議孩子午睡0.5-2小時後,超過時間家長輕輕叫醒。如果孩子晚上必須開燈睡覺,家長也要在孩子睡著後關燈。

綜上,通過均衡營養促進長骨的增長,以及通過多運動和高質量的睡眠提高生長激素分泌,這2個秘訣8個要點你們掌握了嗎?歡迎在留言區暢所欲言。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分享早教育兒、安全教育、營養輔食等豐富知識,幫你快樂育兒。歡迎讀者【關注】我們,點贊、轉發、收藏、評論喲~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春天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期,把握好了,就像是得到充足營養的小苗,可以一下子竄老高,那麼,要如何把握兒童長高的黃金期呢?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飲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孩子要長高,自然離不開飲食的配合。春天,如何讓孩子吃,才能更容易長高呢?

我們知道,孩子要長高,離不開鈣,春天長高正當時,媽媽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常見食物中,含鈣豐富的有:牛奶、酸奶、豆漿、豆腐、豆芽、蝦皮、海帶、紫菜、芝麻醬、各種堅果、綠葉蔬菜比如菠菜、油菜等等,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喜好,為寶寶準備科學合理的補鈣餐,既要含鈣豐富,又要營養搭配均衡,不偏食。

營養攝入全面,再著重補鈣,寶寶才能長得更高。

陽光下的運動

有些媽媽會發現,自己孩子補鈣食物吃了不少,身高卻變化不明顯,這裡,其實你忽視了一個維生素D的功效。兩週歲之前的寶寶需要人工餵養一些維生素D來輔助鈣吸收,兩週歲之後,加大戶外運動時間,就可以在曬著太陽的同時,自身合成維生素D,幫助身體中鈣的有效吸收和利用。

另外,研究還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長,更有利於孩子長高。所以,不要總把孩子禁錮在屋子裡,外面的世界更寬廣,讓孩子在陽光下跑跑跳跳更適合長高。

睡眠

孩子要長高,離不開生長激素的作用,否則你補再多鈣,沒有生長激素的作用,也是白搭。身體內的生長激素通常在晚上十一點到凌晨兩點屬於分泌高峰期,所以媽媽要儘量讓孩子早點上床睡覺,九點作用上床,九點半進入夢鄉是最好的。

一些媽媽開始頭疼,家有夜貓子寶寶,每晚十一點才睡覺怎麼辦?家長要做好榜樣,儘量不熬夜,每天給孩子規定睡覺時間,提前做好準備,還可以採用講睡前故事的方法幫助孩子儘快入眠。

心態

一些孩子長時間處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中,就會影響身體的發育,所以不要總給孩子太多壓力,要注意讓孩子適當的放鬆,教會他們調整自己的心態,也是長高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我是欣然育兒,每日與您分享優質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育兒路上,有你有我更精彩


欣然育兒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擁有健康的身體和高高的個頭,但是由於遺傳因素或後天營養不足的影響,有一些寶寶的身高總比同齡人要矮一些。有些寶媽也因此特意給孩子搭配飲食,吃鈣片補鈣等,但效果也是不盡人意。

其實,孩子的成長髮育是有跡可循的,父母只要選對了合適的時機,做一些適當的輔助,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是有些跡象並不那麼明顯,不留心觀察的話,並不容易發現。比如說,當你發現有以下幾種跡象出現,就說明寶寶要開始長高了。

飯量突然變大

爸爸媽媽們如果發現寶寶的飯量突然之間開始猛增,胃口也變得特別好,經常剛吃飽沒一會就又餓了,總是跟媽媽要吃的,這就說明孩子要開始長個了。

這時候媽媽要注意寶寶的飲食搭配,多給寶寶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比如雞蛋、肉類,牛奶等,同時要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保證營養的均衡搭配,才能促進寶寶骨骼發育。

鞋子更換頻繁

一般情況下,孩子都是先長腳,再長個子。如果媽媽們發現寶寶近一段時間腳丫長得特別快,剛買的新鞋子沒過多久就穿不下了,經常需要更換新的鞋子,這也說明寶寶要開始長高了。

有的媽媽注意不到寶寶的這一變化,當寶寶說鞋子太小的時候,媽媽認為鞋子剛買不久,不可能這麼快就變小,是孩子想要新鞋故意這麼說的,並沒有理會。需要提醒的是:穿尺碼不合適的鞋子會嚴重影響寶寶的腳部發育,建議媽媽們要多多留心觀察,發現不合適要及時給寶寶更換。

睡覺時突然抽搐、踢腿

許多家長應該都見過這種情況,也都親身經歷過,就是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突然的抽搐了一下,或者踢了一下腿,這時候寶寶很有可能是做夢摔了一跤,或者下樓梯踩空了,身體出現的應激反應。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寶寶在睡眠時,腦垂體會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促進骨骼的生長,說明寶寶個子要長高了。

腿疼、膝蓋疼

寶寶腿疼多發生在睡前,也就是晚上十點左右,因為這時候是人體骨骼生長最快的時候,比白天要快好幾倍。這時候寶寶的腿部,特別是膝蓋,會感到類似於風溼一樣的疼痛,也可能會出現刺痛、灼痛、痠痛等情況,腿部肌肉也會出現痙攣和疼痛,這種情況通常不會持續很久,父母們不必過於緊張。

這種情況也叫做“生長痛”,是由於骨骼發育過快,肌肉與肌腱的生長跟不上節奏所導致的,是孩子要長高的跡象。

發現這些跡象後,應該怎樣幫助孩子長高?

★ 均衡飲食:

這一時期要多給孩子吃富含鈣質的食物,同時,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補充也必不可少,肉類、蔬菜、水果和主食要合理搭配,保證營養均衡。

★ 保證充足的睡眠:

因為生長激素主要是在睡眠時分泌,尤其是晚上十點之後,所以最好讓寶寶在十點之前入睡,每天保證至少8小時睡眠。

★ 適當的戶外運動:

多讓孩子去戶外運動一下,曬曬太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幫助寶寶骨骼發育;當然也要注意避免過於激烈的運動,以免不慎受傷。

如果覺得對您有幫助請手動為我點贊!!!


鑫說小竅門


除了足夠睡眠和營養攝取之外,經常運動和戶外活動也能使寶貝長得更高。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運動還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骨骼、肌肉、大腦發育得更好一些。

科學研究還證明,日照時間長有助於兒童的生長髮育。寶貝如果經常進行戶外活動,接觸陽光的時間較多,增加紫外線照射機會,有利於促進寶貝機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促使胃腸對鈣、磷的吸收,從而保證骨骼的健康成長,促進身高發育。同時,日光、空氣和水將會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配合充足的營養,再加上活動的刺激,寶貝的骨骼生長髮育會非常旺盛。

伴隨寶貝月齡的增長,媽咪要及時培養他們翻身、爬、站、走等大運動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何種鍛鍊活動都要遵守幼兒體能發展的順序。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在為下一階段打基礎,只有基礎紮實了,身體素質才能循序漸進得到提高。一般來說,0~2歲是兒童肢體-動作智能發展的基礎期,重點的發展項目包括:知覺方面的前外側觸覺系統以及動作方面的抗重力大肌肉群。2~4歲是兒童肢體-動作智能發展的轉折期,身體系統基礎功能成熟的同時,他們也開始發展較複雜性的功能以及基礎獨立自主能力,重點的發展項目包括:知覺方面的後內側觸覺系統以及動作方面的粗動作功能發展。

此問題由媽咪寶貝專家顧問團為您解答


媽咪寶貝傳媒


1.營養上要跟的上,多吃肉蛋奶蝦。

2.多曬曬太陽,做戶外運動,有利於吸收。

3.睡眠要充足,早睡早起。

4.避免受涼感冒,生病的身體也影響身體發育。


萌萌噠系列


適當遠動,合理配餐


TL901825


營養,運動,休息都很重要。


ZHUCUIYU


春季是孩子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一年中,孩子在春季(3-5月)長得最快,生長速度是秋季的2-2.5倍。因此,想要讓孩子長高,就要抓住春天這個黃金期。

首先,要了解對身高起作用的主要因素(遺傳,運動,營養,睡眠,健康,生活習慣和周圍環境),然後再針對這些因素,逐個突破。

一、遺傳

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的70%跟父母的遺傳有關。因此,如果父母都高,那孩子不會太矮,父母都低,孩子也低。

有句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這意思是後代身高跟媽媽關係更大,事實是這樣嗎?研究顯示,父母對後代的遺傳率分別為0.89和0.87,也就是說男女對後代身高的影響是差不多的。

有的人說,見過很多人,明明父母都很矮,但孩子很高。那是因為,關於身高,還有30%的因素是由後天決定的。

二、營養

孩子長個子,離不開三大核心營養,分別是賴氨酸,鋅和鈣。

賴氨酸:

可以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骨頭細胞的活性在賴氨酸的作用下更加活躍。豆類和牛肉含有賴氨酸的營養較多。

鋅:

鋅參與DNA複製,缺鋅時,單位時間內DNA的複製速率顯著減慢,DNA合成量也明顯減少,鋅嚴重缺乏會導致生長髮育停滯。

含鋅較多的食物如下:

牡蠣、海蝦、海帶、蝦皮、扇貝、牛肉、雞肉、豬腎臟、豬肝、花生、核桃、桑葚、蘋果、土豆、紅薯、菠菜、胡蘿蔔、黃豆、白木耳、白菜等。

鈣:

骨骼和牙齒中,主要成分是鈣,骨骼要想生長離不開鈣,骨骼缺鈣就會變軟。牛奶,蝦皮,黑豆,海帶中含鈣量較多。要想讓鈣被人體較好的吸收,需要人體內的維生素d充足,因此要多帶孩子曬太陽。



三、 睡 眠

睡眠對身高的影響很大,分泌生長激素主要在晚上進行。

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有兩個時段,分別是21:00—1:00,5:00—7:00。

生長激素分泌只有在深度睡眠時才會發生,由於人類不會一睡著立馬就進入深睡眠,所以需要在九點前入睡。

四、運動

運動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①下肢類:原地起跳、跳繩、跳高、跳遠、單足跳、爬山、遠足、散步、滑雪等。

②伸展類:跳健美操、引體向上、游泳、划船、籃球、懸垂、擺動、壓腿等展身鍛鍊運動。

五、健康

像一些慢性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比如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脾胃不和,腦垂體疾病,性早熟,甲狀腺類等疾病,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六、生活習慣和周圍環境

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少蹲著,避免蹺二郎腿。

室外活動缺乏,缺少陽光照射,皮膚無法合成維生素D,導致鈣元素無法被吸收。家長過度嚴厲,壓抑孩子,容易“肝鬱克脾”,致使脾胃運化失常,生長髮育遲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