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什麼是真正的女權,什麼是真正的強大,什麼樣的女性才是真正的強人?

大概可以用這三位女性的經歷來說明吧。

  • 《隱藏人物》是17年的一部電影,電影的主角是三位黑人女士。

這樣的設定,很是符合當前好萊塢政治正確的風潮。

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但你要是以為電影僅是把握住了時代脈搏,從而贏得了榮譽,那就大錯特錯。這部不煽情,不矯情的電影講述的才是真正好看的強大女性故事。

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還依舊很厲害,尤其對於黑人女性來說,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更是不高。而最終,這三位女性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改變了人們的偏見,甚至在美國的航天事業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點。

這樣的故事能拍出來,本身就充滿了各種熱血,勵志的要素。很能夠激勵人們的奮鬥精神。

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什麼樣的故事最能吸引人眼球呢?

奮鬥,鬥爭,這類元素構成的故事永遠不會缺席。更何況是有才華,有智商的主角形象,看主角們鬥智鬥謀,升級打怪的故事,雖然有套路化的嫌疑,但是卻總能撥動人們心中那根弦。

對主角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描述中,有一些小細節,很是能夠戳中人心。

數學家凱瑟琳面對的困難是,白人環境和男性同事的不屑和刁難。

她是一個有計算天賦的數學家,而且雄心勃勃想要創造自己的一番事業。這個角色遇到的困難是整個黑人群體的縮影。

即使擁有了工作,仍然被邊緣,不被重視;即使有過人的計算天賦,仍然因為膚色問題使才華不被認可;即使自己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仍然因為女性身份不受男性同事的高看。

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有一個細節是,辦公樓的廁所僅供白人使用,她每次想要上廁所時,都要跑到別的樓,這樣一來一回非常耽誤時間。

結果有一次,她冒雨去上廁所,回來還被老闆責罵了。

接著她爆發了,這也是全片女主的唯一一次爆發。爆發的原因不為別的,就是上廁所問題。

很多時候擊敗人們的往往就是這些小細節。

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那個年代,對她們的歧視,人盡皆知。想要獲得尊重,那就只有拿出自己的能耐來。所以工作上的刁難,都可以忍受。

但是這種屬於個人的基本需求,都無法得到尊重,就是最傷害人的了。所以,這麼一件小事,讓女主的爆發,最自然也最打動人心。

另外兩位主角,面臨的困境也是大同小異。可以說,在塑造角色上,編劇極盡可能的把那個年代黑人女性受到的各種歧視都表現出來了。

但是,電影表述的更高明的一點是,它沒有煽情。

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整部電影中,這幾位女主面臨各種困難,對這些困難的描寫都是很平靜的。

這樣的處理方式,沒有刻意煽動人們的情緒,反而儘量去還原那個年代,增加了真實感。

而且,奮鬥是什麼?不就是一個一開始不起眼的人,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嗎?

所以,刻意淡化主角們的這種膚色和種族,性別的煽情式的描述。就可以最大化的還原,奮鬥本身的內涵。

所以,真正讓我們感動的,並不是身份帶給她們的磨難,而是她們對理想的堅持,和對事業的把握。

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另外,作為人物傳記類電影,如果拍不好,更容易讓人感到枯燥乏味。

但是這部電影,顯然沒有這種麻煩。電影除了不刻意煽情,不讓人反感外。而且還處處充滿了各種幽默感,使電影節奏很輕鬆。

我們在看電影時,隨著幾位女主,從她們的經歷去看待一個年代,一段歷史。這樣浸入式的感受,能讓我們深刻體會她們的不易和偉大,這樣增加了我們心中的嚴肅感和悲壯感。

但是輕鬆幽默的節奏,恰恰能夠中和這種嚴肅感。

奮鬥,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個主流節奏。而奮鬥的過程中,必然充滿了各種挑戰。

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若是一味地表現女主們奮鬥過程中的艱難,難免會讓我們覺得洩氣:像女主們這樣聰明,能幹的女性,都那麼艱難,何況是我們呢?

但是用幽默的方式表現出來,就能讓我們更加平和的去看待困難,換一個心態去看:困難是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的,那麼不去努力豈不是更加艱難?

這樣去想以後,會贏得更加積極的心態。

總之,這部改編自真實經歷的黑人女性奮鬥史,是真的挺好看的。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為所愛,所想去奮鬥,不懼任何艱難。

這三位女性的經歷,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女權”,高智商奮鬥故事

文|中成哥說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