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是不是走的太早會羅圈腿?

蟬61118710


什麼時候教孩子走路?

這裡存在一個誤區,孩子學走路是一種自發行為,不是大人教就會的。而是孩子的大運動發展以及身體的各方面協調能力都已經準備好了,孩子自然就會開始走路。

具體到每個孩子的走路時間,這是因人而異的,不過醫學上認為孩子在一歲半之內走路都算正常。


孩子走路的時間大概在10個月到18個月。走的早的孩子不到一歲就開始,走的晚的孩子也有可能一歲半。

既然孩子走路不用教,那我們父母要做些什麼呢?

  • 要留意孩子發出的走路信號。當孩子可以扶物站立的時候就是馬上要走了。通常是扶物站立-扶物行走-獨站-獨立行走。
  • 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剛開始學走路,因為腿部力量不夠,走兩步就會摔倒。有的孩子是坐在原地,有的孩子會向後仰,家長一定要小心,避免孩子的頭碰到地上。
  • 注意孩子的走路姿勢是否正確。不管是扶站還是扶站還是扶著走路,孩子一定是腳掌先著地,而不是腳尖。


如果一直是腳尖著地,儘早帶孩子去做檢查。可能肌張力高的問題。

走的太早會不會羅圈腿?

一歲多的寶寶剛開始走路看起來就像羅圈腿。這是因為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因為空間有限腿是捲起來的,所以剛出生的寶寶腿都呈M狀,也被稱為青蛙腿。

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和羅圈腿無關,這種症狀會在孩子2.5-3歲之後逐漸消失。


走路不管早晚,只要是孩子自發性的就不會造成羅圈腿,羅圈腿通常是因為缺鈣造成。

不過長時間坐學步車是一定會導致羅圈腿或者腿變歪的,這個我身邊就有案例,所以學步車甚坐!


豌豆媽媽育兒


我在家裡是第一個結婚的,孃家所有人都非常喜歡愛我的女兒。

女兒十個月以後,每每一回孃家,母親就讓哥哥和弟弟,在兩屋之間的門把手上拴根尼龍繩。一邊是大舅,一邊是老舅逗我女兒玩。女兒兩隻小手攥著尼龍繩走來走去,我和母親在兩邊護著,姥爺則在一旁擔心的看著。

有一天女兒走著走著,突然撒開小手,兩隻小腳緊捯。嚇了大家一跳!

從那天起,竟然漸漸學會走路了,小腳邁的倍穩。十一個月滿地走!

好玩極了……





葉舞芭蕾時


我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我覺得孩子走路不用刻意去教,感覺他想走的話,可以稍微引導下。身邊有很多和我家寶寶同齡的小孩子,早一點的10個多月就開始站起來走路了,那時我有些心急,總盼望著她早點走。而我的寶寶是一歲一個月能在外面獨立走路的,就我記錄的過程看,11個月時先是扶著東西走一兩步,大概過了一兩週就可以在床上小走幾步,在接著就是在家裡短距離走,出去都是有些害怕,非得牽著她,這個時候我們才開始來引導她獨立走路。

我們帶她去公園,會在兩三米的地方等她或者放她喜歡的玩具,訓練了幾次效果不顯著,出去也還要牽著不放手!後來帶她去商場,有個童裝店,掛一件特別漂亮的裙子,她眼睛一亮,丟開寶爸的手就快步跑過去了,那以後就會走了!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過程,寫上個人的經驗,希望可以參考下,祝你家小寶寶健康成長。


深漂萍子


#頭條公開課繁星計劃#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是不是走的太早會羅圈腿?

育兒老話“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這個是很敏感的問題。意思也就是說:12個月走比較好。先不評價話對不對,我先講下自己的經歷。


我小兒子快2歲了,在大概7個月時,寶寶就開始喜歡,用腳一掂一掂的想著地了。鄰居(帶2個孫子的阿姨)很熱心的建議說:可以給寶寶用學步車了,我家孫女6個月就用了,這樣學會走路很快的。當時我聽取他的意見,給寶寶買了一個學步車,心理也想著,有個學步車幫忙牽住孩子,至少上廁所什麼的可以不需要我抱著唄。(我兒子非常粘人,真的是上廁所都跟著。)到8個月的體檢時,人很多,抱著等好累,輪到我時,就把他立在醫生的桌面上了,當時,體檢醫生露出非常驚訝的表情,嚴格指出:“抱著,或者給寶寶坐好,不能站立。”當時我臉一下就紅了。處於什麼原因當時也沒問。(被醫生的態度驚到了,害羞不敢問了)回家後趕緊查了相關資料。所以,個人意見不要太早讓寶寶學走路。

以下是我當時查的資料總結:


為什麼不能太早教寶寶學走路?

因為寶寶發育剛剛開始,骨頭還不是很堅固。骨質比較柔軟,所以,太早走路導致腿骨負重早,這樣對發育非常不利。


是不是走的太早會羅圈腿?

有可能會,因為學走路過早,但是寶寶的下肢骨還比較柔軟脆弱,經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勞,下肢吃力就容易導致“X”型腿或“O”型腿,嚴重的導致疲勞性骨折。


以上僅是個人意見,希望對你 有幫助,謝謝閱讀!


睿寶的成長記


為什麼要教,到時候自己就會走了,扶著走路對寶寶腿型不好還不說,大人不累嗎?我閨女十一個月了還就只會爬呢,我從來沒扶著她走過,就我媽在我看不見的情況下扶著走,差十天一歲在早教中心玩的時候看見別的小朋友站起來走,突然就站起來走了四五步,然後回家就一點一點的會了,一歲生日那天就能走很遠了,沒兩天滿屋轉悠,中間也會摔幾次,但她都是蹲下再坐下,我也沒管過,樓下的小孩比我閨女大3個月,九個月就弄個圍巾勒著在地上走,天天就那麼勒著,大人也累孩子也不得勁,他媽媽還說我你得讓她下地了,要不然以後走的晚,這都是什麼謬論?


哎那誰9571455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走路太早會造成羅圈腿,所以無論誰家的寶寶、無論何時都會敲警鐘:不要讓寶寶走了,小心成羅圈腿!那麼走早了真的會羅圈腿嗎?什麼時候教孩子走路才不早不晚呢?

過早走真的會造成羅圈腿嗎?

1.什麼是羅圈腿:羅圈腿又叫O型腿,醫學名叫膝內翻,是指3個月以上寶寶在雙踝關節併攏並伸直膝關節的情況下,兩側膝關節不能靠攏。這樣會讓孩子行走時姿勢不美觀,對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

2.造成羅圈腿的原因有那些:佝僂病(缺乏維生素D);遺傳;過早站立或行走。

其中過早站立是指:當寶寶的腿部肌肉在沒有能力支撐自己的身體時,家長強行讓寶寶站立或行走,這會讓寶寶的腿部支撐不住身體的重量從而壓迫變形。

所以,走得太早真的是讓寶寶成為羅圈腿的原因之一。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走路不早不晚剛合適呢?

寶寶走路並不是一下子就會的,而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的鍛鍊才能達到的運動。走路之前,需要經過:扶站、扶著走、獨站、直立行走這幾個步驟。

按照嬰幼兒的大動作發展標準,寶寶會在9個月左右開始扶站,10個月左右可以扶走,12個月左右開始直立行走。但每個寶寶的發展情況不一樣,有的早一點,有的晚一點。但是再怎麼早也不能3個月就會行走,再晚也不應該兩歲了還不會走。


所以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情況,寶寶學習行走的時間就不算早:

第一、扶站、站立等需要下肢力量的運動為寶寶的自發性行為。

嬰幼兒的大動作訓練指導標準為“一早二學三不教”,即寶寶需要早俯趴、學翻身、學爬行,不教坐、站、走。 如果我們多讓寶寶俯趴多爬行,後面的三個大動作寶寶就會自發性的去摸索。如果是寶寶自己摸索出來的,那麼對寶寶而言,不管是8個月還是10個月扶站,那都不早不晚。

第二、自發性運動行為在大動作發育標準時間內

當你用手扶住3個月寶寶腋下,讓他“站”在地上時,寶寶也許會出現行走的姿勢:兩腳交替向前跨步。但這並不是寶寶需要進行練習走路的信號!這樣的姿勢只是寶寶的條件反射而已。 所以寶寶的大動作練習時間同樣需要這個大動作指導時間範圍內。

所以既在大動作發育參考時間內,又是寶寶自發性行為,那麼對寶寶而言練習行走就不算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大運動發育時間表:大部分寶寶在11~14個月時具備獨立行走的能力。有些寶寶發育的較早,9個月就可能行走,這個時候如果家長擔心,可以少讓孩子‘練習行走,有的寶寶發育較晚,17個月才會行走,但超過18個月就需要看醫生。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寶寶的自身情況來判斷,而不是根據別人的孩子來判斷。如果寶寶在8個月後下肢肌肉發展還不錯,自己又有想扶站、想走路的意願,家長就可以輔助寶寶行走。

注:上表中深藍色表示大部分寶寶,淺藍色部分表示少部分寶寶。

如何幫寶寶練習走路?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刻意練習走路,練習走路是針對14個月以後還沒有想走路的“懶”寶寶。大部分寶寶在俯趴足夠、爬行足夠後都會自己摸索走路,我們家長只需要在一旁提供輔助、保證寶寶安全即可。

1.扶著走:先讓寶寶扶著沙發椅子慢慢走,然後逐漸引導他鬆開雙手。

2.引導走:彎下腰與寶寶面對面雙手握著他的小手,家長一邊後退一邊用言語和表情吸引寶寶向前走。

3.助力走:兒科醫生崔玉濤指出學步車對寶寶的學步沒有任何作用,如果一定要選,可以選擇阻力比較大的助步車,讓寶寶推著走,既能夠鍛鍊走路又能防止摔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推快遞箱、裝著牛奶的牛奶箱走,外出時讓寶寶推嬰兒車走。

4.安全第一:地上最好鋪一點軟一點的地毯,或者在爬爬墊上進行行走練習。寶寶周圍沒有直角的桌子板凳,地上沒有堅硬的小玩具。防止寶寶因為摔疼碰傷後對行走產生恐懼心理,然後牴觸走路。

5.舒服的鞋:穿鞋子並不能推進寶寶大運動發展進程,但可以讓寶寶更願意邁步,選擇鞋的內長大於腳長1釐米左右,保證舒適安全。

6.及時鼓勵:當寶寶能獨自邁出第一步時,我們一定要給予寶寶熱烈的誇張的鼓勵。如果寶寶失敗了,也不要兇他。在愉悅的玩耍中,寶寶能學的更好。

關於羅圈腿的兩點補充

1.不要給寶寶綁腿:很多人覺得要預防羅圈腿,所以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給寶寶綁腿,這是錯誤的!剛出生的寶寶的腿會像青蛙一樣,然這並不是羅圈腿。這是他自然而然的一種姿勢,因為他以為自己還在子宮內。等寶寶長大,自然就不會這樣了。

2.羅圈腿是可以糾正的:除了非常嚴重的畸形需要醫學矯正以外,大部分的羅圈腿都是可以通過鍛鍊來糾正或彌補。 具體方法:
  • 壓腿運動:通常採用直壓腿和側壓腿。
  • 踢腿運動:O型腿採用小腿外踢法;X型腿採用小腿內踢法。
  • 夾腿運動:雙腳、踝、膝同時靠攏夾緊,堅持數分鐘後放松。

寫在最後

嬰幼兒大動作的發育指導標準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家長能夠發現寶寶的發育缺陷,能夠及時糾正或彌補這些缺陷。但我們也不必因為太擔心害怕寶寶成為羅圈腿,而特意去控制孩子的自然生長髮展情況。

面對孩子的成長問題,我們做家長最好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父母輕鬆一點,孩子也會輕鬆一點,這樣我相信寶寶會發展的更好。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關注@豬媽媽養兒記,碰撞更多育兒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轉發、點贊與關注!

小豬媽媽卿晨


關於孩子大運動發展,應該遵循這樣的規律:一早、二學、三不教,意思就是:早俯趴、學翻身、學爬行、不教坐、不教站、不教走。

也就是說:孩子走路原本是不用教的,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嘗試習得的技能,但這麼說好像與我們現實情況不相符啊,那我們過去不都是要大人扶著孩子學習走路麼?或者用紗巾不帶吊著孩子學習,現在物資豐富了,也有助步帶、助步車可以輔助學走路。

所以,我覺得可以換個角度來回答題主這個問題,即:孩子如何學會自己走路?

孩子如何學會自己走路呢

走路是孩子大運動發展其中的一個環節,而大運動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每一個大運動的發展都是下一個大運動的基礎,所以,我們要按照寶寶的自然生長規律來順應,具體是指:

  • 最開始充足的俯趴,鍛鍊脊柱和背部肌肉群,抬頭

  • 學會翻身,四肢更加靈活
  • 學習爬行,鍛鍊四肢力量,脊柱力量、手腳協調能力、平衡力、空間感、視覺發展
  • 爬著爬著就學會了坐,且坐的筆直,脊柱不會彎曲成C型
  • 爬著爬著就學會了扶站
  • 鬆開手獨立站
  • 邁開腿獨立走
  • 摔倒再站起來
  • 越走越熟練
  • 越走越平穩
  • 越走越快

這就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可以看到,這個過程裡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爬行。

所以,寶寶如何學會自己走路的答案就是:學會爬行,不用教,不用扶,多爬少抱少躺少坐,最好爬夠500小時,爬行不僅可以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學會坐,還可以自然而然學會走路。經歷爬行的寶寶大多在13個月左右自己獨立走路。

為什麼可以通過爬行學會走路呢

走路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實際上需要身體硬件達標和很多的能力,通過爬行可以讓孩子獲得這些硬實力和軟實力。

1、生理彎曲

人們站立走路需要由人體的四個生理彎曲提供保護,緩衝和分散在運動中對頭和軀幹產生的震動,這四個生理彎曲分別是向前凸的頸曲和腰曲,向後凸的胸曲和骶曲,爬行的時候,孩子的背部平行於地面,頭抬起,能夠促進生理彎曲的形成。

2、四肢力量

走路需要腿部的支撐,沒有力量是不行的,爬行的過程中,腿部能夠得到很好的鍛鍊,在走路的時候,會更加穩當。

3、平衡能力

只有掌握平衡才能更快的學會走路,初學走路的寶寶會抬起胳膊自己維持平衡,爬行充足的寶寶平衡力非常好,所以在走路的時候能夠很快找到平衡點,不容易絆倒,而被家長扶著走路的寶寶反而東倒西歪,依託於家長的平衡,學習走路就會慢很多,也不如爬行走路的寶寶走的穩當。

4、空間感

走路的時候是需要視覺配合的,判斷距離、空間、方向,爬行是鍛鍊寶寶視覺追蹤、空間感的最好的方式,所以爬行走路的寶寶走路的時候能夠輕鬆越過障礙、躲避阻擋,也不會輕易撞到。

5、手腳協調能力

走路需要胳膊和腿部的交叉配合,邁左腳抬右胳膊,邁右腳抬左胳膊,這就牽扯到手腳協調,爬行的時候也是同樣的交叉配合,所以,走路時不會出現同手同腳的情況。

如何讓寶寶學會爬行

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爬行,這是需要大人教的,6個月匍匐爬行,8個月手膝爬行,大人需要做的是

  • 給寶寶推爬,教寶寶爬行,如果大人不知道如何教孩子爬行,可以請專業的育嬰顧問指導,如果報了早教,一般早教機構也會教。

  • 提供充足的場所讓寶寶自由爬行,不設圍欄,每天爬行累計時間努力做到1.5小時

  • 早教場所、遊樂場、商場都是很好的爬行環境

  • 爬完給寶寶勤洗手

這裡分享我家寶寶的走路過程,我們是7個月開始爬行,一直爬到12個月,大約爬了300小時,剛過一歲,一天中午自己鬆開扶著牆的手,開始走路,走了五六步,接下來每天開始自己走,摔倒了爬起來再走,我們只負責跟在後面,半個月左右就已經走的非常平穩,幾乎沒有摔倒過,其他家長都覺得這不像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所以,在孩子走路這個事情上,我基本沒有操任何心,沒有幫過任何忙,我的精力都投入在引導寶寶爬行這個事情上,結果也是令人欣慰的,沒白爬啊!

先爬後坐後站,不用教走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傳統的育兒方式,但是大量的例子證明,寶寶自己走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是大人用錯了方法而已,所以,與其彎腰駝背的攙著扶著,不如創造有利條件讓孩子學會爬行,那學走路這個事情真就不是個事了。


墨仔媽媽育兒


經常聽到周圍的老太太們炫耀自己的孫兒6個月可以站了;8個月可以扶著東西走了這類的話,很是自豪。


美女藥師認為寶寶過早的學會站、學會走路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未滿週歲的寶寶發育是很快的,尤其是骨骼的增長,這個時候的骨骼是比較柔軟的,並不像成人骨骼那樣堅固,過早的學會站立、走路,對寶寶腿部骨骼會造成很大的負重壓力,勢必對骨骼的發育是不對利,嚴重的會會導致腿部骨骼變形,也就是大家常說的“x、o型腿”,甚至還會導致疲勞性骨折。

寶寶最好什麼時候學站、走?

站:相信有很多在寶寶半歲時去做體檢,醫生會建議少讓寶寶站,這就是主要保護寶寶的最後腿部。寶寶站立是不要學的,到了半歲以後寶寶都會有想要站立的慾望,偶爾站站是沒問題的,比如站個兩分鐘,就一定要抱抱他避免讓他過久站立。寶寶超過10個月後大多都可以扶著東西站立,這個時候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干預他了。



走:每個寶寶的對於行走的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有些寶寶完全不需要家長去教他邁腿走路自己就可以慢慢學會,有些寶寶需要家長的攙扶提著一步一步地往前學著走,大多數寶寶在8~10個月時都表露出想要行走的慾望,但建議如果想要寶寶學走路還是要到一歲以後,讓他是自己來爬起來扶著走,那時我們可以不去幹涉。


另外,不建議去使用學步車,學步車不能真正的教會寶寶學步,大家對於寶寶腿部的發育,特別是腳踝處會有很大的影響。

希望我的回答對各位有所幫助。關注一下《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帶你瞭解更多的孕期、育兒健康話題。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

答:11個月,是孩子學習走路的最佳時期。

是不是走的太早會羅圈腿?

答:一般不會的,因為羅圈腿是缺鈣造成的。其實,寶寶開始走路的階段,腿部都會有點彎曲狀態,而等體能增強後,慢慢就會自己恢復正常了。不過,因寶寶的骨質鈣化程度不夠,如果長時間站立的話,也就容易發生彎曲。所以,在會走路之前,不可以無節制的讓寶寶長時間站立。

關於什麼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年齡段大至如下:

研究發現,寶寶在8~9個月時就已經會爬、會坐、能扶站;在動作智能上,扶著欄杆可以站起來,並很穩定;有時還會把一隻腳提起、放下;

10個月寶寶可以坐得很穩,能獨站或扶站時,可有意識地從站到坐,並控制身體坐下時不跌倒;其實,這一切,就是為了站立行走作準備。

到了11個月的時候,寶寶就具備了行走的能力。這個時候,寶寶可以拉著欄杆自己站立起來;扶住寶寶站立後鬆開手,他能獨站2秒以上;讓寶寶扶著椅子、床沿或小推車,鼓勵其邁步,能邁3步以上。那麼,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就是“獨自站立”。

因此,11個月,是寶寶學習走路的最佳時期,這時爸爸媽媽若想讓寶寶早一天邁開人生的步伐,就要合理地引導與訓練。開始,可以先拉住寶寶的雙手或單手,讓他向前邁步,嘗試一下情況如何。若看到時機成熟時,就可以設置一個誘導寶寶獨立邁步的環境。比如,當寶寶能很自若地坐著玩時,他就開始不再滿足於坐了。這時他往往會主動地想學站,他會向上站起,那麼這就是寶寶行走能力發育的敏感時機,這時應抓住機會,在此階段幫助和訓練寶寶學會站立與行走:

1、訓練寶寶學站立

開始學站時,爸媽可以先扶著寶寶的雙手,讓他站立一會兒;或者讓他扶著凳子、床沿自己站一會兒。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寶寶就能很輕鬆地扶著東西站了,甚至可以手上拿著玩具,身體只需靠著一點實物就行了。

那麼,到了這個程度,寶寶就可以練習獨站了。

不過,訓練站立時,要按由易到難的順序,逐漸進行。剛開始時,家長可用雙手支持在寶寶的腋下,讓練習站立。在比較穩定後,可讓寶寶扶著床欄站立。慢慢地寶寶就能很穩地扶欄而立,並能自如地站起坐下或坐下站起。

2、站起坐下訓練

一般來說,10個月的嬰兒,往往就可以坐得很穩;當能獨站或扶站時,他也可有意識地從站到坐,並控制身體坐下時不跌倒。並且,有時還能夠由坐位換成俯臥位,或由俯臥位換成坐位。

那麼,這就就可以把寶寶放在活動欄內,訓練他由坐位主動拉欄杆站起;之後,再練習扶欄蹲下去拾玩具的活動,並且拾了玩具再練習坐下,最後練習從坐位躺下成俯臥位,繼而訓練翻身打滾。

3、練習雙腳站立

大人可以用雙手扶在寶寶的腋下,並幫助他站穩後,這時爸媽可以用雙手慢慢收回,並拍著手說:“瞧真棒哈,寶寶快會站好了”。如此反覆訓練,或讓寶寶靠著欄杆或背靠牆站立片刻,漸漸地在無扶欄的條件下學會站立。

4、寶寶練習邁步前走

大人先兩手握住寶寶的手,然後你一步一步往後退,同時讓寶寶慢慢一地一步一步邁向前;此外,也可以讓寶寶扶著推車,慢慢向前推,從而學會邁步。

但是,寶寶開始蹣跚學步,固然是可喜的事情。可是每個寶寶的動作發育都是有個體的差異,不能說10個月會站是正常的,而11個月不會站就是異常了,只要在一段時間範圍內完成寶寶動作的發育都算正常。當然,平時鍛鍊多的寶寶動作發育就會早些。因此,為了寶寶早一天站立、邁步,爸爸媽媽還應加強練習與訓練。

但是,訓練時還注意寶寶的關節脫臼:

由於寶寶的關節很嬌嫩,容易脫臼。所以,當教寶寶學走步時,大人應該站到寶寶的身後,並兩手托住寶寶的腋窩,而不要牽著寶寶的兩隻手。因為如果只是牽著手,一旦寶寶摔倒,就會不由自主地猛拽他一下,這樣極易把寶寶的關節拉脫臼的。


超能博士


你好,孩子多大可以學走路?答案是12+/-2,也就是說,10個月-14個月的孩子學習走路都屬於正常範圍。


沒有絕對的標準時間

孩子在體能上的個體差異,越小越明顯。有的孩子生下來8斤,有的4斤;有的一頓吃很多,有的要分多次慢吃,所以,沒有統一標準說一定是11個月還是12個月還是13個月學走路,個體差異不同。家長也不要看著人家孩子走得早,就著急,擔心起自己家孩子。放心,只要身體健全,遲早他/她會走路的,就跟跑馬拉松一樣,對手前幾步衝得快一點,不代表能笑到最後。你的孩子晚兩步,也不代表他不能後來追上。


把控制權交給孩子

怎麼判斷時間合適了?我們說了不算,控制權應該交給孩子。小朋友到一定的年齡段,會自動自覺地探索身體、探索世界,自己嘗試站立、自己扶著欄杆/牆壁挪移。如果觀察到他經常有此類的行為,或者表達這樣的需求,就可以幫助他學走路了。



不要急著走 多爬爬更有益

很多老人聊天的時候會提到,我家孫子/孫女10個月就會走路了……好像走得早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其實並沒有那個意義。相反,早期多爬一爬,對鍛鍊孩子的四肢協調能力、空間感更有好處。每個階段,就讓孩子盡情享受那個階段該有的樂趣,沒有必要揠苗助長。至於你提到的羅圈腿現象,不排除這個可能性,嬰幼兒雙腿骨骼發育不完全之前,長期站立確實會對腿部造成一定壓力。當然,站得時間短、頻率少,也沒有太大問題。一切都要講究概率嘛。


對了,提醒一點,別用學步車!就是下圖這種。已經有研究證實,學步車對孩子是不好的。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治療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還有育兒方面的問題,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