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學過設計的她,卻用「漁網」驚豔世界

來自:一起設計 ID:together-design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藝術就那樣誕生了

說起藝術家 Janet Echelman(珍妮特·艾克曼),也許大多數人都不熟悉,但她遍佈世界各地的作品應該多少能喚起你的記憶。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SHE CHANGES, PORTO, PORTUGAL, 2005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THE SPACE BETWEEN US, SANTA MONICA, CA, 2013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1.26 SINGAPORE, 2014

這位知性又可愛的女士被譽為世界公共藝術的「革新者」,曾獲得古根海姆基金獎、美國史密森尼創新視覺藝術大獎,還獲紐約時報、時代週刊好評。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Janet Echelman

就是這樣一位能力超群的藝術家,她卻從未學過雕塑、工程設計或是建築等專業,哈佛大學畢業後接連申請了 7 所藝術學院,無一例外都被拒絕。

於是 Echelman 決定走上藝術的道路,學畫 10年,在 1997 年拿到弗爾布萊特獎學金,被邀請在印度舉辦畫展,眼瞅著就要走上藝術人生,要展出的畫卻因故無法送到......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但也許是因禍得福,畫沒了,總得做點兒東西出來拿去展出吧,在海岸散步時,漁網給她帶來了靈感,便有了最初的 BELLBOTTOM 系列作品▽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沒想到,這一嘗試伴隨她至今。那之後 Echelman 不斷學習傳統工藝,與工匠、編織者合作,除了被看到,她還想讓人們真正的沉醉其中。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INSIDE-OUTSIDE, 哈佛大學福格美術館, 1998

為了能讓作品長期存在,她花了兩年時間,尋找了一種能夠抵抗紫外線、汙染的纖維,編織出了一張 50,000平方英尺的「大網」,用超大的鋼圈作為支撐▽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SHE CHANGES,葡萄牙波爾圖, 2005

為了使這張大網既可以隨風舞動,又能保持住不被颶風破壞,Echelman 找到了航空學工程師 Peter Heppel,模擬出精確的運動軌跡。

並找到一家漁網工廠,創造了全新了編織方式,用以替代脆弱的傳統手工編織。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後來的作品由於外形更為複雜,無法依靠原有的鋼圈搭建,於是她又改用一種柔軟的、細孔狀的纖維代替,它比鋼強韌15倍,所以做出來的整個作品無比輕盈。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1.26, SYDNEY, AUSTRALIA, 2011

這個名為 1.26 的作品,是應丹佛藝術博物館邀約,找到一個與西半球35個國家相關聯的主題,創作出一個作品以紀念首屆美洲雙年展。

Echelman 以 2010 年智利地震引發的海嘯為靈感,向美國宇航局(NASA)獲取了當時的數據,由於振動瞬間加速了地球的自轉,將一天的時間縮短了1.26微秒,作品名便由此得來。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設計手稿

迄今為止,1.26 已在四大洲的 11 個城市安裝展出。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政中心公園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上海市虹橋樞紐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中國香港半島酒店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新加坡濱海灣

Echelman 一直在進步,她將傳統手工藝與高科技材料和工程技術結合,讓世界各地都有了她的足跡。

1.78

“ 1.78”是指當單個物理事件轉移地球質量從而加速行星自轉一天時,縮短的毫秒數。最初在馬德里市展出,以慶祝市長廣場 400 週年。建築般大小的網狀雕塑在空中無比耀眼。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馬德里太陽廣場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阿聯酋迪拜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加利福尼亞州比佛利山莊

1.8

“1.8”是 2011 年日本地震和海嘯造成的地球日縮短的時間長度(以微秒為單位)。將物理數據轉化成多彩的藝術作品,引人深思。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英國倫敦牛津廣場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中國北京太陽公園附近的索拉納酒店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Renwick畫廊

DREAM CATCHER

她為西好萊塢日落大道創作的具有紀念意義的雕塑「Dream Catcher」,接近 10 層樓的巨大雕塑佔據了兩幢酒店間的開放式空間。輕柔與活力的結合,讓這裡充滿生機。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Every Beating Second

在舊金山國際機場是第2航站樓,Echelman 也帶去了她的作品,讓單調的空間煥發生機,漸變色的網穿透屋頂,帶來豐富的視覺享受。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DANCE COLLABORATION

Echelman 還與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的編舞家Katarzyna Kozielska合作演出了「A. 記憶」,舞者成為藝術裝置的延伸,隨著音樂而改變著造型,十分震撼。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EXPANDING CLUB

她還以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為靈感,在美國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設計了一個五彩斑斕的懸掛裝置,在純白的展覽空間無比耀眼。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從未學過相關專業,卻能做出如此成績,果然只能說:藝術這東西,可遇不可求啊。

本文圖片來源於事務所官網https://www.echelman.com/版權歸其所有

- E N D -

你和1000元+/㎡的設計之間,只差這一節課!

疫情下的思考 | 室內設計與工程行業

設計師許磊抗疫自訴:都跟勞資好好活到,挺過這一關,我們都是生死之交!

他是賭王之孫,30歲就設計了楊紫瓊豪宅,還改變了奢華酒店的定義

2020年最快項目的設計圖紙施工完整版!

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从未学过设计的她,却用「渔网」惊艳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