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產檢流程是怎麼樣的,需要做哪些檢查?

新得寶貝


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對於孕檢來說是很重要的,而每個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項目,這也需要每個孕媽媽高度重視。

  • 我的孕檢經歷

我的整個孕期差不多孕檢了9次之餘,幾乎是一個月一次,每次孕檢就像是等待考試的結果一樣,即緊張又害怕,其中就有一次檢查中,發現羊水偏少,當時醫生就說如果羊水少嚴重的會讓胎兒缺氧,那種心情真是說不出的難過,所以說定期產檢是很重要的。

孕婦產檢流程是怎麼樣的,需要做哪些檢查?

  • 7到9周,第一次彩超,檢查目的就是為了看看是否宮外孕,以及胎兒有無胎心。孕媽在停經7天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去檢查,這也是對自己和寶寶都負責的。

  • 11周到13周,這個階段的檢查稱之為是NT檢查,也是一次小型的排畸檢查,孕媽需要在這個週期內進行檢查,錯過最佳時間效果可能不會多麼明顯。

  • 16周左右,唐氏篩查,這也是相當重要的一次篩查,可以檢測出胎兒是否是唐氏兒,本著對家庭和自己負責的態度,一定要按時去檢查,如果是唐氏篩查不合格的話,可以做無創或者羊水穿刺。

  • 24周到28周,四維排畸,這也是一次全方面的排畸檢查,主要是檢測胎兒有無畸形,這個時候你會看到胎寶寶的小手小腳以及臉的模樣,會不會覺得很可愛呢。

  • 28周左右,已經可以稱之為是孕晚期了,前面的檢查就是判斷胎兒有無畸形,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就是需要注意胎兒的體重、臍帶、羊水的情況,以保證胎兒健康的成長。

  • 30周到34周,會做彩超、血常規、測血壓等常規監測,這個時候很多孕媽都會出現貧血的情況,也是因為胎兒需要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所造成的,如果是貧血的話,食補很難補上去,就需要吃藥物來進行治療,可以聽取醫生的建議補充孕婦專用的藥物。

  • 36周左右,每次檢查都會發現離寶寶見面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通常越到後期的檢查就會覺得越緊張,這個階段會檢查胎位、胎盤成熟度和羊水的指數,為了選擇哪種生產方式。

  • 38周左右,同樣也是胎心監護、彩超、心電圖檢查,孕媽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如果是覺得有任何的異樣,都要及時的就醫。

結語

總之每次檢查的項目都是不一樣的,需要孕媽媽記住每次產檢的時間,同時也希望丈夫能夠陪伴在身邊,給與安全感。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你呢~


藍貓說育兒


我兩次懷孕都是在孕12周建檔的,建檔那天要做的檢查還是蠻多的。

我去到醫院的時候,先去掛號,然後去產科室排隊,等醫生叫號的時候就進去檢查,剛開始護士會拿一本母嬰保健冊,然後詢問最後一次月經的日期、家族遺傳病、流產史等,這些都是要登記在冊的,接下來就是一些檢查了。

孕婦建檔後,做些什麼檢查?

1、量體重、身高和血壓、宮高、腹圍,還有聽胎心

量體重之前,醫生會問準媽媽懷孕前的體重,以作為以後準媽媽孕期體重增長的參考依據。

2、尿常規檢查

準媽媽建檔的時候要做尿常規檢查,檢測蛋白、尿糖、酮體、紅細胞、膿細胞的含量,以此來判斷準媽媽有無泌尿系統感染。

3、抽血檢查

第一次建檔要抽好多血,因為檢查的項目比較多,主要包括準媽媽的血型、凝血功能、是否貧血、肝功能、腎功能以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為未來做防範。

4、B超檢查

確認孕周,推算預產期,檢查胎兒的發育情況、胎盤成熟度檢查以及NT檢查。

5、心電圖

檢查準媽媽的心臟是否正常。

曾經的理科女文青,現在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堅持一手寫作,一手生活,專注孕嬰育兒知識分享,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謝謝!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我前幾天剛好去建了檔。下面是那天開的單子:


還挺全面的,什麼肝功能、腎功能、弓形蟲、梅毒、血型都有查到,抽了8、9管血。並且驗了白帶和尿液,還要預約做NT的時間。

所有檢查項目,一共繳費980多塊錢。

我那天是12周+6天,醫生說NT要13周+幾天做最好,所以當天沒有做。其他的檢查都是當天做完的。

白帶和尿液當天出結果。抽血的那些結果,要第二天下午才能全部出來。

那天在自助機打印單子,出來了11張!

相當於全身體檢了一遍。😁


大樹丫


分享下在北京301建檔後的檢查。如圖所示,是不是暈圈了……我當時也是。現在懷孕30周➕了,說幾個目前為止印象比較深的檢查。

1.第一次檢查,大概抽五六管血吧,常規啊尿啊肝功能啊心電圖啊都查一遍。印象中是要空腹的。

2.做唐氏篩查。就是看染色體有沒有什麼問題,寶寶會不會先天智障,專業點說就是21三體綜合徵什麼的。這個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普通的唐氏篩查,就是抽血就可以了。但結果經常不準,有些麻麻被嚇得夠嗆,但好處是好像可以報銷一點。第二種是nt,就是染色體的基因檢測,有的醫院有點,有的不可以。我當時是同事力薦這個(沒錯,她就是普通唐篩說高風險,嚇夠嗆的那種。)一千多塊錢,但準確度高多了。第三種是羊穿,就是抽點羊水出來化驗,這個是金標準。一般高齡高風險的會被建議做這個,但結果出的慢。我記得當時孕婦群裡幾位高齡媽媽等的超級焦灼。

3.喝糖水。也叫做糖耐。其實就是看你有沒有妊娠糖尿病。空腹去喝一杯超濃的糖水,然後坐在椅子上不要運動不要吃東東,一個小時去測一次血糖。如果超過了規定值大夫就會讓你調整飲食。這個注意的是別騙大夫,乖乖按規律來,因為萬一是的話,對媽媽和寶寶都不好。

4.幾次b超。一次是去看胎心,好像一般是六週以後。還有一次是大排畸,就是醫院看寶寶有沒有缺胳膊少腿,心臟腦袋什麼的好不好。還有小排畸。這裡有個秘訣,就是做之前吃點巧克力酸奶麵包什麼的,讓寶寶活躍下,要不然到時候大夫看不清楚,你得出去了過半小時再來。這種情況真的蠻多。我第一次就吃了這個虧,後來幾乎每次去都碰到孕婦遇到這個情況。

基本上就是這樣了,純手機打字輸入。孕期記性真不好,現在回想起來只記得這些了。祝媽媽們好孕~



媽咪向錢衝


在剛發現懷孕的時候。第一次去醫院就要抽血化驗Hcg確定懷孕,然後做一次B超,排除宮外孕,檢查是否有胎心胎芽和心管搏動。這是第一次檢查,有的因為孕周小胎心聽不到,這就必須過一星期再做B超了。

等確定一切正常有的醫院12周開始就可以建檔,我去的醫院是18周才給建檔的,我是因為有一次胎停始,所以更加註重檢查,等建檔後,醫生就會通知你幾時產檢,每週或每個月都檢查什麼一清二楚





專的生活錄


我是8周左右的時候做過一次b超確認宮內孕,11周建檔,也是第一次產檢,我做了優生十項,血型,甲肝乙肝,梅毒愛滋檢測,甲狀腺,肝腎功能,微量元素,還有nt,但是當時由於胎兒太小nt在12周的時候重新做的,目前等著下次產檢


我也想知道叫點什麼好


朋友阿文懷孕後和老公吵架了,阿文以前生過兩個孩子,但是都是女兒,嫁農村沒有兒子阿文和老公總覺得不是滋味,所以現在想生多一個,而之前也懷過兩個,但是在早期都自然流產了。現在高齡了,想著也是隻要這個了,所以卻非常的緊張。懷孕後就不再工作,不工作就得向男人要錢花,而男人自己不懷孕,也不能體會女人懷孕的辛苦。

阿文高齡有過流產史所以需要做的檢查特別多,這才12周單單產檢就花了二三千了,老公就特別不能理解,以前都沒這麼多檢查,生下來也是健健康康的,哪有這麼多事情啊?這錢也不容易掙,懷孕才兩個月就花了這麼多錢,生個孩子有這麼矯情嗎?

事實上高齡,有過不良妊娠史的阿文需要的檢查確實會更多一些。

產檢的流程有三種:

主要是一些小醫院,比較一些鄉鎮的衛生院,面對的是農村,農村人收入低,一般都是早早結婚,早早生孩子,加上農村人都要勞動,所以一般生孩子時身體也是比較健康的,沒有太多的問題,只是需要檢查一些必要的項目就可以了。

有些衛生院只有二維的B超,而且驗血有不少項目醫院還做不了,如果要做的都建議孕婦去上一級醫院去了。

菁媽有一次去鎮上講孕婦課,問媽媽們有沒有喝過糖水,做過糖尿病的篩查,很多都已經是孕晚期的媽媽卻都說沒有做過。看各個媽媽的體重增長都還好,而且鄉下經常運動而且吃粗糧,可能糖尿病也比較少。

二、標準普遍大眾版的

這個就是一般的三甲醫院做產檢的,產婦在最佳的育齡期懷孕,而且過流產或者是早產史,也沒有其他的併發症。就是檢查標準版的就可以了。如下圖,一般整個孕婦如果是足月到40周才生的一般會做13次的產檢。

當然如果是媽媽比較緊張的話,可能還會在7周這樣做一次B超主要看是宮內孕還是宮外孕。

三、加料版特殊版

這種主要是針對這幾類人群來做的。

1、高齡產婦

一般高齡的產婦身體素質下降,就是懷孕也比一般人都要困難,而懷上之後孕媽出現問題的幾率也會更高,而胎兒出問題的可能性也會更高一些。所以高齡需要做的檢查更細緻一些。甚至建議沒懷孕前就要去產前檢查了。比如別人只需要做NT檢查,高齡的一般建議要做羊水穿刺了。

2、有過流產史,這就包括自然流產,胎停的媽媽

有過自然流史,也就是有過不良妊娠史,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悲劇,一般做的檢查也會更多。比如一懷孕就建議做B超看有沒有胎心,或者是看下孕酮有沒有升高等。

3、有過妊娠期併發症

比如媽媽之前懷孕就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或者是有過妊娠期高血壓的,懷孕後更加要細密的監測。

4、有傳染病史的

有些媽媽自身有傳染病的,需要檢查的項目當然也會更多一些。

5、多胎胞的媽媽或者是試管嬰兒

懷孕兩胎以上的媽媽,或者是做試管嬰兒得來的孩子,當然檢查的項目也會更多了。

6、特殊情況的媽媽

比如說熊貓血的媽媽需要檢查的項目也要比別人多一些。

話題:你懷孕時產檢了多少次還記得嗎?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菁媽育兒


從懷孕開始直到“卸貨”,產檢已經是如今孕婦的一件大事。懷胎十月中,面對種種檢查,到底哪些是必須的呢?有些沒有什麼必要的產檢,花錢是小事,孕婦挺個大肚子在醫院排上一天隊的難受滋味才是忍無可忍。

孕婦需要做哪些產前檢查。

  • 1、操作方法

    尿檢、血檢(hcg)。孕婦自己在家用早早孕試紙檢測出懷孕後,為了確診,可到醫院進行尿檢和hcg抽血檢查。這兩個項目不貴,且血檢比較準確,為了確診,建議有必要做。


  • 2、孕60天后第一次B超。從末次例假來的那天往後推60天即所謂的孕後60天。之所以要60天,是因為太早做B超對胎兒有傷害且檢測不出需要檢測的項目。這次B超很重要,一定要做!主要為了排除宮外孕等情況,可以說,從得知自己懷孕到此檢查通過才能暫時放下一顆懸著的心,確認你的寶寶暫時安全。
    • 3、孕12周例行產檢。即孕3個月也就是90天左右的樣子,距離上次產檢約1個月。做例行的血壓、體重、腹圍、聽胎心音、尿檢就可以了。
      • 4、關於測骨密度檢查。這個特意單起一條予以說明。通過椒媽和朋友們的教訓,負責任地告訴你——很不靠譜。儀器在你腳上測一下,電腦打印出結果,10個人有8個人的結果都是缺鈣,然後醫生就會根據這個結果給你開一堆鈣片。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做!
        • 5、孕16周尿檢、血檢、唐篩檢查。幾乎每次產檢都有尿檢,二三十塊,不貴且速度快,便於醫生判斷你是否進食鹽分過多、白帶有無異常等,建議每次聽醫生建議是否做。這次血檢包括血型、肝病病毒、性病病毒等,比較重要,一定要檢。唐篩很重要,建議一定要檢查!具體想明白唐篩的相關內容,可以百度唐篩。
          • 6、孕20周例行產檢。即孕5個月也就是150天左右的樣子,距離上次產檢約1個月。做例行的血壓、體重、腹圍、聽胎心音、尿檢就可以了。
            • 7、孕24週四維彩超、糖耐檢查。除了每次例行的產檢項目之外,建議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一個四維彩超,能看到肚子裡的寶寶實時的立體的動態和樣貌。這個檢查比較貴,可以自己選擇。一般四維彩超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因此如果決定要做,最好在孕20周產檢時就進行預約。其實對於經驗豐富的醫生來說,做三維或者普通B超也能觀察到需要觀察的項目。不論你選擇哪一種,這周建議你一定做一次b超,是判斷孕中期寶寶發育情況及身體各部位是否有畸形等情況的。糖耐是測妊娠糖尿病的,一般情況下都建議做,尤其是美國對糖耐特別重視,椒媽的朋友到美國生孩子,美國根本就不認她在國內的糖耐檢查結果,硬是重做了一遍,而且這項檢查非常痛苦,要喝幾大杯糖水,抽幾次血,加上空腹、排隊耗時太長,孕媽們請做好思想準備。
              • 8、孕28周、30周、32周例行產檢。即孕7個月、7個半月、8個月,做例行的血壓、體重、腹圍、聽胎心音、尿檢就可以了。(7個月結束後進入第八個月的時候,產檢由之前的每月1次變為半個月1次。)
              • 9、進入懷孕第9個月,產檢每週1次,即孕33周、34周、35周、36周均要產檢。33、34周例行產檢,35、36周需要增加一項——胎心監測。胎心監測這個檢查眾說紛紜,空閒的話或者實在不放心胎兒情況的,就老老實實做吧,其實價錢不貴,只是經常做出來結果不合格,就必須重做,然後又是新一輪的繳費、排隊、做檢查,基本一天就耗過去了,有時候還會拖到第二天。另外胎心監測不要過早做,椒媽就是在32周就被醫生安排去做胎監,結果每次都是做的時間最長且最不合格的,因為孕周較小,孩子動靜不夠大到儀器檢測的標準。

                • 10、最後一個月依然每週1次產檢,一旦有突發情況,如見紅、破水、規律宮縮等,請馬上去醫院,孩子隨時有可能等不急想提前出來見媽媽呢。這個月的產檢請遵醫囑,一般都會做b超的,畢竟已經逼近臨產了。這個月,作為孕媽媽的你,會焦急會不安會害怕會期待,都是正常反應,不要過於擔心,神經過敏,只要密切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就好了。你的寶寶在要出來見你之前,一定會給你發出信號的!守得雲開見月明,各位孕媽媽,堅持就是勝利!
                特別提示

                並非教條式,涉及相關醫學知識,請諮詢有專業從醫資格的醫生而非盲從。

                本頁指南內容僅供參考,請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謹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項,請諮詢專業人士處理。


御月居月子中心


很多新手準媽媽確實對孕期產檢流程不是很清楚,存在錯過產檢的情況。我是二個孩子的媽媽,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建檔

我不知道其它地方是什麼流程,我們這地方是產檢前必須建檔的。我們這裡是到產檢醫院就可以建檔,建檔時需要準備戶口簿、身份證,有些地方好像還要準生證、結婚證之類的,這個您需要具體瞭解。

建檔的醫院最好是選擇你以後會在這裡產檢、分娩的醫院。建檔後會發放《孕產婦保健手冊》。當然,如果到其它地方進行產檢也是可以的,但需要帶上《孕產婦保健手冊》。

我都是孕12周時進行第一次產檢時建檔。當然,不建檔也一樣可以進行產檢的,建議建檔,這樣醫生能夠更加詳細的瞭解您每次產檢的情況,能夠綜合多次產檢的結果,得到胎兒生長髮育的動態情況。

2、需要做哪些檢查?

產檢項目的內容您可以參照下圖,下圖是共計10次產檢。很多醫院是從孕36周開始,每週需要進行一次產檢,使得到孕40周時,共需要經歷13次產檢。

我不知道其它地方的《孕產婦保健手冊》是什麼內容,我所在地區的《孕產婦保健手冊》上面都有詳細的產檢時間表,標註了具體的產檢時間、產檢內容與產檢注意事項。

3、產檢的流程

結合我2輪產檢經驗來看,四維彩超是需要預約的,其主要原因是醫院的醫療資源有限,必須提前預約進行安排。四維彩超的時間是孕22-28周。切記一定要了解產檢醫院的情況,瞭解是否需要預約、如何預約等。

另外,還有部分產檢項目是有注意事項的。如孕期第一次B超檢查是需要憋尿,但不需要空腹。後續產檢中所有的B超就不需要憋尿、空腹,因為三個月後,已有羊水,就不需要憋尿了。

糖耐檢查時的前三天需要按正常的飲食保持3天,並在檢查前空腹8-12小時。我當時是確定第二天要進行糖耐檢查後,吃完晚餐就不再進食,第二天早上空腹去檢查,其實不需要特意禁食。

其它的產檢項目只需要按時到醫院進行產檢即可。

除了孕期需要按時產檢外,孕28周開始孕媽需要每日早、中、晚各數1小時的胎動。

其實,現在醫院的孕期保健工作做的越來越好,產檢流程越來越清晰,產檢服務質量越來越好。每次產檢完,其實醫生都會告之你下一次什麼時候產檢,產檢前的注意事項等,產檢時要認真聽取醫生的意見與建議。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育兒有故事,我們與您在育兒路上一起共同成長!


育兒有故事


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產檢是在孕12周進行,但是很多孕媽往往都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想要早點了解胎兒發育,於是第一次產檢大都在孕6周左右,也就是停經後的第42天。

孕婦產檢流程是怎麼樣的,需要做哪些檢查?

結合很多孕媽的經驗來講,當孕媽發現懷孕以後,就應該進行第一次產檢了:

1、懷孕早期(孕12周以前)

第一次產檢應該是得知懷孕後進行,此次產檢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確認懷孕,排除宮外孕;二是根據血常規中的HCG來判斷胎兒發育情況。

第二次產檢是孕12周,此次產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建卡。懷孕12周以後胎兒發育逐漸穩定,發生流產的幾率下降,醫生會給孕媽建立孕期檔案,主要記載孕媽基本信息和孕期產檢結果。

孕媽也可以提前預約NT。

2、懷孕中期(孕13~27週末)

孕14周前進行nt檢查,主要是通過B超測量胎兒後頸部積液厚度,如果檢測數值結果<3屬於正常;檢測數值>3,孕媽就需要進一步檢查。

孕16周進行唐氏篩查,主要是通過孕媽年齡、體重和血液推測胎兒患唐氏綜合徵的可能性。如果結果顯示低風險,屬於正常;如果結果顯示臨界風險或高風險,孕媽就需要進行無創dna或羊水穿刺了。


孕22~26周之間進行四維彩超,通過B超全方位檢測胎兒是否存在畸形,比如兔唇、少指或其他畸形,都可以檢測到。

懷孕中期的產檢項目都是特別重要的排畸產檢,孕媽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產檢結果,所以為了避免出現產檢結果異常,孕媽一定要按照規定時間進行產檢。

3、懷孕晚期

孕28周進行第一次胎兒體重估算,醫生會根據B超數據來估算胎兒體重。

孕32周醫生會定胎位、測量盆骨,預估孕媽分娩方式。

孕34周以後進行胎心監護,預防胎兒出現缺氧

孕36周以後每星期進行一次產檢,一直到分娩。


孕晚期產檢頻率比較高,主要是因為懷孕早期和晚期都是胎兒比較危險的孕周,稍微一個不注意就有可能對胎兒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所以一定要按時產檢。

初出茅廬的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集逗比與專業一身的媽媽,帶你瞭解更多孕期、育兒、產後護理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