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 從冷門到熱鬧


成員可發表內容到客戶的朋友圈,告知客戶活動信息、產品動態

企業可統一創建內容,成員確認後發表到客戶的朋友圈

企業可設置部門經理、運營團隊為負責人,管理企業成員發表的朋友圈記錄

成員可創建包含微信用戶的客戶群,在群內服務,同時群聊人數上限提升至100

企業可查看並管理成員的客戶群、對離職成員的客戶群再分配,企業資產不流失

企業可通過群聊數據統計查看客戶群數據,掌握成員服務情況

企業微信上線之初的定位是服務企業內部的管理、協作,但從近一年來的動向來看,企業微信正在實現一個“大轉向”——從企業內部協作工具轉變成企業對外溝通工具,越來越像SCRM。

面對私域流量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騰訊方面也意識到堵不如疏,一味封號解決不了問題,但是如果把這部分工具需求由官方的企業微信來承接,既能夠成為騰訊實施產業互聯網戰略的重要支點,讓企業微信真正有機會和釘釘同級對壘,同時又可以讓私域玩法走向正軌,在官方管控之下逐漸規範化。

騰訊做產業互聯網,手中的王牌正是海量普通用戶,11億月活的微信已經在事實上完成了國內範圍的人與人的連接。與普通微信打通,這才是企業微信得天獨厚的巨大優勢。

企業微信可以添加普通微信用戶為好友,企業微信可以和普通微信混合建群,小程序可以在企業微信同步使用,可以說,企業微信和普通微信的正常聯通已經基本沒有問題。

打通普通微信,對企業品牌意味著,從小河走向大海,潛在用戶池得到極大擴展,潛力無限。

除了安全性和微信打通,企業微信還具備多重獨特優勢,畢竟企業微信是為企業而生,對企業品牌的功能訴求考慮更多。

1、客戶好友數量無上限

普通微信好友上限5000,對於一般用戶使用是夠了,畢竟鄧巴數字告訴我們,人類的交際圈只有150人。但應用範圍擴展到工作和營銷上之後,5000人就太少了。

根據官方客服給我的答案,添加客戶滿5000人之後,可以申請調整上限,而調整的次數,是“無限”。我用學渣的邏輯換個說法:等於說,企業微信添加客戶好友的數量是沒有上限的!

實際上,我們並不需要好友數量無限化。根據多位經營私域流量的朋友反饋,單個員工的精力能夠維護的客戶數量在1~3萬之間,根據業務類型上下浮動,超過一定數值,就很難保證服務質量了。

2、客戶資產的可沉澱

員工離職之後,工作微信號歸屬權一直是個問題。

在私域流量的語境中,微信號沉澱的客戶資產,對企業經營而言非常寶貴。但上述歸屬權和合規性困境又導致了大企業正規軍的糾結。

但在企業微信上,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在官方網站上,我發現官方提供的企業案例中,已經把這個問題明朗化了。

3、營銷智能化。

去渠道化,這是私域流量的陽謀。過去大部分企業都是通過渠道觸達用戶,但私域流量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讓企業繞開渠道,把用戶抓到自己手裡。

直接觸達用戶,還是私域流量的第一階段,實現更加精準化高效率的智能化營銷服務,才是私域流量的未來。智能化營銷的前提又是基於對用戶的瞭解——掌握足夠多的用戶行為數據才能做出精準的用戶畫像,才能做精準服務。

這件事情也很適合企業微信來做。當然,前提是企業品牌獲得用戶許可,拿到用戶在微信上的行為數據和聊天信息。

未來企業可能成為我們在某個方面的生活助理,比如資生堂就在把美容顧問搬到線上,如果加上AI,智能化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更多的應用,營銷專家和技術專家們可以多多思考,這又是一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