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人辯經吸引外國遊客,所在寺院佔地380畝青海排名第二


青海西部和南部都屬於藏區,藏民居多,大多信仰藏傳佛教,因此寺廟眾多。在青海大大小小的寺廟究竟有多少,可能沒人統計過,除了西寧市著名的塔爾寺之外,青海還有很多歷史悠久,建築精美的藏傳佛教大寺。比如夏瓊寺,結古寺,瞿壇寺……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坐落在黃南州的隆務寺。

隆務寺,藏語全稱“隆務大樂法輪洲”,已有600年的歷史。隆務寺位於青海黃南隆務鎮西山腳下,隆務河中游河畔,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在安多地區,它的規模、地位、影響僅次於甘南的拉卜楞寺和西寧的塔爾寺。但是因為地理位置和交通的原因,來這裡參觀的遊客並不多,所以這裡有著原汁原味的藏族風情。

隆務寺規模宏大,佔地380畝。綿長的院牆外,整齊地排列著形式多樣的轉經筒,從清晨到日暮,無論四季。都能看到當地的藏民繞著寺廟的院牆扶動著轉經筒以順時針方向快步行走,一般繞殿的圈數是三的倍數。在他們的信仰中,瑪尼輪的旋轉可以代替誦經祈福,為自己和家人消災避禍,增福延壽,修積功德。


隆務寺坐落在山坳中,座西朝東,造型莊嚴,裝飾華貴。站在最高的大殿,可以看到隆務寺的全景。隆務寺前的廣場很大。

寺院建築是藏漢合壁,飛簷斗拱,金碧輝煌。寺內有眾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畫、堆繡和唐卡。不知是隆務寺影響著熱貢文化的發展,還是熱貢藝術滋養著這座神聖的殿堂,這裡早就是佛教文化與熱貢藝術充分交融的歷史古蹟和朝拜聖地。

隆務寺內珍藏著各類藝術精品和珍貴文物,有明宣德賜封的"弘修妙悟國師"牌,有明天啟五年由明帝題賜的"西域勝境"匾額。還有眾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畫、堆繡、唐卡等藝術品,浩瀚的佛教經卷典籍,成為省內又一處佛教藝術博物館。

我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好多大殿都關門了。非常遺憾不能入內欣賞,只能記錄一下殿外的風景。

藏民供奉的饃饃,怕黴壞掉,切開晾曬在不常有人去的寺院內。

主殿之外的院舍,有的偏院還會曬糧食,在這裡僧人和藏民水乳交融。

藏族孩子很小就跟者父母家人來到寺院轉經禮佛,耳濡目染感受著信仰的力量。宗教融入藏人的日常生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成為人們向善束惡的行為準則。

隆務寺每年會舉行四次大的佛事活動,主要是農曆正月13-18的祈願法會、三月的尼丹法會、九月的降凡節和十月的五供節等。其他還有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舉行的寺僧在佛前唸經、悔罪的儀式。圖為僧人在用糌粑為供奉準備的祭品。

僧人為寺廟的活動準備祭品。

隆務寺現在已經發展成顯密雙修的格魯派大寺,僧人最多時達到2300人,曾下轄有數十座屬寺。下午六點左右,經學堂下課,僧人們在大殿前的廣場上辯論。外國遊客在一邊觀看。

僧舍距大殿有一段距離,每人一間。散學後僧人們回到自己的宿舍做飯,打理個人事務。

僧侶年齡大小不一,有的很小就被家裡送到寺院,也有的是孤兒在寺院裡生活。這裡就像一個大的學校,各自獨立又互相幫助。

暮色四合,原本就安靜莊嚴的寺院此刻更是幽靜,六月的高原沒有暑熱,涼涼的晚風吹過,心神安寧。

 西寧到同仁161公里,自駕約需2個半小時。西寧汽車站每天都有發往隆務鎮的班車,上下午均有出發。向東南方向走京藏高速,過黃河,穿過20多公里長的隆務峽,然後走張汶高速,經過開闊的隆務峽谷地帶,即可到達。寺廟大最好早點出發,才有時間細細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