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2岁成了孤儿17岁外出打工,现回乡养猪,带领贫困村民共同致富


#自拍我的故事# 大家好,我叫汪治明,今年39岁。我12岁成了孤儿,17岁外出打工,经历几次自主创业和生意上的大起大落。两年前回家养猪,去年出栏肥猪1000余头,纯利润100多万元。

我的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乡兴泉村11组,距离黔江城区几公里,被誉为黔江后花园。在我8岁的时候,妈妈不幸去世,12岁时,父亲又不幸病逝,我成了孤儿,刚刚读完小学就辍学了。

1998年,17岁的我看到有关部门的劳务输出招工,便报名参加,随后便送到深圳一个五金厂。因为觉得厂子太小,没有发展前途,我便辞工去了广东,在一个建筑工地做桩基开挖的工作,几个月后,基础公司的老板看我干活既踏实又能吃苦,就把一些小工程的承包给我。

老板也是重庆人,也许是老乡的原因,他对我特别照顾。由于我之前承包的项目都完成得很好,于是他就把更多的活承包给我干,我也召集了更多的工人,规模越干越大,就这样,整整干了10年。在这期间,遇上了广西桂林的打工妹,我们相爱结婚并有了2个孩子,妻子看我的工作很辛苦,长期做下去对身体不好,提出了换一个工作的想法。

于是,我们去了上海,通过半年的观望和考察后,我去江苏太仓市租了4个门店,从家乡高薪请来了厨师,开起了重庆名菜“烧鸡公”。同时又租了一个200多平米的门店,开了一个小型超市,由于项目选得较好,我的店一开业便生意红火,好的时候一月能赚10多万元,4年后。由于城建拆迁,我的店刚好位于拆迁范围内,餐馆和超市被迫停业。


2013年,一个朋友邀我一起开办工厂,每人投资200多万元,去江苏南通租厂房、购设备,很快就开起了一家电子厂。开业初期就接到很多订单,运行较为顺利。一年后,由于诸多原因,厂子未能保持良好势头,最终倒闭,投资的200多万元全部打了水漂。

这次失败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我无心继续在外打拼,一家人回到了黔江老家。2017年,我重新创业,在家乡建了一个养猪场,第一年养了300多头生猪。

2018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猪肉价格严重下跌,活猪价格一度降到几元钱一斤,卖一头猪就会亏损几百元。我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当初建猪圈和环保设施花了许多钱,如果放弃,这笔投入又会造成白白地浪费。

于是,我咬牙坚持,艰难地度过了一年,2019年,生猪市场产能骤减、价格暴涨,肉价攀升,一度创下新高。这一年,我出栏了1000余头肥猪,每头猪都在二百六七十斤左右,一年下来,除去所有成本,利润达到100多万元,年底还存栏生猪200多头,其中肥猪80多头。

为了扩大规模,我重新规划建设新的猪圈,新猪圈设计三层,下面两层是猪舍,上面一层装饲料,自动供给饲料和饮水,猪舍内安装取暖和降温设施,让生猪在更加舒适的温度下生长。

另外建造环保设施,新建沼气池、化粪池、曝氧池,收集池、干湿分离机,经过几道程序,将生猪排泄物变废为宝。经过干湿分离过后的的干粉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我将它免费送给村民用于果树及农作物的肥料,经过处理的水也用管道输送到果园和农田,用于灌溉和追肥。

当地政府将我定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我的猪场专门招收贫困人员,让他们就近务工,领取较高的工资。我还规划发展果园以及山珍培育基地,争取吸纳20余名贫困人员参与管理,达到共同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