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大軍火商


  美國五大軍火商

  美國的五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雷神”、諾斯羅普·格魯曼和通用動力。

  排名前十位的軍火商中,7家為美國軍火商。這10大軍火商的銷售額佔全球總額的56%,約2300億美元。

  1.洛克希德·馬丁:1995年,馬丁瑪利斯塔先後收購洛克希德和GE宇航公司,從組建了今天的洛克希德馬丁。進入21世紀,其業務集中在了4個核心領域:航天、航空、系統綜合、技術服務。目前核心業務是航空、電子、信息技術、航天系統和導彈,主要產品包括美國海軍所有潛射彈道導彈、戰區高空區域防空系統、通信衛星系統、F-16、F-22和F=-35(JSF)等戰鬥機,U-2間諜偵察機、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C一5系列“銀河”大型軍用運輸機及岸基反潛機P-3系列、C-130系列軍用運輸機、軍用電子系統、飛行訓練輔助設備、火控系統和空中交通管制設備等,佔據美國防部每年採購預算1/3的訂貨,控制了40%的世界防務市場,幾乎包攬了美國所有軍用衛星的生產和發射業務,成為世界級軍火“巨頭”。目前洛克希德·馬丁的總部位於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的貝塞斯達。它雖然已將總部搬到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的貝塞斯達,然而整個企業的重心還是在加州,還在洛杉磯。著名的臭鼬工廠就是洛馬的。

  公司在世界30多個國家擁有250多個政府和工業界的合作伙伴。公司在美國國內的主要客戶包括國防部、NASA和聯邦政府其他有關部局。公司擁有的工廠、子公司、分公司等遍及全美45個州的457個城市,在全世界5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合資公司、辦事機構等。2015年11月份,洛克希德馬丁就斥資90億美金收購了西科斯基公司。

  洛克希德以製造最優秀的軍用機著稱,第三代亞音速隱身戰鬥機F-117為其傑作。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秘密“臭鼬工廠”始建於1943年,隱藏在伯班克的一片平原上,其車間一度在沃爾特·迪斯尼公司的幫助下偽裝成居民區。“臭鼬工廠”(SkunkWorks)素以研製隱形飛機和偵察機而聞名,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F-117隱形戰鬥機,以及美軍絕密航空研製計劃,如U-2、SR-71等。F-117隱形戰鬥機前身是按1975年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提出的輕型隱身戰鬥機計劃而研製的,1977年12月首飛。1978年美國空軍制訂了“大趨勢”計劃,開始研製實用型的F-117A,1982年8月23日開始交付美國空軍使用。該機採用了獨特的多面體外形設計,外表塗有電磁吸波材料,可使雷達反射波集中在水平面的幾個波束內,從而達到隱身目的。同時該機還採用了一些降低紅外輻射和飛機噪聲的措施。該機攜帶激光制導炸彈實施精確打擊,1988年以前一直被嚴格保密;1991年海灣戰爭中出動了1300架次,轟炸了戰略目標中的40%,均無損傷;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被南聯盟軍隊擊落一架,引起震驚。臭鼬工廠位於加利福尼亞帕爾姆達爾的實驗室裡,科研人員正在進行新型全球遠程打擊平臺的研製,以支持美國空軍現役中程和遠程打擊能力的不足,最終將替代B-lB、B-2A和B- 52。其它在研項目還包括替代C-130的新一代隱形戰術運輸機,用於遠程運輸和偵察的新一代飛艇,無人航空器和無人戰鬥航空器等。其中,新一代飛艇將 “開創飛行史上的新紀元”,能夠攜載1814千克的多任務有效荷載在約2萬米的高空近似於靜止軌道上運行,它的巡航時間遠比使用的無人機要長:計劃研製的原型飛艇在太空的巡航時間為幾個月,而基於原型飛艇的作戰型飛艇巡航時間則可能長達1年。當然,這種飛艇與衛星最大的不同在於能返回基地完成維修,並可進行任務裝備更換。

美國五大軍火商

  第4代戰鬥機代表F-22也由洛·馬公司研製,是美空軍21世紀初的主力機種;而更先進的未來聯合攻擊戰鬥機F-35,2001年也被洛·馬戰勝波音而奪得。這是軍火史上最大一筆訂單:1890億美元——今後幾十年將為美、英生產3002架,由此更堅定了洛·馬軍用航空界的龍頭地位。

  洛·馬研製並不斷改進的P-3反潛和海上巡邏機,也為中國人所熟悉——它在中國海域曾撞擊我海軍飛行員王偉的戰機,後被迫降在海南淩水機場。

  目前,F-35是洛馬最重要的項目之一,F-35的項目收入佔了洛馬航天業務的59%,總銷售的20%。洛馬預期F-35的停產日期為2030年。研發人員充分利用研製F-22 等戰機的經驗,使F-35除了借鑑其包括傾斜的雙垂尾、塗覆的座艙蓋和遮蓋起來的噴氣管等技術,在減小雷達與紅外線特徵方面更技高一籌,別看它體型不大,重量只有10噸左右,卻能攜帶5噸彈藥和6噸燃料,續航能力超過1000千米;既能像F-16戰鬥機進行空中格鬥,又能像F-18戰鬥機成為航母上的主力;而它可以垂直起降的性能使其裝備部隊後,將取代美國空軍使用的F-16和A-10戰鬥機以及現役的F/A-18和AV-8B鷂式戰鬥機。F-35不僅性能優越,可靠性好,同時降低成本,相對於F-22戰機上億美元的高價,其單機價格僅為2800~3000萬美元贏得了世界範圍的鉅額定單。

美國五大軍火商

  “大力神”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發射 “大力神”Ⅱ型,彈頭重3400公斤、1000萬噸TNT當量,射程15000公里

美國五大軍火商

  對以航空、宇宙和國防工業為主的洛·馬來講,通過每年高達9億美元的研發投入,其中包括15%用於基礎性如納米技術、機器人等技術的研究,以確保其在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把握未來20-30年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正因如此,公司在降低產品成本、減少製造和產品維護時間等方面制定了非常積極的目標。例如為了達到這些目標,F一35項目小組使用達索系統公司的CATIA和DELMIA解決方案把設計和製造環節集成在一起,從而使其擁有了開發出業界最完善、頂級技術的過程優化工具和航空專業模塊,大大促進其保持技術領先優勢的能力。

  很少有人知道,洛·馬每年所編寫的軟件代碼數量甚至超過了微軟公司。為此,微軟公司和洛·馬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在一些美國政府國防項目上進行合作,如美國海軍下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軟件和國防部信息安全系統等,幫助美國空軍對其位於北美的某大型空間指揮和控制中心進行技術升級,以及共同開拓利潤豐厚的聯邦政府機構技術服務市場。洛·馬的13萬僱員中,有2萬人是計算機專業人員。比如美海軍下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軟件系統,便是洛·馬的創作。

  洛克希德不僅在飛機氣動外形和佈局上創新,在新機運作上也獨具匠心。它首先鎖定美國軍方和軍機採購領導人,用新概念飛機實施公關。它給軍方留下深刻印象,似乎這架偉大的新飛機會給美軍帶來巨大的優勢,而不買它就會錯失良機,遊說的結果是軍方投入了相當一筆研製經費。這種待遇讓其它廠家非常羨慕。老洛從中得出兩條原則:第一、概念要創新,迎合軍方的思想;第二、軍火採購鏈雖長,程序雖複雜,關鍵人物就幾個,拿下他們,一切搞定。


  P-38出籠後,引起一位富翁的注意。他叫霍德華·休斯,是一位航空迷,他被P-38的速度和外形所吸引,專門投了一筆錢給洛克希德,要造一架打破世界速度記錄的飛機。這就是美國好萊塢大片《飛行家》所講的故事。休斯投資,與洛克希德合作,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積累了重要的數據。後來休斯得到了那架無與倫比的飛機XF-11。

美國五大軍火商

  P-38被廣泛應用於太平洋戰場,擁有令日軍聞風喪膽的優良特性:高速度、重裝甲、火力強大,眾多的美軍王牌飛行員均以駕駛該機為榮。P-38“閃電”戰機的航速達到了664公里/小時,航程又長,特別適合太平洋戰場的遠距離海空戰鬥。它被日軍稱為“雙身魔鬼”,聲名赫赫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就是被美軍破譯密碼,用P-38在所羅門群島的布干維爾島前線擊斃的。

  P-38及其各種改型共生產了9923架,在二戰中大顯威力。

  2.波音: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制造商之一。美國最重要的高技術戰略產業,美利堅帝國王冠上的最奪目的鑽石。此外,波音公司設計並製造旋翼飛機、電子和防禦系統、導彈、衛星、發射裝置、以及先進的信息和通訊系統。作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務提供商,波音公司運營著航天飛機和國際空間站。波音公司還提供眾多軍用和民用航線支持服務,其客戶分佈在全球90多個國家。就銷售額而言,波音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商之一。對美軍而言,它是“未來作戰系統”、導彈防禦系統、C-17“環球霸王”運輸機的主承包商。飛機制造界的微軟。軍售武器量僅僅次於洛克希德·馬丁,產值則高於全球第三的英國航太。單單2014年,國防承包達到290億美元,販售軍火帶給波音公司總收入的32%-35%左右。其主要產品生產民用運輸機,包括波音系列飛機,義勇兵洲際導彈。2008年對臺軍售達292億美元。目前該公司總部位於芝加哥,與其他4家相比,離首都稍遠。波音公司先後收購羅克韋爾國防公司和麥道公司。1997年,波音公司宣佈,原波音公司與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簡稱:麥道公司)完成合並,新的波音公司正式營運。麥道公司曾經是美國最大的軍用飛機生產商,著名的F-4“鬼怪”、F-15“鷹”、C-17軍用運輸機、DC系列以及MD系列商用飛機就產自該公司。新的波音公司由四個主要的業務集團組成:波音金融公司、波音民用飛機集團、波音聯接公司和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波音共用服務集團則對這些業務集團提供支持。該集團主要為波音各業務集團提供公共服務和高效的基礎性保障支持服務,以支持其集中精力保持利潤增長。此外,鬼怪工程部提供先進的技術研發,包括空中交通管理的先進理念。鬼怪工程部幫助各業務集團發現技術需要。

  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Boeing Integrated Defense Systems),主要生產軍用飛機、導彈以及運載火箭等產品。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為全球的國防、政府和商業用戶提供大規模系統的“端對端”的服務。這些大規模系統將複雜的通信網絡和基於陸、海、空及太空的平臺結合起來,提供非常廣泛的國防和空間系統、產品及服務。它設計、製造、改裝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旋翼機、空中加油機、導彈及武器系統並提供相關支持,而且處於無人駕駛系統軍事技術領域的前沿。綜合國防系統集團還支持著美國政府的數個重要國防項目,包括防禦署的地基中程防禦項目、國家偵察辦公室的未來成像系統、美空軍運載火箭項目,以及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國際空間站項目等。作為系統集成商,該集團承接了一些新項目,包括美國陸軍的未來作戰系統和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美國國防部的先進超視距終端系列,以及美國運輸部的爆炸物探測系統等。

波音金融公司(Boeing Capital),是提供資產融資和租賃服務的融資公司。波音金融公司為全球融資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主要任務是支持其他波音業務集團。該公司與民用飛機集團和綜合國防系統密切合作,負責安排、組織或提供資金,以促進波音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衛星以及火箭的銷售和交付。波音金融公司資產總額為100億美元,融合了波音的融資實力、全球性業務、對波音客戶和設備的充分了解以及經驗豐富的金融專家隊伍。


美國五大軍火商


  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波音公司開始研製大型轟炸機,波音波音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赫赫有名的B-17(綽號“空中堡壘”)、B-29轟炸機,以及東西方冷戰時期著名的B-47和B-52(綽號“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B-52服役後30多年中一直是美國戰略轟炸力量的主力。美國空軍中比較出名KC-135空中加油機以及E-3(綽號“望樓”)預警機也是由波音公司生產。

美國五大軍火商

  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波音公司的主要業務由軍用飛機轉向商用飛機。1957年在KC-135空中加油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波音707是該公司的首架噴氣式民用客機,共獲得上千架訂貨。從此在噴氣式商用飛機領域內便一發不可收拾,先後發展了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波音757、波音767、波音777、波音787、一系列型號,逐步確立了全球主要的商用飛機制造商的地位。其中,波音737是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的中短程窄體民航客機。波音747一經問世就長期佔據了世界最大的遠程寬體民航客機的頭把交椅,直到2008年才被A380取代。

  3.雷神: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是美國的大型國防合約商,總部設在馬薩諸塞州的沃爾瑟姆。主要負責地空、空空導彈的生產製造,雷神在世界各地的僱員有73,000名,營業額約為200億美元,其中超過90%來自國防合約。在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479位。雷神系統公司將包括休斯防禦部門和雷神電子系統公 司、雷神TI系統公司以及雷神E-系統公司。作為雷神公司的組成部門,雷神系統公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 軍工承包商之一。

  雷神公司有七大主要事業,包括:

  雷神防衛系統公司,本部設在麻薩諸塞州的Tewksbury

  雷神情報和資訊系統公司,本部設在德州的Garland

  雷神導彈系統公司,本部設在亞利桑那州的Tucson

  網絡中央系統公司,本部設在德州的McKinney

  雷神飛機公司,本部設在堪薩斯州的Wichita

  雷神技術服務公司,本部設在維吉尼亞的Reston

  雷神太空暨空用系統公司,本部設在加州的El Segundo

  雷神系統公司將由五個主要的業務部門組成:國防系統部;傳感和電子系統部;指揮、控 制和通信C3系統部;情報、信息和飛機集成系統部;及培訓和技術服務部。這種五個部門的結構是為了將 公司在關鍵產品領域的資源充分結合,併為客戶提供最先進、最有效的系統。

  雷神民用電子集團。該集團是將雷神防務領域中的技術轉化為民用產品的渠道。主要業務範圍包括微 電子領域、海上電子產品、夜視熱成像系統、GPS接收系統等。

  早期雷神管的包裝盒兩位前學校室友勞倫斯·K·馬歇爾和凡尼瓦·布什與科學家查理·G·史密斯三人在1922年在麻薩諸塞州的劍橋成立了“美國器械公司”,此公司的第一件產品基於史密斯過去的研究所發展的一種氦整流器[3],此管被命名為雷神(Raytheon,意即:神之光)並被用在交流電轉接盒上,一種用插座取代大型電池為無線電接收器供電的產品。公司名稱在1925年改為雷神。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雷神從製造供雷達使用的磁控管開始,進而生產整個雷達系統。在1945年,雷神公司的培西·史賓賽(Percy Spencer)發明了微波爐,他發現磁控管也能用來烹飪食物。在1948年雷神開始製造導向導彈,戰後那幾年雷神也製造無線電和電視發送器與相關產品,並取得D. C. Heath出版社參與教育類出版產業。雷神在1950年代開始參與晶體管制造,產品包括很受歡迎的CK722,販賣對象為業餘愛好者。

美國五大軍火商

  二戰結束後,雷神公司研製了新一代導彈並以鳥類命名,如“雲雀”、AIM一7“麻雀”、MIM 一23“ 鷹”。(與此同時,德州儀器公司研製了AGM一45“百舌鳥”,休斯公司研製了AIM一4“獵鷹”。 )在20世紀60年代末人類的首次登月飛行中,雷神公司生產的制導計算機沒有出現任何故障,成為當時最 可靠的數字計算機;為飛船生產的微波管將電視和廣播信號傳給地球,使幾百萬人目睹了人類歷史上最壯 觀的一幕。20世紀70年代,雷神公司的AIM一7F“麻雀”空空導彈投產,改進了越南戰爭中遠距離空戰的 作戰模式。(與此同時,德州儀器公司研製的激光制導炸彈也開創了空中精確打擊的先河,休斯公司的“ 陶”式反坦克導彈也顯示了很高的效能。)

美國五大軍火商

  雷神公司在1980年取得畢琪飛機制造公司,1993年取得英國航太(BAe)商務客機生產線,這兩項購案所得在1994年合併後成立雷神飛機公司。

  在1990年代中期,雷神購得E-系統公司和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的軍事相關事業。1997年雷神從通用汽車公司手中購得休斯飛機公司,此購案包含一些休斯之前購買的產品的生產線,包括從通用動力公司買來的導彈事業、Delco電子的軍武部門和Magnavox電子系統公司,這些購案和合併案使雷神公司增加許多重要生產能力。

  在海灣戰爭中,雷神公司的“愛國者”導彈成功攔截了伊拉克向以色列和沙特發射的“飛毛腿”導彈,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在實戰中攔截彈道導彈的精確制導武器。(與 此同時,在“沙漠風暴”行動中,聯軍投放的武器中有65% 是德州儀器公司的“高速反輻射導彈”和“ 寶石路”激光制導炸彈。)

  產品

  雷達和傳感器

  雷神公司在雷達(包括AESA)、光電傳感器和其它供陸、海、空軍事設備使用的先進電子系統是世界領先的研發和製造商,例子包括:

  F-15鷹式戰鬥機使用的APG-63和APG-70雷達

  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使用的APG-65、APG-73和APG-79雷達

  F-22猛禽戰鬥機使用的AN/APG77雷達(與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合作發展)

  F-14D雄貓式戰鬥機使用的APG-71雷達

  B-2隱形轟炸機使用的APQ-181雷達

  ALR-67和ALR-69A雷達預警接收器

  ALQ-184電子反制夾艙

  ALQ-228先進前視紅外線標定裝置夾艙

  RQ-4全球之鷹的整合傳感套件

  搜尋海面目標的SeaVue系列雷達

  機動雷達如TPQ-36/TPQ-37尋火者雷達和MPQ-64哨兵雷達

  大型固定式雷達如鋪爪、BMEWS和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X波段雷達(XBR)

  SLQ-32艦上電戰系統

  電子戰裝備

  AN/ALE-50拖曳誘餌系統

  衛星傳感器

  雷神常和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汀和諾斯洛普?格魯曼聯合參與衛星傳感器事業,設在加州El Segundo的太空暨空用系統公司的主要項目即此,這是雷神從休斯繼承而來的事業,例子包括:

  為彈道導彈防禦而研發的太空追蹤和監視系統(STSS),雷神負責建造它的傳感器酬載。

  El Segundo場也是雷神雷射產品優秀的研發和生產中心

  雷神公司的海軍多頻終端機(NMT)是第一種能用低和中級資料速率波形成功登入美國軍事戰略戰術中繼衛星(Milstar)並與之通訊的先進下世代衛星通訊終端機。

  此係統為海軍指揮官和水手提供了更大的資料容量,並加強了對敵方攔截和干擾的防護。

  通訊

  雷神公司的通用控制系統(UCS)是一種無人飛行系統(UAS)的“座艙”,此係統在提供操作多架無人機的能力的同時革命性的改善了操作員覺察能力和效率,並並降低事故可能。

  雷神也生產軟件無線通訊器和數位通訊系統在軍事方面使用如聯合接戰能力(CEC),並且參與美國海陸局域網路(NMCI)、梯隊系統(ECHELON)和聯合戰術終端(JTT)等計劃。

  放射性物質探測系統

  作為此公司正成長中的本土安全事業的一部份和戰略焦點,雷神與其他承包商合作發展了先進分光鏡入口(ASP),使得國境官員得以看穿運輸工具和集裝箱有無放射性物質。

  導彈防禦系統

  雷神在陸基中途防禦系統的架構內發展了一種陸基攔截器(GBI),包括噴射導彈和外大氣層截殺載具(EKV)。

  半導體

  雷神也製造供電子產業用的半導體,在20世紀末他曾生產種類廣泛的集成電路和其它元件,但從2003年起他的半導體事業專攻供無線電通訊用的砷化鎵(GaAs)元件,他也正嘗試研發供下世代雷達和無線電使用的氮化鎵元件。

  導彈

  雷神是導彈及相關導彈防禦系統的領先研發商,例子包括:

  AGM-65小牛導彈

  AGM-129先進巡航導彈

  AGM-154聯合遠距攻擊武器

  FGM-148標槍導彈

  FIM-92刺針導彈(AIM-92)

  AIM-7麻雀導彈

  AIM-9響尾蛇導彈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

  BGM-109戰斧巡航導彈

  MIM-104愛國者導彈

  高科技模擬器

  雷神公司也為訓練總部製造和運作先進戰場電腦模擬器(ABACUS)和高級隊形訓練器(HFT)供從小型專門部隊到軍層級對象使用。

  商務客機

  雷神公司用畢琪飛機公司和霍克飛機公司的名稱生產一些企業用噴射機,雷神公司目前只生產兩種軍用飛機,T-6 Texan II和T-1 Jayhawk,兩者皆是為空軍生產的教練機。民用生產線重命名為霍克畢琪飛機公司後賣給Onex企業。

  4.諾斯羅普.格魯曼 在全球防務商排行第三位,也是最大的雷達與軍艦製造商。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在全世界100多個地區擁有工廠或辦事機構和125400名職工,年收入為307億美元。諾斯羅普.格魯曼下設8個業務部:電子系統,集成系統,使命系統,造船系統,紐斯波特船廠,信息技術部,空間技術部,技術服務部。諾斯羅普先後收購了格魯曼公司和西屋國防電子公司。

  它的老闆就是號稱“引領軍火工業攀登未來科技高峰的旗手”—59歲的羅納德·休格。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目前正在弗吉尼亞的船廠建造“喬治·H·W·布什”號航母(CVN 77)。“布什”號是“尼米茲”級航母的最後一艘,該艦於2009年1月10日服役。

  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董事會是最高決策機構,下設五個分部及一箇中心。

  (1)軍用飛機系統分部(Military Aircraft Systems DIV.)負責製造B-2轟炸機併為其提供GPS輔助轟炸系統和GPS輔助制導炸彈;為F/A-18C/D、F/A-18E/F攻擊機制造後機身和雙垂尾;製造和改進E-2C預警機;將波音-707改裝成能與地面機構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的戰區監視飛機;為EA-6B、F-14、A-10、A-6、A-7、C-2及S-2飛機提供支持和維護服務;改進F-5系列飛機和T-38教練機。

  (2)電子和系統集成分部(Electronic & Systems Integration Div.)該分部下設四個子公司:精確武器及系統公司、監視及電子戰系統公司、電子及預備支持系統公司和監視及戰場管理系統公司。

  (3)民用飛機分部(Commercial Aircraft Div.)該分部製造波音-747的機身及尾部、貨艙和客艙門;波音-757和波音-767的機尾;波音-767的機翼中段;該分部也是波音-777和C-17的轉包商。

  (4)數據系統及服務分部(Data Systems & Service Div.)提供大規模系統集成和專業服務,計算機軟硬件支持、工程和維護服務。(5)電子傳感器和系統分部(Electronic Sensors and Systems Div.)(6)先進技術和設計中心(Advanced Technology and Design Center)從事新技術的研究、設計和工程應用,包括先進飛行器、綜合監視系統、戰鬥機系統集成、先進電子系統及產品等。

  公司業務是研究、生產和經銷軍用、民用飛機;研究、生產導彈和無人駕駛飛行器;電子產品和提供技術服務等其他領域;研究、生產軍用電子系統、軍用飛機和空間飛行器的系統一體化、特種運輸車輛、信息和其他服務。

  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近來的主要產品有B-2隱身轟炸機、A-6艦載攻擊機、F-14"雄貓"戰鬥機、EA-6B電子戰飛機、E-2C"鷹眼"預警機;組成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的飛機主要承包商;為F-16飛機和F-22飛機生產火控雷達;AH-64D"長弓阿帕奇"直升機生產長弓火控雷達和“海法爾”導彈;作為子承包商生產波音-747和F-18的部件;生產製導和導航設備、電子傳感器和跟蹤系統、自動化試驗設備、軍用電子對抗裝置、自動檢測設備、聯合偵測目標攻擊雷達系統、航天飛機的指令輔助系統、空間站信息及控制輔助程序;鋁質卡車車體和耐用車輛等。同時,作為F-5系列飛機的原製造商,該公司將致力於改進F-5飛機的機載電子設備、延長其使用壽命的工作。該公司還曾進行了YF-23先進戰術戰鬥機樣機的研製工作。

  5.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通用動力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軍火商,也是國防承包商之一,目前的“力作”是瀕海戰鬥艦(LCS)。

美國五大軍火商

它的產業分為四大領域,一是航海設備,主要是製造軍艦和核潛艇;二是航空領域,包括商用飛機和戰鬥機;三是信息系統和技術部門;四是攻擊性武器的製造。該公司下設一些部門和子公司,其中的幾家子公司是收購來的,它通過精明的收購以及收購後靈活的管理,大大增加了銷售和淨收入。

其研發的F-16戰鬥機,是西方國家產量最大的戰鬥機。目前主營四大業務:艦船系統、作戰系統、信息系統與技術、航空航天。在《福布斯》雜誌評選的全球2000大企業中:通用動力由2009年的204位,升至2010年的181位,超過EADS和BAE系統公司,成為全球第3大航空與國防類企業,僅次於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339位。由於近年來不斷的擴充和併購其他公司,通用動力現今的組成與面貌已與冷戰時期時大不相同。現今通用動力包含三大業務集團:海洋、作戰系統和資訊科技集團。通用動力總部在弗吉尼亞州巴爾的摩市郊

  通用動力戰鬥系統,為美國軍隊和它的 盟國提供輪式裝甲戰鬥和戰術車輛;履帶式主戰坦克和步兵戰鬥車,彈藥和爆炸物,移動橋系統;被動,主動反應裝甲,化學,生物和爆炸物探 測系統,工程傳動部件和售後零件,及複合產品。

  通用動力的主要產業包括:海洋系統美國海外海運公司,巴斯鋼鐵廠,電動船,國家鋼鐵和造船公司;

  通用武器系統: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  通用動力公司機器人系統  自主導航系統  移動檢測和評價的響應系統  無人地面車輛  遠征坦克  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戰坦克 遠征戰車  重型突擊橋 項目  斯崔克裝甲戰車  十字軍自行榴彈炮  通用動力裝備與技術產品  GAU - 17 (機槍)  GAU- 19  通用動力軍械和戰術系統  通用動力歐洲陸地戰鬥系統 歐洲地面系統  ASCOD裝甲戰車  MOWAG公司  MOWAG食人魚  聖巴巴拉艾維斯  豹2坦克  ASCOD裝甲戰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