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非洲國家——盧旺達


“非典型”非洲國家——盧旺達

盧旺達國旗

去年10月,我國援助盧旺達地質礦產資源勘探項目正式啟動。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授權,對另一個國家全境進行地址和資源勘探,這次勘探不是探測特定的礦脈,也不是找具體的礦產,而是委託中國對整個國家進行一次全面的礦物資源考察。這是一項很敏感的權力,相當於對盧旺達全國做了一次測繪。那為什麼盧旺達會把這項權力交給中國呢?

要知道為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盧旺達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盧旺達位於非洲中東部,人口1200萬,相當於中國一個大一點城市的人口(中國有十六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面積26000多平方公里,不包括直轄市,中國最小的省是海南,3.54萬平方公里,它比海南小一點。

“非典型”非洲國家——盧旺達

大家對於盧旺達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盧旺達大屠殺,但現在盧旺達其實是非洲兩個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埃塞俄比亞)。基礎設施雖然落後但都在正常運行;治安和社會管理方面比起其他非洲國家也好一大截——盧旺達是少數可以晚上拿著手機等貴重物品出門的是非洲國家之一,人口死亡平均年齡超過68歲,已經接近部分發達國家;經濟方面,2019年經濟增長率更是高達10%,過去十幾年的經濟增長也十分亮眼,詳情可以看下圖。

“非典型”非洲國家——盧旺達

盧旺達經濟增長圖

從九十年代發生大屠殺到現不過短短二十多年,盧旺達也不是一個地理資源稟賦優越的國家,為什麼能成為非洲的希望之星?

首先是地理位置。盧旺達位於非洲中部,離最近的海都有1000多公里,這讓他在殖民時代受到的衝擊相對於其他非洲國家較小,保持了基本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秩序。當德國19世紀正式統治盧旺達時,奴隸貿易已經基本結束了,了為降低統治成本,德國把盧旺達的統治階層基本保留了下來。像其他非洲國家因為離海洋較近,在殖民時代被大量歐洲奴隸販子掠奪人口,整個社會結構都垮了,很多國家沒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社會制度,只好照搬前宗主國的制度,帶來一系列問題。非洲目前發展勢頭最好的兩個國家,是盧旺達和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所以文明形態得以延續,而盧旺達也是這樣。所以說文明的傳承有多麼重要,中國百年孱弱還能重新崛起,不是沒有原因的。

其次盧旺達本身是一個小國,起點也低,往往一兩個比較大的項目就能帶動全國經濟發展,再加上歷史原因給它帶來的國際援助,利用得當也是經濟的一個助力。

當然最重要的是國民氣質。盧旺達是最不像非洲國家的非洲國家。經濟學家林毅夫曾經談到:他去其他非洲國家開會,往往約定9點開會,結果整個上午人都沒到齊;只有到了盧旺達,說9點開會,結果8:45就上至總統,下到各部門秘書統統到齊。所以盧旺達政府的辦事效率比其他非洲國家高很多。盧旺達還像我國一樣每年把大量財政支出用於基礎建設,推行九年義務教育,這樣的國家不發展起來簡直沒天理。

最後說回盧旺達為什麼會把資源勘探權交給中國。

首先是因為盧旺達本身並不具備全面勘探能力,所以必須外包出去;其次盧國資源並不豐富,每年礦產出口也就四五億美元這個級別,如果讓商業公司來做,費用是一個大問題。既然一定要外包又不能太貴,中國做為一個對盧十分友好的國家,又有相應能力,交給中國勘探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大家對這類文章感興趣點個關注,如果看的人多下次我再寫埃塞俄比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