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聯合呂后誅殺韓信,韓信的後裔為何卻對韓信感恩戴德呢?

漸漸地我們發現自己塊老樂


一提起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我們便會想到了兩個經典的詞語。第一個是10個字: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第二個是8個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中“生死一知己”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指同一個人,都是是指蕭何。

眾所周知,蕭何原本是沛縣的父母官,是曾當泗水亭亭長的劉邦的“老上司”,劉邦起義後,蕭何是最早的追隨者,後來一直不離不棄,誓死效忠。蕭何的功勞是後勤管理,他坐鎮劉邦的後方老巢,把關中漢中治理得井井有條,及時補給劉邦糧草,輸送士兵,為劉邦最終逆襲戰勝強大的項羽立下了汗馬功勞。

蕭何不但自己立下大功,而且還有推薦之功。尤其是他向劉邦推薦了一個牛的不能再牛的人,最終劉邦靠此人的鼎力相助而得天下。

這個牛人便是韓信。

韓信從小父母雙亡,過著無依無靠的生活,甚至連溫飽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史書記載,他每天靠在淮水河畔釣魚充飢,很多時候沒釣到魚,便餓得奄奄一息。而這時一個“漂母”可憐他而經常施捨一些饅頭給他充飢,讓他渡過難關活下來了。“存亡兩婦人”中的“存”婦人便是指“漂母”。因為沒有漂母的救助,韓信很可能小小年紀便餓死了,更不會有長大後的出人頭地了。

再後來韓信學習兵法,仗劍走天下。甚至可以為了大志,寧肯遭受“胯下之辱”。出山後,他選擇的第一任主子是項梁,結果項梁沒有重用他。項梁死後,項羽依然沒有重用他,堂堂的帥才豈能當“盾牌手”,心灰意冷之下他毅然選擇了跳槽——劉邦。結果劉邦同樣沒有發現這位曠世奇才。

連接懷才不遇,韓信開始自暴自棄,一次犯了罪被送上了斷頭臺。結果監斬官是劉邦的“貼身保鏢”和心腹夏侯嬰。劊子手舉刀的關鍵時刻,突然意識到“生命誠可貴”的韓信抬起頭對著夏侯嬰大聲喊了一句話,12個字:主上想得天下,怎能亂殺壯士?

就是這句一句頂萬句的話,韓信又活了,夏侯嬰和他一交談之下,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蕭何進行了推薦。

蕭何很快也發現了韓信的不世之才,於是馬上向劉邦進行了推薦。劉邦當時還沒有高度重視,於是徹底絕望的韓信選擇了離開。蕭何聽聞後上演了“月夜追韓信”的經典故事。再後來,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破革提拔韓信為大將軍,掌控漢軍的兵權。

而這時的韓信年權25歲,完全離不開蕭何的幫助和支持,他這才有一展軍事才能的機會。再後來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了,韓信憑藉非凡的才能,他暗度陳倉、背水一戰、四面楚歌,最後幫助劉邦最終在垓下打敗了項羽,逼死項羽於烏江。

有著“兵仙”美譽的韓信一路飛雲直上的仕途和閃亮功績當然離不開蕭何的大力推薦和提攜之恩了。因此,才有了這4個字的來緣:成也蕭何。

而韓信軍事才能冠絕天下,但政治才能卻顯得稚嫩了些,一是韓信攻佔齊國之後,自認立下奇功,於是向劉邦上書,請封自己為齊“假王”。

劉邦先是大怒,後來在張良的暗示下直接封韓信為齊王。韓信雖然達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其威逼的做法卻為其悲劇的人生埋下了伏筆。

後來張良曾勸告韓信,說了6個字:滿招損、謙受益。但韓信卻不放在心上。

而此時的項羽已日暮窮途,派使者勸說韓信自立王,三分天下。他手下謀士剻通也勸韓信“自立門戶”,理由是,一方面將軍已是功高震主,另一方面漢王非共富貴之人。

但韓信猶豫之後,還是拒絕了。

果然,劉邦平定天下後,把韓信列為“頭號政敵”。要知道韓信一方面能力太強,另一方面功勞太大。劉邦此後百般打壓,先是一貶再貶他的職務。再後來,劉邦出征匈奴後,呂后召蕭何“問計”,結果蕭何親召韓信入宮,韓信那裡防知己害自己,一進長樂宮便被呂后所斬殺。隨後呂后還夷其三族。這便是“敗也蕭何”的由來。

而呂后也是“存亡兩婦人”中的“亡”婦人。

考慮到韓信死時年僅36歲,夷三族後,自然也就斷子絕孫了。然而在民間卻流傳一種說法,韓信非但沒有絕後,而且他的後代還枝繁葉茂。

為什麼這麼說呢?:據京兆堂《韋氏族譜》記載,韓信被滅三族時,膝下一個幼子韓瑩才三歲,被蒯通藏了起來倖免於難,後來託付給蕭何。蕭何修書一封讓人帶幼子到南越,叮囑南越王趙佗收養。去韓姓一半改為韋,此後韓信後人在桂地得以延存並開枝散葉,今廣西壯族多韋姓者。

無獨有偶,明朝來元成《樵書》也有這樣的記錄:“廣南有韋土官者,韓信之後也!

蒯通又名蒯徹,垓下之戰前他曾力勸韓信擁兵自立,三分天下,雖然韓信不聽,但蒯通對韓信還是極為忠心。原來,韓信死後,蒯通偷偷將韓信的幼子韓瑩送給蕭何,請其幫忙“照顧”。而蕭何因為被逼無奈之下才幫忙呂后害死了韓信,心懷愧疚,因此,他決定冒死保住韓信的唯一骨肉,便偷偷將這個孩子送給南越王趙佗收養。

當時的南越也就是現如今的廣東和廣西還處於荒蠻之地,擁有山高皇帝遠的特權。南越王趙佗感懷於蕭何的“真情實意”,又素敬韓信的“真才實料”, 於是“接納”了韓瀠,為了保護他,還把他的“韓”姓左邊去掉了一半,改成了“韋”字,從此韓瀠便叫“韋瀠”。

後來,南越南雖然經過一系列歷史改朝換代和歷史變遷,但韓信的後裔卻在這裡開枝散葉,後來竟然遍佈廣東和廣西地區,相傳到了宋朝末年時,韋氏還趁亂在廣西廣東地區建立其一個國家。到元朝時,韋氏則成為管理當地的土司。而在明清時期,整個廣東和廣西包括貴州的一部分都由“韋氏”管理,韓信的的後裔稱霸“兩廣”。之後還有很多韋姓百姓還紛紛改回韓姓,並認祖歸宗。

韋氏京兆堂是韋氏中的大支,據說因為祖先起於首都長安,所以以“京兆”作為家族堂口,這個也側面印證韋氏是韓信後裔的說法。

當然,目前還是眾說紛紜,真偽難說,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徹底揭開這個歷史謎團!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韓信沒有後裔!韓信沒有後裔!韓信沒有後裔!我是豆包,為什麼總能遇到這麼搞笑的問題。

韓信是楚國淮陰人,家境貧寒,窮的連飯都吃不上,還啥也不幹,每天破衣爛衫的腰裡還掛一把破寶劍到處晃盪。他曾經跟當地的派出所所長關係不錯,總去人家蹭飯,結果人家所長媳婦看韓信來氣,於是人家早早起來做飯,然後就在被窩裡面蓋著被子吃,不給韓信留,韓信氣得不去吃了;餓的不行了來到河邊,被一個給別人家洗衣服的老婦看到施捨了他點吃的,他鄭重其事的說:“我富貴了,一定報答你”,氣得這位老婦說脫口而出:我就是可憐你,就你這樣的,我指著你來報答我......"

後來他在街邊晃盪的時候,碰見了潑皮,人家說:“你天天掛個寶劍,很牛X啊,來有能耐砍我啊,否則你就從我胯下鑽過去”,結果韓信就從潑皮的胯下鑽了過去。

忍得胯下之辱的韓信

秦末天下大亂後,韓信前往投奔項羽,被封為校尉,不過項羽武力值太高,對於韓信的軍事建議不當回事,於是韓信逃亡到劉邦這裡,蕭何見到韓信覺得是個人才,就推薦給了劉邦,劉邦隨便給韓信封了一個官,但是很快就忘記了這個人的存在,韓信一看沒啥存在感,又跑了,想找個新老闆。蕭何聽說急忙去追韓信,結果把韓信給追了回來,還再次向劉邦推薦韓信,說他是“國士無雙”。

這次韓信和劉邦經過深度交談,劉邦覺得韓信確實是個人才,於是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輔佐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取三秦。隨後劉邦帶漢軍主力東進進攻項羽的老巢彭城,而韓信則與張耳帶著少數漢軍,進攻趙國,並在井陘關一戰幹掉陳餘(背水一戰),滅掉趙國,隨後降服了燕國,此時劉邦被項羽打得狼狽而逃,於是劉邦逃到韓信這裡,奪了韓信兵權,然後回頭又去和項羽鏖戰去也。

蕭何月下追韓信

依仗著被劉邦奪取大部兵力剩下的殘兵,韓信襲取齊國,不僅將齊國全部攻下,還打敗了楚國派往齊國救援的龍且帶領20萬楚軍,於是河北、山東一帶全部納入漢王版圖,而韓信的已經三分天下有其一,有了爭霸天下的本錢,不過此時韓信犯了一個嚴重錯誤,他隱諱的向劉邦表示要封王,最終雖然如願成為齊王,但是也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此時項羽使者前來說服韓信,要求或者對楚漢兩不相幫,或者助楚攻漢,不過有感於劉邦知遇之恩的韓信都給予了拒絕,而是繼續輔佐劉邦攻擊項羽,並最終幫助劉邦幹掉了項羽。就在垓下大戰中剛剛擊敗項羽,劉邦再次快速進入韓信兵營,奪走了他的兵權,並且將他從經營多時的齊國,改封為剛剛平定的楚國,成為了楚王,後來又以別人舉報韓信造反為由,將韓信誘捕長安,罷免王爵,降為淮陰侯。

無知無權之後的韓信,長吁短嘆,悔不當初聽信手下謀士蒯通建議,稱霸一方。後來大將陳郗來長安述職,韓信開始聯絡陳郗,陳郗在代地造反後,韓信在長安城內蠢蠢欲動,結果被家人告密,此時劉邦征戰在外,蕭何和呂后將韓信誘到未央宮後殺掉,並將韓信族滅!族滅!族滅!

啥叫族滅,就是韓信所有親屬全部殺死,一個不留!那麼既然如此處置,那麼何來的韓信後裔,都沒有後裔了,還感謝蕭何個毛!


大東北的小豆包


親們對“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並不陌生吧?當初韓信落魄時投靠了劉邦,蕭何首先接待了韓信,蕭何當時是劉邦的丞相,人稱“蕭相國”。

當韓信和蕭何兩個人坐下來一交談,蕭何不由得大吃一驚,韓信講起兵法來頭頭是道,據說韓信生前得到過一本兵書,也就是從那時起,他自學成了“兵聖”。

蕭何對韓信很崇拜,心想這要是讓他帶兵打仗,推翻秦朝,打敗項羽指日可待。蕭何愛惜人才就把韓信留了下來,隨後找到了劉邦,說了一些讚揚韓信的話,想為韓信求個官職。劉邦說“既然你很相信他,就讓他做個偏將吧。”



◇韓信和蕭何

蕭何雖然覺得劉邦大材小用,但也不便爭執,心想慢慢來吧。蕭何回來就告訴了韓信。韓信一聽讓自己做個偏將,嘴上沒說什麼,但心中十分不痛快,到了晚上越想越覺得憋屈,乾脆騎上馬就跑了。

當時有人告訴了蕭何,蕭何一聽就急了,騎上馬就追上了韓信,好說歹說把他才拉了回來,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經過。

回到大營,在蕭何的請求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從此韓信走上了一條成名之路。

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和耕耘,韓信功成名就,就連劉邦都感嘆道:“攻城略地吾不如韓信也!韓信帶兵多多益善也……”

劉邦鑑於韓信的功勞,金口玉言對韓信許了一道“免死詔書”——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韓信自信有了護身符。



◇蕭何

然而世事弄人,韓信到後來受到了劉邦打壓,心中忿忿不平,久而久之有了反叛之心。在劉邦帶兵外出平叛的時候,韓信勾結叛將打算造反。

這事被韓信的家奴密報給了呂后,呂后和蕭何聯手把韓信騙進了宮,然後把韓信吊在鍾室半空中——不見地,把面口袋罩在韓信頭上——不見地,讓宮女拿著削尖的竹竿——不見鐵,最後把韓信活活捅死了。

這些辦法既沒有違背劉邦的免死詔書,同時又殺了韓信,其實這都是蕭何出的主意,蕭何原來是秦朝的“司法公務員”。對這些“玩人”的把戲門清。這也就有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說。

本來殺戮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呂后殺了韓信後仍然不罷休,下令誅韓信“三族”。呂后的這手太毒辣了,怪不得人說“黃蜂尾後針,最毒女人心”。她這一手大出蕭何意料之外。



◇呂后

蕭何以為呂后除掉韓信就算了,蕭何害怕呂后追究他推薦韓信的責任,所以為她出謀劃策除掉韓信。要誅“三族”就有點過分了。

蕭何表面敷衍呂后,暗地裡卻派人去韓信府上把他的兒子救了出來,蕭何不想做的那麼絕,“留的一線,日後相見”,總不能趕盡殺絕吧!

然後蕭何讓蒯徹和在淮陰讓韓信受胯下之辱,後被韓信授都尉的屠夫護送韓信兒子遠逃南越國。

二人把韓信的兒子韓瀠馬不停蹄送到了南越國,交給了南越王趙坨收養,蕭何同時密信囑咐趙坨一定要保護好韓信的後代,否則九泉之下無法向韓信交代。



◇韓信之死

趙坨把韓信的兒子改姓為韋(把韓字拆開),改為為韋雲際又名韋天保,據說廣西一代的韋氏家族都是當年韓信的後裔。由此看來,韓信的後裔對蕭何感恩戴德是天經地義,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的後裔。

——END——


秉燭讀春秋


劉邦取得天下後,時時都記得陳勝的那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劉邦從一個小小的大秦亭長成長為天下至尊,論帶兵打丈的能力他不及韓信遠矣,論出謀劃策他不及張良遠矣,論處理政事他又不及蕭何遠矣。因此劉邦對漢初三傑十分忌憚,害怕他們起兵奪權,尤其對戰無不勝的韓信深深忌憚,他剝奪了韓信楚王的爵位,並剝奪了韓信的兵權,將韓信囚禁在長安,意圖在他死前找一個理由處死韓信。呂后深深懂得劉邦的心意,因此在劉邦領兵出征期間,脅迫蕭何引誘韓信進宮,然後安排宮女亂棒打死韓信,之後下令漢軍夷滅韓信三族!劉邦聽聞韓信死了,既喜且憐,喜的是心頭大患韓信死了;憐的是一代兵仙居然被他絕後了!

韓信本人身死未央宮,三族皆被大漢誅殺,何來有後呢?韓信是一個志向遠大的青年,沒有功成名就,他是不會娶妻生子的,因此他錯過了他最愛的小芳姑娘,而小芳姑娘嫁給了欺辱過韓信的屠狗者。韓信在攻取齊地後,受劉邦冊封成為齊王,當時齊地有一個姑娘嫁給了韓信並生育了一個男孩。多年後,韓信迴歸故里,尋找他的最愛小芳,結果發現小芳已為人妻,已為人母,而丈夫就是屠狗者。韓信重金酬謝了漂母,賜給南亭長少量錢財,又給屠狗者按排了一個都尉的職務。之後韓信被劉邦囚禁在長安,以他居心不良,意圖謀反為由。

呂后逼迫蕭何約殺韓信,蕭何作為韓信的伯樂自然十分不願意,呂后以蕭何全族性命相要脅,蕭何不得不含淚約韓信進宮!韓信深知進宮必死無疑,但是不進宮的話他跟蕭何則必死無疑,反正是一死,他寧願用他的死來挽救蕭何一命,以報蕭何舉薦之恩!蕭何安排韓信進宮,深知壯士將一去兮不復返,因此他安排屠狗者和蒯徹將韓信的小兒子秘密帶走,送到南越國趙佗處生活成長。趙佗雖然跟韓信沒有交情,但是兵者惺惺相惜,更何況韓信誅滅項羽,替身為大秦邊將的趙佗報了國仇家恨,因此趙佗收養了韓信的小兒子,並改姓為韋氏在南越國繁衍生息。

京兆堂《韋氏族譜》記載:韓信幼子時年三歲,得家客(楚中尉屠中少年)藏匿,後告知蕭何,蕭何於是修書遣客(蒯徹、蕭美[楚中尉屠中少年之名]),攜韓信幼子至南越,暗託南越武帝趙佗撫養。明朝的《樵書》寫道:佗素重信,又憐其冤,慨然受撫,姓之以韋者,去其韓之半也。孤後有武功,世長滿蠕,受鐵券,封之濱海。唐朝的韋后居說就是韓信後人,甚至有人說韓雪也是韓信的後人。蕭何拼死保護了韓信後人一脈,因此韓信後人對蕭何感恩戴德也是正常之事,畢竟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的功成名就,就沒有韓信韋姓後人的傳世。


大秦鐵鷹劍士


韓信的絕世軍功和才華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呂后和蕭何誘韓信至長樂宮的鐘室,以謀反罪名殺之。其子韓天貢惟恐被誅滅九族“逃難廣西宜山把姓韓改為姓韋”

而掩護他們的就是蕭何,如果真會感謝也只有這個原因!同時他們要堅信的是株韓的是呂后,非蕭何



諸葛孔明的一把扇


畢竟蕭何保住了韓信三歲兒子。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風清氣爽24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畢竟是韓信的引路人,沒有蕭何,韓信的本事也不會有發揮的空間,而且蕭何和呂后一起誅殺韓信,也是迫於無奈的,畢竟韓信後期功高蓋主,時時會危害到劉邦的地位,畢竟蕭何和劉邦的關係不同尋常,韓信的後人不恨蕭何也是情理之中,蕭何畢竟只是聽從呂后的吩咐,沒有任何的辦法,而且蕭何也算是保住了韓信的後人。


凡塵清心aa


簡單點說,沒有蕭何這個伯樂知己大恩人的提拔賞識保護提攜,韓信有再大的才能又能怎樣,還不是讓歷史埋沒,韓信是依靠沛縣勢力集團而名垂青史的。離開沛縣勢力集團韓信什麼都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