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我們常說“四書五經”,《大學》就是“四書”中的一書,是儒家入門做學問的概論和綱領,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歷史上對《大學》的解讀主要依據宋代朱熹所著的《四書章句集解》,這本書也是元明清歷代科舉考試的官方指定教材。時間久了,對於其中內涵的解讀就容易被僵化解讀。所以我們換個角度,從儒家的《周易》、佛家的《心經》、道家的《清靜經》來解讀和詮釋《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為什麼要從這三部經典去解讀《大學》?

首先,儒家思想的最高哲學,源於《周易》,可以理解為整個儒家的學說都是在闡發《周易》,因此無論是《大學》,還是《中庸》、《論語》、《孟子》,它們的言論都能夠從一部《周易》的義理中找到思想的源頭。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大學》是儒家四書中最簡短的一篇,卻把整個儒家思想的綱領框架簡明扼要的講全了。與此相似的是,佛家也有這麼一部最短的經書——《心經》,把整個佛學的精髓融於短短兩百多字,把修佛的來龍去脈講的通通透透。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巧的是,道家也有一部《清靜經》,是最短的道經,也是道家的幾部根本經典之一。同樣,它已經把道家修行的原理完全講的透徹明白。

前面我寫過關於如何解讀經典的文章,核心觀點是“三角定位法”,其中一條就是“以經解經”。

為什麼?因為經文是圓滿的,但人的理解卻總是片面和狹隘的。加上時間的流逝,多少個世紀過去,這些古人的經文經歷了無數次佚失、篡改、誤讀,經歷了時代環境和語言習俗的更迭,其內涵越來越遙遠和模糊。但幸運的是,真理的外衣總是變化,但真理本身是不變的。因為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在同一片藍天下,仰望著同一個太陽和月亮。所以不論因為地域、民族、語言有多麼差異和隔閡,真理被“道術將為天下裂”為多少不同的流派,追本溯源,無非是同一個真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以經解經,就像時下流行的“區塊鏈”,對真理的記述早已被先賢們儲存於不同的文明、文化、語言和不同的經典之中,千年之後的我們,從中抽取真理的碎片,用“區塊鏈”的方式校準、還原、彌合真理,最後我們將得到開啟真理寶庫的金鑰匙。

這三部經文,全都是提綱掣領型的經典,用極短的文字把三教的根本原理說的完整明白。又因為它們都是在描述真理,和獲取真理的途徑,因此根本上三部經其實是一部經,說的不過是一個如何“修心”,進而“證道”的事情。

今天,我們就拈出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來,嘗試用三家學說,講明白同一個真理。

主流解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首先,我們看看歷史上主流的解釋。

這句話,是《大學》開篇的第一句,開門見山的點明瞭“大學”的最高目標。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所謂“大學”,就是相對於“小學”的學問。小學就是小的學問,泛指各類能造福人類的學問,包括了各行各業的技術和理論。而大學,是大學問,是關於“道”的學問,關於人是什麼,人應該如何生活在世界上,生活在世界上幹什麼,怎麼幹的學問。

宋代理學大家程頤這樣形容《大學》,認為它是孔子思想的嫡傳,是後代學習儒家學說的入門讀物:

《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宋代理學大家朱熹則說它是儒家諸多經書裡獨一無二的講解學習框架和階段的書,其重要性,在《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之上。先讀它,才能更好的系統理解儒家思想。

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二程(程顥、程頤)

大學之道——即“大道之學的精髓”。

在明明德——在於明這個“明德”。前一個明是動詞:明白,發揚。後一個明,是形容詞:光明的、高尚的。

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程頤

如程頤所解讀的,“明德”實際就是儒家所說的“天理”、“天心”,也是儒家的“太極”。也是《中庸》所說的“天性”。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佛家,稱之為真如、如來藏性、圓覺妙心、涅盤妙心、本來覺性、大光明藏、大圓鏡智、妙明本體、本來面目、這個……而這個心所發出的智慧之光,就是《心經》所說的“般若”。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道家,稱之為性、元神、道心、太極、金丹、先天一炁……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甚至在西方文化中,也有它。

基督教裡,則是上帝。

猶太教裡是希伯來文字第一個字母——阿萊夫。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在伊斯蘭教裡是“真主”。

在哲學家那裡,叫做“本體”。

如同一個土豆,在地裡叫“蔬菜”,在餐桌上叫“食物”,在實驗室裡叫“澱粉”,在西方叫“potato”,在東方叫洋芋,總而言之,還是那個土豆。

明德,也是如此。

儒家:《周易》中的“明德”——離為火

好,我們進一步說說“明德”的內涵。

談論儒家,就不能不提及《周易》。因為孔子創立儒家學說,核心是要復興周禮。而《周易》是周朝的奠基人周文王所作,把中華始祖伏羲創立的原始八卦進一步發揚為周易六十四卦。世間萬物的道理全都濃縮在這六十四卦裡,無所不包,不所不融。

《周易》中有一卦,叫“離為火”。如下圖所示,上面是一個離卦,下面也是一個離卦,重疊起來就是離為火。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離,就是太陽。上面一個離,下面一個離,象徵太陽昇起和降落。

升起時,是白天,照耀萬物。降落後,是夜晚,藏光明於地下(地球另一面)。白天太陽大放光明,夜晚月亮微光含藏萬物。一日一月,一晝一夜,雖說日月,本質其實是一個太陽的光明。這就是一個太陽的兩種作為。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周易·離為火》

再回到“明明德”,其中的內涵就水落石出了:

第一個明是內明,第二個明是外明。實際上是陰與陽,剛與柔,內與外。

回到做人和學道上,君子要先內明於心,然後外明於天下萬事萬物,把光明播撒到天下四方。

如果不能做到內明,那麼外明也是不可能的。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學》

因此,儒家講學習階段的時候,說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先內明,逐漸把光明擴散到更大的外部世界,最後“明天下”。

《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周易·離為火》

我們再看八卦基本卦——“離”卦的結構:外邊兩個陽爻,其中包著一個陰爻。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離卦

這裡面蘊藏著什麼信息?接下來,我們切換到道家來進一步解說。

道家:澄心遣欲、虛心實腹

如何才能“明明德”?道家對此的闡發更加系統和具體。

接上面說的“離”卦,道家用離卦代表心,象徵太陽,屬火,屬南方;用坎卦代表腎,象徵月亮,屬水,屬北方。

離卦是兩個陽爻包了一個陰爻,坎卦剛好相反,是兩個陰爻包了一個陽爻。所以有口訣來形容這兩個卦:“離中虛,坎中滿”。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坎卦 與 離卦

所以,《道德經》中有一句“虛心實腹”,揭破了“明明德”之方法——心要虛,虛則靈,靈則生智慧。腹要實,實則氣足,足則身強體壯,筋骨堅實。道家是從性命雙修的角度去實現“明明德”。

《清靜經》裡說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則更進一步說了由“內明”而實現“外明”。

如果人經常保持神清氣靜,則神與氣交,智慧與日俱增,身體越來越健康。再繼續前進,結成“金丹”,迸發大智慧,發出大光明,視大千世界如在掌中。

到這個時候,顯可出將入相,隱可普渡眾生。歷史上前者如姜太公、張良、諸葛亮、王陽明,後者如老子、呂洞賓、張三丰。他們都是“明明德”的實踐者。

歸納之,不外乎離卦的“離中虛”,心能虛,則虛懷若谷,則寵辱不驚,則心量廣大,則包容萬有,則無慾而剛,則表裡如一,則無往不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清靜經》

佛家:觀自在,生般若

佛家的《心經》,則更強調了“明明德”的多種好處和效果。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謂菩薩,翻譯過來叫“覺有情”,特性是“自覺覺他”。什麼意思?內修自己,讓自己覺悟,外助他人,讓眾生也能覺悟。這不正是“明明德”麼?內明自己,外明天下。而道家也有一句“無為而無不為”,內修無為而證道,才能外施道術而利益眾生。雖然無為,其實有為;雖然有為,其實是為眾生而為。

所謂觀自在,就是觀自己內在的光明,傾聽內在的良知,不是用眼觀,是用心觀。不是用耳聽,是用心聽。其實這裡面已經包含了非常具體的方法:

佛家教人們時時刻刻內觀其心,覺照念頭。觀的覺的越久,念頭也就被淨化的越乾淨,從一開始的紛繁複雜的妄念,到雜念少正念多,到最後起心動念無不是善。這也是《金剛經》說的“善護念”。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道家也是一樣,道家說“收視返聽”,說“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也是要人們把一顆奔馳向外的心,收回身體裡,向內觀,向內聽。長此以往,則心越來越清靜,則“天地悉皆歸”。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回到儒家,就更明顯了。儒家說的“四非”,不正是佛家的觀自在,道家的“收視返聽”嗎?所以,有些人整天在儒釋道誰高誰低之間爭個不停,卻不好好體會揣摩聖賢留下的話語,實在令人惋惜。我之前曾經在文章裡放過一張“三不猴”圖片,這個猴子的形象在全世界都很流行,雖不知其起源,但其中內涵大體與儒家的“四非”相同。由此可見,真理是不分地域民族的,總會穿著不同的外衣在世界各地兜兜轉轉的出現。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結語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再回到《大學》經傳文本,現在我們有了儒釋道的交叉解讀,有了儒家《周易》裡所說的離卦的原型,再來理解“明明德”,是不是其義自見、瞭然於胸了?

中華德土無數古之聖賢,建功立業、扭轉乾坤,無一不從“明明德”而來。

天下紛擾,無有頭緒。唯有先擦亮內心,讓內心的光明從塵垢中脫穎而出,照徹身心,放大光明,而後光明無量、遍照十方,或隱或顯,利益天下四方。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什麼?試從周易、佛家、道家三個角度詮釋

一鍋雖小煮天地,破迷顯正立真宗

諸子真言做寶鏡,離幻返真赴丹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