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話說,吳起雖未被收錄到戰國四大名將之中,但其戰神之名卻是實至名歸,尤其體現在無敵的魏武卒和《吳子兵法》中,其戰略戰術思想,更是“妙到毫巔”,總結一句話就是“料敵應變、因形用權”。下面筆者具體分析一下。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吳起繼承了孫武“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等思想,在作戰指導上,非常重視敵情判斷(料敵)和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多變的戰法(應變)。魏武侯魏擊問他:魏國處於秦、楚、趙、齊、燕、韓“六國四守(四面包圍)的情況下,形勢不利,如果發生戰爭,應如何進行?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吳起首先講了六國軍隊的特點:“齊陳(陣)重而不堅,秦陳散而自鬥,楚陳整而不久,燕陳守而不走,三晉(指韓、趙、魏)陳治而不用”;

再從各國特有的政治措施、地理條件、民眾性格以及士兵作戰心理等各方面,分析特點形成的原因;

最後針對特點,提出相應的基本戰法。以秦為例,他說:“秦性強(民眾性格),其地險(地理環境),其政嚴,其賞罰信(政治措施),其人不讓,皆有鬥心(士兵作戰心理),故散而自戰(作戰特點)。”針對秦軍“散而自戰”的特點,他提出“擊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貪於得而離其將,乘乖獵散,設伏投機”的基本戰法。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具體戰役、戰鬥的敵情、地形等條件不會相同,而且戰場情況不斷變化,僅有基本戰法不可能對付所有情況,所以吳起在“審敵虛實”的基礎上強調要依據敵情的變化,善於捕捉戰機,以乘敵之危。

他舉出了“擊之勿疑”的八種情況和“急擊勿疑”的十三種情況:前八種情況,屬於敵危之情相對穩定的戰機;後十三種情況,屬於敵危之情時間短暫的戰機。經過一定時間,這些情況很快即會發生變化。這種戰機,瞬息即逝,所以必須“急擊”。吳起將上述兩種情況,概括為一條原則:“用兵必審敵虛實,而趨其危。”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吳起不但舉出了敵人處於不利的危境時應當“擊之”或“急擊”的若干情況,而且也舉出了當敵處有利地位、我處不利形勢時應當“避之勿疑”的六種情況。如敵軍在兵力對比上佔絕對優勢而武器裝備精良時,敵人內部團結、紀律嚴明、將領賢能以及有“四鄰之助,大國之援”時,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儘可能避免交戰,保存實力。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依據敵情,採用“擊之”或“避之”等不同的戰法,吳起概括為“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見可而進”的“可”,這裡已不是單指力量對比,而主要指的是戰機。當時機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人時,堅決發動進攻,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難而退”的難,也不是指在戰場上所遇到的困難,而是指即使經過主觀努力,暫時也難以獲勝的情況,這就應當退避一步,以等待或創造“可進”的戰機。這種思想,已近似於“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思想。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吳起不僅重視對敵軍的一般情況判斷,而且還十分重視分析敵軍指揮官的品質和軍事才能,並據之以運用謀略。他說:“凡戰之要,必先佔其將而察其才,因形用權。”他認為這樣才能“不勞而功舉”。他舉了十一個例子,如“其將愚而信(輕信)人,可詐而誘”;“輕便無謀,可勞而困”;“士輕其將而有歸志,塞易開險(阻斷大路,開放險路),可邀而取”等等。總之,根據敵將品質和才能,及其指揮軍隊所造成的各種情況,分別採取欺詐、賄買、離間、疲睏、威懾等謀略,以及伏擊、追擊、襲擊、火攻、水攻等戰法,戰勝敵人。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當不了解當面敵軍將領情況時,吳起還提出了戰鬥偵察的辦法:派遣勇敢而身份較低的軍官,“將輕銳以嘗(試攻)之,務於北(敗退),無務於得”,以觀察敵將的反應措施,從而判斷敵將的智、愚,再據以決定自己的行動。

戰神吳起,戰略戰術思想,妙到毫巔

吳起在作戰指導方面的戰略戰術思想,總的來說就是:強調“料敵”、“應變”,根據敵情(包括敵將素質)及地理、天候等條件的不同和變化,採用靈活多變的不同戰法去爭取勝利。從軍事哲學角度看,這種思想是帶有樸素的唯物論與辯證法的因素的!

你如何看待吳子兵法

評論區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