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话说,吴起虽未被收录到战国四大名将之中,但其战神之名却是实至名归,尤其体现在无敌的魏武卒和《吴子兵法》中,其战略战术思想,更是“妙到毫巅”,总结一句话就是“料敌应变、因形用权”。下面笔者具体分析一下。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吴起继承了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思想,在作战指导上,非常重视敌情判断(料敌)和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法(应变)。魏武侯魏击问他:魏国处于秦、楚、赵、齐、燕、韩“六国四守(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形势不利,如果发生战争,应如何进行?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吴起首先讲了六国军队的特点:“齐陈(阵)重而不坚,秦陈散而自斗,楚陈整而不久,燕陈守而不走,三晋(指韩、赵、魏)陈治而不用”;

再从各国特有的政治措施、地理条件、民众性格以及士兵作战心理等各方面,分析特点形成的原因;

最后针对特点,提出相应的基本战法。以秦为例,他说:“秦性强(民众性格),其地险(地理环境),其政严,其赏罚信(政治措施),其人不让,皆有斗心(士兵作战心理),故散而自战(作战特点)。”针对秦军“散而自战”的特点,他提出“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的基本战法。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具体战役、战斗的敌情、地形等条件不会相同,而且战场情况不断变化,仅有基本战法不可能对付所有情况,所以吴起在“审敌虚实”的基础上强调要依据敌情的变化,善于捕捉战机,以乘敌之危。

他举出了“击之勿疑”的八种情况和“急击勿疑”的十三种情况:前八种情况,属于敌危之情相对稳定的战机;后十三种情况,属于敌危之情时间短暂的战机。经过一定时间,这些情况很快即会发生变化。这种战机,瞬息即逝,所以必须“急击”。吴起将上述两种情况,概括为一条原则:“用兵必审敌虚实,而趋其危。”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吴起不但举出了敌人处于不利的危境时应当“击之”或“急击”的若干情况,而且也举出了当敌处有利地位、我处不利形势时应当“避之勿疑”的六种情况。如敌军在兵力对比上占绝对优势而武器装备精良时,敌人内部团结、纪律严明、将领贤能以及有“四邻之助,大国之援”时,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尽可能避免交战,保存实力。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依据敌情,采用“击之”或“避之”等不同的战法,吴起概括为“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见可而进”的“可”,这里已不是单指力量对比,而主要指的是战机。当时机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人时,坚决发动进攻,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难而退”的难,也不是指在战场上所遇到的困难,而是指即使经过主观努力,暂时也难以获胜的情况,这就应当退避一步,以等待或创造“可进”的战机。这种思想,已近似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思想。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吴起不仅重视对敌军的一般情况判断,而且还十分重视分析敌军指挥官的品质和军事才能,并据之以运用谋略。他说:“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他认为这样才能“不劳而功举”。他举了十一个例子,如“其将愚而信(轻信)人,可诈而诱”;“轻便无谋,可劳而困”;“士轻其将而有归志,塞易开险(阻断大路,开放险路),可邀而取”等等。总之,根据敌将品质和才能,及其指挥军队所造成的各种情况,分别采取欺诈、贿买、离间、疲困、威慑等谋略,以及伏击、追击、袭击、火攻、水攻等战法,战胜敌人。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当不了解当面敌军将领情况时,吴起还提出了战斗侦察的办法:派遣勇敢而身份较低的军官,“将轻锐以尝(试攻)之,务于北(败退),无务于得”,以观察敌将的反应措施,从而判断敌将的智、愚,再据以决定自己的行动。

战神吴起,战略战术思想,妙到毫巅

吴起在作战指导方面的战略战术思想,总的来说就是:强调“料敌”、“应变”,根据敌情(包括敌将素质)及地理、天候等条件的不同和变化,采用灵活多变的不同战法去争取胜利。从军事哲学角度看,这种思想是带有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因素的!

你如何看待吴子兵法

评论区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