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甄嬛傳》中的宜修皇后到底是怎麼死的?表面上是弘曆登基以後,

甄嬛帶著心腹太監小允子到景仁宮去向宜修示威。說了一番專門戳人肺管子的話,把宜修氣得發瘋,然後就導致了心臟病突發“心悸而死”——用現在的話說“心肌梗塞”了。
這種可能性大嗎?宜修真是被甄嬛“活活氣死”的?宜修與皇帝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後宮波譎雲詭,變幻無常,宜修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至於被眼前這道坎兒給徹底撂倒?其中疑點重重,值得推敲。

宜修一生十分波折,歷經磨難,第一件撕心裂肺的事:老公被搶


一個女人在懷孕之後,老公被搶,一般女人都會崩潰到發瘋。但宜修的心理素質不是一般的好,超級能忍耐。

《甄嬛傳》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問題是:搶自己老公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同父異母的親姐姐。這等於是親情、愛情的雙重背叛。這情景,只是想想都感到無法接受。

而在此事不久後,自己的兒子鴻輝也患病不治,幼年夭折了。一個剛被搶走老公的女人,又痛失愛子,換做一般女人,即便不自戕尋死,也會精神崩潰的。但宜修並沒有倒下,而是堅強地站在原地。她不僅沒有倒下,反而痛定思痛,伺機報復:她要讓那些奪走她幸福的人、讓她變得悽慘的人血債血償!

仇人還幸福地活著,自己憑什麼死?要死也是她去死——那個後來者居上、橫刀奪愛的女人純元!

掩飾仇恨,不動聲色、淡定復仇,她成功了

宜修並沒有像普通女人那樣一哭二鬧三上吊,因為她知道:愛情和地位不是哭來的,而是爭來的,她要展示她真正的智謀和實力了。

《甄嬛傳》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胤禛曾事先曾承諾過她:“等你生下大阿哥,就立你做嫡福晉。”如今純元來了,胤禛的魂魄立刻被勾走。但也總不好言而無信的,所以,胤禛很為難,既不願食言,又不願違背自己的心意。

宜修看出王爺的為難,就主動給了胤禛一個保存顏面的臺階:“姐姐是嫡出,身份尊貴,我是庶出,又排行在後。這嫡福晉的位置自然該是由姐姐來坐。”胤禛一聽,自然滿心歡喜,又有點愧疚,畢竟自己違背初衷,辜負了宜修。

而宜修也知道:胤禛對自己已經沒有愛,她現在能在王爺府立足,靠的就是胤禛的這份“愧疚之情。”她利用這份愧疚之情,足可以博得“尊重與同情”讓自己能夠有立場和力量站在他們中間,伺機而動。

《甄嬛傳》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只要策劃周密、保證做到萬無一失,那她的計劃也就成功了。因此,宜修一面掩飾著心中的仇恨,一面在純元和胤禛面前虛與委蛇,見機行事。最終計劃成功,純元分娩時一屍兩命,而且,此秘密一瞞就是好多年。

甄嬛進宮,宜修噩夢重現,但依然做到了氣定神閒,坐鎮不亂

甄嬛進宮後,一再與皇帝秀恩愛,而皇帝對她的寵愛恰似對當年的純元。無論賜湯泉浴,還是椒房之寵,還是洞房花燭,撒張討喜;對於宜修來說,都是錐心刺骨的回憶與痛疼

但從表面上,宜修卻看不出有任何的痛苦與嫉妒,可見宜修的城府有多深、心理素質有多好了。後來,她的養子弘時被撤去了皇帶子,再無繼位的可能,宜修再度失去了依靠。但宜修依然沒有氣餒,更沒有自亂陣腳,依舊修身養性延續餘年。

《甄嬛傳》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直到純元的死因被揭發,皇帝要廢后,宜修也只是哭訴一番,並沒有因為過度傷心絕望而心肌梗塞。皇帝說與她生死不復相見,無疑對她的打擊是最大的。但卻並沒有刺激到她,可見她有一顆十分健康而強大的心臟。這足以證明:宜修沒有高血壓也沒有心臟病,不存在“心悸而死”的可能。

甄嬛謀殺宜修,動機充分

甄嬛看望過宜修後,小允子就傳來消息說:“景仁宮那位,歿了,是心悸而死。”甄嬛沒有絲毫的意外,一副心領神會、終於釋然的神情。

《甄嬛傳》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由此可見,這原本就是一次事先計劃好的謀殺,跟謀殺曹琴默和安陵容是同樣的手段。都是被“意外死亡的。”
按說,宜修大勢已去,對甄嬛已經沒有任何威脅。她何必多此一舉,非要除之而後快呢?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弘曆最喜歡的女人是青櫻,而青櫻是宜修的侄女。

《甄嬛傳》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弘曆剛剛登基,根基維穩之時,或許會對甄嬛言聽計從,一旦羽翼豐滿,自己能獨當一面了,在心愛女人青櫻的懇求下,宜修極有可能再被弘曆提出來,並尊為皇太后。

不管是母后皇太后,還是聖母皇太后,總之會與甄嬛比肩而立、不相上下的。這會令甄嬛很不爽,與其留得後患無窮,不如直接將可能扼殺在泥土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