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甄嬛传》中的宜修皇后到底是怎么死的?表面上是弘历登基以后,

甄嬛带着心腹太监小允子到景仁宫去向宜修示威。说了一番专门戳人肺管子的话,把宜修气得发疯,然后就导致了心脏病突发“心悸而死”——用现在的话说“心肌梗塞”了。
这种可能性大吗?宜修真是被甄嬛“活活气死”的?宜修与皇帝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后宫波谲云诡,变幻无常,宜修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至于被眼前这道坎儿给彻底撂倒?其中疑点重重,值得推敲。

宜修一生十分波折,历经磨难,第一件撕心裂肺的事:老公被抢


一个女人在怀孕之后,老公被抢,一般女人都会崩溃到发疯。但宜修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超级能忍耐。

《甄嬛传》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问题是:抢自己老公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姐姐。这等于是亲情、爱情的双重背叛。这情景,只是想想都感到无法接受。

而在此事不久后,自己的儿子鸿辉也患病不治,幼年夭折了。一个刚被抢走老公的女人,又痛失爱子,换做一般女人,即便不自戕寻死,也会精神崩溃的。但宜修并没有倒下,而是坚强地站在原地。她不仅没有倒下,反而痛定思痛,伺机报复:她要让那些夺走她幸福的人、让她变得凄惨的人血债血偿!

仇人还幸福地活着,自己凭什么死?要死也是她去死——那个后来者居上、横刀夺爱的女人纯元!

掩饰仇恨,不动声色、淡定复仇,她成功了

宜修并没有像普通女人那样一哭二闹三上吊,因为她知道:爱情和地位不是哭来的,而是争来的,她要展示她真正的智谋和实力了。

《甄嬛传》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胤禛曾事先曾承诺过她:“等你生下大阿哥,就立你做嫡福晋。”如今纯元来了,胤禛的魂魄立刻被勾走。但也总不好言而无信的,所以,胤禛很为难,既不愿食言,又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意。

宜修看出王爷的为难,就主动给了胤禛一个保存颜面的台阶:“姐姐是嫡出,身份尊贵,我是庶出,又排行在后。这嫡福晋的位置自然该是由姐姐来坐。”胤禛一听,自然满心欢喜,又有点愧疚,毕竟自己违背初衷,辜负了宜修。

而宜修也知道:胤禛对自己已经没有爱,她现在能在王爷府立足,靠的就是胤禛的这份“愧疚之情。”她利用这份愧疚之情,足可以博得“尊重与同情”让自己能够有立场和力量站在他们中间,伺机而动。

《甄嬛传》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只要策划周密、保证做到万无一失,那她的计划也就成功了。因此,宜修一面掩饰着心中的仇恨,一面在纯元和胤禛面前虚与委蛇,见机行事。最终计划成功,纯元分娩时一尸两命,而且,此秘密一瞒就是好多年。

甄嬛进宫,宜修噩梦重现,但依然做到了气定神闲,坐镇不乱

甄嬛进宫后,一再与皇帝秀恩爱,而皇帝对她的宠爱恰似对当年的纯元。无论赐汤泉浴,还是椒房之宠,还是洞房花烛,撒张讨喜;对于宜修来说,都是锥心刺骨的回忆与痛疼

但从表面上,宜修却看不出有任何的痛苦与嫉妒,可见宜修的城府有多深、心理素质有多好了。后来,她的养子弘时被撤去了皇带子,再无继位的可能,宜修再度失去了依靠。但宜修依然没有气馁,更没有自乱阵脚,依旧修身养性延续余年。

《甄嬛传》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直到纯元的死因被揭发,皇帝要废后,宜修也只是哭诉一番,并没有因为过度伤心绝望而心肌梗塞。皇帝说与她生死不复相见,无疑对她的打击是最大的。但却并没有刺激到她,可见她有一颗十分健康而强大的心脏。这足以证明:宜修没有高血压也没有心脏病,不存在“心悸而死”的可能。

甄嬛谋杀宜修,动机充分

甄嬛看望过宜修后,小允子就传来消息说:“景仁宫那位,殁了,是心悸而死。”甄嬛没有丝毫的意外,一副心领神会、终于释然的神情。

《甄嬛传》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由此可见,这原本就是一次事先计划好的谋杀,跟谋杀曹琴默和安陵容是同样的手段。都是被“意外死亡的。”
按说,宜修大势已去,对甄嬛已经没有任何威胁。她何必多此一举,非要除之而后快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弘历最喜欢的女人是青樱,而青樱是宜修的侄女。

《甄嬛传》宜修真的是“心悸而死”?非也,甄嬛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弘历刚刚登基,根基维稳之时,或许会对甄嬛言听计从,一旦羽翼丰满,自己能独当一面了,在心爱女人青樱的恳求下,宜修极有可能再被弘历提出来,并尊为皇太后。

不管是母后皇太后,还是圣母皇太后,总之会与甄嬛比肩而立、不相上下的。这会令甄嬛很不爽,与其留得后患无穷,不如直接将可能扼杀在泥土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