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歲月塵封了歷史,拾一片孤寂的落葉。歡迎關注正說文史,您的關注就是筆者最大的追求!

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日本和美國在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過程中都是位於發達國家的行列,一直處於領頭羊的位置。儘管現在美國和日本是處於統一戰線,關係親密,但是這些都是利益驅使的結果。在之前,遠在二戰之時,日本和美國就曾經處於相反的對立面,因此也會不可避免的有著一些摩擦。這些摩擦對現在也有著深刻的影響,給現代的我們一些警示。

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故事要從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開始。日本所偷襲的珍珠港是重要的軍事基地,這也是美國重新參加世界第二次大戰的導火線,成為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點。本來美國是不打算參戰的,他想坐收漁翁之利的,但就是日本的突然的偷襲,激起了美國人內心的復仇之心,加入了戰爭。

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在1941年的12月凌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突然襲擊了美國海軍的珍珠港這對美國軍隊受傷十分的慘重。根據當時的數據統計,日本炸燬了美國的多艘戰艦,造成了巨大的軍事損失。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建築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美國自此也把日本記在了心上,想著有一天可以去報復他。

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終於在1945年的八月份,美國終於抓住了機會,在之後的幾年內潛心研究新式的武器原子彈最終問世。朝著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個原子彈,這也加速了日本在二戰中快速投降。在當時雖然美國是原子彈的發明者,但是一直沒有人能夠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到底怎麼樣。

但是為什麼要把原子彈投放在廣島和長崎呢?這就要從美國投放原子彈的目的出發了。美國除了要報復日本之外,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加速日本的投降,趕緊結束戰爭。廣島是日本的經濟樞紐而長崎則是日本的重工業。而這兩個地方如果被破壞就足以切斷日本正常的工業運行。

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在原子彈投放之後僅僅幾十秒的時間就發生了劇烈的爆炸,數萬人瞬間死亡。原子彈在沒有落地之時就發生了爆炸,就產生了足以炫目的光芒,市中心發生了震耳欲聾的大爆炸,升起了巨大的蘑菇雲。

在那一天,廣島市的鐘表都停在了八點十六分,投放原子彈飛機上的成員都帶上了厚厚的眼鏡,以防原子彈的強烈白光灼傷他們的眼鏡。原子彈在投放後43秒才最終爆炸。但是當時的投放人回憶說:

"飛機上的人都以為這是一個啞彈,都以為不會發生;但是時間似乎比真正的43秒要長多,當原子彈真正爆炸之後,我們明顯都感受到飛機在顫動,即使已經距離爆發點很遠了,他們內心都期望這場爆炸可以早點結束戰爭,心情無比沉重。"

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廣島和長崎的成千上萬的無辜百姓就是因為原子彈的刺眼白光失去了雙眼,雙目失明;還有的被可怕的輻射折磨最後致死,那裡的土地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依舊寸草不生。即使在爆炸一個月之後,當地的人們都十分害怕和畏懼。一位日本士兵說:

"那裡十分的寂靜,彷彿一切都沒有了生命,一切彷彿都停止了運動。"

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但是卻有這樣一位倖存者是日本的高倉秋子,她在日本的一家銀行上班。在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天,她正在上班,立馬就被原子彈的白光所刺激,昏迷不省人事。高倉秋子是被一起工作的一個同事所喚醒的,她們倆一起去街上呼救,但是入眼所見都是一片狼藉和群眾的殘骸。後來高倉秋子被母親所接走,帶到了鄉間進行調養,但是那位同事卻在不到三十天的時間就離奇去世了。

但是高倉秋子距離原子彈僅僅才260米的距離,怎麼能夠逃出死亡之手的?後來研究發現,她所工作的大樓有著堅固的建造,而高倉秋子正好站在最堅固的牆角。這個建造耐得住高溫和原子彈的輻射,因此才逃得過原子彈的襲擊。但是那位同事最終還是受到了核的輻射沒過多久最終去世。

當年日本19歲女子距離原子彈爆炸核心僅260米,為何能活下來?

處在現時代的我們要深深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它所造成殺傷力、破壞力和大面積的汙染是難以估量的。核武器爆炸不僅釋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應也十分的迅速,僅僅在幾微妙的時間便可以完成。我們現在都在倡導無核和反對核戰爭,共同儘自己的努力去建造一個和平、互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