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學生寫作文,應該注意什麼?基礎是什麼?

貨sir


一篇好作文的標準是什麼?

自然的表達,真實的情感,準確的文字!

對於很多三年級孩子來說,一提到寫作文,他們往往關心的不是怎麼樣寫好作文,而是問寫多少字,然後去湊字數,數著字數寫作文,跟擠牙膏似的,這樣一點寫作的樂趣都沒有了。

實際上,小學生作文是小練筆,是習作,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低年級要求寫句子、看圖寫話,中高年級才要求習作,所以對於剛開始寫作的孩子,我們不能要求過高,急於求成。

如果孩子寫作文的時候,不敢寫,很怕寫,寫不出來,一般是這四種原因:

  1. 基礎沒打好
  2. 寫作時無從下手
  3. 缺少寫作素材
  4. 表達能力弱

家長應該這樣輔導

一、孩子基礎沒打好

比如說生字、會寫的字太少,錯別字太多,寫句子、看圖寫話這些沒有練習好,如果有問題,這方面要快速補起來。字詞句是基本功,學好了才能開始搭建段落篇章。

二、寫作時不從下手(不知道寫什麼)

有的孩子,用詞、造句都特別的準確、通順。可是一到寫作文,就不知道怎麼開頭,往往需要老師一再地引導,寫完一段就不知道下一段該寫什麼。實際上,這樣的孩子並不是不會組織語言,而是不會組織內容,就是知道寫什麼,思維也打不開。

這時候家長需要鍛鍊孩子的聯想能力,通過問問提、畫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學會組織內容,不要“顧頭不顧尾”。

三、缺少寫作素材(腦子沒“貨”)

孩子平時生活範圍比較狹窄,也沒有什麼生活經驗,除了去學校就是輔導班和家裡,孩子一下筆就發愁,那麼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平時多積累素材。

平時多帶孩子出去玩兒,多積累一些素材,練習寫一些小日記。學校裡有什麼開心和不愉快的事?吃了什麼好吃的?有什麼感想?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事都可以簡單地寫下來,寫日記還是一個給孩子釋放內心減壓的過程。

四、表達能力差

有的孩子知道自己想寫什麼,可就是寫不出,就算寫出來,也是很凌亂,這就是表達上的問題。孩子表達的不到位,沒扣住主題。

可以先慢慢地理清思路,開始先練習口頭作文,先把每一句話都說清楚了,想好先說什麼、後說什麼說才能讓別人聽懂,再用筆寫下來。

多讀書也是積累的好辦法。課本和課外書裡都有很多好的表達方法。多看看別人是怎麼寫的?孩子可以學習模仿起來,比如說一些排比句、比喻句、誇張句,孩子讀了之後可以進行學習遷移,換一個詞,換一個場景照著來模仿寫一句話。

寫好作文首先要寫好句子,寫好句子的要領是什麼呢?

題主在題目中也提到了寫句子,可能有人要問我,不是講技巧嗎?怎麼扯到寫句子上來了,這不是離題嗎?對此我的回答是:此言差矣。

一、寫正確的句子

大家都知道,文章是有許多句子匯聚在一起的集體單位。每個句子都是文章的組成部分,而且,每個句子都是有其特定的意思。文章是通過這些具有特定意思的句子得有序排列,有條理的組合構成文章,反映客觀事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實現要表達的目的。

如果沒有句子,文章的意思就不能表達了。既然寫句子是寫文章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寫句子的要領也是寫作文要領的基礎組成部分。要想把作文寫好,就必須首先把句子寫好。只有每個句子都寫好了,才能促成作文整體的成功。
總體來說,把一個句子寫正確,應該兼顧以下六個方面:

1、遵循句子的格式

2、選詞,用詞準確

3、關聯合理

4、邏輯正確

5、語氣正確

6、標點正確

這六個方面屬於語法範疇的內容,是我們平時寫句子應該遵循的規矩,如果這六個方面都注意到了,不出錯誤,那麼,我們寫出的句子肯定是正確的句子。

二、把句子寫“漂亮”

我們在寫句子時,只要按照語法規律行事,就可以把句子寫正確。但是,寫句子不能僅滿足於“把句子寫正確”,還需要把句子寫好、寫漂亮。
所以我們還需要深入到修辭範疇,掌握好修辭知識。(語法的功能是保障把句子寫正確,修辭的功能是保障把句子寫漂亮。)
修辭,就是對詞或者句子採用特殊手段進行修飾。有的是在句子中間加入一些形容成分,有的是令語言換一種說法,有的是對語言進行特殊排列等等。經過這些修飾以後, 被修飾對象就比沒修飾之前漂亮多了。

總之,寫作文不能著急,最好的辦法讓孩子愛上寫作。不要怕寫不好,每個人都有寫不好的時候,應該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寫作並不是為了考試,不是給老師和家長寫的,而是為了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別人交流,也是記錄一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孩子一開始寫作文,肯定會犯很多錯誤,家長也不必太過限制孩子的思路,孩子就是在不斷犯錯當中學習表達的,讓他們自由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隨著孩子年齡閱歷的增長,學習的進步,作文水平也會不斷提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