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武安市的十大美食特產特輯(中)

說到邯鄲,那可是個很知名的地方,前天老布還在頭條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邯鄲是中國唯一一個3000年未改過名字的城市,而且是中國誕生成語最多的地方——邯鄲學步大家都如雷貫耳。

今天我們不聊邯鄲的歷史和文化典故,來繼續說說邯鄲武安市的一些知名特產。

4、武安燴菜


河北邯鄲武安市的十大美食特產特輯(中)

武安燴菜

燴菜是武安當地宴請賓客時必須上的一道菜。

每家每戶在吃大米飯的時候,也經常會做燴菜。所以,當地有:“大米飯,豬肉菜,山藥粉皮配海帶,再來點好白菜”的說法。

燴菜因季節的變化,裡面的菜也會有變化。

武安燴菜的做法:

將五花肉,儘量是肥肉,用香料煮好後晾涼,在肉皮上塗蜂蜜(為給肉皮上色更好看)再入油鍋炸好,燴菜時切成片)長山藥或土豆,白菜,芸豆角、蒜薹、青萵筍、冬瓜、海帶、肉丸子、炸豆腐、粉丸子、洋白菜、蒜苗、茄子、西紅柿等。

先往鍋裡倒入油,然後把各種蔬菜放入鍋裡翻炒,倒入清湯,再放入熟肉片兒,燒土豆,油炸豆腐,海帶等燉約半小時,開鍋後放入肉丸子,粉丸子,味精、鹽、香油等就做好了。

講究的燴菜,長山藥或土豆必須過油,飯店的燴菜一般在喝完酒吃飯的時候上,大大的一盆兒,上面還有八九個虎皮雞蛋(先將雞蛋用香料煮熟,剝皮,在雞蛋上塗芡再過油炸,形似虎皮)。

五、武安拉麵


河北邯鄲武安市的十大美食特產特輯(中)

河北邯鄲武安特產-武安拉麵

武安拉麵歷史悠久,據傳起始於清末民初。

當時由兄弟二人創制,之後,一人留在本地經營,一人到山西開店。武安拉麵有三種:勾面、拽面、空心面。勾面呈圓形,拽面呈扁形,空心面外圓內空。

武安拉麵的製作工藝是:和麵時,先加入適量食鹽,面和好後,少停片刻,然後將面攥成細條狀,抓住兩頭上下抖動,到一定長度後,兩手靠攏擰轉一起,反覆抻拽,直到均勻光滑方成。在此基礎上,再分別製作勾面、拽面、空心面。

勾面:把抻勻的面滾些乾麵,繼續抻拽,反覆幾次,就成了細而又圓的勾面。

拽面:把抻好的面放在面板上,用麵杖擀成長方形片兒,用刀切成一釐米左右的條狀,兩手抓住兩頭兒,拽到適宜程度為止。

空心面:在較細的擀麵杖上塗些食油,把擀勻的面片纏在上面,在面卷外邊塗一些食用油,然後將擀麵杖抽出後,仍按拉制勾面的方法反覆抻拽,即成空心面。

武安拉麵配以好的滷湯,好吃而又不膩,滑溜而又筋道,是麵食中的佳品。

六、武安驢肉捲餅


河北邯鄲武安市的十大美食特產特輯(中)

武安特產驢肉捲餅


武安區域,自古就有吃驢肉的傳統,驢肉色紅,肉質鮮嫩,柔軟細膩,含脂肪少,深得大家喜愛!

在武安,一到傍晚,街頭巷尾經常能看到賣熟鹹驢肉的。

賣肉的同時,還出售驢肉捲餅,驢肉放在桶裡,案板上只有少量切碎的驢肉。另一邊案板上做著薄餅,做好後就放在平底鍋上烙,不一會兒一張香噴噴的小餅就烙好了,小薄餅上放些切成薄片狀的驢肉,再放點蔥,春天夏天放綠油油的小蔥,秋天冬天放大蔥。然後就開始卷,卷好後拿一張紙一包就可以吃了。餅香加肉香,綿軟上口,香而不膩,回味無窮,解讒解餓。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