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兵有將有援軍的情況下,劉禪為何要開城門投降?

只是一隻魚


劉禪可能確實貪生怕死,不過當時成都確實無兵無將,援軍也遙遙無期了。

景元四年秋,魏國大舉伐蜀,以鄧艾率兵三萬進攻甘松、沓中,牽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進攻武街、橋頭,切斷姜維退往漢中的道路,而鍾會統兵十餘萬,從斜谷、駱谷進攻漢中,魏興太守劉欽則由子午谷進攻漢中。

姜維所部被鄧艾擊敗,退走漢中時雖然用計騙過諸葛緒,得以順利通過陰撤回,但是由於蔣舒叛變,傅僉戰死,陽平關失守,鍾會攻佔漢中,因此姜維、廖化、張翼、董厥等退守劍閣。在鍾會攻打劍閣不下的情況下,鄧艾率部偷越陰平小路,攻佔江油,直撲成都。諸葛瞻率兵迎戰鄧艾,結果兵敗被殺,此時成都城裡應該已經沒有多少部隊了。

雖然蜀漢投降時還有大約10萬士兵,但是野戰軍主力都在姜維指揮下在劍閣抵擋鍾會,這部分兵力大約有4、5萬人,其他漢中沒有投降的漢城、樂城等地還有1萬多人,剩下的4、5萬人分佈在南中、江州、永安等地,成都的部隊都已經跟隨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眾皆離散”。所以從綿竹到成都,鄧艾都沒受到什麼阻礙,長驅直入。

鄧艾此時的部隊,按照《晉書》記載,到江油時還有萬餘人,加上鍾會派遣田章率軍增援,兵力應該更多。蜀漢此時在成都附近,已經沒多少部隊,否則也不會讓鄧艾攻到成都城下。至於援軍,此時也已經來不了了,姜維在得知鄧艾偷越陰平以後,確實立刻帶兵返回成都,不過鍾會也馬上率部隊追了上來,根據鍾會的報告,此時魏軍:

臣輒遣司馬夏侯鹹、護軍胡烈等,經從劍閣,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參軍爰青彡、將軍句安等躡其後,參軍皇甫闓、將軍王買等從涪南出衝其腹,臣據涪縣為東西勢援。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百里中首尾相繼,憑恃其眾,方軌而西。臣敕鹹、闓等令分兵據勢,廣張羅罔,南杜走吳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絕越逸之徑,四面雲集,首尾並進,蹊路斷絕,走伏無地。

姜維的部隊也已經被鍾會大軍包圍,無法趕回成都。因此此時劉禪和大臣們商量的,是該跑去哪兒,而不是派誰抵抗,當然,最後他選擇的是投降。


不沉的經遠


少年時代看三國也曾信書中之說,認為劉禪是個昏君,扶不起的阿斗。後來隨著閱歷的增長,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慢慢的對三國故事中的某些問題有了質疑,發現三國演義中許多故事都是虛構的。

三國演義中對劉禪這個人物進行了醜化,實際上劉禪並不是一個傻兒,而且在某些方面很有智慧,在官二代中還是一個比較可以的人物。人的能力都是比出來的,劉禪沒有父親劉備的雄懷大略,這是自然的,因為他從小錦衣玉食驕奢淫逸的宮廷生活,不可能激發奮鬥的雄心壯志,而且他雖是蜀國之君,但諸葛先生是他的相父,蜀國的事情是諸葛亮說了算,他只不過是個傀儡皇帝而已,只有把他貶低,才能顯出諸葛亮的蓋世雄才。三國演義就是頌揚諸葛亮、劉關張的一部作品,如果阿斗才華出眾,諸葛亮又怎能任意所為呢?劉禪在位三十五年,和諸葛亮只發生過一次矛盾,一切政事都是由諸葛亮定奪。實際上劉禪並不贊成諸葛亮的窮兵瀆武,連年的征戰已經造成了蜀國的民不聊生,三國演義中所述的蜀國人口三十多年並沒有增加,諸葛亮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發動了多次戰爭,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些戰爭有意義嗎?

劉禪必須裝作昏庸無能,太明智了諸葛亮容得下他嗎?諸葛亮死後劉禪也必須的遵從父親的遺願,光復大漢江山。當然劉禪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明哲保身不思進取,樂呵一天是一天。雖然不是個明君,但也不是個傻子。

在三國後期,蜀國頹敗在兵臨城下的時候,投降也許是減少人民流血拪牲的上策。有人嘲笑劉禪降後"樂不思蜀"的故事,其實那是寄人籬下的大智慧,後來被封安樂候,把自己的居所起名"中山寨"顯示他還是不忘祖宗,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劉禪得享高壽,因為他心態好,也是皇帝中的一個人物。




泰山124453211


這題目有意思,題主你說劉禪的兵在哪裡、將在哪裡?劉禪不投降還有啥辦法?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大舉伐蜀,劉禪派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協助姜維拒敵。姜維率領眾將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了劍閣。

看一下當時魏、蜀兵力對比、分佈狀況吧。

景耀六年蜀國滅亡時的人口,王隱在《蜀記》中記載“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蜀漢滅亡,在籍甲士十萬二千人。這是全部在籍的甲士,估計當時戰死的軍士還沒有來得及除名,不會僅僅是活著的軍隊人數。

就當時的情況,永安、江州、南中,都有駐軍,起碼有三萬左右吧。

姜維在劍閣抵擋鍾會十餘萬大軍,不會少於三萬吧。

劉禪命蜀軍右車騎將軍廖化率軍至沓中增援姜維;左車騎將軍張翼前往陽安關據守,各自一萬兵力吧。

漢中諸將放棄漢中外圍據點,收縮兵力退保漢城、樂城,需要一萬兵力吧。

這樣一來,留給諸葛瞻在綿竹對抗鄧艾三萬大軍的兵力只有一萬二千人。

蜀軍沒有兵力把守咽喉要道斜谷、駱谷、子午谷,魏興太守劉欽順利佔領;鍾會留二萬人圍困漢、樂二城,自率主力進攻陽安關。斬殺蜀將傅僉,收降蔣舒,攻克關城(陽平關),長驅直下。

蜀漢地盤雖然不大,但這十萬二千甲士放在這裡,就像是撒芝麻鹽一樣,看不見東西。

即便是永安、江州、南中駐軍減半,最多也只有一萬五千人,可以放到成都北方來駐守。

鄧艾偷襲陰平,在綿竹戰敗諸葛瞻,斬殺其父子以後,蜀漢能夠作戰的兵力基本上全部積聚在劍閣姜維處,抵擋鍾會大軍。能夠救援成都的兵力幾乎沒有了,如果姜維撤掉兵力援救成都,鍾會趁機追擊,情勢更加危急。很可能鄧艾、姜維、鍾會一起圍困在成都城下。

如果諸葛瞻不在綿竹抵抗鄧艾,全部撤回成都,或許還可以跟鄧艾在成都作最後一戰。

諸葛瞻一敗,成都幾乎失去了全部抵抗力量。


看一下劉禪派出的大將吧,除了姜維還有誰稱得上大將呢“

廖化、張翼、諸葛瞻、董厥、黃崇、傅僉、蔣舒,這些人除了一個名字,幾乎說不出他們曾經做過啥,他們哪裡是鄧艾、鍾會的對手。

鄧艾兵臨城下,劉禪再次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

此時,北地王劉諶請求背城一戰,但劉禪不同意,於是劉諶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南中監軍霍弋請求帶兵前來保衛成都,劉禪還是不同意。

就算劉禪相抵抗,依靠啥抵抗呢?

就南中那點兵力,不知道是五千還是一萬,不清楚是在成都附近還是遠在雲南。不說是杯水車薪,也是遠水難解近渴。

許多人感興趣諸葛亮、姜維北伐如何,那是曹魏沒有騰出手來,不管是曹魏諸將,還是司馬氏家族,只是沒顧得上西蜀,否則,蜀漢還能夠存在這麼久嗎?

鍾會、鄧艾大軍至少在十五萬以上,僅僅是曹魏兵力的三之一或四之一。曹魏要滅掉西蜀只是個時間問題。

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還是明智的,對蜀漢官吏、軍隊、百姓以及劉氏宗族,都算謀求了一個比較好的出路。

蜀漢已經到了要兵無兵,要將無將的地步,不開門投降,只能是城破人亡,沒有第二種可能。


豹眼看歷史


因為當時的劉禪,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懷帝,只有這一條路了。

對於漢懷帝不戰而降,半個世紀後的歷史學家王隱在《蜀記》中指出之所以寧背罵名而不作辯解,乃“全國為上之策”。也就是說出降是在對現實利益進行實際考慮後做出的決定。而早一代人的陳壽也認為漢懷帝的出降是的結果是“劉氏無虞,一邦蒙賴”。

注意,無論是王隱還是陳壽,都明白的說了,“投降”是順應了大形勢的,而這個“勢”是來自於季漢朝廷內部。這裡面的問題就很複雜了。難道蜀地的士庶想當亡國降虜?答案是,確實,而且不是想了一時半會兒了。或者說蜀地的庶民怎麼想我們未必知道,但是蜀地的豪強可是一直等著季漢亡國。在蜀地自古便有著十分獨特的亞文化,當地人直到文翁治蜀之前都很不同於中原。到了後漢末年,劉焉劉璋父子據蜀時仍然被“益州大姓”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團們牽制。再往後漢昭烈君臣入益州,為了安撫這些本土派,於是就不得不對他們做出妥協據《蜀書·先主傳》記載:

“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

也就說昭烈帝對蜀地原先的大姓、劉璋的親信都是仁至義盡的予以包容。但是“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即使是昭烈帝和舊臣元老們一再退讓,得到的只是益州本土豪強的“恩多成怨”。比如益州豪強張裕不但對昭烈帝態度跋扈專橫,還處處的掣肘、下絆。並四處散步妖言,煽動人們起來造反:

“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間當失之。”

最後導致了昭烈帝不得不除了此人,但是即使是這樣,昭烈帝還是很惋惜張裕的死,甚至發出了:“芳蘭生門,不得不鉏。”的感慨。

白帝託孤之際,昭烈帝雖然委託諸葛武侯總領國事,但仍舊安排益州本土的李嚴一同顧命。而李嚴此後對諸葛武侯仍舊是“酷吏斷獄”式的刻薄。先是暗中譏諷諸葛武侯想要加“九錫”,之後又在建興九年,第二次北伐中原之際,消極怠工,運糧不繼。而秋風五丈原之後,季漢境內又出現了漢懷帝正在身穿白衣哀悼相父;而本土豪強李邈向天子逼宮發難,要求清算諸葛武侯;而百姓卻在道邊祭祀丞相英魂的詭異場面。

以昭烈帝、諸葛武侯這樣的人物利益集團尚且敢於挑釁,何況是日後的漢懷帝、蔣琬、費煒、姜維等這些後生晚輩。此後蜀地豪強的放肆日甚一日,譙周的《仇國論》被公開頌揚,以至於在鄧艾偏師入蜀之後朝廷之上一片求降之聲。此時諸葛武侯之子,駙馬諸葛瞻等漢家的世交親貴子弟基本都已經殉國,姜維不在朝中,如果漢懷帝決意抵抗,那就會和二百多年前的成家公孫帝一樣,腹背受敵,最後自己“虜死城下”全家也被誅滅滿門。所以日後降為安樂公的漢懷帝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恐怕未必不是真話。

還有個說法,認為漢后帝就是“貧窮版的漢武帝”,我個人十分不同意,因為比起漢武帝每次都是以眾擊寡還最後落了個天下戶口減半,匈奴歲歲南侵;而漢后帝以寡擊眾,長期以來打得曹魏不敢西覷;此外即使是漢后帝有權力慾,但也沒有還沒任酷吏以為能、算緡告奸……說白了,漢后帝為人比漢武帝要好多了,而那個魏明帝才是真正窮人版的漢武帝。




河南太行山中的阿斗寨,全國為數不多祭祀阿斗的神廟。


北京順義,古安樂國所在,漢懷帝在此以安樂公的身份度過了自己的餘生。



北邙,據說漢懷帝-安樂思公就葬在這裡。


陳大舍


在劉禪看來,諸葛瞻是他最後一張王牌。鄧艾打來,劉禪派諸葛瞻前去抵擋,他把家底打掃打掃全給了諸葛瞻,成都已經沒有兵了。諸葛瞻兵敗戰死,在劉禪心裡蜀國已經沒有抵抗的能力,也沒有抵抗的必要了,剩下的只有逃跑和投降。逃跑,他可沒有劉備那兩下子,逃到哪裡都能反客為主,他能做的只是寄人籬下,和投降曹魏結果一樣,投降曹魏還有點資本,能得到曹魏的寬待,比將來二次投降要好得多。

為什麼諸葛瞻是劉禪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而姜維不是呢?姜維九伐中原,蜀國國力耗盡。之後劉禪對姜維失去信任,如果不是姜維帶兵戍邊自保,可能會被劉禪殺掉。這種情況下,姜維能不能回兵救成都,劉禪心裡沒底,即使姜維能來救成都,能不能堅持到姜維援軍趕到,他心裡也沒底。再進一步,就是姜維來救,能不能救得了,他心裡更沒底。總之,他已經不再相信姜維能成為救星了。

蜀國在姜維九伐中原後,已經極貧極弱。內部特別是益州士族投降的聲音越來越大。蜀國已是強弩之末,勉強支撐,亡國的腳步越來越近。劉禪的心裡早已有了投降的主義,鄧艾的到來正好給他個理由。

也許,劉禪的投降是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也是他最好的選擇。

歡迎您的評論,期待您的關注!


有得觀史


確實如此,當鄧艾軍隊出現在成都支持成都城內仍然有一定的人馬。加上南中七郡仍然掌握在蜀漢政權之手,姜維的主力部隊也沒有遭受重大損失,看上去是蜀漢帝國實力猶存。

只要劉禪能夠堅守待援,等到南中七郡以及姜維部隊回援,有這兩支大軍的馳援,必然能解成都之圍。但是我們不得不說,成都真的守不住。

首先蜀漢的國力虧空嚴重

蜀漢帝國是一個畸形的帝國,區區90萬人口就保持著10萬規模的常備軍,再加上數萬官員,整個蜀漢需要財政供養的人口多達十五六萬。可以想象整個蜀漢帝國農民的負擔該有多重。

而且蜀漢統治地區內只有成都平原物產相對豐富,土地相對肥沃,其他地方的土地相當貧瘠,物資非常匱乏。

面對如此之高的負擔,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的日子可想而知,老百姓對於蜀漢政權早就苦不堪言。平時可能他們敢怒不敢言,可是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他們還會為蜀漢帝國賣命嗎?

這種畸形的發展使得蜀漢的國力在三國中一直處於被吊打的地位。再加上連年的窮兵黷武,姜維九伐中原,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蜀漢財政更是雪上加霜,耗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而相對於曹魏帝國,雖然他們面臨西蜀以及東吳兩方面的進攻,但是他們體量龐大,人口眾多,小規模的局部戰爭對於他們國力的影響並不大。再加上曹魏帝國的核心區域已經幾十年沒有經歷戰爭,整體發展蒸蒸日上,他們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都還算不錯,強盛的國力使得他們有能力發動一次滅國級的大戰。

再者和蜀漢人才凋零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是曹魏帝國人才輩出。此番統兵的兩員大將鍾會與鄧艾更是當世之英傑,能力比起蜀漢帝國的姜維來只強不弱,在國力和人才上,曹魏帝國都碾壓蜀漢。

再者,蜀漢帝國內部也有矛盾

劉家政權對於四川人來說,是一個外來政權,本土的鄉紳士族對於劉備的統治並不認可,只是劉備擅長搞平衡,才使得這種尖銳的矛盾沒有凸顯出來。

在諸葛亮當政時期,諸葛亮重用荊州人士,全力打壓本土派。如今諸葛亮死亡,荊州派再也沒有一個能夠服眾的人,逐漸本土派成為了朝堂的主力,這些人和劉禪並不是一條心,在面對鄧艾大軍神兵天降之時,你只要想到當年蜀漢帝國對於本地派的打壓有多狠,劉禪就不會指望這些本地人去為劉家賣命。

這些本土派控制的軍隊,不在關鍵時刻在你的後背捅刀子就不錯了。再者經過諸葛瞻那一戰,蜀漢統治者也終於清楚了目前成都守軍的成色。靠著這些人馬,就算他們沒有二心,等到南中七郡,姜維主力部隊回援,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有鑑於此,劉禪還不如自己主動投降,還能僥倖保住下半生的富貴。所以劉禪選擇了投降。


歷史評說


瀉藥。@相思藤

鄧艾攻破江油之後,劉禪派諸葛瞻率軍出援,據守綿竹,捍蔽成都。結果諸葛瞻到了綿竹,不肯據險自守,反而選擇了和鄧艾軍野戰。

鄧艾孤軍遠來,利在速戰。而且,鄧艾軍都很清楚,仗打到這個份上,自己已經輸不起了,沒有退路,所以,只要碰到敵人,就會尋求儘快決戰,而且最好是野戰。原因很簡單,百戰餘生,每個士兵都會拼死,才有一線機會活下去。只要敵人肯出城來和自己野戰,這仗就已經贏了一半。

這本是軍事常識。面對這種情況,作為防禦一方的將領,比較保守而穩妥的辦法自然是據險自守,等待敵人師老兵疲,糧盡援絕,被迫退兵的時候,再從後面追擊掩殺。比較激進的辦法就是認為敵人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想不到自己會出城野戰,所以只要出城野戰,就會讓敵人膽寒。所以,自己不能示弱,必須出城野戰。

當時,張飛的孫子、張苞的兒子張遵也在軍中,曾給諸葛瞻提過意見,讓他據險自守,不要出城野戰,這是萬全之策。但是諸葛瞻不聽,非要出城野戰,結果戰敗身亡。

這時候,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本來留在城中,多少應該也還有些兵馬,如果他能冷靜些,看到父親已經軍敗身死,趕緊關閉城門,動員老百姓,一起嬰城自守,堅守不出,等待援軍,至少也還是可以遲滯鄧艾軍。結果他沒有,反而自己出城衝入敵陣,也戰死了。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呢?

蜀漢本身就沒有多少軍隊,而且要在漢中駐守一部分,在南中駐守一部分,在東線永安也得駐守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要隨著姜維在前線野戰。那麼,留下來在成都留守的部隊本來就不會太多,數量比較有限。

更重要的是,在邊境地區駐守的軍隊,無論是承擔防禦任務的,還是隨姜維出擊的部隊,大小戰事不斷,戰爭經驗是比較充分的,戰鬥力相對來說也要強很多。而在成都留守的部隊像所有承平時代的軍隊一樣,平時的軍事訓練並不嚴格,日常工作以非戰鬥任務為主,戰鬥力會嚴重下降。

對這樣長期不打仗,沒有實戰經驗的軍隊來說,如果要上戰場,必須讓經驗豐富的老部隊帶著,爭取先通過幾次勝仗來鍛鍊,一方面時提高軍隊的技戰術水平,一方面也是提高部隊的組織水平和紀律性,不能輕易出現混亂。

諸葛瞻到綿竹去的時候,帶的就是這樣的部隊。這種長期養尊處優、缺乏軍事訓練的軍隊,看到幾乎是神兵天降一般的鄧艾軍,自己內心必然是恐懼的。所以,諸葛瞻最好能先據險自守,讓士兵認識到敵人也是有缺點的,並非不可戰勝。

結果諸葛瞻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部隊,過低的估計了敵人,非要讓這些幾乎沒有上過戰場的軍隊一上陣就和翻山越嶺、千里而來的亡命之徒軍隊拼命。一開始還能借著人數優勢形成局部優勢,但當敵人意識到自己只有取勝才有機會活下去,從而開始拼命以後,諸葛瞻的軍隊就迅速全線崩潰了。

因為,按照這些缺乏戰爭經驗的蜀軍自己的認識,如果自己處於敵人那樣的狀態,必然已經潰逃了。對方不但沒有崩潰,反而開始反擊,這超出了蜀軍的預期,也增加了蜀軍心理上對敵人的恐懼感。

綿竹之戰全軍覆沒,蜀漢不僅軍隊數量上更加捉襟見肘,更重要的是,給留守成都的部隊和蜀漢君臣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震撼太強烈了,更加堅定了之前的認識:敵人太強大了,我們打不過,早晚都是輸。

所以,在綿竹之戰後,蜀漢朝廷討論的問題就是兩個,往哪兒跑,要麼投降,而沒有拒城死守,等待援軍的選項。為什麼呢?

第一,說明這時候成都的留守部隊已經非常少了,而且士氣低落,人心不定,不足以組織有效的防禦。第二,連諸葛瞻父子都在前線戰死了,難道成都的留守部隊和將領中,還有誰比諸葛瞻更懂軍事嗎?所以,他們對敵軍的認識是,敵人非常強大,自己打是打不過的。

當時的主流意見是兩個,跑到東吳去,和跑到南中去。南中還有萬把人的蜀漢軍隊,而且已經在來救援成都的路上,更重要的是,南中煙瘴之地,又是蠻族區域,鄧艾軍對地理民情都不熟悉,未必敢乘勝追擊。往東吳跑就不用說了,寄人籬下,還指望著反攻,那是不太可能了。而且,歷史上東吳多次在背後拿刀子捅蜀漢,大家都還記憶猶新。

所以,這時候譙周就出來了,先是稱說天命,然後就開始分析形勢。他的判斷是,無論是去南中,還是去東吳,都是死路一條,早晚也還是得投降。尤其是去東吳,去了東吳不可能再繼續當你的皇帝,必然得向東吳稱臣,看現在這形勢,魏國滅東吳也就是時間問題,這就意味著,將來投降的時候只能是以東吳臣子的身份投降。

譙周的最後結論是,現在投降,多少還有些本錢,還只是投降一次,直接向魏軍投降,還是可以爭取點待遇的。無論去南中還是去東吳,等你的本錢都折騰完了,你再投降,那就沒什麼資本和人家談判了。所以,要投降就趁早,現在就投降。

劉禪本來是比較傾向於逃往南中的,聽了譙周這番話,感覺自己無法反駁,於是決定投降。

從劉禪和譙周的表現看,他們這時候決定投降是處於什麼狀態呢?就是已經被鄧艾軍的神勇嚇破膽了,認為鄧艾軍太厲害太強大了,是不可戰勝的,不光蜀漢軍隊根本不是對手,就是東吳軍隊,南中的蜀漢軍隊和蠻族軍隊,也都統統不是對手。

劉禪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呢?他從出生就跟著他父親劉備顛沛流離,但整體上始終是比較安全的,畢竟他是主公唯一的兒子,手下人拼了死命也得保著他安全。劉備從新野南逃時他還在襁褓之中,到劉備病亡於白帝城時,他在十七歲。無論在荊州還是在成都,他都是處於比較安全的環境中,實際上對戰爭是缺乏比較清晰的認識的。

即位為帝之後,一開始是諸葛亮,然後是費禕、蔣琬,劉禪本人不需要為行政和軍事問題操心。等到費禕、蔣琬都死了,劉禪開始自己主持朝政,他都已經四十歲了。所以,他本人並沒有應對比較複雜、困難局面的經驗,這些問題以前都是別人操心的,他只要不添亂就算是不錯了。

因此,劉禪本人和當時留守成都的蜀漢君臣都沒有應對如此嚴重的生死存亡危機的經驗,也沒有能力對敵我形勢做出冷靜分析判斷,再決定自己所應該採取的最佳選擇。從劉備入川到蜀漢滅亡,前後四十多年,成都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的考驗,軍隊和老百姓都沒有進行長期堅守的大規模防禦戰的精神準備。

最後,劉禪率領蜀漢君臣在對敵人的無上恐懼甚至是崇拜的心情下,出城投降了,蜀漢就此滅亡。而此時姜維、閻宇、張翼等人的援軍正在趕來救援成都的路上。但對劉禪來說,這些都沒有必要了,反正他們也打不過鄧艾和魏軍。


蕭武


題主說的這個前提是不對的,成都的情況是無兵無將了,或者說只有極少量的部隊,而援軍自然不可能很快趕到。當魏國三路十幾萬部隊進攻蜀國的時候,除了在前線的姜維主力,劉禪還派了張翼,廖化,董厥等人前往救援。

而我們知道,蜀國被滅的時候,只有十萬部隊,那麼此時前線姜維主力包括這三將帶領的援軍加起來就差不多有五六萬了,另外再加上防範東吳的羅憲的部隊,還有駐紮在南中地區的部隊。

還算上其他都督區的部隊,還有各個郡的郡兵,成都的部隊已是所剩下無已了,當鄧艾渡陰平,江由太守投降後,長驅直入,諸葛瞻就已率成都僅剩下的部隊去迎戰鄧艾,最終諸葛瞻父子戰死,蜀軍基本全軍覆滅。

那麼在成都的部隊就基本沒有了,所以當鄧艾打敗諸葛瞻,進軍成都的時候,蜀國沒料到鄧艾打得那麼快,所以在城防上面沒有做太多的準備,很多好百姓聽說魏軍攻入,都逃到山林裡面去了。

而劉禪跟大臣們討論的只有三條路,就是投降,往東跑,往南跑,唯獨沒有守城這一項,原因很簡單,此時成都已無兵可守了,否則何必跑呢,直接固守待援就可以了。

有的人建議往南跑,說南中地區有險可依,可以固守,有的人建議往東跑,因為東吳與蜀國是盟友,所以投靠,大家爭論不休,只有譙周認為,這兩條跑都走不通,只有投降才是最佳選擇。

譙周為什麼這樣說呢?他有以下幾個理由:一,如果投奔吳國,而魏國拿下蜀地之後也是會繼續滅吳的,那麼劉禪就得投降兩次。二,如果投奔南中地區,之前他們臣服,是是迫不得已,如今我們過去,加重他們的負擔,他們肯定也不樂意的。

三,我們離開蜀地之後,蜀地的老百姓就不會向著咱們的,只會向著魏國。四,如果我們現在向魏國投降,那麼因為吳國還沒有被滅,魏國肯定會厚待我們的。劉禪覺得譙周說的這幾條有道理,就向鄧艾投降了。


歷史簡單說


要不怎麼總有人說後主劉禪是個聰明人呢。按當時的情況和局勢來看,投降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經過諸葛亮和姜維幾十年不斷窮兵黷武式的北伐,蜀國的國力基本上已經耗盡。人口不過百萬,卻要養活十幾萬大兵。

鄧艾偷渡陰平,又在綿竹殺了諸葛瞻,進而兵進成都。在外蜀國還有三支軍隊,分別是守衛劍閣的姜維、南中的霍弋和永安的羅憲。三路軍隊加起來十餘萬,佔了蜀國軍隊的一多半,還都是精銳,留在成都的大概只是些老弱病殘。

遠水解不了近渴,敵人就在城下,援軍卻遠在千里之外。

三路援軍,姜維五萬人在劍閣和鍾會對峙,僅僅憑藉天險守住,根本抽調不出來兵力救援成都。

南中的霍弋,主要任務是鎮壓當地少數民族,分不開身,一旦他帶軍隊離開,很有可能南中也亂了。

而永安的羅憲鞭長莫及,還要防備東吳的偷襲,等到趕到的時候,劉禪都投降了。

守城軍隊都是老弱病殘,援軍又遙遙無期的情況下。“聰明人”劉禪最好的選擇當然是投降了。

“投降不死,頑抗到底死路一條”。這個時候勝利者對待亡國之君還是還是比較友好的,基本上都能得以善終。劉禪或許是看到這一點,再加上譙周的慫恿,就開門投降了。

事實上我覺得他也明白,以蜀國的國力抵抗到底或許能苟延殘喘幾年,但是終歸免不了失敗,還會惹怒敵人。不如爽快投降,還能混個安樂公噹噹,畢竟這個時候的劉禪也已經五十多歲 了,已經步入暮年。


歷史小跟班


劉禪投降的時候,曾經向鄧艾遞交過一份降表,這份降表中提到,蜀漢軍隊有10萬2000人,盡數向魏國投降,但史書當中並沒有記載,這個數字到底是劉禪投降時蜀漢集團剩下的軍隊人數,還是戰爭爆發前的字面人數,我個人傾向於後者。

因為魏國伐蜀之戰時,以當時的通訊條件,遠在後方的劉禪很難第一時間瞭解各地蜀漢軍隊的損失情況,除了成都城外的諸葛瞻全軍覆沒他能瞭解情況之外,姜維的5萬大軍長時間相持在劍閣情況不明,前線還有多個據點陷入包圍當中不知情況,因此在蜀漢主力軍隊集結的前線區域,在鄧艾突如其來的攻擊之下,劉禪很難及時清楚前線主力的情況,因此他遞交的降書當中,提到的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字面軍隊。



如果情況如此的話,在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劉禪恐怕已經失去了堅守的可能。

首先蜀漢集團至少有一半的軍隊被鍾會的魏軍困在前線無法及時回撤,在蜀漢南部的南中地區和東部的永安一帶,也駐紮著相當數量的防備南方蠻夷和東吳的邊防部隊,可面對岌岌可危的局勢,這兩個重要地段的部隊根本不可能回防,一旦回防,準備援救的東吳很可能趁虛而入,南中地區很可能也會重新陷入到叛亂之中,這兩個重要區域選擇留守,還留有軍隊和地盤的劉禪即便選擇投降,至少也有談判的本錢,如果盲目地選擇放棄,很可能會讓自己更加處於被動地位。



所以再去掉前線、東線和南線的軍隊,加上綿竹關諸葛瞻的失敗,劉禪手中實際上已經沒有可靠的軍事力量雖然自己號稱還有數萬軍隊,但恐怕也只是分散成都周邊各地,戰鬥力堪憂的二線部隊,畢竟能出動的主力部隊已經在綿竹關之戰中全部損失,由於陰平小路已經被打通,除了鄧艾的3萬本部兵馬在這一戰線上之外,鍾會已經派出了援軍緊隨小路而上,在成都城下敵軍源源不斷的情況下,劉禪恐怕已經失去了堅持的可能。

當然一些心繫蜀漢的後人,即便在多年以後,也在設想如果劉禪能夠堅持到最後,會不會還有一定挽回的餘地,其實可能性還是有的,姜維如果率領主力部隊回援,在成都城下是完全有可能與鄧艾軍隊一戰的,但同時也意味著益州最後一道天險劍閣在鍾會十幾萬大軍的攻擊以及姜維放棄之下將徹底失守,益州地區將無險可守,即便姜維將鄧艾打敗,面對四川無法週轉的環境,以及益州本土派無心戀戰,一心投降的態度,蜀漢的滅亡也必然是時間上的問題,姜維只能選擇延遲,但不能選擇堅持。



很值得思考的是,在不久後發生的鐘會叛亂中,還在益州的魏國十幾萬大軍一片混亂,但仍然還有10萬大軍的蜀漢軍隊竟然沒有選擇趁機起勢,除了最具威信的姜維身死人亡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恐怕就是蜀漢集團最後的凝聚力已經在蜀漢政權的晚期逐漸消逝,以至於鄧艾兵臨城下時,投降派反倒佔到了主觀地位。

在這樣的權力局勢之下,劉禪即便還保留血性,恐怕也難以選擇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