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舰大炮不敌"白蚁"

二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拥有的舰种及其数量为:战列舰23艘,大型航母28艘,护航航母71艘,巡洋舰72艘,驱逐舰377艘,护卫舰361,潜艇232艘,布雷/扫雷舰586艘,巡逻舰艇1204艘,两栖登陆舰艇2547艘,补给舰1267艘,其它水面战斗舰艇833艘。英国海军拥有的舰种及其数量为:战列舰5艘,航母58艘,巡洋舰35艘,驱逐舰277艘,潜艇178艘。美国和英国的海军力量在装备规模上到顶峰。冷战开始后,美国和北约国家的海军除依靠优势航母战斗群控制深海大洋之外,其大型水面舰艇在苏联近海频繁活动,对其领海和濒海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苏联没有能力建造大规模的海军舰队与美英在海洋上直接对抗,为保卫领海和争夺近海的制海权,苏联独辟蹊径,大力发展新型反舰武器——反舰导弹,以反舰导弹的优势对抗美英的巨舰大炮优势,研制出第一代反舰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的Π-15"白蚁"(Термит)反舰巡航导弹,美国北约对其编号SS-2,命名为"冥河"(Styx),从名称可见西方国家对其的畏惧。在此基础上,苏联再研制出末段采用被动红外制导的Π-21/22反舰巡航导弹,美国北约对其编号为SS-2C/D,命名为"冥河"2型(Styx Mod 2)。在作战中,如果同时发射雷达型Π-15和红外型Π-21/22反舰巡航导弹,可较好的对抗敌方的电子干扰。

巨舰大炮不敌

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的线形图 来自www.m.blog.daum.net

巨舰大炮不敌

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照片 来自www.missiledefesadvocacy.org

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长度5800mm,弹径760mm,翼展2400mm,最大射程40km(后期型号80km),巡航飞行高度100m~200m(后期型号25m~50m)重量2125kg(后期型号2573kg),其中战斗部重量454kg,弹体腹部的火箭助推器重量490kg,最大飞行速度0.9M;导弹采用中段惯性制导和末段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头部有卵形雷达罩


巨舰大炮不敌

正在维修的П-15М"白蚁"反舰巡航导弹 来自Military-Today.com

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的主要型号如下:

Π-15——基本型,采用中段惯性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1960年开始生产,最大射程40km。

П-15ТГ——1959年研发的改进型,采用中段惯性制导+被动红外制导。

П-15У ——1965年研发的潜射型,采用折叠弹翼和新型火箭助推器。

П-15УТ——П-15У的被动红外制导版。

П-15М——1972年研发的改进型,最大射程80 km,发射重量2500kg,战斗部重量513kg,可携带核战斗部。

П-20——П-15М出口版,采用П-15М型的导引头,也能从岸基发射平台发射。

П-20К——П-15М的改进型,增加电子对抗系统。

П-21/22——П-15М的出口版,采用中段惯性制导+被动红外制导。


巨舰大炮不敌

装在舰艇发射筒内的Π-21/22"白蚁"(Термит)反舰巡航导弹 来自www.flickr.com

苏联红海军近岸近海反舰火力体系由的导弹快艇、岸舰导弹和岸基远程火炮等部分组成,其中导弹快艇是战术技术创新的亮点,战术思想是以近岸、近海的攻势防御实现近海防御,用较少资源实现对苏联漫长海岸线的防御,构建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领先的反舰作战体系,将宝贵的大中型水面舰艇集中进入到中远海方向与西方海军角逐。导弹快艇作战的战术是:导弹快艇编队利用港湾、岛屿、民船等掩护前出,对入侵的敌水面舰艇的大口径舰炮射程之外发射反舰导弹实施饱和攻击,虽然是"以小打大"——导弹快艇吨位小、但却是"以强打弱"——反舰导弹的射程、威力、特别是命中精度均超过大口径舰炮和鱼雷。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首先将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集成在P-6型"布尔什维克"木壳鱼雷快艇上,创新发展了一个新艇种——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与相应战术,装备2发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这既是苏联建造的第一型导弹快艇,也是世界上第一型。在1957年10月,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首次发射了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


巨舰大炮不敌

P-6型"布尔什维克"鱼雷快艇的三视图 来自https://ru.wikipedia.org

P-6型"布尔什维克"鱼雷快艇艇长25.4m,艇宽6.2m,吃水深度1.24m,标准排水量64t,满载排水量73t,4台柴油机共4800马力,4轴4桨,最大航速45节(83km/h),续航力833km(450海里/速度30节),艇员编制15人,在左、右各安装1个533mm鱼雷发射管用于反舰,在艇艏、尾各安装1门双管25mm半自动舰炮主要用于防空

巨舰大炮不敌

P-6型"布尔什维克"鱼雷快艇用于近海作战 来自www.moermhod.info

巨舰大炮不敌

P-6型"布尔什维克"鱼雷快艇高速航行时 来自www.ship-model-today.de

P-6型"布尔什维克"采用木质艇壳、尖舭型无断级滑行艇体,低速时快艇以排水状态航行;高速航行时艇艏自动抬起使艇体在水面滑行,减小水的阻力,最大航行速度可达43节(80km/h)


巨舰大炮不敌

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原型 来自www.nationaldefense.ru

苏联在P-6型"布尔什维克"鱼雷快艇基础上研发的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原型,因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的发射架宽度超出艇体宽度,在艇体左、右舷外侧增加支撑结构,在格子桅顶端设一部目标搜索雷达,与火控系统构成该艇的反舰武器系统

P-6型"布尔什维克"鱼雷快艇干舷低,将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及其发射架集成在发射箱内,避免了海浪和气象的影响,尽管导弹发射箱大得与艇体不成比例,但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具有精确反舰能力带来的战术优越性,发射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后快速撤出战场,"打了就跑",不仅使二战期间曾经辉煌一时的鱼雷快艇迅速过时,而且还使"小艇打大舰"具有了实现性。苏联在1959年~1965年期间,建造了112艘183Р(Вош)级导弹快艇用于近海防御。美国北约命名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为"蚊子"(Komar)。


巨舰大炮不敌

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的两视图 来自www.rbase.new-factoria.ru

巨舰大炮不敌

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 来自www.nationaldefense.ru

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艇长26.8m,艇宽6.24m,吃水深度1.5m,标准排水量70t,4台M-50型柴油机共4800马力,4轴4桨,最大航速44节(km/h),续航力1111km(600海里/速度32节),艇员编制19人,装备2座Π-15"白蚁"(SS-N-2"冥河")反舰巡航导弹发射器、1门双管25mm半自动舰炮

巨舰大炮不敌

183型导弹快艇编队发射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的场景 来自www.sohu.com

冷战期间苏联红海军的近海防御战术:导弹快艇编队利用港湾、岛屿等掩护快速出击接敌,目标进入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的射程内,发射反舰导弹实施精确打击,之后快速撤出战场

先进武器一旦出现后,总有机会证明其在战争中的价值。183Р"虱子"(Вош)级导弹快艇虽小,但很快就在1967年的"埃拉特"(Eilat)号事件中让西方国家大吃一惊!也因此在世界海军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967年6月12日,以色列军队全部占领西奈半岛当天,以色列海军出动由"埃拉特"(Eilat)号驱逐舰和2艘鱼雷快艇组成编队进入埃及塞得港东北海面,作战意图是:"埃拉特"号驱逐舰在正面引诱埃及海军鱼雷快艇出动攻击,一旦埃及海军出动鱼雷快艇后,以色列海军的2艘鱼雷快艇则从靠近西海岸一侧断其后路,与"埃拉特"号驱逐舰一起对埃及海军鱼雷快艇实施夹击。埃及海军果然中计,发现"埃拉特"号驱逐舰后,出动苏制P-6型"布尔什维克"鱼雷快艇进行攻击。以色列海军按事先拟定的作战计划攻击得手,击沉埃及海军P-6型"布尔什维克"鱼雷快艇1艘。


巨舰大炮不敌

英制"埃拉特"号驱逐舰 来自www.globalsecurity.org

在1967年,英制"埃拉特"号驱逐舰是以色列海军吨位最大的两艘军舰之一,标准排水量17181吨,长度10.5m,宽度10.8m,装备114mm大口径舰炮4门,40mm小口径舰炮6门,20mm小口径舰炮2门,4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2座,在当时属于火力强大的驱逐舰;1967年10月21日,埃及海军的苏制183Э型导弹快艇发射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将其击沉,这就是著名的"埃拉特"号事件

1967年10月20日,以色列海军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再次出动"埃拉特"号驱逐舰游弋于苏伊士运河北端的鲁马拉湾。17时"埃拉特"号驱逐舰舰行到塞得港以北24km(13海里)处,被埃及岸基雷达发现,埃及海军在塞得港内待机已久的2艘183Э型导弹快艇利用塞得港西侧运河堤岸掩护出击,在驶出防波堤后就发射首枚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随后又发射了3枚,4发3中,将在塞得港外海20km处的"埃拉特"号驱逐舰一举击沉。"埃拉特"号事件震惊西方国家,"巨舰大炮"不敌"白蚁",从此颠覆了海战的传统理念,成为海战从"大炮时代"进入"导弹时代"的里程碑。


巨舰大炮不敌

停泊在塞得港内、埃及海军的2艘183Э型导弹快艇 来自www.portsaid.gov.eg


巨舰大炮不敌

埃及海军导弹快艇编队击沉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作战示意图 图片来自www.wrecksie.eu

2艘183Э型导弹快艇发射4枚Π-15"白蚁"反舰巡航导弹后迅即撤回母港而无一损失,这个战例证明了苏联红海军发展导弹快艇战术思想的正确性

在"巨舰大炮"时代,在舰炮和鱼雷主导海战,胜负取决于军舰的吨位的大小,也就是大舰与小舰海战时,大舰装有更大口径、更多数量的舰炮,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射更多的炮弹,因此必定获胜。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西方大国仍然普遍不重视反舰导弹的发展。美国甚至在1964年还建造新型。然而,"蚊子"级导弹快艇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原有的海战规则,"75吨的小艇击沉1718吨的大舰",这不仅使西方海军一贯的作战思想和战术一夜过时,还有可能动摇其海上霸权地位,"埃拉特"号事件产生的结果影响广泛且深远。从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研制各型反舰导弹。

1990年两德统一后,美国海军迅即从东德获得200发苏制Π-15М/Π-22"白蚁"反舰巡航导弹,用于美国海军水面舰船末端防御武器系统的反掠海导弹拦截试验和训练;可见尽管"埃拉特"号事件已过去30多年,但美国海军对这型已经存在了40多年的反舰巡航导弹仍然心存余悸。

苏联先知先觉,首先认识到反舰导弹在对抗美国北约优势海军力量的有效性,进行了长期持续不懈的发展,构建了昔日苏联、今日俄罗斯强大且完整的反舰导弹体系,并用多种武器平台运载和发射,可从空射、舰射、潜射、车载和岸基发射,将苏联/俄罗斯的海上进攻能力和近海/近岸的防御能力提高了一代。

西方国家后知后觉,也认识到反舰导弹已成为今后海战的主战兵器,因而相继成体系发展,构建了比较完整和强大的反舰导弹体系。


巨舰大炮不敌

主要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发展的部分型号反舰导弹同比例侧视图及其主要战技指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