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查出蛋白是什麼原因?

付虹醫生


尿常規檢查出蛋白,提示有腎臟疾病的可能性。正常情況下,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作用,血液中的蛋白質一般不能通過濾過膜,即使有些相對分子質量小的蛋白質可以自由通過,但其濾過量很低,大部分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因此,正常人尿液中的蛋白質量很少,幾乎沒有。



尿常規查出蛋白是什麼原因?

當尿液中出現蛋白質時,應考慮以下情況的可能。

1.生理性蛋白尿 主要是由於機體內外環境因素的變化所產生的蛋白尿,比如寒冷、精神緊張、劇烈運動、發熱等,由於腎血管痙攣等暫時性改變而產生的蛋白尿,當消除影響因素後,尿蛋白會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 導致病理性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等等。任何原因導致腎小球和(或)腎小管損傷時,都有可能造成尿液中蛋白質增多。當腎小球和腎小管的功能正常,血漿中蛋白增多,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時,也可出現蛋白尿,常見於多發性骨髓瘤和溶血性貧血。當膀胱以下尿道出現炎症時,也可出現蛋白尿,常見的疾病有膀胱結石、膀胱炎、尿道炎等。 導致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應結合臨床症狀和其他檢查手段綜合分析。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正常人小便中因蛋白含量極低,臨床上尿常規定性是檢測不出蛋白的。當尿蛋白超過150mg/d時,尿蛋白定性陽性,稱為蛋白尿。當尿蛋白大於3.5g/d,則稱為大量蛋白尿。

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4類

1.功能性蛋白尿 常見原因為劇烈運動,高熱、直立體位等。體位性蛋白尿常見幹青少年,於直立時出現蛋白尿,臥位時尿蛋白消失。一般尿蛋白<1g/d。

2.腎小球性蛋白尿 臨床上常見疾病包括腎小球腎炎(急性、慢性、急進性),腎病綜合徵等。其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腎小球濾過膜屏障作用包括1.分子屏障 腎小球濾過膜僅允許一定大小的蛋白分子通過;2.電荷屏障。上述任一屏障的損傷均可引起蛋白尿。

3.腎小管性蛋白尿 常見病變包括急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尿蛋白總量一般<1g/d。

4.溢出性蛋白尿 血中異常蛋白(常見的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系)增多,經腎小球濾過而又未被腎小管全部重吸收導致。

當尿常規化驗單出現尿蛋白時,患者不必過度緊張,可諮詢腎內科專科醫師。


一個會答題的人


我是腎病醫生張全樂,有11年腎病臨床工作經驗,有問題歡迎隨時評論或者點我頭像私信


蛋白尿是指的是尿液當中含有一些蛋白質。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人,尿液當中的蛋白質是非常少的,其中蛋白質變多了,通常會被稱作是蛋白尿。

出現蛋白尿的時候,通常說明身體出現問題了。在生活當中,很多人出現了蛋白尿,卻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下面就簡單分析一下。



蛋白尿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腎臟問題

腎臟是產生尿液的器官,尿液當中蛋白質變多了,通常說明腎臟出現問題了,有可能是患上了腎病。在生活當中,很多人出現蛋白尿和腎臟受損脫不了關係,腎臟受損之後,它的過濾作用會變差,蛋白質容易漏出來,從而出現蛋白尿。所以,當自己出現蛋白尿的時候,可以檢查一下腎臟,及時調理。


2、身體勞累

蛋白尿除了和腎臟有關,和過度勞累也有關係。人在勞動之後,身體通常會流很多汗,整個人精神狀態也是比較緊繃的,在過度勞累之後,若是再吃一些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食物,這時候也可能會出現蛋白尿。平時自己要多注意休息,要勞逸結合。


3、體位改變

目前還有一種體位性的蛋白尿,這種情況出現和體位的改變有關,一般在站立和行走的時候,尿液當中的蛋白質會比較多,躺下休息之後,尿液當中的蛋白質會減少甚至消失。


出現蛋白尿一般說明身體出現了問題,它的出現和以上這幾種原因有關,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了的蛋白尿,就要注意積極檢查,查找原因並且及時治療。



出現蛋白尿都會有哪些表現呢?


1、泡沫尿

一般出現蛋白尿,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泡沫尿了。在上廁所小便時,通常會發現尿液表面有很多小泡沫,這些泡沫在短時間之內不會消失。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排尿過急的時候,是有可能產生泡沫的,不過這種泡沫消失的比較快,要注意區分,泡沫若是經久不散,可以早點檢查尿液,明確診斷一下。


2、水腫、乏力

如果是因腎臟受損而出現的蛋白尿,患者可能會有身體水腫、乏力、血壓升高等不適症狀出現,與此同時,身體的抵抗力也會變差,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在檢查之後發現的確是腎病引起的蛋白尿,需要積極配合醫生指導採取合適的方法來治療的,不宜拖延。



一般出現蛋白尿的時候,自己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合理進行治療。在治療的同時,自己還要注意控制飲食。出現了蛋白尿,尿液當中的蛋白質比較多,此時就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了。平時自己可以吃些含優質蛋白的食物,這樣既保證身體的蛋白攝入,也不至於攝入過多,對身體健康有利。

身體出現蛋白尿的時候,說明身體狀態不好,需要引起重視。平時自己要多注意保護腎臟,不要過度勞累,多注意休息,儘量避免蛋白尿出現。



我是腎病醫生張全樂,有11年腎病臨床工作經驗,有問題歡迎隨時評論或者點我頭像私信

譽美醫生張全樂


尿常規是人體三大常規檢查之一,每年單位體檢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在醫院就診時醫生也會經常給開尿常規這項檢查,由此可以看到尿常規檢查的重要性,它可以反應近期泌尿系統的健康狀況。

經常身邊有親朋好友拿過來一張尿常規的化驗單前來諮詢,有的部分患者看到尿常規上面有蛋白,就非常緊張,害怕自己患上了腎病,其實實際上不是這樣的,需要根據檢查單上面的項目綜合分析。

1.一種不用緊張的尿蛋白

初次檢查有尿蛋白,需要再複查,結合患者有無眼瞼、下肢水腫等情況。一個真實的例子:我的母親前段時間體檢查出來有尿蛋白一個+,別的項目都正常,僅僅是雙下肢輕度水腫,但是無眼瞼水腫,於是我讓她多飲水,清淡飲食,3天后,1周後複查陰性。這種情況呢,叫特發性水腫,尿中有蛋白不用特別緊張,定期複查就可以。

2.需要警惕的尿蛋白

如果化驗單上除了有尿蛋白,還有紅細胞,白細胞,並且患者伴有尿頻尿急的症狀,那麼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尿路感染,建議大量飲水,必要時可以服用抗生素治療下。

再者,尿中含有大量白蛋白會出現泡沫尿,此時檢查尿常規會有白蛋白陽性,紅細胞,白細胞,提示腎臟可能出現了問題,那麼這種情況下建議患者儘早去醫院腎內科就診,看看是腎臟的哪種病變。

總之,當尿常規檢查出來有蛋白時,首先不要緊張,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制定治療方案。


關注生殖醫生孫東霞,傳遞健康知識。

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在下方進行評論,我們一起交流。


婦產科孫醫生


一般來說正常人尿蛋白尿中含蛋白量上限為150毫克,超過則屬於異常蛋白尿,不過有時蛋白尿的出現不一定是病理性的,也有可能是生理性的如劇烈運動,情緒激動,勞累等出現一過性的生理性尿蛋白,稍加調整即可恢復正常。不過也有病理性的尿蛋白,尿蛋白的流失是一個獨立因素參與腎臟的病變過程,導致尿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如感冒、疲勞、劇烈運動、濫用藥物、高血壓等疾病,都會誘發尿蛋白的發生,所以定期的常規體檢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發現尿蛋白後要及時的進行有效對症治療,切勿耽誤時間拖延病情,從而導致腎衰尿毒症的發生。


石頭醫生講腎


對於成人而言,蛋白尿是指每一天尿中的蛋白量超過150毫克。一般民眾接受健檢後,所得到的尿蛋白檢驗報告多為定性測量,常見的結果分為:陰性(negative, 當次尿蛋白少於10 mg/dl); 微量(trace, 當次尿蛋白為10-20 mg/dl); 1+ (當次尿蛋白為30 mg/dl,) ; 2+ (當次尿蛋白為100 mg/dl); 3+ (當次尿蛋白為300 mg/dl); 或4+ (當次尿蛋白為1000 mg/dl以上)。當定性報告為 1+ ,可能暗示每天約有300-400毫克的尿蛋白從尿液中流失,這樣程度的尿蛋白,已經達到臨床上蛋白尿的定義。


蛋白尿的原因

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有四大項:

一丶腎絲球的病變,造成腎絲球本身通透性改變,使正常的血漿蛋白被濾出(如:腎病症候群)。

二丶腎絲球濾出大量的異常血漿蛋白,超過腎小管回吸收的極限(如:多發性骨髓瘤)。

三丶在發炎或腫瘤的存在下增加組織蛋白的分泌(如:腎盂腎炎時)。

四丶另有少數遺傳性疾病,會造成腎小管無法回收正常濾出的少量蛋白質(如:Fanconi症候群)


用戶94670942034


你好,尿中出現蛋白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生理性蛋白尿

如人在劇烈運動後、或發熱、寒冷、精神緊張的情況下都有可能在尿中檢測出蛋白,但這種蛋白尿是暫時性的,等上述情況過後就會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

如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管性蛋白尿、混合型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組織性蛋白尿等,這些原因下出現的蛋白尿表示腎臟出現問題,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關注我!每天瞭解更多腎病知識!


腎病常識


如果尿常規查出有尿蛋白的話,提示有腎臟病的可能。



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尿蛋白的類型呢又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一過性的蛋白尿。

第二種是運動性的蛋白尿。

第三種是持續性的蛋白尿。

一般的對於第一種跟第二種引起來的蛋白尿,通常是不需要任何治療的。

第三種如果反覆多次或者是在一定時間內一直有蛋白尿的話,這個重點考慮是不是有腎臟的病變。這個正規的應該是去腎內科醫生那裡去開具更多的檢查來,進一步的明確,有些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可能需要做腎穿刺。

陳舟醫生:今日頭條簽約作者,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 ,醫學碩士,腎臟病專業,目前就職於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腎臟內科。主要致力於:腎臟病、腎結石、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高尿酸腎損傷等疾病診療研究及腎臟健康科普工作。目前已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10餘篇,腎臟健康相關科普文章300餘篇。


健康幾何


所謂蛋白尿,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尿中蛋白增加的一種臨床表現,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白蛋白是人體血液中正常存在的一種營養物質,在腎臟的循環血液中,由於腎小球濾過膜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生理狀態下尿液中僅有極微量的白蛋白會從尿液中排出。由於腎臟疾病等眾多原因,在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增高、腎小管重吸收障礙等情況下,會有過多的蛋白從尿液中排出,如果24小時>150mg,或隨機尿尿蛋白(mg/dl)與尿肌酐(mg/dl)比值>0.2即可診斷這蛋白尿。

其實出現蛋白尿重點應區分是功能性的還是病理性的。所謂功能性蛋白尿,是指在大量攝入蛋白飲食、劇烈運動、發熱、寒冷、交感神經興奮等情況下,可以出現一過性的蛋白尿,誘因去除後可消失。這種蛋白尿定期隨訪即可。如果是持續性蛋白尿,如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管性蛋白尿、分泌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等均有病理意義,多需治療。

至於病理性蛋白尿常見的病因一種是腎臟本身病變,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等,另一種是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疾病造成的腎臟繼發損害。對於病理性蛋白尿一定要明確病因,積極治療,延緩腎功能的衰退。


醫患家


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裡不含蛋白質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質,但當腎臟發生病變時,隨血液循環流動的蛋白質流經腎臟時,因為腎臟濾過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質“漏網”,蛋白質漏進尿液從尿道排出來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

一般尿常規中蛋白尿都是定性指標,分為陰性-,尿蛋白加號+表示呈陽性,加號越多說明尿蛋白越高。蛋白尿常見的原因包括:

功能性蛋白尿:劇烈的體力勞動或運動,長途步行,高溫作業,冰凍嚴寒,精神緊張,高熱,進高蛋白飲食後而形成的稱功能性蛋白尿。這類蛋白尿通常為一過性的,去除這些誘因後複查尿常規,蛋白尿會消失。

體位性蛋白尿:清晨尿液無尿蛋白,起床活動後逐漸出現蛋白尿,長時間站立、行走或加強脊柱前凸姿勢時,尿蛋白含量增多,平臥休息1小時後尿蛋白含量減少或消失,多發生於瘦長體型的青年或成人。

腎小球、腎小管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常見的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小管中毒、遺傳性腎小管疾病、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狼瘡腎、紫癜腎等,由於濾過膜功能下降,蛋白漏出至尿中。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但是腎功能衰竭病人,由於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腎臟病變的減輕。

感染性疾病:細菌性感染,比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蛋白尿。炎症控制後尿蛋白會逐漸減少。

其他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功能不全、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尿常規檢查最好為清晨第一次小便,晨尿最濃,且可排除體位性蛋白尿,留取中段尿標本。定性檢查只是初篩檢查腎臟疾病診,對於腎臟疾病病情觀察和療效判定均應進一步做定量檢查,精確留取24小時尿,混勻,取尿樣送檢,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