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要表達出怎樣的情懷?

關隴清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首詞創作於神宗元豐5年,這時候的蘇軾也已經47歲了。烏臺詩案已經過去了近三年,算來蘇軾已經在黃州度過了兩年的生活。或許這對於蘇軾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他遠離了政治鬥爭的中心,可以守護一方百姓,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負,只不過施展抱負的這一方天地不再是朝堂而變成了一個貧瘠的地方。烏臺詩案可以說是蘇軾人生的轉折,他的詩文不再像前期的《留侯論》那樣的激進而是變得委婉而又深沉。之前接觸的佛老思想開始復萌,蘇軾的詩文也就變得更加的曠達灑脫。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歷來被認為是蘇軾鬱郁不得志感概功業未成白髮已生的代表,而筆者卻認為,這首詞是蘇軾的無奈自嘲也是蘇軾的曠達清醒。

江水滔滔不絕的向東流去,隨著浪花消逝的還有千百年前的英雄人物。就在腳下的這方土地上,有人說這就是赤壁之戰的地方。江水將碎石捲上天空然後又扔在岸上,濺起的層層浪花就像北風呼嘯時捲起的雪。這如畫的江山,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為他爭奪拼搶。想那周瑜當年剛剛抱得美人歸,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羽扇輕搖談笑之間,敵人的戰船就灰飛煙滅。而我今日在這裡,神遊故國,大概會有人嘲笑我華髮早生,人生啊,就像是一場夢,不如就用酒來敬這亙古的江水和明月吧。

有人說蘇軾以周瑜做對比,感概自己老大無成。但在我看來蘇軾是一個通透的人。他能看到生活的挫折和不幸,但他也明白"世事一場大夢"。在蘇軾的詩詞中很多名篇都是將人生看作夢,例如"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會羨慕周瑜的年少有為,會感慨自己的老大無成,但是他絕對不會因此就對人生失去希望,更不會就此消沉。試想,一個被貶到嶺南卻能寫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人,他早就變成了一個曠達的哲學家,他本身就是"慈悲";就是"樂觀";就是"寬容"。

所以所謂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體現的不過就是一種"曠達"。就算是周瑜年少有為,而我一事無成又能怎樣呢?不都是歷史滾滾長河中的一芥子麼?都不過是人生的一場夢,又何必那麼認真的去計較得失呢?就像他自己在《赤壁賦》中所說的那樣"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匆匆人世本就沒有什麼是亙古不變的,沒有永遠的成功,也沒有永遠的失敗。也沒有什麼東西是屬於誰的,不過就是短暫的佔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亙古不變的是時間,是"變化"本身,是這濤濤的江水,也是這朗朗的明月,但這些東西沒有什麼是真正屬於誰的。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就乘興而來盡興而去。樂觀的對待人生對於自己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救贖,所謂的爭奪,所謂的成功最後不過化成一個"土饅頭"。這才是蘇軾精神上最偉大的地方。


一往文學


宋詞中最被人熟知的作品,蘇東坡最豪放的代表詞,豪放之極,無人可及。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通樽)還酹江月。

1082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

黃州,是蘇軾人生失敗的見證,卻又是蘇東坡詩詞崛起人格強大的重生。

這首詞妙在,

1 借景: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這三句凝練,有氣勢。

將讀者帶進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奇妙境界,豁然開懷,精神振奮。

陡峭的懸崖絕壁,萬丈千仞,凌空而起,高聳入雲,洶湧的驚濤駭浪,搏擊著江岸,不斷翻滾騰起的浪濤捲起萬千堆澎湃,晶瑩如雪的浪花。

如此壯美雄渾的江山,如此多驕秀麗的山河,孕育和吸引無數的風流英雄,怎能不讓人激情橫生!2 懷古:“遙想公瑾當年”

想的是三國英雄周瑜,從形到神,栩栩如生。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外表俊朗,英氣勃發,儒雅風流,氣度不凡。

小喬初嫁了:美人傾心,年輕有為。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談笑聲中,敵人就輕鬆敗退殆盡,有勇有謀,瀟灑從容!

蘇軾飽含讚美之情來寫周瑜,他眼中的周瑜年輕,功業有成,得明君賞識,作為了得,是三國英雄中的佼佼者。

蘇軾是無比羨慕嫉妒的。

蘇軾也讚美曹操,說他“釃酒臨江,橫塑賦詩,一世之雄”(《赤壁賦》)

只因相形見絀,蘇軾此時四十多歲了,不是被貶就是賦閒,仕途坎坷,甚至一度性命不保,也曾矢志報國,如今白髮早生,一無所成,光陰虛擲,怎能不感傷哀嘆!

周瑜的年輕有為讓蘇軾無比羨慕,而生懷才不遇之憤,英雄遲暮之憾!


3 抒感:“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酹:用酒澆地以表祭奠愐懷之情。

人生就像一場夢,還是端起酒杯,灑地,愐懷一下曾經的英雄吧!

周瑜年輕有為,功業有成,如何,還不是已成歷史,如被浪花淘盡。

人生就是一場夢,何必計較功名得失,不如對酒當歌,也算不辜負。

人生,夢一場,這句是蘇軾遙想三國英雄,自嘆不如的自我開解與安慰,有懷才不遇的憤懣抑鬱,有年華易逝,年老無為的自哀自憐,更重要的是,看淡名利,不計較的瀟灑曠達,豪邁慷慨。

死裡逃生,還能有如此胸襟與氣度,還能如此淡定從容,你不得不佩服蘇軾的精神力量。

不能仕途得意,卻也能生活得意,從來不缺堅韌樂觀的一顆心,天論哪兒,都化苦澀為詩意,這才是蘇軾的強大。

宋 文評家胡仔評價:“ 東坡大江東去赤壁詞,語意高妙,真古今絕唱。”


一綠浮芳


全詞如下:《念奴嬌 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淡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如果問這首詞的最後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那還得聯繫作者寫這首詞時的背景來說。這首詞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寫,這時他剛剛經歷了“烏臺詩案”,死裡逃生,心情還是頗多感慨的,這時又恰逢北宋國力衰弱、受到遼夏軍事政權的嚴重威脅,他時刻關心著邊疆戰事,和“欄杆拍遍”的辛棄疾一樣,空有一腔報國熱忱,卻無處施展。他為什麼這麼嚮慕周瑜呢?那是因為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時不過才三十二三歲,正是精力充沛的時候,無論是體力或腦力都處於人生的黃金階段,想想這時的蘇軾已經四十五了,雖然說這個年齡在現在來說不算老,甚至可以說正值壯年,但是古代人的壽命一般都很短,這個歲數已經算是中老年了,更何況他剛剛經歷了一場生死大劫,心情倍感蒼老就很正常了,所以他很嚮慕周瑜,你看看人家周公瑾,丰姿綽約、從容瀟灑,年紀輕輕的就在談笑間指揮了這樣一場空前絕後的大勝仗,況且人家還遇上了一個那樣信任自己的明君,而我呢?作者只能自笑多情,雖然我心不老,如果可以,我也能像周瑜一樣有所建樹,可是現實卻如此殘酷,唉!想想人生不過就是一場夢,我又何必讓這樣的“閒愁”困擾於我呢,還是讓我高舉酒杯,致意這永恆的江水和月華吧!這就是蘇軾,永遠能為自己解壓!



含羞草LLM


毛不易那首歌怎麼唱來著:“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毛不易敬了6杯酒,是為了消愁。

蘇軾說“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酹是祭奠時把酒灑在地上的這一過程。這一杯酒,不是為了消愁,是敬如夢人生、敬如畫江山、敬周公瑾、敬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寫下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在黃州,日子可不好過,先皇欽點的未來宰相,成了貶官,區區團練副使,不過相比起剛剛過去的烏臺詩案,真可謂是撿了一條命。

黃州的蘇東坡,在文學上真正開始昇華,就是從赤壁開始。此赤壁,並非三國鏖戰的赤壁,但當蘇東坡走到這個同名的地方,看著滔滔江水,想起千古風流人物的颯爽英姿,想著自己功業未成。

公瑾啊,你20多歲的時候,多麼意氣風發,在赤壁一戰成名,還去了美嬌娘小喬,而我,如今已過不惑之年,卻一事無成。

他化悲憤為力量,借古人抒發自己的情懷。一首詞,上片寫得大氣磅礴,境界宏遠,下片轉入對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他既寫景、又抒情、還詠史。

蘇軾看開了,說人生如夢啊!

蘇軾愛寫夢,他不僅說人生如夢,還說“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也說“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蘇軾寫夢的詞,都有一種看破世俗的灑脫在其中,這是他的人生哲學,任你有多大功勞,到最後都會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就像他《赤壁賦》中所寫的,不如“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最後,他說:“嘿,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來來來,我敬你們一杯!”

一樽還酹江月!



也可自話


44歲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貶黃州五年,他在這裡開始思考人生的問題,我為什麼來到了這裡,我應該這樣消沉下去嗎?他要反思,他把對人生歷史的反思與自然山水結合起來,把自己的人生際遇放到了雄闊壯美的自然景象中,放到了歷史的長河中。

在詞中,他要思考人生 ,還夾入了壯觀的自然之景與悠悠歷史,開闊之中,也有些許愁悵。其實,不只此篇,比如,“雪浪搖空千頃白,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有情風,萬時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渡口,幾度斜暉”再有,“上殿雲霄生雨翼,論兵齒頰帶風霜,歸來衫袖有天香。”感慨人生虛幻幾度春秋。

在黃州,經歷了數次的人生的挫折與苦痛,還有變幻無常之後,他有一種佛教般的幻覺,一切空空,人生如夢。他或許可以從中得到寧靜與解脫。

但是--這是蘇軾嗎,不是!蘇軾除了佛道還有儒,他不應當置社會於不顧,他不是遁世的仙人,他有擁抱現實的思想,要對人類盡其責任,所以即使到了儋州,他也沒有忘記為百姓做事。

由上,蘇軾還在思索,求蘇軾的解脫。還是在這裡,沒有塵世的喧囂,只有自然山水以及淳樸的民風,他悟到了,

在《赤壁賦》中他寫道:“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人在寫過宇宙中自然渺小,但要懂的享受大自然豐厚的無償的賜予,享受了人生,這種美好的境界不就能流傳千古,達到永恆嗎?



發現歷史


消極!咫尺可聞的消極!悲傷,委屈,疑惑,憤怒,失望全都倒在了酒裡,然後倒在了江水裡,倒在了月亮裡。

蘇東坡只是憑本心行事,無私心,無私慾,更對路線鬥爭嗤之以鼻,可偏偏事非就找到了他。整個宋朝所有的人,包括皇上,大臣,市民,甚至是青樓的歌女,趕車的馬伕都知道他是冤枉的,可那又如何?

一代文宗有什麼不了起,照樣不還是被權力場諷刺一個透心涼,讓他以一種極度可笑可嘆的方式險死還生!

我不相信像東坡大叔那樣的人會追求權欲,追求榮華。這是一個感情至上的人,他當官僅僅是因為只能當官,在“盛代無隱者”的時代裡,像他那種名望深遠的人不當官,只能死路一條。

想不到,連個官都當不安生!

於是,被貶到了黃州,在當年赤壁戰場上懷古緬今。前半闕氣勢逼人,冠蓋千古,橫戈長嘯的曹孟德也不過如此罷,至於那周瑜的風流雅緻,他又會遜色多少呢?可下半闕卻峰迴路轉。

多情應笑我!是的,東坡太多情!結果就被命運薄情以待,彷彿看到了蒼天或嘲弄,或憐惜,或感傷的眼神。

早生華髮!而這華髮卻不是對事業的無奈,也不是對仕途的嘆息,只是對人生對世事的傷感,然後化做自嘲放進酒裡。

有什麼了不起!

且盡餘杯,且盡餘生。



亦有所思


瞭解一篇作品的思想感情,得先了解寫作背景,這篇賦作於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1082年秋、冬季節,他先後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了這兩篇賦。這個時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殘酷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

同時,在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而這句話的人生如同一場朦朧的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這一句表達出作者的懷才不遇,無人相知的苦悶、憂鬱之情,但我覺得除此之外,也有其曠達豁然的豪邁之情!作者與江月同飲,古事已去,成功失敗皆付笑談,他欽羨周瑜的功成名就,而自己現在雖然也是一身報復,卻無處施展,只有在這赤壁之上詠歎,心事無人知曉,只能和江上升起的月亮同飲一杯,敘述作者的苦悶。但也有與月對飲,不問塵事的豁達吧。


卿懿君


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受到變法大臣群起而攻,烏臺詩案差點被要了命。後來被貶到黃州當團練副使,生活靠別人接濟才能勉強。他找到一塊叫東坡的坡地,種上莊稼,蓋了草房。給自己起號“東坡居士”。雖然生活貧困,但不影響他遊玩寫詩。(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他遊赤壁古戰場觸景生情時所作。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蘇軾滿懷壯志,無力施展的無奈心情。想我蘇軾,蘇東坡的一生,在文學史上有些成就,但是在政治上一點都不得志,還經常遭受遷徒和貶謫。後半生了還漂泊不定。到現在才多少明白點。人生就像做夢,物各有主啊?看到赤壁古代的戰場,想到當年,年青的周瑜娶了漂亮的小喬。看著這些早已成為往事的過去。只有大江,赤壁還在眼前。我能擁有的只是清風,還能聽到長江浪濤的聲音,也能看到江邊的明月。就是現在有茅臺酒,五糧液,啤酒,紅酒我蘇居士一樣也喝不出什麼味了。還不如倒在地上來祭奠江邊的月亮或哪些三國英雄人物。


50000501025


要談情懷,不能單看一句話,要從作者當時所處境況,以及整首詞來分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在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47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兩年多。當時由於詩文譏諷新變法,而破新派官僚陷害遭貶謫,愁怨滿腹無從述說,便以遊山玩水消解情怨。經常去赤壁磯頭遊覽,或泛舟江中。眼望東去的江水,浮想聯翩,不禁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已付之東流,懷古思今,而寫下了這篇名作。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一句是在感懷赤壁之戰中的英雄豪傑以及千古風流人物之後,想到自己現今的苦境和渺茫的未來,就像東去的江水那麼澎湃,就像遠掛天邊的明月那麼寂寥,有千言萬語述說不盡。然而,蘇軾畢竟是文豪,竟用這樣一句話表達了無限情懷。關鍵詞是:人生,祭祀,展望,留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用戶泰和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夢指自己的人生理想,自己的年少時期對建功立業的渴望。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就表達了這種思想。也指詞人對愛情破滅的失望。如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語,獨有淚千行。詞人當年父子三人東京趕考,同時考中,是何等的風光!京城為官,和王安石,歐陽修吟詩唱和,又是何等的躊躇滿志,而今都如眼前的江水,一去不回。詞人胸有壯志,腹有良謀,不能施展反而待罪黃州。怎能不感到理想破滅呢?

夢還指曹操,周瑜,孫權這些千古風流人物,檣櫓灰飛煙滅,也隨著江水一去不返,他們建立了千秋偉業,為一時之雄,而今天也不在了。誰也留不住過去的夢。況且詩人47歲就滿頭白髮,已經過去的,無法挽回。人過四十天過午。將來的又不可期。詞人感到無可奈何,只有酹酒入江,作為安慰。詞人酹酒入江,也表達了一種曠達的胸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