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講了些什麼?06你懂傳染病嗎?

在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當今疫情下,菜市場

、影劇院場所、公共交通設施、辦公場所以及醫院等這些我們經常會去的各類場所的衛生要求和注意情況。

而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繼續來解讀周旺團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的最後一章,一起來認識一下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幫助我們對這一次的疫情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講了些什麼?06你懂傳染病嗎?

在傳染病中,有兩類傳染病是我們必須要認識的,這兩種傳染病分別是法定傳染病和檢疫傳染病。

什麼是法定傳染病呢?

法定傳染病是指疾病控制機構必須及時掌握其發病情況好採取對策的一類疾病,這類疾病一經發現之後,相關責任人和機構必須按照規定時間及時的向當地疾病控制機構報告。

什麼是檢疫傳染病呢?

檢疫傳染病指的是那些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一類疾病,比如我們熟知的鼠疫、霍亂和黃熱病等,就是檢疫傳染病的一種。

這兩種疾病類型並不衝突,並非說一類病毒一旦納入了法定傳染病的範疇就不能將它評定為檢疫傳染病,比如我們現在面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是很明顯的一種既是法定傳染病又是檢疫傳染病的一種傳染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講了些什麼?06你懂傳染病嗎?

不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僅僅是法定傳染病,基於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徵等特點的認識,以及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我們已經將其同時納入了檢疫傳染病的管理中,通過對口岸及各類關口、運輸環節等的管控來達到控制疾病通過人、動物和物品進行傳播的目的。

目前國家對傳染病的防治實行的是預防為主的方針,然後再輔以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群眾的原則,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引發的肺炎,我們也是堅持同樣的方針和原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講了些什麼?06你懂傳染病嗎?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現在對其是納入了乙類傳染病,但是按照的是甲類傳染病的標準去進行防控管理的。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原因是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暫且還沒有嚴重到鼠疫和霍亂的水平,也就是還沒達到甲類傳染病的程度,但是又因為這種傳染病的公共衛生風險比較大,需要每個人保持好足夠的警惕去做好防護,所以我們才會將它按照甲類的程度去進行管理。

升級為甲類來進行管理後,不管是疫情的上報還是公佈的速度都會更快,因為更加重視了嘛!這樣既能方便醫療人員對疾病進行防控,也方便了我們廣大的人民群眾去更及時的瞭解最新的情況,也就能更及時的去應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講了些什麼?06你懂傳染病嗎?

在這一次的疫情中,我們都經常聽到的一個詞是“超級傳播者”,那麼什麼是超級傳播者呢?

當感染者體內的病毒出現了變異或者適應人體的情況,導致該病毒的傳播能力變強,使得該傳染者可以傳染到更多的人,這樣的感染者我們就稱其為超級傳播者。

一般來說,假如在感染人數上超過了三個,我們就可以將其考慮納入超級傳播者的範圍內了;如果感染的人數超過十個,那麼他是超級傳播者的身份就幾乎可以確定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講了些什麼?06你懂傳染病嗎?

除此之外,同時也要注意的是超級傳播者可能會有的特點大概有兩個,其中一個是高齡體質弱者,另一個是存在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

雖然他們為數不多,但是傳染性比其他的感染者要強上不少,甚至有人還稱其為“毒王”,從中就能看出這類群體的感染力和致病性。

截止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記錄的2020年1月22日,還沒有證據能證明社會上已經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超級傳播者,但是我們也不能對此掉以輕心。

擔任中科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的高福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目前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正處於不斷認知的過程中,採取的防控措施還是理論指導下的防控措施,應該特別關注可能會出現超級傳播者的現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講了些什麼?06你懂傳染病嗎?

因此,為了防止感染者的病毒傳播,遏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渠道,一旦我們發現自身或者他人出現發熱、咳嗽噴嚏等可能是新冠病毒肺炎的跡象,就需要將有接觸的所有人都進行隔離觀察。

隔離觀察的全稱是隔離醫學觀察,這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對“傳染病患者”和“疑似傳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指定場所醫學觀察的一種預防措施。

所以,隔離觀察並非只是一種應做的自發行為,它也是有法律依據的一種強制措施,如果故意違背的話也會承擔相應的法律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裡講了些什麼?06你懂傳染病嗎?

好了,以上就是我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這本書最後一章的解讀了,各位小夥伴們如果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去各大平臺找一下這本書來看!

如果有對這本書其他章節的解讀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點一下接下來的文章題目跳轉到對應的文章中進行瀏覽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