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留給朱允炆一支王牌軍隊,為何靖難之役中朱允炆不動用?

無聊芒果


熟悉中國歷史的小夥伴們可能都清楚,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出生於元末貧苦百姓之家,祖上十八代都是貧民,後來起兵反元,經歷過血雨腥風的戰場並戰勝了諸如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等地方大佬,最終一統天下。

按照歷朝歷代的政治法則,天下太平後,為了防止武將造反,作為開國皇帝往往會卸磨殺驢,朱元璋顯然不能免俗,他將給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徐達、湯和、常遇春等人紛紛解除兵權,在文的方面朱元璋為明帝國制定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策,廢除了宰相制度,鞏固了皇權,使得明王朝在他的手中富強。

關於死後接班人的問題,朱元璋也是煞費苦心,他總結出了歷朝歷代儲位鬥爭的經驗教訓,決定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冊立朱標為太子後,朱元璋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培養太子身上,每次有朝政之事必先讓太子過目,然後再做出指導意見,朱標是一位性格仁慈的太子,這令朱元璋十分滿意。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離開了人世,朱元璋瞬間失了方寸,不知道應該立誰為儲君。

朱標死後,朱元璋所青睞的儲君是燕王朱棣和長孫朱允炆(朱標的兒子),朱元璋經過慘烈思想鬥爭決定立自己的長孫朱允炆,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之後,朱元璋總算鬆了口氣,他對朱允炆說:“我已經替你把威脅你皇權的人都殺了,你可以坐穩皇位了”。雖然朱元璋說這段話時面露輕鬆,但是朱允炆絲毫沒有感覺到輕鬆,他疑惑地將目光掃向爺爺朱元璋,問道:“如果我的叔叔造反,我應該如何呢?”朱元璋聽後竟然一時語塞。

說到這裡,我們要明確一點,明初採取西周的分封制,就是讓皇帝的兒子當將軍保衛中央,但是雖然保衛了明朝廷,也對中央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1399年),一代傳奇皇帝溘然長逝,享年71歲,他死後僅僅兩個月的時間,燕王朱棣就在北平(今北京)打起了“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造反。說到清君側,非常搞笑,它的字面意思是朝中有奸臣,我要清除朝中的奸臣,保衛京師!這充分說明朱棣的不自信啊,因為誰是奸臣誰自己清楚,史稱朱棣發動的這場戰爭是“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爆發後,朱允炆因為是站在正義的一方,他並沒有慌張,而是動用朱元璋給他留下的唯一的老將耿炳文,可惜耿炳文總是按兵不動,朱允炆年輕氣盛看見朱棣來了,他連忙撤換了老將軍耿炳文換上了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

按理說虎父無犬子吧,李文忠是洪武朝數一數二的將軍,派遣他的兒子李景隆也是明智之舉啊,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李景隆非但不是軍事天才,反而是一名軍事白痴,他將朱允炆給他的六十萬大軍都搞死了。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率軍直達南京,朱允炆結局不詳,說到這裡,你可能不解地問道:朱元璋這樣一個偉大的君主,應該有所預料朱棣會造反,他就沒有給朱允炆留下能征慣戰且富有忠心之臣嗎?

答案是有的,而且這支軍隊鎮守在雲南,是一個異姓諸侯王,對朱標十分忠心,這便是沐氏家族,可惜的是沐氏家族駐紮的雲南昆明距離南京的距離有兩千公里,戰馬的速度是35公里,也就是跑到南京要兩個月的時間,打個來回便要四個月的時間。


無筆


朱元璋臨終時曾留給朱允炆一支王牌軍隊——沐家軍,這是由朱元璋的義子沐英親自培養的、一支擁有30萬精銳的“敢死隊”。


朱標病逝後,朱元璋根據嫡長子繼位的原則,越過眾兒子們立了朱標的長子、自己的長孫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朱允炆一上位就對自己的叔叔們實行削藩。

朱允炆的四叔朱棣身經百戰,所向披靡,他本來就對朱允炆的繼位心中不服,這次朱允炆削藩更觸動了他的底線,他藉機“清君側”發動靖難之役,攻打建文帝朱允炆,併成功登上皇位,成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而朱允炆的結局是在一場大火中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關於“清君側”本來是朱元璋賦予藩王的權利,目的是防止權臣篡權。

《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朱元璋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苦心成了朱棣奪權的藉口。

有很多人不免對正統的皇帝朱允炆心生可憐、可惜的感嘆,另外對朱允炆手裡那一支30萬的精銳部隊——沐家軍抱有希望,如果這30萬大軍過來,朱棣根本不是對手,那麼在危機的關頭朱允炆怎麼就不用這些精銳呢?

首先,沐家軍離的太遠來不及趕到。沐家軍起初是沐英帶領的,固守西南邊疆雲南,離京城數千裡,長途急行軍確實不便,另外面對朱棣大軍壓城也已經來不及。

其次,沐家軍的領導人更替頻繁,當時的領導者對朱允炆的衷心遠遠達不到祖輩們對皇帝的衷心,所以他們不願調動沐家軍。其實沐英和朱標的關係很不錯,可惜朱標病逝,沐英也因此悲痛而死。沐英死後他的長子沐春接替父親帶領沐家軍,可是不久沐春也死了,就有他的弟弟沐晟接替掌管沐家軍。

再次,沐晟對沐家軍的領導權和朱允炆上位在時間上差不多,而此時西南叛蠻刀幹孟多次叛亂,分割佔據很多地盤,朱允炆命沐晟隨時鎮壓叛亂,護衛好西南陣地。此時如果調動沐家軍怕雲南會有新的叛亂出現,危急邊疆局勢。

另外,朱允炆太自信。起初朱允炆認為沒必要調動沐家軍,朱允炆在和朱棣戰爭前期勝算在握,他認為動用沐家軍多此一舉,就沒有調動,後來想調動時已經來不及。

最後,站在沐家軍的立場上看,他們的確不好出面。老朱家的人內鬥,沐姓作為一個外姓摻合進來對自己百害無一利。他如果站在朱棣一邊的話,打贏了,自己雖能保全,但可能會留下不忠的罵名;如果站在朱允炆一邊,贏了還好,如果輸了整個沐家軍都會被株連。而保持“按兵不動”的話是忠於職守,無論他們誰贏誰輸他沐家軍保衛的都是朱家的江山,朱允炆和朱棣誰在皇位上對他們來說都一樣。

事實也是如此,沐家軍得到保全。朱棣登基後對沐家恩重如山,他封沐晟為黔國公,歲祿三千石,賜世襲的鐵券,此外朱棣還將自己的心愛的、恭慎有禮的五女兒常寧公主下嫁給了沐英的幼子沐昕。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四》:論功封黔國公,歲祿三千石,予世券。

而沐家軍也一直對朱家江山忠心耿耿,堅持守衛到明朝滅亡的那一刻。


小姐姐講史


朱元璋確實給朱允炆留下一支王牌軍隊,這就是朱元璋養子沐英(原名朱英,朱元璋登基後擔心兒子們對養子有敵意,改名沐英)的沐家軍,在靖難之役的時候,沐家軍正在雲南鎮守邊疆。

為什麼說這是一支王牌軍隊,而朱允炆又為何不用呢?接下來我繼續為你詳細分析。


一、王牌軍隊沐家軍

沐家軍的創始人沐英,也就是朱元璋養子,他8歲時就被朱元璋收養,從小與朱元璋最喜愛的兒子朱標在一起玩耍,兩人關係親密,情同手足。


沐英12歲就跟隨朱元璋四處征戰,18歲被朱元璋授予帳前都尉,1376年,與鄧愈一起去征討吐蕃,立下戰功,被朱元璋封為西平侯。

1381年,沐英與傅友德、藍玉三人率兵30萬,征討雲南,這支部隊先後征服雲南臨安、曲靖、廣南、浪穹、土著首領思倫、東川土酋、貴州普安、建昌等數地的叛亂。

1389年,沐英率領三萬精兵大戰思倫三十萬大軍,結果大獲全勝,同年冬天,沐英率軍出征景東,再敗麓川,思倫發乞降進貢。此後,雲南徹底平叛,沐英奉命留在雲南鎮守邊疆。

1392年,沐英在雲南病逝,朱元璋命令歸葬京師,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賜諡“昭靖”,侑享太廟。沐英死後,長子沐春襲封西平侯,代替沐英鎮守雲南。

沐英的四個兒子沐春、沐晟、沐昂和沐昕從小是在南京長大,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建文帝)關係很好,這也是沐家軍是王牌軍隊的原因之一,信任度高。

雖然沐家軍失去創始人沐英,但是戰鬥力並沒有衰退,依舊能力非凡。比如1397年,幹孟造反,沐英長子沐春親率沐家軍前往鎮壓,很快就取得勝利,可見這支軍隊戰鬥力保持完好。



可惜沐春英年早逝,年僅36歲就死去(沒有兒子),讓弟弟沐晟繼承爵位,繼續帶領沐家軍在雲南鎮守邊疆,當靖難之役發生的時候,沐家軍統帥正是沐晟。


二、為什麼朱允炆不用沐家軍?

通過以上對沐家軍的分析,我們會發現沐家軍不僅戰鬥力十足,而且沐家軍統帥與朱允炆關係還十分親密,可信度很高,有這樣一支30萬大軍的王牌軍隊,為何朱允炆不加以使用呢?其實原因主要就以下3個。

1、朱允炆輕敵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是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口號發動的,之所以要說清君側,主要是因為朱元璋留下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當時所謂的朝中奸臣就是齊泰和黃子澄,所以以此為由發動靖難之役。

作為燕王,朱棣雖然在北京有十幾萬大軍,可始終也只是一個地方軍隊,朱允炆控制的是全國200萬左右的大軍,試想一下10萬對200萬,怎麼可能勝利,朱允炆當然沒有任何必要動用朱元璋留下來的王牌軍隊沐家軍。

可是朱允炆確實輕敵了,朱棣這個傢伙運氣好得很,再加上朱允炆的殘忍削藩,引起各地藩王的不滿,如今朱棣揭竿而起,很多藩王都在隔岸觀火,靜待佳音。


所以朱棣很快就取得不錯的勝利,尤其是北京周邊的城市,基本都是不戰而敗,直接就歸順朱棣,讓朱棣的信心大增。

2、考慮到雲南邊疆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叫沐英的沐家軍去鎮守雲南是有很多原因的,雲南當時叛亂很多,而且連通周圍很多小國家,朱元璋擔心那些小國家攻打雲南,才派強悍的沐家軍去加以鎮守。

如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正是危機重重,要是朱允炆不是特殊時候就把沐家軍從雲南調動過來支援自己,而讓雲南處於失守狀態,萬一周圍國家趁虛而入,豈不是得不償失,與朱棣爭來爭去江山始終姓朱,要是雲南被其它國家佔據,那朱允炆不是成為千古罪人。

在面對這種大是大非問題上,朱允炆斷然是不會輕舉妄動的,除非實在迫不得已,才可能調動沐家軍。


3、來不及調動

朱允炆怎麼也想不到,自己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居然會被朱棣一個地方軍給搞得措手不及。

靖難之役剛開始的時候,朱允炆派出56歲的老臣耿炳文帶領13萬大軍去平叛朱棣,結果朱棣老奸巨猾,採用游擊戰術突襲,搞得耿炳文猝不及防就失敗損失幾萬人馬。

意識到情況嚴峻的耿炳文提出守城不出,熬死朱棣的措施,可惜朱允炆覺得方法不妥,就在黃子澄的建議下任用沒有作戰經驗的年輕將領李景隆。

李景隆太年輕,沒有實戰經驗,更是節節挫敗,導致朱棣有時間緩衝去到內蒙古把弟弟朱權的八萬大軍借來一起反抗,這個時候朱棣的實力大增。

但是區區不到20萬軍隊,還不是一個國家的零頭,按理來說朱允炆勝算還是很大,可是朱棣不按套路出牌,直接繞過山東直逼首都南京,一下子朱允炆懵了,來不及調動前線部隊回來支援。


原本好好的一場勝算巨大的戰爭,就這樣在朱棣攻打南京之時發生逆轉,朱允炆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打算調動遠在雲南的沐家軍,發現已經來不及,因為從攻打南京到拿下南京朱允炆不知去向,總共也就幾個月時間,在那個時候,從雲南去到南京,搞不好就要半年一年的時間。


結語

朱棣的勝利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謀略的運用恰到好處,結果遇上沒有經驗的朱允炆,還有一群傻乎乎的大臣,這樣的戰爭,簡直就是天助朱棣,沒辦法不勝利啊,等到朱允炆恍然大悟,一切早已浮生若夢!



嗔痴歷史觀


看過小說《鹿鼎記》的人,應該對裡面的沐王府印象深刻,在小說裡,它可是影響力很大的一派江湖勢力。

其實沐王府並不是真正的王府,它的主人世襲“黔國公”,始祖就是明初的著名將領沐英。只不過,沐英後人一直鎮守雲南,保衛當地的黎民百姓,出於尊重,大家就稱它的府邸為王府,言下之意就是把沐家人的爵位拔高了一個等級。

沐家世代為大明效忠,所以在《鹿鼎記》裡,已經失去爵位的沐家人,還在一直從事著“反清復明”的活動,這多半就是在尊崇祖訓。

沐英——朱元璋養子,和朱標感情深厚

沐英不但軍功累累,而且與朱元璋的私人關係不淺。他八歲的時候,遇到朱元璋,並被其收為義子,朱元璋夫婦待其如同親子,長大後就隨同朱元璋征戰四方,並立下赫赫戰功。大明建立後,被朱元璋派到雲南去鎮守,為明初局勢的穩定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沐英比朱標大了十一歲,但兄弟倆的感情非常好,朱標死後,沐英痛苦萬分,僅僅兩個月後,就在悲痛中病逝。從南京到雲南,即便快馬傳遞消息,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日,可以想象,沐英正是在接到朱標噩耗之後不久去世的。

沐家軍——傳說中朱元璋留下的一支王牌軍隊

也就是說,沐英與朱標一樣,都是死在了朱元璋之前。然而近些年來,網上卻有一種說法,說是朱元璋臨死之前,特意給朱允炆留下了一支王牌軍隊,以備不時之需,可是朱允炆到死都沒有運用,這支王牌軍隊,正是沐英率領的幾十萬大軍。很顯然,這種說法完全沒有道理的,靖難之役發生之時,連朱元璋都已經死了,更何況死在他之前的沐英?

不過即便如此,王牌軍隊一說也不見得就完全錯誤,畢竟沐英雖死,其子卻可以為繼,就是換了一個將領而已,在必要的時候,朱允炆仍然可以調用。再者,以沐英和朱標的關係,他的兒子也應該與朱允炆關係很好才對。可為什麼靖難之役一連四年,卻不見沐家軍的身影呢?

靖難之役時,沐家已不復當初

要說這裡面,還真有值得探究的地方。沐英死了之後,接替他位置的是長子沐春,這個人的志向與父親一樣,也是太子朱標一黨,更與朱允炆關係非同一般。然而可惜的是,朱允炆繼位才幾個月,沐春就因病去世了,比他老爹沐英還要短命。沐春無子,於是由其異母弟沐晟接位。

所以說,靖難之役發生之時,遠在雲南的沐家軍其實正在經歷一場輪換,而且是突然發生的輪換。沐春死時才三十六,正常來說,作為弟弟的沐晟是沒有可能接班的,更不可能在此之前就做好接班的準備。

哥哥死後,沐晟肯定要做一番整頓,以便樹立自己的威信。在這種情況下,恐怕就是朱允炆主動調他勤王,他也得掂量掂量,畢竟內部的整合都是個問題,他又怎敢輕易離開雲南的大本營呢?

鞭長莫及,朱允炆有心無力

另一方面,鎮守雲南本身也是一大要事,倘若朱允炆貿然調離沐家軍,恐怕南方後院就會立刻失火。如此一來,北有強敵,南有叛亂,他這皇帝還怎麼當?

所以說,除非是情況特別危急,朱允炆是斷然不會調動沐家軍北上的。然而真到了危急時刻,就算他想動用沐家軍,也是毫無可能的,畢竟雲南離南京實在太遠,聖旨傳過去,就得一兩個月,再等到沐家軍北上勤王,恐怕局勢早就翻轉了。

不過據野史記載,朱允炆並沒有直接死於靖難一役,而是逃到了雲貴一帶躲藏起來。倘若這份傳言為真,那至少可以說明,沐家軍在朱允炆的心中,始終是一大依靠,以至於他失敗之後,也會優先逃向由其鎮守的地盤。從這個層面來看,朱元璋留給他的王牌軍隊,也確實是“派上用場”了。

《明紀》等


汗青正浩


最近明朝電視劇好像備受關注,對歷史上的朱允炆也頗有爭議,當年朱元璋下令給朱允炆留一支明朝王牌部隊,這些士兵幾乎是全朝的精銳之師,為什麼到靖難戰役裡,朱允炆沒有調動這支軍隊呢?

公元1399年~1402年明朝發生“靖難之變”。當時朱家內鬥,燕王朱棣窺視皇位已久,不顧叔侄之情誓要率兵攻陷北京,而朱允炆則獲得朝廷軍隊的支持跟朱棣對抗。雙方的奪權戰爭一共打了4年之久,期間老百姓受難無窮,叫苦連天,而結局是朱棣順利攻陷金陵城池,並自封了明太祖,傳說朱允炆見到大勢已去,萬念俱灰,逐在烈火中失蹤。

這個結局估計會把朱元璋氣的炸墳,他當年非常愛馬皇后,朱標又是他跟馬皇后的長子,所以朱元璋偏心想讓朱標來稱帝,可惜太子朱標不爭氣年紀輕輕就染病死了。

後來朱元璋把希望寄託在皇太子朱允炆身上,在跨輩分扶植他登基,但自己年事已老,生怕死後,皇太孫年紀小被人趁機奪權,於是才在有生之年把有隱患的官臣逐一除掉。可以說,朱元璋給朱允炆鋪平了道路。然而遠在藩國的燕王朱棣是一個有野心之人,朱元璋可以防外人殺外人,但不可能殺自己的兒子,於是當他一死,朱棣就開始逆反了。

那朱元璋曾留下的王牌軍隊,為何靖難之役時朱允炆不用?原因難以置信

朱允炆跟朱棣同室相殘,外人很難插手,而朱元璋當年留給朱允炆的那一支精銳王牌部隊,據說駐紮雲南邊境,由統帥沐英管轄。可能是離中原太遠的原因,朱允炆被能等到這支王牌軍趕回來就被朱棣打敗了。

不過另有一說是,朱允炆早就想調用這支部隊鎮壓自己的叔叔朱棣,可是1392年的時候沐英就死了,其比朱元璋死得還早,所以該部隊成了一個謎,因此說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王牌師的說法還有待考證。

另外朱元璋留下的部隊,軍心穩不穩還是一個問題,當年他農民出身,打得天下後格外珍惜,特別不信任外人。後期為了鞏固朱家江山,還濫殺功臣,導致外姓官員跟怒不敢言。特別是朱元璋看到愛子朱標病死後,顯得更加疑神疑鬼,動不動就殺人,感覺某人將來會謀反就按個罪名處掉,就算是身邊的親信功臣也不放過。

就這樣,朱元璋在世時已經把大半忠誠於他的官臣殺完,剩下的則是“牆頭草”。不過,駐守在雲南的沐英,是馬皇后認的乾兒子,通過這層關係,沐英還是安全的。特別是沐英貧困戶出身,自幼挨窮,七八歲就被馬皇后認乾兒子,一直受到朱元璋夫妻的關照,所以沐英應該會忠於朱元璋,若是他當年在雲南聽說朱棣謀反後,肯定會班師回朝,支援朱允炆,可惜歷史沒有記載他救援事蹟,只能說明他在朱元璋就之前已經死了。

加上朱棣率兵奪權初期,朱允炆獲得滿朝文武以及明朝百姓的支持,佔於上風位置,因此他可能沒有想過會輸給朱棣,就沒有下令調回這支王牌軍。然而戰爭變幻莫測,戰爭打到後期,朱允炆太過自信,且用人不賢,使得朝廷正規軍犯下諸多錯誤,導致接連慘敗。戰局隨即開始扭轉,而朝中官員多數是“隨風倒”的人才,忠臣幾乎被朱元璋斬絕,所以當朱棣佔據上風的時候,這些官員就開始靠不住了,這使得朱允炆最終無人可用,就算有權也施行不起來,最終導致他沒能真正喚回這支王牌軍隊。


貓眼觀史


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您問題中所謂的王牌部隊指的是雲南沐王府吧。我們先來說一下這個沐王府的來歷。

沐王府的主人是沐英,他是朱元璋的乾兒子,沐英從小就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可以說是戰功赫赫,深得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喜愛,由於和太子朱標是同齡人,他們兩個關係也非常好。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封沐英為副將軍,跟隨徵南將軍傅友德征討殘留在雲南的元朝勢力。兩年後,雲南初定,朱元璋召回傅友德和藍玉等人,而把沐英留在了雲南。沐英不但打仗是一把好手,管理地方政務也得心應手,他安撫夷越百姓、發展教育和生產,社會風氣持續向好,雲南在他的管理下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至於靖難之役時,沐王府為什麼沒有參與,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當時沐英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沐春繼承了他的位置,朱允炆和沐春的關係沒有那麼好,不像朱標和沐英那樣是發小(據說沐英聽說朱標死後,也吐血而亡)。

2 朱允炆當時是要削藩,他們沐家在雲南勢力很大,如果朱允炆削藩成功,他們自己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

3 也可能是雲南太遠了,遠水解不了近渴。

再加上這是老朱家的內亂,不管最後誰做皇帝,他們忠的是大明王朝,所以沒有在這場皇族貴族中的戰役中站隊,估計也還來不及站隊。所以說所謂的留給朱允炆的王牌部隊這一說是不存在的,準確的說法是留給大明一直王牌部隊。人們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沐家的後人做得也很夠意思,在明朝滅亡後,沐家人一直反清復明上百年,甚至還幫助救國。


淵源歷史小課堂


靖難之役是明朝的內部鬥爭,交戰雙方分別是朱允炆和朱棣。

朱允炆和朱棣是叔侄關係,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允炆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孫子。

朱元璋於公元1398年病逝,在病逝之前留下遺言,將皇位傳給朱允炆。我們都知道古代傳皇位基本都是傳給兒子的,沒有跨代傳的,所以朱允炆是個例外。

當然,朱元璋的這種操作也間接的埋下了兒子和孫子的矛盾,畢竟兒子們都等著繼承皇位,結果冷不丁的來了這一手,令兒子們很失望,所以就嫉恨起朱允炆了。

朱允炆呢,心裡也害怕自己的這些叔叔們搶自己皇位,所以也時刻提防著他們,靖難之役也就是因此而爆發的。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他將自己的兒孫都封為了藩王,擁有自己勢力,朱允炆上位後,為了防止他們起兵,所以實行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

朱棣當時是燕王,算是所有藩王中實力最大的。朱允炆削藩的時候還和大臣商量過是先削燕王還是先削其他王,最終結果是留著最後削燕王。

朱棣看著別的藩王一個一個被削,成為了庶人,心裡也開始擔憂,最終和朱允炆的朝廷決裂,發動了靖難之役。

這場戰役總共持續了3年,公元1402年,朱棣攻進應天府,也就是明朝朱元璋時期和朱允炆時期的首都南京。朱棣大勝,朱允炆下落不明,據說是被大火燒死。

朱元璋在的時候,培養了一支王牌軍隊,這支軍隊的首領叫沐英,他是朱元璋的養子。

沐英幼年時就失去了父母,後參加農民起義軍被朱元璋所收留,因為當時朱元璋和馬皇后並沒有生孩子,所以就把沐英收為了義子。

他的童年基本是在戰爭中度過,18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軍中重要人物,26歲被封為鎮國將軍,後來多次出征,32歲時,因出征吐蕃大勝而歸,被封為柱國,西平侯。

沐英戰功赫赫,在奉命平定雲南後,朱元璋又讓他獨自鎮守雲南,公元1392年,在朱元璋最心愛的太子朱標去世後,沐英跟隨著去了,享年48歲。

沐英身死,但是他的沐家軍還存在,沐英能夠有如此多的戰功大多都是因為他的沐家軍。

沐家軍是朱元璋時期的王牌軍隊,所到之地,無戰不勝。朱元璋去世後,將這支軍隊留給了朱允炆。

那麼為什麼朱允炆沒有動用這支軍隊呢?

上文提到了,沐英被派到雲南鎮守,沐英死後,他的沐家軍便一直在雲南了。雲南離首都實在太遠了,一開始朱允炆沒打算動用沐家軍,因為覺得多此一舉,直到後來迫不得已想動用卻已經晚了。

沐家軍本身也沒有額外的精力去幫助朱允炆,朱允炆是公元1398年上位的,而沐英的長子沐春,也就是當時沐家軍的領導人,同年病逝,沐家軍就由沐英的二子沐晟繼承了。

沐家軍的職責是鎮守雲南,沐晟繼位後,叛蠻刀幹孟再次叛亂,諸蠻也開始分割其屬地,沐晟開始討伐平定麓川。

所以說原因有兩點,一是朱允炆沒有請求他們支援,二是他們沒精力去支援,所以導致了朱允炆沒有動用這支王牌軍。


理科男讀歷史


雖然說有王牌部隊,但是關鍵朱允炆可以指揮得動。如果做皇帝的是朱標,再加上這支部隊的首領沐英還活著。那麼就算真的發生了靖難之役,最後敗亡的也肯定是朱棣。

王牌部隊是誰?此人是朱元璋養子沐英

正如我前面所說,裡面提到了沐英。這個人在明朝的地位可謂是不可忽略,他曾經是朱元璋的養子,後來被朱元璋安排去鎮守雲南地區。

沐英原來並不是叫這個名字,應該說是朱英更加準確。但是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考慮到要將兒子分封天下。如果有了沐英這邊,可能會有很多的麻煩,所以就讓他改了姓氏。

為何說這支隊伍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王牌部隊那?其實這句話並不嚴謹,這支隊伍是王牌部隊不假,朱允炆沒有登基的時候,沐英就已經死了。不過就算沒有沐英領導的沐家軍,戰鬥力不代表弱。

但是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呢?這一點要值得考究一下,因為當時朱元璋根本沒有考慮過朱彪會死,很早就已經把沐英的部隊安排在雲南。

而且根據後來的情況來看,其實朱元璋也不認為他的其他幾個兒子會造反。所以說這個王牌部隊,並不是留給誰的,只是負責鎮壓這處邊陲之地。

那麼另外的問題又來了,在靖難之役的時候,朱允炆為什麼不調兵遣將?調來這支王牌部隊,來圍剿這支“造反之軍”?要知道當時正規軍可是三倍於朱棣的部隊。

朱允炆為何不調?因為根本來不及。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次靖難之役,看一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說皇帝來不及調兵遣將?明明打了快要4年的戰爭,為什麼說還來不及?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為了保證子孫後代能夠千秋百世,於是把所有的兒子都封了藩王,讓他們鎮守邊疆地區。當然也給了很大的權力,少的有3萬人,多的有十幾萬人。

比如說燕王朱棣就有10萬大軍,寧王朱權有8萬大軍。因此等到朱允炆登基的時候,就開始惦記這些叔叔到底會不會害自己。畢竟自己相對來說不是嫡長子,也不是嫡長孫。

再加上藩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因此在朱朱允炆登基之後,就開始想著削藩的問題。朱允炆登基第一年,接連削藩,惹得藩王哀聲載道。

誰都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新上任的皇帝手段有點狠,而且做事有點操之過急。至於說權力比較大的燕王朱棣,自然也在朱允炆的削藩之列。

後來朱允炆派了人來查看朱棣的動靜,朱棣裝瘋賣傻躲過一劫。結果他裝病的事情被人高密,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來個造反。

但是造反也得師出有名,現在百姓過得也不是特別苦,只能說是從元朝還沒緩過氣。想來想去想到了朱元璋留下來的祖訓: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意思就是說,為了防止有人篡位,朱元璋留下了一條規矩。朝廷有奸臣出現的時候,藩王可以清君側。有了這個理由就簡單得多了,於是朱棣發起了這次靖難之役。


起義時間為1399年的7月初,僅僅過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基本上在北平周圍所有的地方全部清理完畢。一是由於這裡本來就是自己的領土,另外基本上是一呼百應,這些人很多都是直接歸順。

如果說當時朱元璋沒有大肆屠戮功臣,朱允炆只要稍微選一個開國將領,基本上都能掃平此次叛亂。 關鍵是朱元璋做的太狠了,開國將領病得病死,被殺的被殺,又有幾個人老得不能動。

最後只得重新啟用耿炳文,可能也是因為年紀大比較糊塗了,結果被朱棣偷襲成功,躲在城裡面不敢出來。建文帝聽說這個消息之後,又派了曹國公的兒子李景隆擔任將軍。

但是李景隆只是草包一個,收攏了耿炳文的一些部隊,再加上自己帶的人,差不多也有50多萬人。而反觀朱棣這邊,起義之初有10萬不到,後來加上一部分人的投靠,滿打滿算也只不過十幾萬人。

所以這次力量對比,基本上就是3比1的情況。古代打仗主要是靠人頭,外加上計策。以少勝多的戰役不是沒有,但是主要是靠指揮官。

然而李景隆就是個豬隊友,朱棣這邊略施小計,就把他誆騙,結果打了敗仗。但是朱允炆不清楚內情,在別人的誆騙之下,甚至還給他獎賞。

也正是由於這次的戰敗,造成朱棣有機會合並了寧王的部隊。因為當初朱棣造反,朱允炆召寧王回來,寧王直接拒絕了,因此朱棣合併了寧王的部隊,人數又是一個激增。

後來朱允炆又再次派兵鎮壓,於是在建文二年的時候,還是李景隆怪帥,雖然說是號稱百萬,但是實際上只有60萬大軍。然而對待朱棣二十萬不到的人,還是3打1的情況。

在李景隆這個草包的帶領下,大軍前期也是一敗再敗。後來這件事情被朱允炆得知後,撤掉了李景隆的官換了將軍,這才算是稍微好了一點。但是關鍵在於朱棣屢勝輕敵,東昌戰役戰敗,朱棣被包圍。

後來戰役進入僵持階段,但是基本上還是朱棣勝的多。因為別看朝廷這邊人多,但是缺少比較好的指揮官。所以說朱棣才可以多次以少勝多,但是總有點力不從心,因為朱允炆人太多了,這樣下去早晚都會敗亡。

在這樣的一個緊要關頭,突然從皇宮裡面跑出來一個太監。告訴朱棣南京城空缺,可以繞過山東直取南京。可不是嘛,基本上能派出去的都派出去了。

朱允炆想的是60萬還幹不過十幾萬?就算是幹不過,最起碼的擋住還是可以的,要是真的有什麼情況,朱允炆還可以從別的地方調兵譴將,就比如說雲南地區的沐家軍。

雖然想是這麼想,關鍵沒想到朱棣直取南京。所以在建文帝四年的時候,燕王都已經打到了徐州,在山東的大軍才知道回援。不過也不算太晚,後來還是在淝河打了起來。

結果朱允炆擔心京城沒人守,就把徐輝祖從前線調了回來。戰役打了這麼長時間,60萬大軍早就縮水很多了。再加上是回援,並不是所有人都趕了過來。朱允炆這一調兵,結果前線空了,反而給了朱棣機會。


結果等到當年6月份的時候,朱允炆想一人一半割地求和,結果被燕王拒絕。隨後燕王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皇宮失火朱允炆下落不明。

整場戰役的轉折點在於越過山東直取南京,前面打了兩年半,然而這次僅僅只是半年時間。真正有著非常明顯的敗勢,也只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

從南京到雲南,可不像現在有著飛機高鐵。當時只能靠馬,一來一回時間就已經非常長了。再加上這是大軍調動,不是說一個人騎馬就能跟過來的。所以說這個時候朱允炆再想調兵遣將,也根本就沒有機會。

總的來說前期沒想過會敗,所以根本沒用到這支部隊。後來想用到的時候,根本就來不及了。


史之策


這隻王牌部隊指的是鎮守雲南的沐英,沐英是能打,可是沐英在洪武25年(1392)就去世了。靖難之役發生在1399年,所以沐英也不可能7年後從墳墓中爬出來,幫助建文帝朱允炆平定燕王之亂。

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為啥會失敗?

1、無將可用

朱元璋統一全國後,向南打到雲南,向北橫掃漠北。之後朱元璋覺得天下太平了,就開始誅殺功臣,這些能打的名將戰死的戰死,病死的病死,剩下的幾乎讓朱元璋誅殺殆盡。

朱元璋費盡心思,好不容易給朱允炆留下一個“善守”的耿炳文,結果還是難逃歲月的魔爪。朱允炆點耿炳文上戰場平亂時,耿炳文上馬都費勁,就別說指揮作戰了。結果不出大家所料,耿炳文一個回合就被就被朱棣打的避城不出。

朱允文沒辦法,只好將耿炳文換下,讓李景隆為帥。李景隆喊朱元璋為“舅爺”,他和朱允炆是表兄弟,雖然頭上頂著王爺的稱號,但這人就是個草包。李景隆沒上過戰場,就讀過兩本兵書,聽父輩講過一些打仗的故事,他就就覺得自己也是名將了。

結果李景隆率領50萬大軍和朱棣對峙,朱棣當時就笑了,聲稱“李景隆有五敗”,就是說李景隆犯了5條兵法大忌,所以必敗。結果李景隆被朱棣引到北平城下,朱棣自己去了內蒙,找他19弟寧王求助,寧王將精銳之師朵顏三衛交給朱棣,朱棣這才回去救援北京城。

可就這樣,李景隆的50萬人還沒將北京的一群老弱婦孺拿下。等到朱棣迴轉,李景隆頂不住了,自己先撤了。這下可好,幾十萬軍隊連帶物質全歸了朱棣,朱棣實力大漲,戰爭的天平不斷向朱棣傾斜。

2、朱允炆的錯誤理念

朱允炆還是太年輕,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一味的講仁義,講道德,當然這是跟他多年讀“聖賢書”是分不開的。

在戰爭期間,朱允炆覺得還是要講親情,於是下令,不得傷害朱棣。這就等於給朱棣加了一道“護身符”,沒人敢碰他。

可朱棣不是朱允炆這樣的“仁義君子”,一場戰爭下來,朱棣就看出其中端倪。朱棣樂了,於是每次出戰,朱棣都是衝鋒在前,排在第一個。這下朝廷軍隊傻眼了,沒見過這麼無賴的,這怎麼打,朝廷軍隊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朱棣帶著部隊衝過來,也不敢放箭,怕傷著朱棣啊,就是短兵相接,也得讓過朱棣。

這下可好,哪裡有危險,朱棣往哪衝,他衝到那,所有的朝廷軍全住手,這仗是沒法打了,朱允炆哪有不敗的道理。

3、朱棣技高一籌

朱棣在濟南和朝廷軍對峙,可是朱棣耗不起,他的資源本來就不多。於是朱棣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繞過濟南、徐州,直撲南京。

朱允炆 也沒想到朱棣會這麼大膽,敢孤軍直入,這可是”兵家大忌”。

可是非常時刻就得有非常手段,朱棣是奪皇位,不是平定天下,所以他敢冒這樣的險。結果也證明他是對的,他一舉拿下南京,取得了勝利。

亂石稿

實說歷史


1392年太子朱標去世時,朱允炆才15歲,此時距離朱元璋去世還有6年的時間。應該是從朱標去世起,朱元璋就會一直在考慮繼承人的問題,最終朱元璋選擇讓自己的孫子坐上皇位。

依照朱元璋多疑的性格,他在臨死之前就已經察覺出來兒子朱棣有反動的心思,於是他留給孫子一支很厲害的軍隊,就是遠近聞名的沐家軍。

沐家軍的將領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年輕的時候也建了很多的戰功,而且他跟太子朱標的關係特別好,所以朱元璋讓他帶領30萬大軍駐守雲南,也是為自己的接班人留下的一支秘密力量。

那麼靖難之役的時候,朱允炆為何沒有動用這支部隊呢?

原因一:遵循祖制

朱元璋當時有規定,沐家軍要世代都鎮守在雲南,不能輕易離開。所以朱允炆在叛亂髮生時沒有動用沐家軍,也是遵守了先帝的約定。

朱元璋之所以會讓沐家軍駐守在雲南,是因為害怕他們的實力過強而威脅到皇權。但是朱允炆這個人太過於老實,以為沐家軍是不能動用的,所以白白浪費了沐家軍能夠提供幫助的機會。

原因二:過於自信,重用庸才李景隆

朱允炆繼位時,曾經的開國功臣差不多被朱元璋都給殺光了,朝中無人可用。李靖難之役的時候,朱允炆任用李景隆作為大將軍,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與朱允炆算是表兄弟的關係。但是李景隆並沒有真才實學,他的資質也是平庸的,所以建文帝重用他本來就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

建文帝重用了他兩次,一次是讓李景隆帶領著五十萬的大軍去對抗朱棣,因為朱棣的兵力並沒有那麼多。即使兵力充足,李景隆還是輸給了朱棣。第二次的時候,建文帝還加派了比以往多十萬的兵力給李景隆,但是由於李景隆還是失敗了。

兩次的失敗實際上給了中央很大的打擊,因為兵力折損了非常多,物資也是明顯不足了。所以建文帝從優勢到劣勢,負主要責任的還是李景隆。

金川門之變更為搞笑,李景隆還沒有得到朱棣攻城,就已經打開城門來迎接朱棣了。而當時南京城中尚有二十萬兵,如果沒有李景隆的叛變,南京堅守幾個月的時間肯定是沒問題,等到勤王之師到來之後,結果可能就兩說了。

靖難之役前期主要戰場在北方,威脅不到南京朝廷,加上朱允炆手中的兵力遠遠超過朱棣,所以他一直沒把朱棣當成最大的威脅。但是到了後期戰爭形勢急轉直下,這個時候再調沐家軍已經來不及了。如果沒有金川門之變,給朱允炆時間調來沐家軍的話,朱棣未必能成功上位。

原因三:朱允炆過於仁慈

建文帝從小就接受著上等的儒家教育,所以他從小就懂得怎麼做才是仁義的人。朱棣就算再不對,也是他的叔叔,朱允炆不願意去害自己的叔叔。

在靖難之役的打仗過程中,朱允炆一方雖然比較菜,但是畢竟兵力充足,導致朱棣多次瀕臨險境。但是由於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旨意,將士懼怕戰後反攻倒算,既不敢傷害朱棣,又難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

靖難之役前期,朱允炆一方雖然經常吃敗仗,但畢竟有掌握著全國的兵力,從實力上是遠遠超過朱棣一方的,所以朱允炆沒被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也就沒有動用沐家軍。

建文帝手中的兵力完全壓過了朱棣,但是最終還是敗給了朱棣,只能說是建文帝本身的原因所致。他過於自信,以為自己有了足夠多的的兵力,就能夠抵得住朱棣的進攻。但是他還是太年輕了,兵力雖然是戰爭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是軍隊的實力和將領的本領也是一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