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住在北京還是上海?

老林文玩


北京和上海都是全國綜合實力數一數二的城市,如果問我“願意”住哪裡,我肯定會說上海,因為我現在就住在上海啊,而今年春節,我去北京旅遊,在北京逛了一週,也有些感觸,拋開個人主觀意願,客觀的分享下我的看法。

提到住在哪裡,最主要是考慮適居性方面的因素,我們可以從氣候環境、市民娛樂度、出行交通、生活成本幾個適居性因素來對比下北京和上海,再來做最後定論。


氣候環境

北京:春季降水少,氣溫升高的比較早,多風的季節揚塵比較大;夏季溫度不低啊,高溫而且雨水比較多;秋季是北京的雨季,體感溼度會比較大;到了冬季溫度較南方要低一些,屬於乾燥性寒冷。環境方面,北京的街道很乾淨,而且我國對於環境的治理,已經很少有沙塵天氣出現了。

上海:春季溫度,但在向夏季過度時會有梅雨季節,空氣會很潮溼;夏天溫度較高,這和北京差不多,但是7、8月份是颱風襲擊頻率最高的時間;到了秋季就非常涼爽乾燥了;冬季氣溫比起北方很少出現日氣溫零下的情況,但是上海是溼冷,一些北方人到了上海反而體感要比北方冷。環境方面,街道和北京一樣乾淨,以前上海被霧霾籠罩,現在經過長時間的治理已經很少出現霧霾天。

光看氣候環境我會選擇北京,因為不是很喜歡上海的梅雨季節,衣服幹不了,總有一股黴味,氣壓低身上一直冒汗又幹不了。冬天溼冷那是一種骨子裡的冷,看著溫度不到十度,但體感卻比北方氣溫零下時還要冷。北京的氣溫就像北方人一樣直爽,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

市民娛樂度

北京和上海餐飲業都很發達,在上海一些網紅店時常有排隊的現象,但是北京就更誇張了,我去北京的這一個星期,不管是大飯店還是小館子,午餐晚餐基本每天排隊半小時以上。但是北京餐廳的菜我有些吃不慣,畢竟吃慣了本幫菜系的濃油赤醬,鮮甜口味,另外,上海的菜式比較精緻,這有別於北方的所有菜系。其他的,北京和上海的公園、博物館、遊樂場等娛樂設施配備都很全面,而且各有特色,這裡打個平手吧。只是在餐飲這方面我會選擇上海。

出行交通

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公交和軌道交通都很發達,北京的交通設施比起上海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大,公交車比上海的長、地鐵車站比上海大三分之一、軌交換乘平均要比上海多走五分鐘。地鐵擁擠度在上下班高峰期都很擠,馬路上的車也都很多,但是北京的馬路擁擠度我個人覺得要比上海高。在上海交通再怎麼堵,外環以內最多堵上半小時,而北京三環以內,這真要堵起來一小時打底很正常,我猜想可能北京市中心的車要多於上海吧,這幾年上海交通整治和交通疏導大有成效。當然北京也不差,而且兩地的司機素質都挺高的,北京的哥也是全國聞名。我個人在出行交通方面選擇上海,因為堵車沒那麼嚴重,地鐵換乘走的路也少些。

生活成本

對於外來人員來說,不論是買房還房貸,還是每月的房租,這兩地不相上下。生活的物價方面我覺得上海要高些。我在北京的景區購物時,紀念品、食物等的標價都不貴。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去天安門廣場的路上一個大爺在賣玉米,我看他挺不容易,自己也有點肚子餓了,就上前問他一個玉米多少錢,他說三元,我就像是撿到錢包一樣,一下買了三個。這要是在上海人民廣場,一個玉米起碼十塊。超市裡的標價兩地都差不多,這可能是全國統一標價原因,所以最能體現當地物價的就是菜市場。北京和上海菜市場最能體現不同的,就是花同樣的錢,上海買一小袋的同樣東西,北京可以買一籮筐。兩地的總體生活成本不相上下,但是北京的菜市場是我比較偏愛的。


最後,如果強制要我選擇,我想還會選擇留在上海,一方面自己是土生土長,在情感上有種與生俱來的偏愛,我是南方人,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對南方的氣候環境、風土人情已經習慣,懶得改變。

以上僅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評論交流你的看法。


全民經濟人阿楷


寫一下我的感受...曾經北京上海兩地工作過...有多次可以留在上海工作的機會...最後還是留在了北京...即使孩子們的戶口在上海...飲食我覺得差不多....都可以吃到各地各種精緻的美食...居住也差不多...上海的綠化要好一點……交通只是覺得上海停車會貴一點...但是上海環線比北京順暢一點...物價也不太敏感了...很多衣服都是品牌全國一個價...感覺上海的服務行業比北京發達一些...阿姨保姆和房屋裝修還有政府的窗口部門...服務業都要好過北京一點點...其實最大的差別是人文...是文化和人情世故...上海人的職業化程度很高也很敬業...但是在公司裡多多少少講上海話的時候有一點點排外情緒...優越感在裡面...人情交往中往往是邊界清晰,精明而缺少人情味...北京則相對粗線條...人更直爽......因為人文的原因我選擇居住在北京...


酒月8


我是東北人。由於工作及子女的原因近些年一直居住在北京上海兩地。以我對兩地的認識,更願意傾向上海多一些。原因是上海的文明程度更高,如司機對行人禮讓的多,雨天乘公交大多數會用袋子把雨具放起來,避免碰到別人。街上小區狗便很少,大多數人文明養犬。乘出租車司機師傅不主動搭訕,但有問必答。上海的老人大都穿著乾淨整潔。小區管理上也到位,有擾民現象即可投訴解決。相比起來北京欠缺許多。遇綠燈行人過路,轉向汽車跟本不讓路,路上狗糞太多,北方大爺一件馬甲既可閒逛。說了許多目地一個,即不管南北有好的就應學習借鑑。創建文明城市大家共同努力。


用戶1737910946068


北京六環以遠,因現在城裡很難聽到土著人說話的口音了,疏解土著人的步子邁的又大又快,去了趟前門大街,全都是帶著山南海北口音兒的老北京小吃兒,沒辦法我和孫子都餓了一頓。六必居買了點醬菜四家喝碗片兒湯啃個餅子,挺好的。


勝勝1863


願意住北京。

首先,北京不排外,北京全部說普通話,這是任何地方無法比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全國人民都通用的語言,如果有方言存在本身就劃分了區別,一張口,地域差就來了。

其次,北京生活便利,生活便利體現在衣食住行娛樂就醫就學,不做贅述。

第三,北京的寬闊感和接納度,尤其市中心都是小矮樓,不會有高樓大廈帶來的壓抑感,有人說北京市中心像農村,這就是特色啊!衚衕群中,故宮就是最大的宮殿啊!包括所有政府辦公的樓哪裡有高的啊!甚至您到北京以前繁華地區周圍的衚衕走一走,衚衕人群結構已經發生很大改變,外地人住衚衕的情況也比較普遍,因為周邊繁華做生意的,都是外地人,自然而然住在周圍,凡對北京有了解的都知道高樓大廈基本在三環外。北京寬闊的街道,不知道哪個城市有。

第四,北京可能的確有首都優勢的存在,吐槽空氣不好的,您現在來北京的話,真感覺不到那麼多天的霧霾天兒,因為治理得當,只要有不好的時候網上一片吐槽,有好的時候網上一片曬藍天,北京會多,什麼重大會議都在北京舉行過,如果天不好真說不過去。再說水氣電都是集全國之力供給。

總之,這是對北京的一些瞭解,當僅限於筆者對這兩個城市的提問,有其他優缺點歡迎補充。


皮弟弟和美媽媽


當然北京。上海夏天室外又熱又溼,冬天室內又冷又溼是極大的短板。上海地面水體貌似比北京面積大,但遠不如北京潔淨,像蘇州河,黃浦江的水混濁不堪,觀感很差。北京近兩年來空氣越來越好,水質也越來越好,綠化面積大幅增加。至於名勝古蹟,當代地標建築,公園溼地更是北京的優勢。附圖為北海公園和開往秋天的北京西郊城鐵,均為本人拍攝。











眼真花了


說真的全都不願意。先說北京,作為本土居民,我先誇她。醫療教育文化生活飲食購物及遊玩的地兒沒得說,那叫一個好。然後說不宜,氣侯,除秋天還好,春天風沙大,夏天干悶熱,冬天貓咬耳;空氣,呵呵,咱不提那倆字了,一陰天時總覺得有東西嗆鼻子;交通,那叫一個堵,急脾氣的人不好長壽。這三樣,常跟著咱哪,就象晴天陽光下自己的影子,甩不掉呀,對健康好象不好。再說上海,除了空氣外沒什麼可誇,我特別難忍受的是梅雨季節的潮溼。話又說回來,那個地方都有優缺點,人們包括我又愛吹毛求疵,別在這事上糾結了,條件允許就當只侯鳥吧,自己感覺那裡好就去那裡,咱們國家還是比較安全的。


彈琉璃球的人


當然是北京了!北京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是全世界公認的最適合人類生存體感最舒服的氣候帶!春天百🌸花爭相開放美不勝收,夏天雖熱但持續時間不長也就從六月下旬熱到八月下旬撐死兩個月,而且大多是溼度不高的乾熱,在背陰樹蔭下立碼涼快許多,桑拿天一般只有半個月左右。九月初早晚溫差越來越大北京開始進入一年最好的金秋時節,十月至十一月中旬,北京的天空或碧空如洗或藍天白雲,在金黃色的銀杏葉襯托下北國的雄渾壯美遼闊高遠一覽無餘,這是傳世美文《故都的秋》的作者郁達夫願用生命的三分之一換取的北京金秋!冬天北京雖然寒冷但有暖氣室內恆溫二十度左右溫暖如春,室外可以去什剎海北海等冰場滑冰或去周邊山區滑雪場滑雪盡享北國之冬的樂趣!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北方上國之都可以細細品味生命的春夏秋冬,故近代以來幾乎所有南方大文豪如矛盾大書畫家如齊白石等無不選擇在北京工作終老一生,許多人還留下許多美文讚美北京的宜居氣候,即便是如林語堂林海音梁實秋等大文人去了臺灣,也無時不懷念北京之美之宜居舒適做夢都想再回故都以解相思之苦!滬上地處江南佳麗地,亞熱帶氣候造就了小橋流水人家杏花🌸春雨江南的雅緻錦繡,植被豐富空氣溼潤,但這種亞熱帶氣候高溫高溼多雨讓上海苦夏漫長憋悶溼熱桑拿天揮😓汗如雨小咬眾多,冬天又溼冷刺骨無暖氣老年人實在難熬,春秋短暫梅雨季節天天下雨下得四處長毛髮黴,人體溼熱汗水因體外高溼排不出來糊在身上極其難受,一年四季陰雨天太多少見北國那碧空如洗或藍天白雲的好天氣!所以僅以氣候一項北京的溫帶氣候之舒適就吊打包括滬上在內的南方亞熱帶氣候,所以單論氣候宜居就應選擇地處北向是正脈北房是上房北方是上國佔盡上風上水的地處北緯四十度黃金氣候帶的雄渾壯美皇天厚土千年貴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北京城!


帝都一帥137O128


命運推動著自己在北京工作了二十多年,雖然很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北京是分階層的,它的功能定位是高知、高官、高管、富豪和本土老百姓的樂園,它和上海、深圳等經濟型城市的包容性無法相比。對於普通務工者來說它的狹隘、冷漠、歧視讓人無法融入進去。所以很後悔當初選擇在北京發展,應該選擇上海。


正本大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8d79000701b2cd4d47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