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全國人民被禁足的半個月時間裡,除了疫情帶給我們的不便,多少人也在家裡解鎖了自己廚藝技能,涼皮,貓耳朵,包子,饅頭,烤雞,燒烤等等。

這也讓大家在這緊張的局勢下有了一絲歡樂,待在家裡不給祖國添亂,做著美食,挺好。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美食,在這個時節,懷念家鄉特有的美食——豬兒粑。

這個時節是製作豬兒粑的最佳時節,因為原料要在這個時節才會有。

豬兒粑皮製作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陽光明媚的午後,艾草就隱藏在這油菜花地裡,清新的空氣,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綠綠的油菜花葉與初開的嫩黃的油菜花帶來視覺的享受。踏青加採摘艾草兩不誤。

這個時節是採摘艾草最好的時節,再過些時日就老了,太早有沒有長大。

我也不知道這個艾草具體學名是什麼,還有就是是不是這麼寫,只是記憶中我們那個地方一直就把它叫艾草。

皮的第二個原料是糯米粉,這個東西很普通很常見。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艾草採摘回來後就要開始處理啦,經過洗淨,上鍋蒸軟,與糯米粉充分混合。豬兒粑的皮就製作好了。

艾草也可以水煮,但是水分就要多些,需要的糯米粉也要多些,製作皮的時候還要適當加入白糖。

豬兒粑餡料製作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對於餡料製作每個家庭的習慣都不一樣,有些喜歡用鮮肉小蔥餡的,或者臘肉搭配豆豉或者其他配料的。

但是我們那兒比較偏愛的靈魂老三樣就是臘肉,蒜苗,豆腐乾。這也是我們家每年的固定搭配。

豆腐乾選用了沒有上色單純的白豆腐乾,健康營養。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將這三樣材料切丁,先把臘肉放鍋裡炒一下,炒出油,然後依次下入豆腐乾蒜苗。

香味瞬間撲鼻而來,三種味道完美結合在一起,完全不用再加入任何調料,這香味便能將你征服。毫不誇張的說就光這個餡我能拿來下三碗大米飯。

包豬兒粑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皮和餡料製作好了就開始包啦,包這個沒有什麼難度,要點就是要皮包餡大,不要露餡。然後弄成橢圓的那種胖胖的就行了。

最後上鍋蒸


記憶中的家鄉味道之——豬兒粑


上鍋蒸的話下面不能墊布,要墊菜葉。因為餡料是熟的,所以只要水開蒸幾分鐘就可以啦。

剛出籠的豬兒粑,冒著熱氣,咬一口糯米軟糯,艾葉清香,裡面臘肉豆腐乾蒜苗的香味完美結合直鑽你的味蕾。臘肉的油汁流出來,頗有吃灌湯小籠包的感覺。一口氣能吃幾個。

豬兒粑雖好吃,可不要貪吃哦。糯米容易消化不良哦。

這個家鄉美食除開它的美味,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對兒時記憶的懷念,親人在這個時節團聚,大家一起採摘製作的歡樂。成了我們一生中記憶中抹不去的味道。

這次豬兒粑是姐姐在家裡製作拍照給我的,因為這次疫情,我沒能回家,很遺憾,也很想念家裡的親人還有家鄉的味道。

困難只是暫時的,相信全國人民一定能克服難關與家人團聚。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自己記憶的家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