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郭子儀的境界,二十五史裡找不出第二人

我們看“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不管做事成功或者失敗,而沒有後患的,只有有大德的人才能做到。我們從歷史上來講,只有唐朝郭子儀一個人做到了。


研究郭子儀的一生,那的確漂亮極了,他對人事的處理,那是高明到極點,恐怕二十五史裡找不出第二個人。
歷史上講這個人出將入相,幾次當大元帥,而且唐德宗喊他尚父。這個尚父的稱呼,只有周武王喊過姜太公,等於是乾爹,不但是乾爹,還有老師的意義,這個名稱是珍貴極了。
郭子儀由唐明皇開始,到唐明皇的兒子唐肅宗,孫子唐代宗,乃至到曾孫子唐德宗,四朝的皇帝,都是郭子儀一手保駕的。唐代到後來,所有文官武將,都是他的部下,地位都很高。
可是每次皇帝下命令,要他不要幹,他就規規矩矩移交清楚回家,臉色都不會擺一下的;等國家有難,邊疆敵人又打過來的時候,一聲命令叫他來帶兵,他就又出來打仗了。


南懷瑾:郭子儀的境界,二十五史裡找不出第二人


有一次到了唐代宗時,又同唐明皇一樣,天下大亂,在叛兵快要打到長安的時候,皇帝下命令叫他出來,他立刻就出來,一個部隊都沒有,只有身邊四五十個老弱殘兵,而叛軍的部隊有十萬之多。這怎麼打?
勉勉強強把沒有經過訓練的後備兵,湊了五千人,去抗拒敵人十萬大軍。到了前方一看,他跟兒子講這不能打。那怎麼辦呢?他說我一個人去!就騎上馬;第三個兒子也當司令官的,他說爸爸你不能去,那多危險,把他的馬拉住。
他拿起馬鞭,把兒子手一鞭打開,就是說,你滾開,我告訴你,打也敗,不打也敗,只有我一個人去,死也只死我一個人,你們沒有辦法;如果一打,統統沒有辦法,我們父子統統沒有了。
結果他一個人馳奔到前線,一邊喊道郭令公來了!敵人說那個郭大元帥早死了。他把軍帽拿下,滿頭白髮,把身上的衣服都解開,手上的武器丟下來,大家一看果然是他,敵人就都向他敬禮了。

南懷瑾:郭子儀的境界,二十五史裡找不出第二人


令公啊!大家都說你死了,所以我們造反,不好意思了。後面還有部隊來嗎?郭子儀說沒有部隊,就我一個人來。此時他兒子也帶了幾百人過來,他回頭看見,手一揮,你們滾回去!他一個人把敵人將領的手一拉,然後幾句話給他一講,就不打仗了。

可是呢,你看他不只一次,經過多少次的危急,有那麼大的功勞,等到天下沒有事了,皇帝又叫他回去,他就下臺一鞠躬,立刻就回家,絕無怨言。後來活到八十歲,八個兒子七個女婿,幾十個孫子來向他請安問好,連家裡的傭人一共三千多人口,所以叫“大富貴。有壽考”。


南懷瑾:郭子儀的境界,二十五史裡找不出第二人

我們曉得做人做事,大事小事一樣,孔子講的“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只有那個郭子儀做到了,他的功勞之高,比皇帝偉大得多了。“功高天下而主不疑”,上面沒有懷疑他有野心,出將入相幾十年,全國高級幹部都是他的學生部隸,而自己沒有驕傲,這兩點是他人所做不到的。
第三點更難,他私人的生活很奢華,換句話說,他生活有點吊兒郎當,蠻不在乎!可是社會上,上面是政府,下面是民間,沒有一個人批評他不對。這三點,都是人所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所以歷史也認為他是古今以來第一人。


因此我常常告訴同學們,學軍事的,學政治的,應該以他為榜樣。他最了不起的長處是度量大。當時皇帝面前最吃香,權力很大的一個太監魚朝恩,曾用各種花樣來整他,但他沒有記恨,而包容了人家。最後魚朝恩沒有辦法,把他的祖墳挖了。
當然他也曉得是魚朝恩乾的,連皇帝也知道,但他也不動聲色。這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結果有一次皇帝問起要追究一下。他告訴皇帝,我帶兵幾十年,我的部隊在外面,挖人家墳墓的時候也一定很多,我也管不了那麼多啦!你看,他有這樣大的量,所謂量大福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