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有何深意?為何會有如此說法?


一說起農村俗語,估計講個三天三夜”都講不完,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老話,大部分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比如說“窮沒根,富沒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貧窮”是沒有“根”的,如果勤勞上進、生財有道,再窮困的家庭也能翻身致富,“富貴”是沒有“苗”的,即使家庭再富裕,那也是祖輩打下來的家業,如果後世子孫不好好經營,早晚都會變得貧窮。這句話雖然看似簡單,其中卻蘊含了大道理,不管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想要獲得財富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有何深意?為何會有如此說法?

按照中國的“農曆”來說,現在正處在“臘月”,也就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月,過了“臘月”就是“年”,新年第一個月是“正月”,在農村有句俗語與這兩個月份有關,就是“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何深意呢?

中國人都有“根兒”這個概念,“根兒”就是自己生長的地方,現在的年輕人多半都是在城市定居,因此在城市的“家”也叫“根兒”。中國人的習慣是一旦定居,就不會輕易搬家,除非是自己“高升”了,想要換一個環境才會搬遷,或者因為一些因素,比如“拆遷”等事宜,被迫不得不搬家,但是中國人“搬家”也是有規矩的,尤其是農村人絕對不會在“臘月”搬家。

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有何深意?為何會有如此說法?

首先是因為氣候原因,尤其是中國的北方,臘月時節的天氣非常寒冷,這個時候搬家很容易感冒生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這一類群體身體素質沒有年輕人健碩,跟著折騰特別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可能都過不好這個“年”。還有一種說法偏向於“迷信”,因為家家戶戶都有灶臺,有些人在過年的時候就會祭拜一下“灶王爺”,他雖然是一個地位不高的“地仙”,但在每個家庭中卻佔有重要的位置,他可以驅災辟邪,給人們帶來美好的願望,如果搬了新家,“灶王爺”對這個家還不熟悉,有可能會影響新一年的“福運”,當然這只是一種民間說法,不可確信。

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有何深意?為何會有如此說法?

我們再來說說“正月不理髮”,關於這句老話還有一個說法,正月剪頭“死舅”,因此很多人都選擇在年底的時候“理髮”,其實這種說法是因為“訛傳”。在清朝的時候,統治者強制明朝後裔剃頭,就是“清宮劇”裡面的樣子,前面半個腦殼光禿禿的,後面留著長長的辮子。當時明朝的老臣和百姓都不願意剃頭,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但是清朝的政策是“留髮不留頭”,這迫使很多人不敢反抗,只能要求在正月不剃頭,給出的理由是正月剪頭“死舅”,其實本意是“思舊”,思念“舊王朝”的意思,用這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只不過後世傳成了“死舅”。所以說正月理髮對舅舅不會有影響,只不過是後來人以訛傳訛罷了。

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有何深意?為何會有如此說法?

對此各位讀者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轉發收藏,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