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華為騰訊,都要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有什麼好處?

小辰聊科技


為了電!首先是省電,你知道北京一個騰訊的數據中心一年的電費是多少嗎?十個億。再有這麼大的耗電量,你就是給的起電費電網也不一定能給你做輸配電啊。這個不是你想要就有的,像北京的電都是外省輸送過來的,你一拍腦袋想砸錢建一個數據中心,國家電網沒規劃你這塊兒,這麼大的耗電量,它從哪兒給你送電來啊?貴州這裡好處就出來了,有全國最充沛的水利資源,把機房建在河邊的山裡頭,電力,空調的冷卻這些問題都解決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比特幣的挖礦機礦場都在雲貴那邊的原因了。建好了水電站電就和白來的差不多了。水利發電站就在邊上也沒有電網的輸配送問題了,至於數據傳輸反正是光纖,距離根本不是問題。


qtex123


最近兩年大數據非常火爆,跟著大數據一起火爆的是貴州省,每年在貴陽舉辦的大數據峰會更是吸引來了全球各地商界大佬的參與。

而且目前很多知名企業已經在貴陽建設大數據中心或者計劃在貴州建設大數據中心,比如在貴安新區中的電子產業信息園內,目前聚集了三大運營商後,戴爾、谷歌、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華為等近300數據項目。

目前貴州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已有大數據企業超過9000家,產值超1100億元,每年有上萬名相關人才流入。



那貴州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何能夠吸引這麼多知名企業來到貴州建設大數據中心,成為大數據中心的一個重要基地之一呢?這裡面有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1個原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貴州的地理環境是非常適合建大數據中心的,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氣候優勢。貴州位於北緯24度至29度之間,貴陽更是被稱為避暑勝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季平均氣溫約25℃,冬季平均氣溫約9℃,溫差是比較小的,這種氣候非常有利於服務器的維護,減少服務器的能耗。

(2)貴州位於雲貴高原地區,境內地貌主要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很少有颱風,地震,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這有利於大數據中心的穩定。

(3)貴州境內有眾多溶洞,洞裡面的恆溫恆溼,這個非常適合建立大數據中心,所以目前有很多大數據中心都是直接建在貴州省內的溶洞裡面。

第2個原因,較為豐富的電力資源及較低的電價

大家都知道大數據中心是電老虎,大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主要包括機房電費、寬帶成本、機房建設及攤銷、人工成本及機房租金等,其中的機房電費成本約佔據總成本的一半以上 。

之前美國有一個機構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結果發現一個數據中心的用電功率超過了美國的一箇中型城鎮,比如谷歌位於全球的數據中心的用電功率達到3億瓦特,這一數字超過了三萬戶美國家庭。

正因為如此,建立大數據中心最大的一個成本就是電力,而且必須需要該地區有豐富的電力資源。目前貴州的電力資源是比較豐富的,2018年各省發電量排名當中,貴州排在第15位,發電量不是很靠前,但這個發電量跟貴州的經濟體量相比還是相對比較豐富的,所以貴州很多電量都是輸送到省外。



除了電力資源豐富之外,貴州的電價還非常便宜,為了吸引各大數據中心到貴州投資,貴州各地方政府協調電網給出了一個比較優惠的電價政策,最低的價格達到每度0.35元,而據工信部統計,目前全國大數據中心平均用電價格為0.87元/千瓦時,而沿海地區用電價格高達1.5元/千瓦時,相當於目前貴州的電價只有其他地區的一半,甚至更低,這也是吸引各大巨頭大數據中心落戶的直接原因之一。

第3個原因,較多的土地儲備以及較低的土地成本。

影響大數據中心佈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因為大數據中心不像機房那麼簡單,隨便1棟樓就可以解決問題,大數據中心需要非常大的面積。

比如騰訊貴安七星綠色數據中心位於貴州省貴安新區,總佔地面積約為770畝,隧洞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如果這個大數據中心建立在深圳,按照土地均價1萬元/平米計算,那光土地成本就需要50億左右。而貴州作為欠發達地區,目前經濟並不是很發達,所以土地成本相對比較低,這770畝土地價格估計也就幾個億左右,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省大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




第4原因,政策的支持和偏重。

最近幾年貴州的大數據業務之所以發展迅猛,這裡面除了國家政策偏重之外,貴州各地方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也是吸引各大企業落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幾年貴州省就出臺相關文件大力支持大數據中心產業的發展,這種政策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稅收優惠。

比如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的大數據企業,從企業投產運營之日起3年內,企業所交納的省級以下稅收地方財政留存增量部分,由企業所在地市、縣政府全額補給企業;

投產運營3年以上5年以內的,以減半方式給予支持。 而符合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規定的大數據企業,可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

2、補貼政策

為降低企業成本,貴州省還給大數據企業補貼寬帶費用,大數據企業自用寬帶租賃費由所在市、縣政府給予50%的補貼,每戶企業每年補貼不超過50萬元,補貼期可為3年。

此外,從財政上,貴州省整合貴陽市、貴安新區設立大數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14年起連續3年,每年安排不少於1億元用於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

3、人才政策

大數據本身就是一個高科技產業,本身就離不開人才,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來貴州落戶以及就業,貴州省推出了很多人才優惠政策。

一是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鼓勵大數據產業人才到貴州創業,認定為大數據企業高層次人才的可享受相關優惠政策,這種人才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二是給大數據企業的員工在稅收和購房方面發“紅包”。對大數據企業員工,在貴州工作時間超過1年、年繳納個人所得稅在3萬元及以上的,按其個人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第1至5年給予90%的獎勵,第6至10年給予60%的獎勵。大數據企業高管人員和核心技術人才,在貴陽市和貴安新區購買住房並簽訂5年以上本地服務協議的,經認定後由所在地政府每人給予10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

三是大數據企業高管人員和核心技術人才,在戶籍和就醫等方面享受優惠和便利,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可在省內居住地轄區學校就讀。

總之,貴州省大數據之所以能夠迅猛發展,吸引那麼多世界頂尖企業來落戶投資,可以說貴州省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優勢,所以目前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越來越好。


貸款教授


    貴州被稱為中國的大數據“硅谷”,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呢?下文具體說一說。

    1、先天優勢“一年節約上億的電費”

    數據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能耗”,電力成本是整個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來自於服務器等設備的供電,另一半來自於機器設備散熱的“空調費”。

    從氣溫和能源來說,貴州是公認的中國南方最適合建立數據中心的地方。貴州常年氣溫保持在14℃到16℃,即便最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23.7℃,是服務器等設備運行最合適的溫度。

    根據華為的說法“大數據基地建在北京需要1塊錢1度電,貴陽只需要4毛。我們不需要什麼優惠政策,放在貴州,建成運行後一年可以節約上億的電費”。


    2、政策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2013年是中國“大數據元年”,大數據的到來,貴州和北上廣的等一線發達地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貴州專門頒佈了一系列政策,用於支持貴州大數據的發展。2014年開始,貴州鼓勵獎政府部分的數據遷移到雲端,即“雲上貴州”,除了特殊需求,不再自建機房,這個在全國範圍內都是超前的。

    貴州通過政策上的引導,明確了兩大基礎工程:一個是數據中心,一個是呼叫中心。數據中心方面,三大運營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蘋果等紛紛將南方的數據中心建立在貴州;呼叫方面,華為、螞蟻金服等都將客服中心放在了貴州,貴陽的呼叫中心坐席達到了30多萬席。


    總之,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貴州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準有利的政策支持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兩大法寶。


Geek視界


第一,省錢。

數據中心常年都有機器在運轉,為了保證這些機器正常運轉,需要及時給機器散熱,不然很有可能被燒壞。而貴州天氣適宜,常年氣溫在20℃以下,給機器散熱並不需要用很多電,甚至不需要空調,用自然風就能讓機器的溫度降下來,可替公司節省一大筆電費。

機器的防塵處理也非常重要,貴重環境很好,汙染程度並不重,公司還可節省一大筆防塵費用。所以在貴州建造能夠為公司生下一大筆開銷,雖然說這些公司每年賺的錢都有很多,但也不能用在明明可以節約的地方。

第二,安全。

貴州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不靠海不用擔心海嘯的問題,當地幾乎沒發生過地震,洪澇災害更是少見,可見相對其他地區而言,在這裡建造數據中心是較為安全的了。之所以要保證它的安全,是因為相關公司產品數據運轉全靠它,如果它損壞了,意味著公司產品就是廢料,公司無法運轉,甚至可能要賠償一大筆費用,所以才要儘可能保證數據中心的安全。

第三,數據中心建立得到廣泛支持。

大家都知道貴州經濟算不上發達,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貴州政府極力支持這些公司在貴州駐紮。這些公司因為政府的支持,發展的有生有色,也其他公司眼紅。其他公司雖然眼紅,但也看清貴州政府的態度,以至於越來越多公司在貴州建立“根據地”。

蘋果、華為、騰訊等公司都是商界大佬,不論做什麼決定、什麼事情一定都不會威脅它們的利益,不然對它們來說就是虧本生意,事實證明它們確實是合格的商人。在貴州發展不僅絲毫沒有損害他們的利益,反倒為它們節省了一大筆錢。

可能在不少人看來,在貴州投資數據中心成本太高,但相比在其他城市,貴州每年節約的電費,能在10年之內把投資成本節約出來。所以只看這些公司的投資成本,就知道它們不會讓自己虧本。


小菜雞娛樂


貴州被稱為中國的大數據“硅谷”,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呢?下文具體說一說。

顯示所有大圖

1、先天優勢“一年節約上億的電費”

數據中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能耗”,電力成本是整個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來自於服務器等設備的供電,另一半來自於機器設備散熱的“空調費”。

從氣溫和能源來說,貴州是公認的中國南方最適合建立數據中心的地方。貴州常年氣溫保持在14℃到16℃,即便最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也只有23.7℃,是服務器等設備運行最合適的溫度。

根據華為的說法“大數據基地建在北京需要1塊錢1度電,貴陽只需要4毛。我們不需要什麼優惠政策,放在貴州,建成運行後一年可以節約上億的電費”。

2、政策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2013年是中國“大數據元年”,大數據的到來,貴州和北上廣的等一線發達地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貴州專門頒佈了一系列政策,用於支持貴州大數據的發展。2014年開始,貴州鼓勵獎政府部分的數據遷移到雲端,即“雲上貴州”,除了特殊需求,不再自建機房,這個在全國範圍內都是超前的。

貴州通過政策上的引導,明確了兩大基礎工程:一個是數據中心,一個是呼叫中心。數據中心方面,三大運營商、華為、阿里巴巴、騰訊、蘋果等紛紛將南方的數據中心建立在貴州;呼叫方面,華為、螞蟻金服等都將客服中心放在了貴州,貴陽的呼叫中心坐席達到了30多萬席。

總之,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貴州獨特的自然環境和精準有利的政策支持是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兩大法寶。


遊戲人超超


感謝您的閱讀!

可是你不知道的是:三大運營商,蘋果,華為,騰訊等等都選擇將大數據中心落戶在貴州!到底貴州有什麼魔力呢?畢竟貴州並不是像北上廣一樣發達。有什麼理由留住這些大企業嗎?

2013年3月,貴州面向全國優質民營企業進行招商推介時,特意邀請馬雲。馬雲這樣說:錯過三十年前的廣東和浙江!也一定不能錯過在貴州的發展機遇。

也就是在這一年,三大運營商將大數據中心落戶在了貴州;不僅僅是它們,阿里,華為,惠普,IBM,百度,騰訊,戴爾等等都將大數據中心和貴州相連!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貴州對於發展大數據的決心!貴州從最開始就既定了將貴州打造成大數據中心,所以支持力度大,定位精準!

從將貴州打造成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應該是最早一批積極落實《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地區,這是貴州能夠先人一步的根源!


從2013年三大運營商落戶貴州貴安新區,總投資150億元,規劃建設機櫃超10萬個、服務器超200萬臺!它們打了頭陣,更有利於促成品牌效應,行業巨頭紛紛入駐,實際上也是吸引華為,騰訊,蘋果紛至沓來的原因之一!

你可能不會忽略掉:節約成本!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成本控制是最基礎的!而大數據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高耗能!而貴州的水資源豐富,可以說是國內電費最低的省份之一。

可以說對於大數據中心來說,能夠節約大約50%-70%的電量!這對於企業來說,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環。

而且,貴州地處北緯24到29度之間,平均氣溫在14-16度,冬暖夏涼,地質結構穩定,災害風險低,森林覆蓋率49%,可以說這對於大數據中心所需要的穩定,安全,而且氣溫適合,對於散熱要求大的數據中心很適合!

在貴州大數據產業園,聯通負責人這樣說:這裡有綠色節能、柔性可變、靈活定製、網絡通達、安全可靠、專業運營六大特點,這是促使他們選擇的原因。


確實,貴州本身的優勢不僅僅貴州本身的支持;環境特色,電力成本以及開放的數據資源等等優勢,讓貴州成了這些企業選擇的“鑽石礦”!


LeoGo科技


華為、騰訊等企業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主要是因為貴州全年平均氣溫較低,而且電力穩定,空氣清潔,更關鍵的是數據中心安全等級可以建設的更高,而且貴州政府規劃和招商引資政策較好。下面來分析一下。

貴州全年平均氣溫較低

氣溫較低,對於數據中心的散熱非常有好處。貴州即使是夏天,平均溫度大概也就在20多度,如果是山區,可能溫度會更低,更涼爽一些。氣溫較低,對於大型數據中心的散熱是非常有好處的,大家都知道數據中心的發熱量是驚人的,氣溫較低可以節約大量的空調用電。這樣也能節約設備成本,提升數據中心運行穩定性,降低數據中心運行費用。

貴州電力供應穩定、充足

數據中心是耗電大戶,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可以說至關重要。貴州電廠眾多,本地大型電廠非常多,因此電力供應情況非常充足,原來就是西電東輸的起點,可以說電力非常穩定和充足。貴州本地電廠和電網的供電能力充足和穩定,這保證了數據中心的高等級的供電要求。畢竟周邊就有穩定的發電廠,這對於數據中心來說更為重要。

貴州空氣質量非常好

數據中心對於空氣的清潔度要求也非常高。而貴州空氣質量可以說非常好,這對於數據中心的良好運行至關重要,空氣不用特別精細的處理就可以很好地滿足要求,這又減低了數據中心的運行成本。

數據中心安全等級高

貴州數據中心安全等級特別高,甚至可以抵禦核彈攻擊。數據中心在未來是一個國家的機密,可以說安全是需要考慮非常周全的。一般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都是在山腳下挖出山洞,作為數據中心,這樣把一座大山挖空,可以說安全等級特別高,甚至可以輕鬆抵禦核彈的攻擊。這樣的安全等級,可以說把數據安全放在了非常高的等級上。這樣的數據中心無疑更能夠吸引人把數據放在裡面。

貴州招商引資政策很好

貴州省這幾年充分考慮了自己的資源優勢,規劃和主導了貴州大數據中心的定位。依託著貴州大數據中心的定位,不斷推出招商引資政策和人才引進政策,包括稅收方面的優惠,包括土地方面的優惠,包括供電優惠政策等等。這些政策對於企業落戶貴州也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綜上所述,華為、騰訊等企業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主要是因為貴州平均氣溫較低,而且電力供應穩定,空氣清潔,更關鍵的是數據中心安全等級可以建設的更高,而且貴州招商引資政策也是非常好。


睿思天下


好多長篇大論,看過貴州關於大數據中心發展規劃的基本知道原因,核心就那麼幾點:

1、氣候。氣候裡面重點講了溫度、溼度、颱風,貴州屬於高原,都很適合,不多說都懂。這條把沿海的省都比下去。

2、地質穩定性。翻地震歷史記載比較,選的貴州。有過大地震的省又刷下一批。

3、電力供應。這個篇章重點講了要以清潔穩定水電供應為主,這一條把很多靠火電的省刷下去。

4、綜合建設經濟性。這個多說兩句,所謂綜合建設經濟性顧名思義是指建設機房投入,貴州地質以石灰岩為主,已於開鑿,利用山體自然隔熱降溫減少降溫設備使用,降低能耗,進而降低運行成本。這點又把其他省比下去,其他省只能建地面建築,要挖山又是花崗岩體為主,報告裡面列舉的幾個省就不說了,各自在自己省基本清楚。這樣需要建樓房的省又刷一批。

5、戰略縱深大。這個好理解,簡單說打仗不容易打到那裡去。報告裡面重點講了不臨近邊境,東西南北的戰略屏障等等,這點又把其他不少省比下去。這條把所有有陸地和海洋邊境的全刷下去。

6、社會經濟效應。這個不用不說,反正就是給貴州經濟錦上添花,都懂。

所以最後綜合以上前五點,簡單說,要溫度溼度低、沒有颱風、沒有歷史記載大地震、有豐富水電、有大面積低成本山體開鑿空間、打仗不容易打到的省,數來數去只有貴州。


莫名40004557


2015年,首個國家級數據中心——災備中心落戶貴州。之後,富士康、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型互聯網企業都在貴州省建設了數據儲存中心。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信息園、中國移動(貴州)大數據中心、中國聯通貴安雲數據中心,都在貴州建成並運營。

直到去年蘋果公司還宣佈,將投資10億美元在貴州建立一座用於儲存蘋果用戶上傳信息的數據中心。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大佬們究竟是看上了貴州的什麼?這當中究竟有什麼奧秘呢?

首先要建立數據中心的話,就要有相當多的計算機設備,如果要全部運行電費將成為一個龐大的開支。這些公司雖說不差錢,但是也要省錢呀!貴州被稱為南方電網的“電池”,這裡的電費相當便宜。

數據中心高耗能的特點不僅僅對電力要求高,對散熱能力也有要求。電力成本中還有一半的支出是空調費,要藉助空調給電子設備散熱。而貴州的地理優勢就出來了,貴州常年氣溫保持在14℃到16℃,數據設備運行最為合適的溫度,這又給省了一筆空調費了。

因此不僅僅是網絡安全很重要,數據中心所處的地理方面也要很安全才可以。像四川盆地這種地震頻發的地區,或者是沿海一些颱風頻發的城市,就非常不適合建立數據中心。貴州地區一般不怎麼發生自然災害,所以國家和各大企業都將目光投向了這片“福地”。


v科技奇趣


現在很多科技公司都把大數據中心放在貴州的貴陽,包括蘋果、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亞馬遜等科技公司,為什麼這些科技公司熱衷於把大數據中心放在貴州?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1個貴州的貴陽自然條件好原因

貴州全年平均溫度15度,平均溼度77%,是我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我們知道大數據中心需要很多機器,上萬臺上10萬臺或者上百萬臺的機器,這些機器24小時運轉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現在提倡節約用電,放在貴州貴陽無疑是能夠減少用電。

第2個原因,貴州貴陽的支持

貴州因大數據出名,大數據公司因貴州獲利,雙方雙贏,2019年貴州GDP同比增長8.3%,增速全國第一,其中大數據產業貢獻巨大,所以對貴州來說,支持和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是其正確的經濟決策,也是必須的經濟決策。所以在貴州貴陽大數據公司能夠獲得更多的政府資源的支持。

綜上所述:貴陽的自然條件是很多公司大數據中心前往貴州貴陽落戶需要的,貴陽貴州對大數據產業的支持,這些公司能夠獲得政府資源,所以很多公司首選貴陽作為大數據中心的所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