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如果從電影史中分支出來一條名為"奇蹟"的線,《肖申克的救贖》(後文簡稱為《肖申克》)一定再次奪得第一的寶座。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這部電影於1994年9月在多倫多電影節進行首映後數月就進行了公開上映,但彼時的《肖申克》卻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處境——上映之初僅獲得18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別說宣發了,就是製作成本也不足以就此平賬。更尷尬的是,在不久之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肖申克》被前後提名10次卻無一最終奪魁,並在"最佳影片"這一項上敗北"政治正確"的《阿甘正傳》。但收穫如此之多的提名,也勉強借上了奧斯卡的東風——全球發行。可即便如此,在那之後《肖申克》的賬面僅多出1000萬美元而已。

這真怪不得觀眾或奧斯卡評委,因為審美、口味和評判標準都是在變化中前進、在前進中變化的東西。而且當年的《肖申克》在院線取得如此糟糕的成績其實也有跡可循:標題不夠吸引人;牢獄題材受眾面窄;片中沒有激烈的正面打鬥場景;演員雖都頗有功底但缺乏大牌明星坐鎮(當然包括摩根弗里曼,因為很多人對他只是"臉熟"而已);更致命的是,這部電影片為142分鐘。

可《肖申克》卻創造了一個影史奇蹟——憑藉幾乎百分百好評的口碑,贏得了一大批忠實觀眾後,在全球各個專業電影評分網站也長年盤踞前三甚至第一的位置。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在大家對《肖申克》的討論度與日俱增的同時,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的誤解也一言難盡——不僅將其和《基督山伯爵》相提並論,而且拿著小錘敲出一條通往自由之路的安迪也成了名正言順的"肖申克的救贖"。

然事實並非如此。電影上映26年後的今天,也是本人第十次欣賞這部電影的日子。也許,有些真相,或者說需要向大家說明的"隱藏關卡"需要向大家逐一說明。

今天這篇文章就從《肖申克》長年被大家誤讀的兩位主人公和一個典故出發,深入探討這部電影真正的意義以及"自由"究竟在哪裡。


較之《基督山伯爵》,《肖申克》更貼近《出埃及記》的框架和內涵


有些觀眾在看完《肖申克》後將其和《基督山伯爵》放在一起作比較,就像後世很多電影都從不同程度借鑑了莎翁的《哈姆雷特》一樣,部分人認為《肖申克》就是在向《基督山伯爵》致敬。雖然《肖申克》是根據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但

因為電影結局有著和《基督山伯爵》同樣的復仇快感,所以常被拿來作對比。

事實上,如果從內容上仔細分析《肖申克》不難發現,較之《基督山伯爵》,這部電影從方方面面更貼近於《聖經》中的《出埃及記》。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出埃及記》是從猶太人淪為奴隸和摩西出生講起:

猶太人始祖之一雅各在眾多子嗣中最寵愛約瑟,其他兄弟因為嫉妒便將約瑟賣給商人做奴隸並對父親謊稱約瑟死於意外。約瑟被帶到埃及後又被倒賣一手成了家庭奴隸,但後來卻被這家的女主人誣陷入獄。約瑟在監獄中解開了同樣被關進來的法老酒政和廚師長的夢境並逐一應驗後,法老也前來要求約瑟為自己解夢,約瑟一如既往地準確靈驗,故而法老將其釋放並委以重任(出任宰相)。約瑟來到埃及後和自己的親兄弟和解,猶太人全族遷至埃及卻淪為奴隸,摩西出生後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遭遇法老親征追捕的摩西分開紅海之水並致使法老全軍覆沒。

嚴格來說,這段故事是《創世紀》的結尾和《出埃及記》的一部分。通過對比不難發現,《肖申克》整部電影的框架和這兩段出自《聖經》的故事有著極高的吻合度:

  • Andy被妻子欺騙並被戴綠帽 VS 約瑟被兄弟騙淪為奴隸;
  • Andy被律師陷害進而入獄 VS 約瑟被女主人陷害入獄;
  • Andy在獄中因為金融知識而被委以重任 VS 約瑟在獄中因解夢而被信任;
  • Andy為看守長出主意避稅逃稅 VS 約瑟為酒政和廚師長解夢;
  • Andy被推薦給典獄長 VS 約瑟被推薦給法老;
  • Andy被典獄長信任 VS 約瑟被法老信任;
  • Andy的朋友在監獄中沾光享有特權 VS 約瑟高升宰相後雞犬升天;
  • Andy被關在小黑屋且時長破了肖申克記錄 VS 猶太人淪為奴隸;
  • Andy逃出肖申克 VS 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
  • 典獄長展開追捕卻身死名裂 VS 法老領軍追捕卻全軍覆沒。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出埃及記》

通過這樣的逐一對比可以看出,整部《肖申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將《聖經》裡這段猶太人在幾百年間的遭遇濃縮到肖申克監獄的20年時間裡,衝突變得更為密集、反轉來得更為猛烈。在這一點上,《肖申克》巧妙地藉助宗教慣用的"絕地反擊"用以鼓舞人心,讓看到這部電影的人篤定希望的存在和奇蹟的降臨。但由於Andy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因為他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而且Andy更慘——被綠、被冤、被虐、被威脅等等,所以Andy的反擊更為大快人心也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就像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的那句:

"歷史在很有耐心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

雖然這句話放在真正的歷史裡往往會被一再打臉,但這並不影響其成為全人類的共同且至高的理想。而《肖申克》巧妙地將《聖經》中約瑟和摩西的報復都融會貫通在Andy一個人身上,讓觀眾跟著他過癮兩次——報復完同性戀虐待狂後,又報復了典獄長。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要知道,一個人被踩得越狠、摔得越慘,他的報復就具有越強的戲劇張力。單就這一點而言,《肖申克》和《基督山伯爵》的確比較相似,但結合前文內容客觀而言,說《肖申克》是一部現代電影版的《出埃及記》其實更為準確。


作為"約瑟"的Andy,救贖了Red、典獄長以及整個肖申克


說來奇怪,《肖申克》這部以監獄為題材的電影居然會讓所有看過的人都產生共鳴。要知道,現實生活中有機會和監獄打交道的人為數並不多,那麼導演究竟是通過什麼手法做到這一點的呢?

其實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和導演的鏡頭運用手法以及攝像機視角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肖申克》的主人公是Andy,但整部電影都沒有從他的視角講故事,而是從開篇的旁聽席,到監獄的浮世繪,再到將整部電影的眼睛和旁白都聚焦在摩根弗里曼飾演的Red身上,最後再不斷拉高鏡頭,讓觀眾再次體驗一把"上帝視角"並以此見證Andy的重獲自由和Red的"被救贖之旅"。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也正因為《肖申克》沒有采取常規手段——通過主人公視角展現Andy是多麼堅定不移和隱忍勇敢,觀眾才能通過一個又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一次又一次被Andy挑起巨大的同情和好奇:他真的殺人了嗎?他為什麼如此孤僻?他憑什麼在其他犯人負重放風的時候還能擺出一副後花園散步的姿態?


說到這裡,其實作為觀眾的我們應該對一件事心知肚明:Andy自始至終就沒有認過命,所以他並不需要被救贖(其實也沒什麼人可以救贖他,典獄長為了留住他甚至可以一槍崩了察覺端倪的人不是嗎?)。誠如那句《肖申克》經典臺詞說的那樣:

"有些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漂亮了!"

Andy就是那隻管不住的鳥。試問,一個從未放棄希望也從未失去心靈自由的人,何談被救贖呢?非要往上靠,Andy最多就是演繹了一場時間跨度長達20年的越獄而已。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那麼這部電影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贖》究竟指的是什麼?被救贖的又是什麼人?

  • 是那個在Andy進來不久就告訴他"時間久了你會習慣這四面高牆"的Red;
  • 是那些認命認慫將所有精力都放置在肖申克這一畝三分地的獄友們;
  • 是那個絞盡腦汁留住Andy為自己偷稅漏稅的典獄長。

古語有云:醫者不自醫,渡人不渡己。Andy對於整座肖申克來說就是"天選之人"——是他給所有的獄友帶去一曲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也是他給一起勞動的獄友們爭取到涼啤酒;還是他在出監獄後遠程遙控給Red安排了證件和金錢以致Red沒有成為第二個在小旅館中懸樑自盡只因不能適應和融入社會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整部電影Andy都不曾刻意露面,也沒有一句慷慨激昂的陳詞或過於誇張地表達自己,所以這位之於整個肖申克而言是救贖的人才顯得更接地氣並充滿魅力——觀眾喜歡去揣摩,勝過被告知。

所以,當20多年來大多數人都聚焦於Andy在大雨中張開雙臂之後,是時候將目光投向Red選擇去到那棵樹下挖出鐵盒子並投奔Andy。畢竟Andy從來不是"死灰",又何談"復燃"。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Red的三次"假釋聽證會",才是整部電影的關鍵


選擇摩根弗里曼來扮演這個角色絕對稱得上"影史正確選擇"之一(如果有這個選項的話),因為弗里曼是公認的"長相和聲音最接近上帝的人"。而Red這個角色在《肖申克》中經歷的三次假釋聽證會則巧妙地串起整部電影的節奏甚至靈魂。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 入獄20年後第一次聽證會

Red第一次明顯非常緊張,不僅目光遊移躲閃,而且整個人流露出來的氣質和說話的語氣也非常不自然。對面問什麼他就答什麼,好像之前已經排練千百次的詩朗誦甚至演講一樣。中心思想就一個:自己已經得到教訓並洗心革面。

但觀眾卻不難感受到這樣一種氣氛:像一場面試,雖略帶恐懼但仍胸有成竹的那種。從開始到最後都看不出Red一絲一毫的悔恨情緒。別說假釋官,就是觀眾的眼睛都沒被矇騙過去。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 入獄30年後第二次聽證會

第二次的Red雖然神情自然了許多,語氣也流暢了不少,但說的還是套話:真的已經變好了、不會危害社會了、上帝可以為我作證... ...

雖然恐懼和虛偽少了很多,但面對權力和自由的小心翼翼以及低聲下氣還是肉眼可見的明顯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 入獄40年後第三次聽證會

Red一反常態,不再等假釋官發問就開始自說自話起來,也全無之前那些許願發誓、改過自新、上帝作證等"陳詞濫調"且非常沒有說服力的語句。這一次Red一股腦把心裡話都說了出來,不僅大肆批判了一通對面,而且頗為絕望地表達出自己因為年邁而無法或沒必要去懺悔的事實。

如果作為觀眾都能看出差距,那麼每天和無數犯人打交道的假釋官們更能輕而易舉地分辨出真情假意。對於他們來說,只有你放棄了希望,才是最安全的人。


而對於Red的救贖從這一刻開始才真正具有意義,將一個絕望的人從深淵中拽出來,不是救贖又是什麼呢?


寫在最後


對於一貫信奉"觀眾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的好萊塢而言,慢條斯理的《肖申克》絕對稱得上是反其道而行之。這部電影原本從題材到時長都註定了觀看它的人要不斷地去看錶、看鐘以確定"還有多久能演完?"。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但《肖申克》的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卻運用鏡頭的差異化將觀眾從一開始就帶進"肖申克"這座監獄。

開場兩個鏡頭——一個從直升機上拍攝全景,另一個從下往上拍攝高牆,瞬間就將觀影的我們變成"肖申克的一員"。自此,電影裡每位演員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大家的心。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與其說它"聰明"地選擇了"自由"這個萬年不過時的梗,不如說它頗具人文關懷地從"自我救贖"這個角度出發去詮釋每個人的人生和際遇。就像看《哪吒》的時候,所有人都為哪吒叫絕,現實中卻大多是申公豹一樣,在看《肖申克》的時候也是如此——

所有人都被Andy驚豔,卻忽略了其實我們都只是Red


《肖申克的救贖》:事實上,真正被救贖的人從來都不是Andy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像Red一樣衝破束縛——肖申克的束縛和自我的束縛,就已經十分美好了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