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九江是座很有人文歷史的城市,因為緊依長江的地理優勢,所以古往今來,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停駐。


東晉的陶淵明、宋代的黃庭堅都是九江本地人,唐代的謝靈運、李白、白居易,宋朝的蘇軾、朱熹,以及近代的康有為等詩文巨擘也或在九江為官,或至廬山遊玩,九江同時還陶冶了釋慧遠、陸修靜、呂洞賓、虛雲法師等高士名僧。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關於廬山的詩詞自然不在少數,最有名的大概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廬山極易起霧。清晨的廬山霧氣濃厚,遠處的山峰都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即便是正午或是午後,也能感受到山林間獨有的溼氣。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如果天氣晴朗、能見度高的話,可以從含鄱口看見遠處的鄱陽湖,同時欣賞到湖光與山色,因此含鄱口也是極佳的觀日點。百度百科上如是寫道:“清晨,只見鄱陽湖上晨光熹微,天水一色, 一輪紅日射湖而出,金光萬道,霎時湖天盡赤,半壁河山成了一幅燦爛絢麗的畫卷。”可惜我在廬山的日子都是陰天伴小雨,不曾欣賞到這番美景。

從含鄱口坐纜車可以觀看李白筆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大口瀑布。個人很喜歡李白,但他畢竟太善於誇張,總覺得實景不若詩詞,去看了反而會失落,更何況深秋山上的泉水水量不及盛夏。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第二日上午遊覽了三疊泉景區,上山路上一路霧氣濃重,無論遠近,都迷了層白霧。及至登頂(爬得超累),眼前白茫茫一片,只聞泉聲,不見泉影,心中一串髒字默默飄過。不甘心地逗留了十來分鐘,突然霧氣盡散,三疊泉全景盡現。雖然稱不上壯觀,但如果沿用李白的誇張手法,那便依然是“疑是銀河落九天”。幾分鐘後,霧氣捲土重來,便又都白茫茫一片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近代不少革命領袖都在廬山上工作、遊玩或療養過,因此廬山上隨處可見某某革命領導人或名人的別墅,其中不少改建成飯店或旅館(旅館價格不菲)。此外,廬山上的居民所居住的房子同樣是富有各國特色的別墅,高低錯落地座落在蘆林湖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廬山上還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廬山會議舊址等紅色景點,可以近距離感受到那個時期的不易。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霧繚繞的廬山,你見過嗎?

最後在九江市區暴走了半日,遊覽了鎖江樓、潯陽樓、煙水亭、甘棠湖、南門湖以及南湖公園,都是極小的景點,配合歷史欣賞會更有味道。


總體而言很喜歡九江這座城市,喜歡它的人文底蘊,喜歡它的悠久歷史,喜歡它的親民物價――即便在廬山景區內,也能買到兩塊錢的礦泉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