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背後|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隊伍

在香港警匪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支戰鬥力超強的部門-CIB,即刑事情報科,簡稱情報科。CIB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主要責任為警務處蒐集情報,加以分析及研究再發放情報,根據情報籌劃採取行動打擊非法活動。隊員在破案後往往實時功成身退,把案件交給其它部門跟進調查,故建立了“無名英雄”的可敬形象。

戰疫背後|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隊伍

在滕州公安裡,也同樣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近年來,他們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在偵查破案和服務社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他們同樣為全市疫情防控、社會面管控以及涉疫情違法犯罪打擊等工作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大數據支撐。


這支特殊的隊伍就是滕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

戰疫背後|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隊伍

這支隊伍到底是做什麼的呢?

在疫情防控處置工作中又發揮了哪些作用?


情報產品的“加工廠”

走進合成作戰中心的作戰室,一塊密佈各種數據表格和態勢展示的大屏映入眼簾,四個“一體化”作戰席位、藍色的星光背景燈光讓這個180平米的空間充滿科技感,盾牌加利劍組成的徽標,預示著這是滕州市公安局一支攻防一體的特殊隊伍。

“這裡是滕州市公安局的大數據研判中心, 打破警種壁壘,建立數據偵查體系,實現人員、數據、資源、手段的全要素合成,通過多警種合成作戰開展綜合研判,最終形成情報產品,支撐一線打、防、管、控等工作。”滕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主任王成峰介紹說,“大年初二,合成作戰中心接到市局黨委命令,整建制併入滕州市公安局疫控專班,組建了疫情監測核查組,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之中。”

戰“疫”期間,合成作戰中心通過大數據彙集研判,對動態的人、車、物等目標進行全時空、全維度關聯融合分析,及時掌握重點地區旅居史、停留史、居住史對象的活動軌跡,分析密切接觸者範圍,實現對可疑人、車、物的精準發現、精準摸排和精準核查,在對外來入滕人員隨訪、涉疫可疑病例人員及密切接觸者的動態追蹤上,佈下了一張無形的精密網絡,使防控指揮更加科學高效、措施落地更加實時到位、防範宣傳更加明確深入。

戰疫背後|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隊伍

戰疫背後|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隊伍

敢擔當的“寬肩膀”

大事難事看擔當。合成作戰中心的民警們,用其厚重的“寬肩膀”,克服人少、活多、連軸轉的實際困難,把初心和使命擔在肩上,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合成作戰中心的民警已經連續三十多天奮戰在崗位上,他們把行軍床搬到了辦公室,在各自的作戰席位上眼睛緊盯電腦屏幕,時刻準備接收和處理此起彼伏的指令鈴聲和數據查詢需求,以便能在接到指令後迅速整理研判、流轉下達,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鐘成了工作常態。民警李長嶺說:“必須守住眼前的‘陣地’,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搶佔時間的先機。”

戰疫背後|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隊伍

能成事的“真本領”

鑑於合成作戰中心“大腦和中樞”的工作定位,這就要求每一個民警不僅要有敢擔當的“寬肩膀”,更要有能成事的“真本領”。如何能每天快速準確地推送給基層單位實用數據,真正做到大浪淘沙,淘出“數據真金”,是每個民警亟待攻克的難關。他們一面在工作中不斷摸索、不斷適應一線單位的實戰需求,挖掘更貼地氣的研判產品;一方面利用工作之餘,不斷通過學習充電,克服存在的本領不足、本領恐慌等問題,以過硬的業務水平,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提供強力保障。3分鐘準確定位目標車輛,5分鐘研判出詳細軌跡,10分鐘形成一份完整的研判報告……這是他們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充分展示了戰“疫”中的滕州速度和滕州力量。

戰疫背後|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隊伍

戰疫背後|走近滕州公安的CIB隊伍

合成作戰中心強有力的大數據分析處理,極大地提高了一線民警的工作效率,成為疫情防控的“硬核”擔當。戰“疫”至今,合成作戰中心共處理各類數據100餘萬條,向基層一線提供核查數據4000餘條,下達研判指令1000餘條,為有效阻止新冠病毒的輸入、蔓延和擴散,為全市公安機關圓滿完成疫情防控處置工作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