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裡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意思說文人之間互相看不起,自古以來就是如此。當然書法家也往往算是文人,這裡我不談古之書法家,我想聊一聊現代的書法江湖。

所謂現代書法江湖,筆者是之前在一些書法論壇混的時候,從中知道並感受的一些“龍爭虎鬥”,想來感覺很有意思,因為現代真正稱得上書法家的人很少,更多都是像我這種書法愛好者,所以我也算得上是一個書法江湖中人。

在我看來,書法江湖裡的人互相看不起,比起文人相輕,那更加來得直接,畢竟書法江湖,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諸如像我這種書法愛好者,真的純粹出於個人喜好,就可以對很多書法作品評頭論足,所以今天寫書法江湖裡的“龍爭虎鬥”,很多也是我個人的觀點,有不足之處大家多擔待。

為了說明問題,我就以幾個關鍵詞標題,來聊聊現代江湖裡書法家的“文人相輕”。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書法作品

關鍵詞一:醜書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醜書表演

醜書是啟功先生離開書協後,有一些書展打著“創新”的旗號,而出來一個另闢蹊蹺的“怪物”,為了博取眼球,滿紙塗鴉、扭曲搞怪、胡編亂造,一時間是群魔亂舞,充斥各種書展,還賦於現代書風、流行書風的美名,當真不堪入目,是被廣大書法愛好者最看不起,罵得最多的,它完全背離了傳統的書法,更像是一種行為藝術,只是借了書法之名。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醜書

醜書一再挑戰人們的審美底線,扭曲了漢字、敗壞了書風,但其卻屢在一些書展上獲獎,為什麼造成這樣的情況,其根本原因是書xie當中有一些所謂“名家”,根本沒認真臨過字帖,在傳統書法上得不到人們的承認,所以就“賤”走偏鋒,創造了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醜書。

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醜書更容易博出位,諸如用頭髮表演書法、射墨書法、用掃把寫書法、甚至是用人體敏感部位寫書法,為了出名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射墨書法

所以我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醜書,作為一個普通的書法愛好者,就是看不起那些醜書表演,就是輕視這些所謂的“書法家”,他們更應是一群表演行為藝術的“小丑”,真是汙了書法之名。

關鍵詞二:田楷

田楷是指田英章、田蘊章兄弟的楷書,是在歐陽詢歐楷的基礎上,加入了書法家自已的創作,而形成的一種楷書風格,因為非常的秀美好看,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田楷

但有褒就有貶,無論是網上還是現實中,談到田楷,很多書法家就嗤之以鼻,說田楷不叫書法,說田氏兄弟也稱不上書法家,甚至有“學田毀一生”的說法,把文人相輕發揮到了極致。

首先聲明,筆者看不起醜書,但喜歡田楷,甚至曾有一段時間學過田蘊章老師的楷書,我也非常尊敬田蘊章老師,為什麼叫他老師,因為他錄的書法節目我都看過,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書法知識,在這裡表達對他的感謝。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田蘊章書法

我以前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看不起田楷,我在這裡作幾個猜測:

第一個就是田楷簡化了歐楷的難度,你會發現很多人練田楷很快上手,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練習,很多人的楷書就會好看起來,但被人說是進行閹割過的歐楷,認為是沒有靈魂的書法。

第二個就是本人有些主觀的揣測,因為田老師搶了很多人的飯碗,他的很多書法節目以及字帖廣為流傳,受到很多學生的歡迎,所以很多以書法教學為生的書法老師,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就會特別反感田楷。

然後就是田楷的千篇一律,書法創作是很個性的,書法藝術為什麼具有獨特的魅力,就在於其千人千面,雖然臨的是同一本《聖教序》,但每個人寫出來的行書都各不相同,都具個人風格。但田楷則不然,田楷是千篇一律,就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很難有個人風格。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田英章楷書

關鍵詞三:學院派與江湖派

學院派與江湖派,這個真的是不混論壇貼吧,都很難讓人們清楚的一個紛爭,這點也很好理解,學院派和江湖派為什麼不對付?當然是因為江湖派太過魚龍混雜,其中也確實有一些真才實料的江湖隱者,專心修練書法幾十載,臨摹的《聖教序》、《九成宮》、《書譜》簡直以假亂真

,但是卻被學院派稱為書匠。

學院派有更多的話語資源,同時也有更深厚的文化知識,比如詩詞歌賦等方面,除了書法本身,學院派更注重身份地位,更注重知識的結構,他們並不以誰寫的字好看評判書法家地位,加上江湖派確實魚龍混雜,確實很多所謂“大師”濫竽充數,就更被學院派看不起了。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學院派書法

關鍵詞四:碑派VS帖派

碑帖之爭,算得上最大的流派之爭了,書壇上一直就有碑派和帖派的論爭不絕於耳,最早提書派概念的是清代的阮元,一開始他是把書法分為南北兩派,而帖派和碑派正是南北兩派的延續。

所謂“帖派”是指宋元以來崇尚二王,以及晉唐以來的名字墨跡,尤其受到《淳化閣帖》、宋四家、趙孟頫、董其昌的影響,於法帖為取法對象的學書派別。

而所謂“碑派”則是指清中葉以崇漢、魏晉、南北朝碑版、石刻,並以期作為取法對象而形成的派別,在阮元提出南北書派之後,包世臣倡導北碑,崇碑之風興起。

碑派書風追求的是一種質樸之美、剛健之美、雄強豪放之美,帖派書風追求的是一種飄逸之美、瀟灑之美、妍媚之美。如果說帖派書法屬於“優美”風格的話,碑派書法則屬於一種“壯美”的風格。

碑派和帖派之爭,更多代表的是人們對審美的不同,有人喜歡帖派的優美、飄逸,也就有人喜歡碑學的厚重和古樸之氣。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魏碑

關鍵詞五:名人書法

第五點就是名人書法,諸如馬雲的“活禪”拍出了200多萬的高價,這類書法也是被書法江湖廣為“相輕”的一類書法,這裡就不展開講了,大家都懂。

文人相輕,書法家也一樣,書法江湖也是龍爭虎鬥,不亦樂乎

馬雲書法活禪

今天關於書法“文人相輕”的話題就寫到這裡,大家有什麼補充,或者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