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油菜的朋友注意了!做不好這幾個防治措施,容易誘發菌核病

在油菜栽培過程中,菌核病是一種對產量威脅比較大的病害,而且油菜植株的多個部位均可被感染,還容易被環境因素誘發,所以種植油菜的朋友一定要做好田間管理和預防,關注油菜植株是否出現相關症狀。

種植油菜的朋友注意了!做不好這幾個防治措施,容易誘發菌核病

一、油菜菌核病的表現症狀

在油菜的整個生長髮育過程,都有可能發生菌核病病害,以結實期發病最為嚴重。植株的莖葉、花、角果等部位都有可能受害,其中以植株莖部感染最嚴重。植株莖部感染初期,會出現淺褐色的水漬狀病斑,然後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發展成輪紋狀的長形病斑;遇到潮溼環境,病斑表面會出現棉絮狀的白色菌絲,而且切開莖稈發病部位會發現內部已經爛成空腔,還有黑色鼠糞狀菌核體。當病莖表皮開裂後,會發現麻絲狀的纖維,容易被折斷,最後導致病部以上的莖枝枯死。

油菜植株的葉片在感病初期,會出現不規則的水浸狀病斑,有時可能會出現輪紋。病斑中央呈現黃褐色,邊緣是暗青色,周圍還可能呈現淺黃色。田間溼度大時,葉片感病部位會長出白色綿毛狀的菌絲,而且容易穿孔。而油菜花瓣非常容易發病,感病花瓣會出現水漬狀病斑,而且容易脫落,尤其是在潮溼環境下。掉落的感病花瓣如果落在植株其他部位,還可能會引起新的病斑。如果是角果感病,初期同樣會出現水漬狀病斑,逐漸變成灰白色,然後種子癟瘦失去光澤。

二、油菜菌核病的發病規律

菌核病主要是通過休眠的菌核體附著在油菜的採種株或者是種子,或者是在土壤中越冬夏。若條件適合可能會有少數菌核提前萌發,導致油菜苗發病,但絕大多數的菌核都是在3-4月間產生子囊盤。然後孢子藉助氣流傳播,從衰老的葉片和花瓣組織開始侵染。然後病菌慢慢擴散到植株其他部位和重複侵染。菌絲生長髮育和菌核形成的合適溫度條件是0-30℃,而最適溫度是20℃,溼度85%以上。

種植油菜的朋友注意了!做不好這幾個防治措施,容易誘發菌核病

三、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措施

1、重病區的油菜種植地,最好實行水旱定期輪作,例如稻油種植區,可以減輕病害。然後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可以用10%鹽水篩選病種,清除那些在鹽水中浮起來的病種子和菌核,然後撈出剩餘的種子晾乾播種。

2、採用育苗移栽的油菜定植時,應該適當稀植,而撒種栽培的則可適當密植。然後是加強種植地的田間管理,尤其是灌溉,適當降低田間溼度,而且在油菜開花前一定要清溝排水。至於施肥管理,避免偏施氮肥,可以施用油菜專用肥以及腐熟的微生物菌類肥料,對抑制病害的發生比較有幫助。

3、發現輕微感病植株時,要及時將基部的老葉摘除,帶離田外燒燬。然後在開花期及時摘除植株中、下部的病葉、黃葉或者是老葉,然後噴施新高脂膜隔離病蟲害。

4、在油菜生長髮育過程中,有幾個時期可以採取合適藥劑進行防治。首先是定植時期可以將油菜苗的根蘸一下藥水再種植。然後是菌核體子囊盤萌發時期,在田間周圍噴灑藥劑殺滅孢子。最後是油菜的盛花期,可以考慮選用5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倍樂溴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發現病株需要噴灑農藥時,打藥要記得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形成隔離層,減少農藥用量。

種植油菜的朋友注意了!做不好這幾個防治措施,容易誘發菌核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