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高端品牌謳歌,為何在國內水土不服?銷量低迷?

劉禹祺---


本田近兩年可以說是如夢初醒,在國內頻頻發力,推陳出新的速度不斷加快,連旗下豪華品牌謳歌的國產化也正式浮出水面了。如今,各大二線豪華品牌都紛紛在國內發力已經成為了常態。可以說,如果謳歌在國內再不發力,基本就是退市的命了。

相信上一陣子有不少汽車圈的朋友都聽過“謳歌4S店大面積虧損,單月銷量不足10臺”這樣的新聞,可見謳歌在華的窘態。從2006年入華至今,謳歌不知不覺在國內竟然已經混跡了十年之久,卻是每況愈下,如今年銷量不超過2000輛,不到同鄉的雷克薩斯、英菲尼迪的1/10,甚至“後進生”DS、林肯之流都能完爆之,比起謳歌在北美老家動輒10萬以上的年銷量,實在是不堪入目。

BBA在國內的品牌力可以說是毋容置疑的,所以謳歌從入華伊始就註定了從屬於二線豪華品牌梯隊的一份子,要踏踏實實地從頭做起。但是謳歌這幾年間犯下了太多失誤,甚至可說是在國內就沒上過心,以至被後來者居上。所以說,謳歌在華淪落到如此田地,歸結起來還是因為自身產品和市場營銷的基本功課沒做好。

產品競爭力不強

這句話一說出來,絕對會有不少人開噴。的確,謳歌擁有後輪轉向、SH-AWD等“黑科技”、過硬的駕駛品質和質量。但是到了國內市場,謳歌表現出的,卻是一系列的水土不服。

1、產品線狹隘、配置設計不合理

謳歌的產品系列設置非常單一,很長一段時間內,基本上就只有一個排量、一兩個配置,而且都是高配。據說背後的原因是謳歌對駕乘體驗非常注重,要通過配置保證,從下圖就可以窺見一斑。譬如說作為中型車的謳歌TLX,門檻高達39萬;而作為中大型車的雷克薩斯ES,起步價僅30萬不到。這種狀況直到最近一兩年才開始有所改善。這樣一來,謳歌產品的價格線就基本無法鋪開。這種低級失誤,是國內任何一個其它的豪華品牌身上都不會發生的!不要說國內買豪車低配的都是為了裝逼,產品配置的構建就如同一個金字塔,沒有低配車作為基礎,就剩下塔尖,當然曲高和寡了。

謳歌2011年前的產品序列

謳歌目前的產品序列

單看配置本身的設計,也是問題多多。謳歌最引以為豪的賣點,就是自己的SH-AWD四驅系統,然而這並不是國內豪華車的主流消費群體所關心的。以同為中大型轎跑式SUV,偏向運動化定位的ZDX和寶馬X6為例,兩者的入門級配置售價分別為88萬和83萬,而且X6比ZDX多了上坡輔助、自動泊車等輔助系統,以及液晶儀表盤、日間行車燈、發動機啟停等凸顯逼格的配置,還可以選裝哈曼卡頓音響、自動泊車入位等。然而謳歌絕不是沒有性價比的。實際上,X6的低配動力是一臺僅有245馬力的2.0T,而ZDX的動力總成是超過300匹馬力的3.7L V6發動機,還帶有可變懸架和限滑差速器,真正重視三大件的人選哪個一看便知。然而對於主流的豪華車消費群體來說,圖的根本不是誰跑得快、質量可靠,而是逼格。在這點上,謳歌絕對是死不瞑目。

2、設計不適合國人

近年來謳歌的外觀開始慢慢擺脫本田的影子,開始走出了具有豪車相的精細化、端莊雅緻而又不失動感的風格,像TLX、RDX等車型的外觀都是非常耐看的。但是一走進車裡看內飾,一股濃濃的本田風撲面而來。雖說用料並不差,該有的真皮和鍍鉻都有了,但是拼湊起來就是不顯檔次,而且特別老氣,看上去就像是十年前的產物,完全跟不上時代。這一點真的要好好跟奧迪、奔馳,以及自己的老對手——雷克薩斯學習。至於後排空間,更是謳歌說不清道不出的痛。

3、市場適應性差、價格虛高

由於謳歌主要針對的是北美市場,高達3.5L、3.7L的大排量成為了旗下產品的常態,在國內市場飽受高排量稅的困擾,再加上全進口的關稅和自身品牌溢價,成本根本降不下來。價格虛高對於主流的BBA來說,是品牌力,對於謳歌這種連二線都算不上的豪華品牌來說,卻是無人能理解的情懷。謳歌旗下車型,常年動輒優惠10萬元以上。以旗下的ZDX為例,指導價88.8萬,終端的優惠幅度卻達到了30萬,定價無疑是虛高的。

而謳歌主打的質量可靠性,在北美能夠獲得成功的一大背景是北美的人工成本高昂,很多民眾一旦修車不得不自己挽袖子上,自然要圖個省事放心。相較之下,國內維修的人工成本顯然要低得多,可靠性的優勢就被削弱了。

市場營銷無力

營銷能力差,是由工程師文化主導的公司的常見弊病,從國內的奇瑞/觀致,到國外的本田/謳歌一概如是。須知產品和營銷是任何一個公司打開市場的兩大基礎。然而謳歌不但產品上對國內市場水土不服,營銷更是基本不存在,由此可見,謳歌之前在國內就沒上過心。如果沒有互聯網的口口相傳,國內幾乎沒有人會知道謳歌的存在。

1、定位小眾化

走小眾化路線,避開BBA這類一線品牌的鋒芒,也不失為一個聰明的市場戰略。然而這樣的路線,並不是所有的車企都有本錢玩得起的。從近年發佈的“專注馳騁”的Slogan,就可以看出謳歌主打的是年輕運動的路線。但是有能力以自己的意願消費豪華車的年輕人本來就少,這也註定了謳歌的消費基群少。凱迪拉克雖然也是走運動豪華路線,但是它真正崛起的資本,是百年曆史留下的品牌餘暉。而對於謳歌,起點顯然蒼白的多。

2、推廣宣傳接近於零

除了TL發佈早期的劉德華廣告,謳歌在華營銷再無任何亮點。

起點低,自然就要多家投入,英菲尼迪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除了國產化,英菲尼迪如今給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在各式綜藝節目中的頻頻亮相,從《爸爸去哪兒》伊始,到《極速前進》、《舌尖上的中國》、《紙牌屋》,英菲尼迪的曝光度猶如刷屏。然而我們從未見過關於謳歌的任何電視廣告、互聯網、多媒體宣傳,就連戶外廣告都幾乎沒怎麼見過。須知道謳歌在美國也是在宣傳上不遺餘力的。

3、銷售渠道積貧積弱

不知道的人不想買,想買的人卻找不到店。以2011年為例,縱觀日系三大豪華品牌在國內的銷量網點情況,雷克薩斯多達106家,英菲尼迪也有57家,而謳歌僅有34家。近一兩年來,對手都在大力擴張,謳歌反而還有不少經銷商退網。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謳歌真的要退出中國了。

總結

國產、SUV,這兩個關鍵詞將會成為謳歌將來在國內翻盤的突破口。要知道謳歌在中國賣掉的4000多輛車裡,MDX的佔比竟然達到了90%以上。一方面拜SUV市場的火熱所賜,另一方面謳歌身上諸如價格門檻高、大排量等弱點,在MDX所屬的中大型SUV裡也被基本抹平了。可見適銷對路的SUV,絕對是謳歌翻身的救命稻草。所以接下來北京車展即將發佈的,謳歌專供中國的緊湊級SUV備受關注。營銷力更強的廣汽本田的接盤、本田小排量渦輪動力的引入也讓人更有所期待。然而謳歌要在國內真正復甦,以上的問題無一不需要攻克。








老王評車


因為不認啊。

人設人設,最近好多演員都人設崩塌。民眾看了就會心裡一句原來他是這樣的人啊。車企也是一樣的,車企打市場的時候拿的是什麼車子,老百姓眼裡就是什麼樣子。

舉個例子咯,就拿大眾吧,最開始就要提桑塔納了,被冠以各種皮實耐用的標籤,搞得我父親一輩的人知道我要買車就一致推薦大眾的。包括那句經典黑,我覺得這車比較高級。

日系進市場的時候拿的什麼車打市場呢,日系高端品牌拿什麼車打市場呢。那就是在老百姓眼裡是什麼級別了。咱們這一輩人都知道各種品牌了,品牌力如何了。按父輩的認識,至少我家老爸和一眾叔伯是這樣,凌志這個名字知道雷克薩斯就不知道了,謳歌和英菲壓根兒就沒印象。打市場,現在年輕人哪有多少錢買車,不排除精英的存在,大多數第一輛車還是家裡幫襯著買的,有多少品牌現在爸媽都不認識。

日系高端品牌,還得再熬幾年吧


葫蘆741149


品牌文化有問題,唯利是圖太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