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上班,老實本份,踏實做事的人有出息嗎?

4444046


畢業之後曾經在國家**總局工作過兩年多,是國家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對這個問題有點自己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下:

我的體會是,老實本分,踏實做事有機會出頭,但是僅靠這個還不夠。我舉個例子,當我們部門有20多個人,有一位同事認真負責,踏實肯幹,一個人做了10個人的活兒。但是工作7年沒有升值。原因是什麼?因為他眼睛揉不得沙子,看到不合理的事情就一定要說出來,包括對領導的一些評論。這些話輾轉傳到領導耳朵裡,所以一直被打壓,他也鬱郁不得志,但是已經沒有勇氣再從事業單位跳出來。

在事業單位幹,要想出頭,我理解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能力強,要有自己的專長,這個是必要的。混日子的肯定沒有機會。

2. 表達能力好,能做更要能說。這個很關鍵,因為在事業單位,工作性質決定了工作內容挑戰沒有那麼大,能不能很好的跟領導表達就顯得很重要了。

3. 勇於創新。事業單位是相對保守的,越是這種環境,想要做出點成績越是要用於創新。

4. 人際關係要好。不僅要跟領導搞好關係,跟同事的關係也非常重要。在提拔基層幹部的時候,一般採取民主制,同事關係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數據劉磊


一直以來,公務員、教師等工作,都是社會公認的最為體面的工作。

可是,很多擁有鐵飯碗的人,卻正在主動走出圍城。

大學畢業時,我的很多同學都成功通過了公考,甚至有一位師兄在同時考上研究生和公務員的時候,放棄了學業,選擇成為人民公僕。

但是,才不過3年的時間,朋友圈裡的公務員們,就陸陸續續辭職了。

有的人換了一份工作,有的人則繼續回到校園裡攻讀碩士學位。

最近,最後一位僅存的公務員好友,也在朋友圈曬出了碩士錄取通知書。

我便好奇地問她為什麼要辭職,她的想法很簡單,當公務員賺的錢太少了。她希望研究生畢業後,可以找到一份更有前途也更有錢途的事業。

每個人都想多賺點錢,但是通過上班來賺錢,真的不太靠譜。

賺錢需要做正確的事

人們總說,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但在賺錢這件事上,如果努力的方向錯了,即使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得到的回報也是非常有限的。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努力只是其中之一,它必不可少,但不是決定性的要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並且在正確方向的指導下,做正確的事。

李佳琦原本只是彩妝櫃檯的銷售人員,視頻直播只是他的副業。

為了抓住美妝博主的風口,每次直播他都會試色幾十只口紅,哪怕嘴唇乾裂了,也要保證視頻質量。

在正確的方向和正確的努力下,他通過副業創造了月入7位數的神話。

而選擇錯了方向的人,無論再怎樣努力,終究也無法突破工資的瓶頸。最後只會哀怨命運不公,抱怨自己的努力沒有為自己帶來對等的財富。

就像那些嫌棄工資低而離職的公務員,即使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凡事都付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最後升職加薪的也可能是別人。

即使是工資相對較高的程序員,也需要通過996來販賣自己的時間。看起來口袋裡的錢多了,但同時,財富天花板也就在那兒了。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埋頭苦幹,到頭來,只能換一個遠低於期望、但也不至於無法忍受、還算過得去的現實。

找一份賺錢的工作,本身就是悖論。

工作會佔據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一味地販賣自己的時間,來賺取有限的金錢,只會讓自己離財富自由越來越遠。

上班從來不是為了賺錢

既然上班不能賺到大錢,那麼人們為什麼要上班呢?

上班對很多剛走出校門、剛步入職場的新人來說,確實非常重要。工作,甚至是他們安身立命的飯碗。

但上班之所以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並不是因為上班可以賺錢,而是可以賺經驗。

初出茅廬的職場小白,就像是一張白紙。面對全新的工作,他們很難不經過學習就直接上手。

找一份工作,是為了藉助平臺來建立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思維,避免無所適從,迷失方向。

一份好的工作,一定會給人帶來價值,這些價值不一定是金錢,更多的時候,是資源以及未來發展的機會。

在頂級報社工作的記者,可能工資很少,不能與互聯網催生出的新媒體媲美。

可是在傳統媒體的日常工作中,記者們卻可以積累優質的合作伙伴、客戶,以及素質高、能力強的同事。

在能力和資源都得到了一定的積累和提升後,他們就可以離開這份沒有前途的工作,去開創自媒體、公關等更有前景的事業。

上班從來不是為了賺錢,為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多進行積累,從而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通過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才能為後續事業的開創做好鋪墊。

為不上班的自己做準備

中年危機,似乎是每個中年人都不可迴避的問題。

工資高的人,不穩定,隨時可能被公司優化掉;擁有鐵飯碗的人,賺錢少,很難負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開銷,又不敢輕易辭職跳槽。

所有中年時接踵而至的問題,只能通過不上班來獲得最優解。

不可否認,無論是工資高的人,還是擁有鐵飯碗的人,基本都是在筆試、面試環節脫穎而出、被精挑細選出來的。

然而有些人上班後安於現狀,習慣了舒適的工作環境,缺乏創新和風險意識,對外界新事物失去敏感度,從而變成“溫水煮青蛙”。

當有一天危機來臨,被裁員或解僱時,才發現自己早已失去了在人才市場的優勢和競爭力,欲哭無淚。

無論是前一段時間的甲骨文,還是最近一段時間的西門子,都爆發了裁員危機。

很多中年人不僅被裁,在後續的求職道路上,也很艱辛。想要繼續在職場上混,除了自降身價或職位,還真沒其他更好的出路。

與其勤勤懇懇地工作十年,倒不如早早做好被裁的準備。只有不把工作當做唯一的收入來源,才不會因為失業而飢寒交迫。

如果能夠及早找到事業的方向,萬事俱備時,裁掉老闆也不是不可能的。

上班真的很耽誤賺錢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賺大錢的機會,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把握住。

上班從來不是為了賺錢,一輩子埋頭苦幹,只會浪費自己有限的精力與時間。

如果你追求安穩,就努力在工作崗位上奮鬥。

如果你渴望提高財富的天花板,就努力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和資源,從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賺大錢,從不上班的自己開始。


人人貸財富


很多人剛進單位的時候,都是躊躇滿志,覺得廣闊天地大有可為,但是慢慢地的就會發現,天空太低,空間太小,根本就盛不下自己的鴻鵠之志,然後就開始調整自己。

不清楚其他的事業單位如何吧,我們屬於最最基層的事業,我參加工作近十年了,我們單位有且僅有一個晉升提拔了,真的是相對罕見,所以我們中的大部分現在沒有行政職務的人,未來我們可能依然沒有行政職務,大家要做一輩子相親相愛的好同事。

面對同樣的事情,不同人的應對方法是不一樣的:

有積極上進派,不忘初心,積極向上,嗯,精神可嘉,領導也喜歡。

有搞宮斗的,之所以說是搞宮鬥,實在是爭的那點東西,我覺得實在是沒必要,感覺是為了鬥而鬥,工資獎金一份沒多,多的無非是對方的一點難堪,領導的一句表揚,我個人感覺實在是浪費時間。

有逍遙自在派,對工作無慾無求,最大的願望是;領導看不到自己,然後修身養性。

還有搞斜槓的,利用空閒時間,積極發展副業,升職無望,加薪可期。

不同的人,選擇不同,但是每個人終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白水90944696


沒有出息可以輕鬆生活,人家奮鬥呢,你出去耍了,也沒什麼不好的,別玩些不入流的就好了,人的天性嘛。

沒出息別人都照顧你嘛,也挺令人羨慕的,輕鬆。別人搞事業你賺錢,賺了錢享受人生,想幹什麼幹什麼,也挺好的。

什麼才算有出息?我覺得沒有變賣靈魂也算有出息啊,我覺得老實做人、本分做事、孝順父母、團結親友,也算有出息啊。

勞逸結合吧,別老玩,照顧身體。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信息


有一句俗語在我們家鄉當地流傳甚廣:當大官、賺大錢、坐小車!這句話是講百姓對於成功人士(有出息)標誌的認定標準,凸顯了百姓對於斬獲名利進而成長成功的渴望,簡單且通俗易懂!

那當大官算有出息嗎?賺大錢算有出息嗎?坐小車算有出息嗎?放在生活條件水平早已改善的今天,這個標準顯然已經過時!在當下,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出息已經有多個標準:

比如說擁有健康的身體,一個男人要有出息,首先要保證他是活著的。健康對每個男性來說,這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比如說要有責任感,男人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無論是對家庭、組織、國家,還是社會,都要具有強大的責任。

比如說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成功=知識+人脈。可見,人脈在一個人的成長才中所起到的作用。

比如說樓主剛剛提到的老實本分、踏實做事,這樣的人會給人一種熟悉的安全感。

比如說------還有很多!

最普遍的的有出息的定義,我們大家應該都懂,就是世俗所說的有出息:就是財富、權利、地位、甚至房子、車子、女人!

然而我一直認為,在多元化的今天,對於普通百姓來講,有出息就是指達到我們既定的目標!達不到這個目標,我們就不叫有出息!沒有目標設定導向,就無所謂的出息!

在我印象中,這兩種有出息的定義是兼容的,只是後者的操作性更強,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更有操作性、是最根本的決定因素!


遙敬業看職場


事業單位是個大集體,能夠岸勞保收。所以腳踏實地工作的人是沒出息的,我工作了37年都在一線,能幹的人多幹點,不會幹的人,做做管理,也就是平平安安。


渡美漲


出息的定義是什麼,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有人認為能進入體制就是光宗耀祖,有人認為年賺百萬才是出息。

我自己甚至我的家人都地道的農村人,我是家裡第一個進入體制的,我對我自己的要求就是平平淡淡的過好每一天,服務好群眾就可以了。

題主對出息的定義是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




貴州小杜


針對這個問題,如果安安分分不求大富大貴,挺好的;當如果想要“飛黃騰達”,老實本分絕不可能,除非遭遇大造化!

老實本分沒錯,但老實本分駕馭不了“領導”職務!

老實本分沒錯,是很好的品德;但如果往上走,就算有機會,靠老實本分是駕馭不了的。

好比和犯罪份子鬥爭的那群人,靠老實本分有多大用?他們必須比犯罪份子更聰明,比犯罪份子更勇敢,比犯罪份子更狡猾,才能戰爭他們!

在事業單位也是一樣,一個老實本分的人做了領導,下屬中有有背景的人,有沒背景的人,有偷奸耍滑的人,有踏實幹活的人....沒有一定手段和能力,統御這些人,要你在這個位置有什麼用?做吉祥物嗎?

老實本分,連機會都不會有

有句戲言是這麼說的:“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只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上級重用”

很好的諷刺了現在的一些現象,但這話的流行也並無道理!我們可以不送,但你都不跑動,不和領導親近,領導腦子被驢踢了去提拔你?

我曾在國企待過一段時間,我見到太多人,平日裡只知道幹活,遇到領導都是繞著走的,說句良心話,就算領導一心為公提拔你,你話都不跟他多說,提拔你起來了,怎麼協同工作?靠默契?

老實沒錯,但也要有手段

有句話是這麼做的:做人,既要低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

只顧低頭拉車的人,前方有深淵,有坑,躲都不躲下,出了問題,怪社會欺負老實人,這不挺滑稽嗎?

要知道,自古江湖術有“尖”與“裡”的門道,尖是真功夫,裡是做事的手段,二者不可偏廢。俗話說的好,尖中裡,了不起,裡中尖,賽神仙!

只有真功夫,沒手段,沒政治敏銳度,真的挺難有“出息”的!


總結:

  • 老實是一種好品質,但缺乏手段的老實,可能就是愚鈍!

  • 要想有出息,在事業單位要有政治敏銳度,可以不送,親近領導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鵬君,一個逆襲的草根,畢業8年從小職員做到COO,摸爬滾打,走過彎路,也跳過坑。從江湖小蝦米,到職場精英,只為把最好的經驗給你。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少走彎路,共同成長!

蹩腳烏鴉


很多來自於行政單位都要同樣的感受,一位被從行政派到事業單位去當領導的人,也是同樣的感受。他有很多的痛苦說不出來,真的有點害怕事業單位的人,反應怎麼不同行政單位的事情。他感到頭疼,他想罵人,想罵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想罵那些勢利小人,還想罵那些不管單位的事情,專門亂反應情況的人,事業單位怎麼是這樣的啊!一點也不買他的帳。部門派人來,是為了更好管理這個單位,可是,這個單位原來的人,太不仗義,都是不講單位的事情,都是一幫自私鬼,說問題不是站在真正想搞好單位,閒談可以頭頭是道,會上就變成一鍋粥,想正兒八經開個會的難,事業單位的人都是這樣的嗎?


俺是梁山人


看來事業單位的人都差不多,很多來自於行政單位都要同樣的感受,一位被從行政派到事業單位去當領導的人,也是同樣的感受。他有很多的痛苦說不出來,真的有點害怕事業單位的人,反應怎麼不同行政單位的事情。他感到頭疼,他想罵人,想罵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想罵那些勢利小人,還想罵那些不管單位的事情,專門亂反應情況的人,事業單位怎麼是這樣的啊!一點也不買他的帳。部門派人來,是為了更好管理這個單位,可是,這個單位原來的人,太不仗義,都是不講單位的事情,都是一幫自私鬼,說問題不是站在真正想搞好單位,閒談可以頭頭是道,會上就變成一鍋粥,想正兒八經開個會的難,事業單位的人都是這樣的嗎?全是不知道感恩的人,也不曉得感恩戴德的勢利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