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樑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今臣戰船,尚存十二”

這是懸掛在韓國海軍軍官學校宿舍牆壁上的一句標語,注意,是漢字。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其出自公元16世紀李氏朝鮮名將李舜臣之手。

李舜臣何許人也?或許大家早有耳聞。

他是韓國人最為崇拜的武將,沒有之一。在韓國人心中,他就是“亞洲第一戰神”。

而這一切,源自一場戰役,即發生於公元1597年10月26日的鳴梁海戰。李舜臣此戰以12艘“龜船”,在鳴梁海峽,擊潰倭寇130餘艘軍艦(也有說法是300多艘),擊沉敵船三十餘艘,斃敵4000餘人,重創了日本艦隊。

如此戰績,堪稱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奇蹟。

李舜臣因此而一戰封神,成為了韓國人心中的最強戰神。

大家或許不知道,李舜臣在韓國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2014年,由韓國導演金漢珉執導的電影《鳴梁海戰》上映,火爆了那個夏天。不停的刷新記錄:最高首日票房(68萬人次)、最高平日票房(98萬人次)、最高單日票房(125萬人次)……

其最終觀影人次總計超過1760萬,票房收入達到了1357億韓元,刷新了韓國曆年觀影人次紀錄與票房收入。乃是韓國第一部突破1000萬觀影人次、1000億韓元票房紀錄的本土電影。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電影以丁酉之役為大背景,再現了李舜臣率領朝鮮水師,在敵我形勢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堅持戰鬥,最終拿下鳴梁大捷的一系列歷史事件。

不得不說,電影是一部好電影,崔岷植影帝坐鎮,服化道方面也相當用心,而且整體的劇情方面,導演金漢珉細膩的拍攝手法,細節的人物捕捉,有血脈噴張的視覺震撼,也有感同身受的情感渲染,剛柔並濟。

更難能可貴的是,《鳴梁海戰》作為一部純粹的商業片,卻能表現出幾分英雄人物所具備那樣極富感召力的精神貴族感。看完以後,你彷佛覺得李舜臣就是一個力挽狂瀾,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他以弱勝強,擊敗了倭寇,守衛了國家,戰神之名,當之無愧。

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從歷史角度而言,《鳴梁海戰》似乎還缺了點兒什麼。

誠然,鳴梁海戰這場戰役,確實是李舜臣帶著朝鮮水師打的,戰果也還可以,稱得是漂亮的一戰。但鳴梁海戰的勝利並沒有改變全局。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因為當時的歷史大背景是丁酉之役,因為1597年是丁酉年。而在日本則被“慶長之役”,因為天皇年號是慶長。鳴梁海戰只是其中的一場戰役,而且不是關鍵性的戰役。而且整個丁酉之役,不僅僅是李氏朝鮮和豐臣秀吉的戰爭,其還有一個參與者,那就是明朝,李氏朝鮮的宗主國。

因為丁酉之役以及其之前的壬辰之役,在中國歷史中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萬曆朝鮮戰爭或者萬曆援朝戰爭,其乃是著名的萬曆三大徵之一。其大致就是朝鮮王朝遭到倭寇侵略,明朝以宗主國的身份應朝鮮王朝的請求派兵進入朝鮮,幫助朝鮮王朝擊退了倭寇。

整個萬曆朝鮮戰爭一共打了兩次,分別是1592年,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派大軍第一次進攻朝鮮。朝鮮不敵,派使臣嚮明朝求援。明朝派遣宋應昌和李如松統領遼東軍及三千戚家軍約4萬人,奔赴朝鮮作戰。雙方你來我往,打了個五五開,最終罷兵言和,倭寇退兵。因為1592年是壬辰年,所以被稱為壬辰之役。而日本當年的天皇年號是“文祿”,所以日本稱之為文祿之役。

1597年,豐臣秀吉以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再度求援,明朝再度派軍入朝,大戰又起。最終以豐臣秀吉身死,倭寇撤退結束。由於1597年是丁酉年,所以被稱為丁酉之役,又稱丁酉再亂。

相對於壬辰之役,丁酉之役的規模更大,尤其是在海上。而值得一提的是,朝鮮王朝向來海軍著稱。,或者說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只有海軍了。朝鮮陸軍武備廢弛,當初壬辰之役面對日軍,僅僅一個月即“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朝鮮國王都被趕到鴨綠江邊,只差到明朝流亡了。所以陸上的戰鬥,無論是壬辰之役還是丁酉之役,主角基本上都是明軍。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反觀海軍,其在李舜臣的帶領下,倒是和日本水師打得有來有回,玉浦海戰、閒山島海戰都收穫不小。但是在丁酉之役中,朝鮮王朝最後的希望也沒了。

當時捲土重來的日軍意識到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師很難纏,於是一開始就用反間計把李舜臣投入了大牢,而後在朝鮮水師在沉船將軍元均甫率領下,於漆川梁海戰中遭到毀滅性打擊,損失了188艘軍艦,近乎是全軍覆沒。

等到李舜臣再度被啟用時,其面臨的局面便是開頭所提到的:“今臣戰船,尚存十二”。

但是你不得不佩服李舜臣的勇氣,面對如此困境,他沒有退縮。而是著手重建水師,繼續與倭寇周旋。

這是鳴梁海戰爆發一個前提。

而在鳴梁海戰中,李舜臣率領僅剩的十二艘戰船,迎戰日本水師。按照朝鮮史書的記載,其面對的是一百三十多艘日本戰船(更有甚者說是三百餘艘),李舜臣先是示弱將日本船隊引入近海陌生水域,隨後海水退潮,日本船隊被李舜臣事先埋在海底的鐵索和木樁擋住退路。

然後李舜臣船隊憑藉著龜船的堅硬,以及火炮優勢,給予日軍以重創。

其實這裡有很多不實 的記載,首先船隻數量上,其實李舜臣對戰的不是倭寇主力,其僅僅是倭寇的先鋒船隊,其數量大概就在三十艘左右。當時倭寇船隊遭遇朝鮮水師後,其追擊的就是一個先鋒船隊而已,主力船隊還在後面。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正是因為如此,在鳴梁海戰之後,倭寇船隊依然前進攻克了朝鮮水師的大本營,並突進到全羅道西岸地區,掩護陸上部隊撤退。

如果對戰的是倭寇主力,後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如此說來,鳴梁海戰,到底誰勝誰負都是有待存疑的。

此外,在對戰過程中,遠沒有電影中的那般悲壯宏大,日本的安宅船並沒有那般不堪,李舜臣的龜船也沒有那麼強大。這安宅船相當於中國的福船,通體木製,船身由厚木板防護,而船屋頂上有箭樓,士兵可站在箭樓上利用槍眼居高臨下使用鐵炮(鳥槍)和噴火筒作戰。船上火力也不差於朝鮮,怎麼說鳥槍也比火銃強。

而李舜臣這邊所謂的大炮,其實沒那麼先進,其不是火炮,而是火銃,就是鐵管而裡面放鐵砂,穿透性雖然挺強,但射程較短。至於史上記載的朝鮮水師佛郎機炮,那是在最後決戰的時候,明軍援助給朝鮮的。鳴梁海戰的時候應該還沒有,就算有,數量肯定也不多。

最有趣的就是龜船撞擊,由於部分鐵皮的包裹以及體積緣故,龜船是可以達到撞傷敵船的效果,但在退潮後的淺海,連安宅船都擱淺,你龜船能發揮多大作用,像電影裡面那樣碾壓式衝撞,動力何來?

總之,鳴梁海戰李舜臣打的是不錯,但是所謂一戰封神有些誇張了。至於說徹底擊敗倭寇,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談。

在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大決戰是露梁海戰,而主力自然是明朝水師,戰船五百艘,兵力近兩萬。埋伏於露梁海峽,迎擊撤退的日本水師。其中副將鄧子龍率兵1000人,駕3艘鉅艦為前鋒,埋伏於露梁海北側,待日船隊通過海峽後,迂迴到側後發起攻擊,切斷其歸路;而主帥陳璘則率明朝水師主力為左軍,泊昆陽之竹島與水門洞港灣內正面阻擊,待機出擊。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至於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師,屬於輔助,戰船百餘艘和士兵七千,埋伏於南海島附近的觀音浦,與明軍形成合圍夾擊之勢。

戰役當日,日軍船隊先是遭遇明朝水師主力,苦戰之下不由得掉頭回師,結果被鄧子龍將軍率軍阻擊。而此戰,老將鄧子龍,以70高齡,率親兵躍入敵船,與之肉搏,最終戰死。但他為主力贏得了時間,明朝水師和朝鮮水師已經完成了合圍之勢,倭寇大勢已去,只得潰逃。

此役,燒燬倭寇戰船兩百餘艘,萬餘日軍盡數沉入海底,可謂大勝。

值得一提的是,李舜臣在此戰中表現也非常出色,只是在追擊過程中不幸被火繩槍射中胸口,戰死殉國。

很顯然,無論是規模還是戰果,露梁海戰都要大於鳴梁海戰,李舜臣更是戰死在這裡。其對於朝鮮歷史的意義無疑更大。但他們偏偏將鳴梁海戰捧上神壇。其實露梁海戰的李舜臣,不是更應該值得稱讚嗎?

我想可能是因為露梁海戰多了一個明軍,而鳴梁海戰只有他李舜臣。韓國人就是要把鳴梁海戰神話,成為可以媲美古代希臘打敗波斯人的薩拉米斯海戰一般以少勝多的人類海戰之最,來弘揚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榮譽感。

露梁海戰顯然無法達成這個目的,因為你根本不可能忽視掉明軍在裡面起到的作用。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就當時而言,無論是明朝水師主帥陳璘還是副將鄧子龍,那都是不輸李舜臣的一代名將。而數百年後,國人只知道當年有個朝鮮李舜臣。如果李舜臣都能稱戰神,那我泱泱中華數千年曆史中,豈不是遍地都是戰神?

最諷刺的是,歷史學界常說的“明朝實亡於萬曆”,就是明朝因為萬曆三大徵耗光了國力,最終走向敗亡。

換句話說就是,明朝捨身成仁,救了別人,卻害死了自己,最終卻被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