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如用兵,新冠肺炎方案國醫大師培訓稿整理(二)(值得收藏)

(接上回)舌紅,苔薄白,脈浮或浮數,這是溫邪犯表的表證現象。所以表證的時候我們要用輕清宣透的方法,而且要注意宣肺。這個時候的治法一透邪二宣肺,我們稱為宣肺透邪。吳鞠通講:“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邪在上焦外感初期的病,要用輕清宣透的方法,不要用重劑,一開始用重劑那是不適合的,動不動就是麻黃,石膏,大黃,這就不合適了。必須用輕清宣透。輕清宣透什麼方呢?就是桑菊飲和銀翹散。如果病人先有口苦,嘔逆又惡寒發熱,那麼這是邪犯少陽,可以合用小柴胡湯或者小柴胡湯合桑菊飲,這是可以的,因為去年冬天是少陽相火的干擾之氣,這一點我們不能忘,所以小柴胡湯是可以的,可以用小柴胡湯合桑菊飲,這是第一個型的證治。

第二個證型咳嗽微喘。這個時候病人的表現是以咳嗽為主,有的發熱已經解除了,有的發熱不嚴重,重點是咳嗽兼有氣喘,氣喘並不明顯的時候,但是有胸悶,還有咳痰,咯痰不爽,咽喉癢,當然還有兼證,比如食量差,大便不溏或者是大便溏。這個時候脈滑或者是浮滑,舌苔有薄白的也有薄黃的,這是初熱期,剛剛表現以咳嗽為主症的時候,這應該是第二個階段,治療重點要宣肺止咳,要知道肺的特點,一個是主宣發,一個是主肅降,凡是外邪閉肺,不論是什麼邪氣,第一要宣,第二要降,驅邪找出路,要依據肺本身的生理特點來解決邪氣的出路,所以這個時候應該宣肺止咳。因為重點是咳嗽,所以我們可以用桑貝止嗽散,也就是程鍾齡的止嗽散加桑貝散,其實杏蘇散也是可以用的,但是比較而言,程鍾齡的止嗽散更為合適,但是止嗽散它沒有平喘的作用,所以這個時候要用桑貝散。我們中醫有一個一貫的原則就是治未病原則。治未病第一是未病先防,第二就是既病要防變,要防止陷邪深入,要防止它由輕變重,要防止他的病情發展,所以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咳的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喘促。因此加桑貝散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桑白皮和貝母其實就是防止喘促的,不讓他喘促加重。如果病人表現舌苔黃膩,胸悶,吐黃濁痰,這就說明鬱熱傷肺了,這是痰熱壅阻肺氣,痰熱阻塞胸肺啊,用什麼方挺合適呢?張仲景小陷胸湯是最合適的。《傷寒論》講,“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小陷胸湯是治小結胸病的啦。要知道啊,我們用方第一要針對主症,第二要針對病機,張仲景小陷胸湯,治小結胸不錯,但是這個小結胸是痰熱結聚在胸膈所出現的小結胸,那麼現在我們這個疫病裡面有痰熱結聚胸膈的證型的時候,毫無疑問就要用小陷胸湯。但是用小陷胸湯有一個注意點,溫病學家曾經提到過,舌苔不黃膩不黃滑者,小陷胸湯不可用。為什麼這麼說呢?舌苔不黃膩不黃滑,說明痰熱不重就不要用小陷胸湯,所以必須在痰熱很重,阻塞胸膈的時候就可以配用小陷胸湯了。這裡我還要順便說一下,小陷胸湯內有一味藥是瓜蔞實,我們現在的瓜蔞實,有些藥房有,有些藥房沒有,有些藥房只有瓜蔞皮,其實瓜蔞皮是最合適的。無論是瓜蔞實也好,瓜蔞皮也好,它們的作用都是寬胸利膈化痰濁,但是它有另外一個副作用,就是吃後大便溏瀉,因為它含大量的油脂,吃了以後大便溏瀉,我們在用瓜蔞實、瓜蔞殼的時候,有人一開就是30克、20克,殊不知這麼吃下去病人就會拉肚子,只吃了兩餐,便拉四次肚子,吃了三餐,拉六次肚子,病人本來蠻好的,一下就把他拉趴下去了。我們要知道正氣虧損邪氣就會亢進,疾病變化的過程,它本身就是一個正邪鬥爭的過程,中醫一貫注重扶正要固本,祛邪要扶正,扶正祛邪兩者兼顧,你動不動就大砍大殺,這個病人怎麼辦?還不由輕變重,弄出多的病來了。所以我們用藥的時候不要亂用,一定要考慮它的副作用,這是我順便講的多餘的話,這是第二個證型。

第三個證型是邪犯胃腸型,我們在所看到的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人一開始確實有噁心欲嘔,大便溏等症狀,因為肺與胃腸它是相互聯繫的,所以出現這個症狀,我們只能把它作為一個兼證看。這個症狀表現是納差,大便溏,噁心欲嘔,有的還腹脹,有的疲乏,有的是薄黃苔,有的是黃膩苔,這個時候要化溼濁,重點是化濁,也叫清熱化濁,理氣健脾,也可以講理氣運脾。用什麼方呢?王孟英的王氏連樸飲,這是一個方,還有一個方是《醫原》裡面的藿樸夏苓湯,我想把這兩個方解釋一下。王氏連樸飲,黃連、厚朴是君藥,裡面還有一個梔子豉湯,還有法半夏,還有菖蒲和蘆根,這是王氏連樸飲這個方的所有的藥。梔子豉湯是治療熱擾胸膈的,但大便溏不能用梔子,《傷寒論》講了病人大便舊微溏者,不可用梔子豉湯。這一點我們不能忘了,所以方中的梔子豉湯可以去掉。這個藿樸夏苓湯的藿香和王氏連樸飲中的菖蒲是去濁的。藿樸夏苓湯重點是化濁利溼,治療大便溏瀉,所以合用藿樸夏苓湯,王氏連樸飲和藿樸夏苓湯可以治療胃腸這些症狀,但這是一個兼證,不可多用,大便溏,噁心嘔吐,一旦症狀控制就不需要多用,不要一個人一吃就是10付,15付,那就不對了。因為這個新型肺炎的疫病主要病位在肺,他的發展趨勢是咳嗽氣喘,所以這裡我們只能把它作為兼證去對待,這是初熱期,辨證分型分為這三型。

第二期就是重症期,重症期後面還有一個危重期,這其實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症期第一個型是邪熱壅肺證,病人的表現,發熱咳嗽,氣喘口渴,胸悶,吐黃痰,脈滑數。我今天看到一個重症,就是一開始發熱,只一點點咳嗽,沒有控制住,立馬就發生氣喘、咳嗽,熱勢就增高,就屬於重症,也就是屬於邪熱壅肺型。主方是麻杏石甘湯,麻杏石甘湯出自《傷寒論》,《傷寒論》講發汗後或者下後,有的是無汗而喘,有的是汗出而喘,無大熱,麻杏石甘湯主之。他講了一個無大熱,前提是汗後或者下後,張仲景麻黃、石膏的用量是個什麼比重呢?麻黃用四兩,石膏用半斤,我們不能看他當時的分量是多少?但是這個比例已經很清楚了,半斤就是八兩啦,那就是說石膏只用到麻黃的一倍,只加一倍,二比一的分量。對於這種高熱、氣喘、肺炎症,這種病毒性的肺炎症,如果石膏只用到麻黃的兩倍,那是解決不了這個熱邪的,我本人是有經驗的,而且是有長期的經驗,石膏最少要用到麻黃的4倍或者5倍,就是說麻黃用5克,石膏要用到15g到25g,更甚的可以用到30克。同時還要注意麻黃,張仲景用麻黃,無論是小青龍湯、麻黃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等,麻黃都是先煎吹去沫,為什麼要先煎去其沫呢?要去掉他的這種辛燥之氣,是減少他的辛燥之氣,防止病人發生虛脫,凡是虛人服用麻黃容易大汗淋漓啊。我們現在沒有什麼先煎去其沫,怎麼辦呢?就用炙麻黃,用蜂蜜炙,緩解他的辛燥之氣,所以麻黃要用炙麻黃。麻杏石甘湯本身就是宣洩肺熱,合桑貝散就是清肺熱,化痰濁,這樣進一步控制它的邪熱壅肺的喘咳,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疫毒閉肺型,疫毒閉肺我們又稱為臟腑同病,也稱為表裡俱實證,臨床表現是高熱、咳嗽、吐黃痰、胸悶、氣促,其中有一個更重要的症狀,就是便秘和腹脹,這個時候舌苔往往是黃膩苔或者黃燥苔,脈象也是滑數。我們知道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熱壅盛,又兼大腸腑實裡結,這不是表裡同病嗎?肺與大腸相表裡嘛,也叫臟腑同病。這個時候光清洩肺熱不夠,必須通瀉腑氣,所以要用吳鞠通的宣白承氣湯清肺通腑來解毒熱,宣白承氣湯出自《溫病條辨》:“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右寸實大,肺氣不降者,宣白承氣湯主之。”這個右寸實大就是指的肺脈實大,肺熱壅盛,表面上是肺熱壅盛,而暗中的有一個腑氣不通,所以這個時候通腑就可以洩熱,這叫表裡同治。曾經也有人用防風通聖散的,防風通聖散沒有這個合適,防風通聖散它是治表裡外感證的,這裡是指肺熱壅盛的喘促造成腑氣不通的,就用宣白承氣湯。但注意宣白承氣湯不可久用,為什麼?大黃、瓜蔞實都是通大便的藥,給人久用就會造成大便洩瀉。我們治病關鍵是要殺病毒,控制症狀,不讓症狀發展,解除病毒以後就不要老吃這個藥,一開開個十付,別人已經拉肚子,怎麼還要吃?那就不行了,要特別注意不要傷伐正氣,《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講過這麼一個規矩:“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十去其九就夠了,就不要再吃了。後面怎麼辦呢?“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為什麼要這樣做?“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要太過,不要傷害人的正氣,不要動不動就是大黃10克,麻黃10克,瓜蔞實30克,這樣會損傷正氣的。我要再叮囑一遍,服用宣白承氣湯只要大便一通,喘促一降,高熱一退就可以停藥,這是第二種分型。

第三期是危重期,危重期就會出現內閉外脫,內閉外脫往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陰脫,一種是陽脫,這個是一般的規律,凡是病人到生命垂危的時候,往往出現兩脫。但是這裡要注意它不完全是脫,還有邪閉,這是一個虛實夾雜的病證,這叫內閉外脫,一方面是熱邪深重,二方面是肺部氣津虛脫。內熱熾盛表現神昏煩躁,胸腹灼熱,因為灼熱在胸腹往往手足不一定高熱,他是逆冷的,這是一個反常的現象,這叫熱鬱在中,陽不能達,就會出現這種現象。呼吸急促者,這個時候必須扶助他呼吸,不插呼吸機,他呼吸就衰竭。舌質紅絳或者是苔黃或者是苔燥,脈數或者是芤脈或者是促脈。此時,第一要固脫,第二要開閉,固脫就是固肺氣,固肺津,開閉就是洩肺熱。所以必須有兩個方,第一個方生脈散,生脈散是李東垣的方,出自《內外傷辨惑論》,《溫病條辨》吳鞠通講:“汗多,脈散大,喘喝欲脫者,生脈散主之。”汗多,大汗淋漓,脈散大,就是大而芤的脈,喘喝欲脫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呼吸衰竭嗎?用生脈散,這是固肺氣,救肺津的,這是固脫的。但是現在這個新型肺炎,熱邪特別重,凡是危重期,就是高熱氣喘,他的高熱與氣喘是並進的,有的雖然沒那麼高熱,他熱邪阻於肺部,阻於胸膈,所以這個時候熱邪深重,必須清熱,因此要用三石湯。三石湯出自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我們有一個救急的方叫紫雪丹,三石湯是紫雪丹中的主藥,滑石,石膏,寒水石,吳鞠通講:“暑溫蔓延三焦,邪在氣分者,三石湯主之”。重點是清三焦暑熱的,(待續......)

用方如用兵,新冠肺炎方案國醫大師培訓稿整理(二)(值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