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張掖,古稱甘州,漢朝河西四郡之一。張掖水土宜人、物產豐富,有“金張掖”之稱。

張掖地處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林茂糧豐、瓜果飄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金張掖

鎮遠樓(鼓樓)

鎮遠樓又名靖遠樓,位於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鼓樓。樓為三層木構塔形,四面懸有匾額:東為“金城春雨”,西為“玉關曉月”,南為“祁連晴雪”,北為“居延古牧”。

鼓樓東南角懸有一口唐鍾,是以銅為主的合金鑄成,工藝精湛,渾厚雄偉,鐘聲可傳至全城。在張掖還沒有消防設施之前,城內發生火災,就靠這口鐘報警。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鎮遠樓(鼓樓)

大佛寺

張掖大佛寺位於甘州區民主西街大佛寺巷,創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全國僅存的四家皇家寺院之一。

大佛寺佔地約23000平方米,坐東朝西,現僅存中軸線上的大佛殿、藏經閣、土塔等建築。殿內有彩繪泥塑31具,為西夏遺物。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張掖大佛寺

這裡有中國現存最大的室內臥佛,長34.5米,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涅槃像。臥佛後有十大弟子群像,旁有優婆夷、優婆塞及十八羅漢等塑像。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千年臥佛——佛祖釋迦牟尼的涅槃像

藏經閣面闊21.3米,進深10.5米,單簷歇山頂。土塔原名彌陀千佛塔,為磚土混築密宗覆缽式塔,主塔高33.37米。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藏經殿和土塔

山西會館

明清時期的晉商可謂四海稱雄、富甲一方,大江南北都有他們的身影。山西會館位於張掖市南大街,始建於清雍正八年,為清代旅居張掖的山西商人趙世貴、趙繼禹、張朝樞等建。張掖山西會館現存大門(倒座戲臺)、看臺、木牌樓、大殿等建築。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張掖山西會館

萬壽寺木塔

萬壽寺始建於北周,經隋、唐、明、清多次重修,現僅存藏經樓和木塔。木塔的最上層原有古鐘一口,聲聞數十里。 "木塔疏鍾"曾為甘州八景之一。木塔結構精巧,造型優美,別具一格,體現了我國獨特的樓閣建築藝術特點。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萬壽寺木塔

西來寺

西來寺始建於唐朝,是漢傳佛教禪宗寺院,原名為“慈雲精舍”。現為甘州區佛教協會駐地,現存部分還有山門、觀音殿、藏經樓、金剛殿等建築,金剛殿是張掖市唯一一處明代建築。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西來寺

高總兵府

清初張掖人高孟的府第,俗稱高總兵府。高孟,字浩然,張掖人,曾歷任寧夏、延綏、川北、涼州等鎮總兵。按地方誌記載,高孟“性耿直,精騎術,多力善搏”,他自幼父母雙亡,少年從軍,熟讀經書,且孔武有力,懂得兵書韜略,高孟的軍功都是他一刀一槍從戰場上掙來的。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高總兵府

東倉

張掖東倉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民國時期屢有修葺,現存9座糧倉。東倉設計科學合理,自修建時起,就為我國鞏固西北邊防作重要貢獻,是我國僅存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糧倉之一。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張掖東倉

民勤會館

民勤會館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張掖二中院內,是民勤縣商人所建的會館,始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現存大殿、配殿、廂房、鐘鼓樓、牌坊等建築。館舍至今保存完好,是全市保存較完整的一組民國初期建築。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張掖民勤會館

駱駝城遺址

駱駝城始建於東晉陲安元年,公元397年,。據《重修肅州新志》記載,駱駝城不但是北涼初建時的國都,而且是漢代樂涫縣、唐代建康軍的故址。

駱駝城面積近30萬平方米,分前、中、後三城。城牆基厚6米,殘高7米。全城佈局合理,是遺存較完整的漢唐故城。

明代詩人沈青崖過高臺留詩道:“榆木山前古建康,南郭風景繪屯莊。兩行高柳沙汀暗,一派平湖水稻香。紫燕泥穿曲巷,白鷗衝雨過橫塘。當年畫舸中流處,談笑行兵寄羽觴”。這首詩道出了當年故城周圍人丁興旺,水清樹茂,阡陌縱橫的田野風光秀色。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駱駝城遺址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由霍去病設立,已有2100多年曆史,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馬場,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馬場。

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自西漢以來,這裡以當地蒙古馬為基礎,又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這裡遂成為歷代皇家軍馬養殖基地。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山丹軍馬場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祁連山北麓,臨澤縣和肅南縣境內,丹霞地貌主要分佈在康樂鄉和白銀鄉地段。臨澤丹霞景區是公園的核心區域,是整個公園發展最為完善,遊客人數最多的一個景區。第二大景區冰溝位於梨園河北岸,冰溝佔地總面積為300平方千米(120平方英里),海拔1500-2500米。第三大景區肅南丹霞景區位於甘肅省臨澤縣。

張掖丹霞因其與眾不同的岩石色彩而舉世聞名。這些岩石光滑而險峻,高數百米,是砂岩和其他礦物經過2400萬年的沉澱堆積而成。這種夾層蛋糕般的效果與構成喜馬拉雅山脈的地殼板塊運動有關。經過數年累月的風吹雨淋,最終才被雕琢成了如今這番奇特景象,或形似塔,或貌似柱,或溝壑縱橫,色彩斑斕,形態各異。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祈豐藏族鄉,始建於北涼時期(401年-433年),是一處規模較大的佛教石窟群。窟依山勢開鑿於文殊山前山和後山的崖壁上,現存較重要的洞窟有前山千佛洞、萬佛洞、後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

文殊山石窟是中國早期佛教遺存,位於涼州模式石窟的範圍內,壁畫具有河西地區早期洞窟壁畫的佈局特點,有些壁畫內容可彌補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則是敦煌藝術的延續和發展。現存的西夏時期的壁畫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繪畫藝術的重要資料。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文殊山石窟

馬蹄寺石窟群

馬蹄寺石窟群位於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是包括馬蹄北寺、馬蹄南寺、千佛洞、金塔寺、上觀音洞、中觀音洞、下觀音洞等7處洞窟群在內的石窟群。

石窟群始建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於年久失修,部分石窟已嚴重損毀,大量造像缺失。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馬蹄寺石窟群

黑水國遺址

黑河古稱“弱水”發源於祁連山,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黑水國遺址位於張掖市甘州區明永鄉下崖村,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因傍依黑水,故名黑水國。分南、北兩城,兩城相距2公里。

北城平面呈長方形,城牆黃土夯築。南牆闢門,西南角有方形角墩,地表散見紅、灰兩色夾砂陶片及漢磚,並有明代黑釉、豆綠釉、白釉及青花瓷片等。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黑水國遺址

許三灣城及墓群

許三灣城及墓群是漢晉十六國時期河西地區重要的歷史遺址,位於張掖市高臺縣新壩鄉許三灣村西南1.5公里處。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84米,東西寬66米。城垣黃土板築,南牆闢門,外築方形甕城,距城東北角50米處,有烽火臺一座。

城內出土有大量“五銖”、“大泉五十”、“貨泉”、“開元通寶”等漢、唐時期的錢幣和銅箭頭、銅印及錯銀帶鉤等文物。城內散見灰、紅色陶片。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許三灣城及墓群

圓通寺塔

圓通寺塔是一座藏式佛塔。該塔始建於北宋年間,塔通高23.37米,分為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其中塔座上還有8座小塔,其內供奉有密宗題材的佛像。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圓通寺塔

八卦營城址

八卦營城址是一處中國西漢時期古遺址,位於張掖市民樂永固鄉八卦營村西北。以漢初名將霍去病在此布八卦陣擊退匈奴得名。佔地廣達42萬平方米。城垣殘高4米夯土建築。遺址有大量漢磚瓦殘片、灰陶片。城址東北有2000平方米的5米高臺俗稱為“點將臺”。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八卦營城址

東灰山遺址

東灰山遺址位於民樂縣六壩鎮東北約2.5千米處,遺址是由灰土與沙土堆積而成的一座沙土丘,高出地表約5~6米,面積24萬平方米,屬四壩文化。

東灰山遺址是繼玉門火燒溝遺址之後,又一處較大規模且經科學發掘的四壩文化遺址,遺址中發現的農作物炭化籽粒年代早到距今約5000年,其中小麥是中國發現的時代較早的農作物品種,為研究中國小麥的起源提供了實物資料。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東灰山遺址

草溝井城址

草溝井城址位於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南溝村西10千米處。城址由南、北兩城組成,兩城均坐北向南,相距2.5千米。

南城保存較好,地表遺存有殘磚、瓦、瓷片、陶片及明代錢幣。北城有一組建築遺址。南、北兩城中間有墓群,地表可見五個高大的封土堆(俗稱“中五個疙瘩”),地面散落大量青磚和灰陶殘片。草溝井城址是河西走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草溝井城址

甲子墩墓群

甲子墩墓群是河西地區規模較大的古墓群之一,保存較好,出土了較多的隨葬器物,有陶壺、陶鍾、倉、灶、罐、案、井、鼎、博山爐等,還有木馬、木牛、銅弩機等。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甲子墩墓群

甘州古城牆

甘州古城牆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建於明代,現僅殘存原古城東北角土牆數百米。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甘州古城牆

福音堂醫院是高金城烈士在張掖創辦的一所基督教醫院,曾為營救西路軍將士作出重要貢獻。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山丹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山丹縣博物館)

黎捐贈文物陳列館坐落在山丹縣城東南隅,艾黎是新西蘭人,他於四十年代在山丹創辦了培黎學校,在山丹生活和從事教育工作近10年。他在中國五十多年期間,精心收集珍藏了3800多件中國歷史文物,其中有不少是國家珍寶,艾黎將全部文物捐獻給山丹人民。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山丹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山丹縣博物館)

西武當瓷窯址

西武當瓷窯址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安陽灘鄉西武當村北50米。是一處燒製瓷器的窯址遺存。面積約200萬平方米。窯址14座,分佈於山樑兩側,南北向排列。窯已坍塌,僅存部分火燒痕、紅燒土、結釉殘跡,結構和形制均不清,系民間瓷窯。

張掖農業發達,飲食文化豐富

張掖境內因為有黑河貫境而過,歷史上農業就很發達,這裡種植的小麥、玉米等農作物質地優良,孕育了豐富的飲食文化。

張掖烏江米為有名,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農作物,是全國重點建設的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10餘個部門。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全國重點建設的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

張掖以麵食為主,特色飲食主要有:搓魚面、張掖羊筏子、張掖臊面、張掖炒炮、蕨麻米飯、燒殼子、餄洛面、張掖臘羊肉等。張掖甘州市場、明清街、新世紀步行街等地的餐飲店都比較集中,可以一飽口福。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張掖的各種特色飲食

張掖民樂皮影戲

民樂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流行於張掖市民樂縣為中心的地區,又叫張掖皮影。清初傳入民樂,民樂皮影戲吸取了當地民歌、小曲的營養,也融合了寧夏、陝北等地的民歌、民族樂器、說唱、說書等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張掖民樂皮影戲

高臺民俗風情•高蹺

高蹺的主要表演者都集中在高臺縣羅城鄉。高蹺是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表演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雙腳踩著木高蹺或行或走,或演或唱,給人一種動的藝術享受。

古絲綢之路系列——張掖

高臺民俗風情•高蹺

張掖有多元的文化,這裡是藏文化、蒙古文化、新疆維文化、寧夏的迴文化的交匯處;

古詩有云:“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雪山、沙漠、溼地、峽谷 ......多元的風景講述著張掖的河西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