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葬改革,提出3點要求,讓逐個落實,老農:我們接受不了

眾所周知,土葬是千百年來流轉至今的喪葬習俗,在咱們農村,不少農民都比較推崇這種喪葬方式。俗話說,“死者為大”,人去世之後,其身體一定要保存完整,這是對去世的人最大的尊重。而且,大家也都希望喪禮辦的既熱鬧又風光,在彰顯孝心的的同時又能讓逝者享受“貴賓級”的待遇。所以,在一般情況下,農村的葬禮會比較講究排場,需要遵守的規矩也比較多。

農村喪葬改革,提出3點要求,讓逐個落實,老農:我們接受不了

而且,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攀比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現如今,農民之間的這種攀比不止是體現在日常的經濟生活中,就連“葬禮”都要求大操大辦,恨不得擺上幾十桌,一起“熱鬧熱鬧”。很顯然,這種社會風氣的出現不僅會影響農民的幸福生活,更會制約鄉村經濟的發展。因此,農村喪葬的形式需要及時的得到糾正了。

農村喪葬改革,提出3點要求,讓逐個落實,老農:我們接受不了

這不,為了扭轉社會風氣,國家對農村的喪葬習俗提出了改革的新要求,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第一:逐漸取消土葬,由火葬替代。

這些年來,不少地區一直在大力的推行火葬,甚至實施了補貼的政策來吸引農民。然而,由於農民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想要讓農民在短期內接受火葬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不過,從長遠的角度分析,火葬還是要比土葬能夠節省一些資源的,也適應農村整體的發展趨勢。所以,將農村的土葬逐步的由火葬替代,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項舉措。

農村喪葬改革,提出3點要求,讓逐個落實,老農:我們接受不了

第二:墓地集中且不能佔用過多的耕地資源。

對於“墓地”一詞,農民是沒有太多的概念的,因為在以前的時候,埋葬逝者的地方往往會比較分散,且佔用了不少的耕地資源。這幾年,一些地區實施了“平墳行動”,並且統一開發了集中的公共墓地,如此一來,既方便了管理也利於農村的環境。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修建公共墓地的時候是不能佔用過多的耕地資源的。

農村喪葬改革,提出3點要求,讓逐個落實,老農:我們接受不了

第三:禁止大操大辦、鋪張浪費。

剛剛也提到,農村攀比之風的興起其實也已經影響到了農民的正常生活,很多人覺得自己有錢了,就更在乎面子了,動不動就大操大辦,擺了幾十桌的酒席來辦喪禮。很明顯,這種鋪張浪費辦葬禮的方式與勤儉節約之風形成鮮明的衝突,國家是明令禁止的。所以,喪事可以辦,但一定不能大操大辦,更不能鋪張浪費,這是國家的嚴格要求。

綜上所述,為了遏制農村喪葬形式中的大操大辦現象,國家將會對喪葬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不過,針對上述的這3點,顯然有農民是不願意接受的。但是,從農村長遠的發展來看,對喪葬制度進行改革是十分必須且有必要的!所以,為了避免資源的浪費,也為了農民以後的幸福生活,對喪葬改革我們應該支持,而非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