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故宮100》第一集的開頭,隨著鏡頭緩緩移動,一戶民家的窗戶出現在觀眾眼前,透過窗口,人們看到了故宮的城樓,城樓放大、拉近、消失,然後,是故宮72萬平方公里的巨大空間。
空間,是承載記憶的地方。走進這個空間的人們,觸摸歷史,喚醒歷史,而沒有走進來的人們,則通過影片或書籍等傳媒來感受它。
或許,傳媒還可以更生動、更形象,讓我們的孩子,也樂於探尋故宮的記憶。比如這套《我要去故宮系列》,以活潑有趣的文字,豐富多彩的圖片,將故宮主要建築的空間佈局、功能特點、歷史典故收納其中,再現了過去六百年博大精深的文化。
其中的《探秘中和殿保和殿》,展示了前朝三大殿中的二殿,中和殿與保和殿的功能特點與文化蘊涵。
一、前朝三大殿:須彌座上的殿閣巔峰
在佛教經典中,世界的中心是一座須彌山,所以佛和菩薩的雕像,都供奉在須彌臺上。人間的帝王,也認為高處才能代表權力和地位,因而在紫禁城的建築中,就有了須彌石座。
前朝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按照前後順序分佈在故宮的中軸線上,它們底下的三座高臺,都是三層的須彌石座,高8米,剛好形成了一個“土”字。這是古代中國最高最大,也是意義非凡的土字:土是世界的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遠高於地面的三座宮殿,也有非常實用的意義,皇帝在這裡檢閱天下的同時,還可以觀星、觀敵。下雨的時候,石制的臺座可以抬高木建築,以免它們被水浸泡,也利於排水設計。石座的欄杆底下都有排水孔,每個欄柱下面,有一個伸出檯面的螭(龍的兒子)形獸首,它的嘴巴與欄板下的排水孔相通,大雨時1142個螭首同時噴水,形成“千龍吐水”的奇觀,將實用和審美非常完美地統一起來。
三臺的中間,有三層石階,雕刻著精緻的蟠龍,點綴著海浪和流雲,形成一條威嚴的“御路”。
在太和門內三萬多平米的大庭院裡,三大殿地勢最高,其他建築就像廊廡一樣匍匐在它周圍,在它們的渲染和三臺的襯托下,三殿就像一座玲瓏秀麗的山巒,充分顯示出中國古代建築的美感。
二、中和殿:帝王在重大活動前的準備、休憩、冥想之所
中和殿位於三殿的中間,太和殿後面。從正面看它是個正方形,很像一個亭子,四面都開有門窗,高27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面出廊,建築面積580平方米。宮殿的屋頂四角攢尖,安裝了圓形寶頂,外簷裝飾著金龍和璽彩畫,天花板上是瀝粉貼金的正面龍,殿內的地板是細料澄泥方磚,地上安放著地屏寶座,上方懸掛著乾隆親筆寫下的“允執厥中”匾額。
在故宮壯闊的建築群中,中和殿的規模顯得很小,然而正是這小,讓它在一場地震中毫髮無損。康熙十八年,北京突然發生地震,大內多處宮殿受到了損害,九五之尊的皇帝不得不住到了帳篷中,災難過去後,人們發現,中和殿保存完好。
八月,康熙來到中和殿,他摒退了左右,用心審閱天壇祭文,為第二天的祭祀作準備。難得的獨處,他不由自主陷入了沉思,在他看來,正是由於自己對官員管束不嚴,造成吏治鬆弛,才導致天怒人怨,引發地震的,祭祀過後,他的罪己詔也公之於世。中和殿裡的帝王靜思,或許對他們深刻內省,參悟為君的中和之道,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也看到了中和殿承擔的一部分功能。《探秘中和殿保和殿》提到,皇帝參加親耕典禮、大型祭祀前,會在這裡審閱祝板(寫有祝詞的木板)、祭文等,如果要出午門祭天、祭地、祭廟、祭社稷,頭天晚上他還會在這裡休息。
皇帝在中和殿裡,還會閱覽家譜。皇家的族譜叫做“玉牒”,其修撰和審核是一項非常重大的工作。順治期間,玉牒每十年篡修一次,
“按黃冊、紅冊所記,匯載於牒,統以帝系,序以長幼,存者朱書,歿者墨書。”
清代的玉牒分為帝系、宗室和覺羅三種,以清太祖父親塔克世為本支,稱為宗室;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為旁支,稱為覺羅。宗室記在黃冊上,覺羅記在紅冊上,皇帝和皇子的情況,則單獨記在帝系玉牒上。在世的人用紅筆記錄,去世的人則用黑筆記錄。玉牒完成後,欽天監會選擇良辰吉日,將它進呈給皇帝御覽,同時會舉辦隆重的存放儀式。整個清代,共修撰玉牒27次。
三、保和殿:臨時寢宮、宴會廳,讀書人的終極夢想
中和殿的後面,就是保和殿。“保和”的名字出自《周易》,意思是要保持心志統一,共享天下和諧。它是三殿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座。順治初年,皇帝不僅在這裡處理政務,召見外臣,還在這裡舉行過兩次大婚,居住過十年。後來的康熙也在這裡居住過。
保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高29.5米,面積1240平方米。屋頂是重簷歇山式,上面蓋著黃色的琉璃瓦,上下簷角均安放著9個小獸,內外簷都裝飾著金龍和璽彩畫。殿中間坐北朝南擺著雕鏤金漆寶座,上方懸掛的,還是咱乾隆爺御筆的“皇建有極”匾。東西兩梢間為暖閣。
《探秘中和殿保和殿》中說道,保和殿還是最高級別的宴會廳,每年除夕、元宵,公主出嫁、出征等,都會在這裡舉辦宴會。除夕和十五這天,皇帝在保和殿賜宴外藩王公,一、二品大臣,用五等滿席招待他們。《大清會典》記載,保和殿賜宴時,設丹陛大樂於中和殿北簷下,皇帝御宴桌擺放在保和殿寶座前面,外藩王公與大臣們分坐在兩側,宴席的座次、餐具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不過,宴會的氣氛是很和諧的,大臣們還可以將沒吃完的水果和肉打包帶走。
除了上述作用,保和殿最重要的功能,是作為殿試的場所,因此,它也成了清代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只要踏進這裡,就意味著走進了國家的權力中樞,人生得意,光宗耀祖都從此開始。
清代的殿試最初在天安門外,後來改到太和殿內,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保和殿被確定為殿試的固定場所。由於殿試是科考的最高等級,能走到這一步的人,不會再被淘汰,而只是面臨著名次的重新排列,比如清末的一次科考,原本在會試中取得了第一名(會元)的譚延闓,在殿試後變成了第八名,只能賜進士出身。所以,殿試可以說是一場進士的排位賽。
殿試前一天,鴻臚寺的官員預先設置兩處策題黃案,一處在保和殿內東側,一處在殿外丹陛正中,光祿寺的官員,則在殿內擺放好試桌,排好位次。殿試當天,考生們要奮筆疾書一天,將自己畢生所學傾洩於筆下。閱卷結束後,讀卷官會將前十名的卷子呈獻給皇帝,由他欽定一甲的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後七名進入二甲,由讀卷官排名。公佈殿試成績的儀式,叫做“傳臚”,傳臚前一天,皇帝一般會先召見前十名的考生,叫做小傳臚。傳臚後,前三甲會直接授予官職,其他進士則還要參加朝考,根據朝考與殿試兩次成績,再決定授予什麼官職。
清末的考生高衍鎏,記敘了自己在保和殿參加殿試的經歷,被欽點為探花後,他享受了皇帝才有的待遇,從午門正中的門洞出宮,這是清代皇帝給予前三甲的無上榮耀。高衍鎏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是最後一個從午門走出去的探花,第二年,科舉就被廢除了。
故人已去,宮殿猶在。中和殿、保和殿只是故宮裡極小的一部分,它們所承載的記憶,也只是故宮歷史的一部分,然而正是這些點點滴滴的記憶,共同構成了故宮六百年的滄桑歷程,當你走進這片空間,你就走進了故宮厚重深邃的歷史,走進了它博大精深的文化。
參考:
央視紀錄片《故宮100》
《一個人的紫禁城》,作者孫克勤
《從紫禁城到故宮:營建、藝術、史事》,作者單士元
閱讀更多 沂溪風 的文章